
178.什么是倒闸操作?
答:倒闸操作是将电气设备从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的操作,分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四种状态。
运行状态:是指电气设备的隔离开关及断路器都在合闸状态且带电运行;
热备用状态:是指电气设备具备送电条件和启动条件,一经断路器合闸就转变为运行状态;
冷备用状态:电气设备除断路器在断开位置,隔离开关也在断开位置;
检修状态:是指断路器、隔离开关均断开,相应的接地隔离开关在合闸位置。
179.倒闸操作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倒闸操作的主要内容有:
(1) 拉开或合上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2) 装设或拆除接地线(合上或拉开接地隔离开关);
(3) 投入或退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改变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运行方式或定值;
(4) 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熔断器;
(5) 改变有载调压的分接头、消弧线圈的分接头位置;
(6) 所用电源切换;
(7) 断路器改非自动等一些特殊的操作。
180.变电所现场必须符合哪些条件才能进行倒闸操作?
答:变电所现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进行倒闸操作:
(1) 倒闸操作的操作人和监护人需经考试合格,名单经有关领导批准正式公布;
(2) 现场一次、二次设备要有明显标志,包括命名、编号、转动方向、切换位置指示以及区别电气相别的漆色;
(3) 要有与现场设备和运行方式相符合的一次系统模拟图及二次回路原理和展开图;
(4) 除事故处理外的正常操作要有确切的调度命令和合格的操作票;
(5) 要有统一确切的操作术语;
(6) 要有合格的操作工具、安全用具和设施,包括对号放置接地线的专用装置。
181.倒闸操作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答:(1) 发布和接受操作任务;
(2) 填写操作票;
(3) 审查与核对操作票;
(4) 操作执行命令的发布和接受;
(5) 进行倒闸操作;
(6) 汇报、盖章与记录。
182.倒闸操作中“五防”指的是什么?
答:(1) 防止误拉、误合开关;
(2) 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3) 防止带电挂接地线或合接地隔离开关;
(4) 防止带接地线或接地隔离开关合闸;
(5) 防止误人带电间隔。
183.倒闸操作时把“六关”指的是哪六关?
答:(1) 操作准备关;
(2) 操作票填写关;
(3) 接令关;
(4) 模拟预演关;
(5) 操作监护关;
(6) 操作质量检查关。
184.倒闸操作应遵循什么顺序进行?
答:倒闸操作应遵循以下顺序进行:
(1) 设备停电检修时倒闸操作的顺序。运行状态转为热备用,转为冷备用,转为检修。
(2) 设备投入运行时倒闸操作的顺序。由检修转为冷备用,转为热备用,转为运行。
(3) 停电操作时倒闸操作的顺序。先停用一次设备,后停用保护、自动装置;先断开该设备各侧断路器,然后拉开各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
(4) 送电操作时倒闸操作的顺序。先投入保护、自动装置,后投入一次设备;投入一次设备时,先合上该设备各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最后合上该设备断路器。
(5) 设备送电时倒闸操作的顺序。合隔离开关及断路器的顺序是从电源侧逐步送向负荷侧。
(6) 设备停电时倒闸操作的顺序。与设备送电顺序相反。
以单电源线路为例:
应按照拉开断路器、检查断路器确在断开位置、断开断路器合闸电源、拉开负荷侧隔离开关、拉开电源侧隔离开关、断开断路器操作电源的顺序进行。如果线路装有自动装置,拉断路器前应考虑退出相应的自动装置。
拉隔离开关前必须进行两项重要操作:首先检查断路器确在断开位置,目的是防止拉隔离开关时断路器实际并未断开而造成带负荷拉隔离开关的误操作;还应考虑到在拉隔离开关的操作过程中断路器会因某种意外原因而误合的可能,因此还需断开该断路器的合闸电源。
在停电拉隔离开关时,可能会出现两种误操作:一是断路器未断开,误拉隔离开关;二是断路器虽已断开但拉隔离开关时走错间隔,错拉不应停的设备,造成带负荷拉隔离开关。若断路器未断开,先拉负荷侧隔离开关,弧光短路发生在断路器保护范围以内,出现断路器跳闸,可切除故障缩小事故范围;若先拉电源侧隔离开关,弧光短路发生在断路器保护范围以外,断路器不会跳闸,将造成母线短路并使上一级断路器跳闸,扩大了事故范围。
185.倒闸操作有哪些技术规定?
答:倒闸操作时,需遵守以下技术规定:
(1) 线路的送电操作。先合入母线侧隔离开关,再合人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合上断路器。停电操作则与送电操作顺序相反。
(2) 倒换母线操作。先合上母联断路器,取下母联断路器的操作熔断器,再将待停母线的负荷倒至运行母线,检查无误后,将母联断路器的操作熔断器装上,断开母联断路器。
(3) 变压器操作。停电时应先断开低压侧、中压侧断路器,最后断开高压侧断路器。送电的顺序则相反。llOkV及以上变压器在停、送电操作前必须将中性点接地。
186.操作票的作用是什么?
答:操作票的作用是确保正确迅速地完成操作,防止因误操作造成人身、设备和停电事故。严格执行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遵照倒闸操作的基本原则和规律进行,可以提高操作的效率,可以有效地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187.倒闸操作时,哪些内容必须填入操作票中?
答:下列项目应填人操作票中:
操作任务;应拉、合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检查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位置;检查接地线是否拆除;检查负荷分配;装拆接地线;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熔断器;切换回路和检验回路是否确无电压;装、拆绝缘隔板;投、退保护连接片;断开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操作电源等。
188.操作票填写的规定有哪些?
答:操作票填写的规定有:
(1) 操作票应填写设备的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
(2) 操作票应认真填写,不得随意涂改。操作票应用钢笔填写,应严格要求,最好使用碳素墨水填写。票面应填写清楚、整洁、无破损。
(3) 操作票必须先编号,并按照编号顺序使用。作废的操作票应加盖“作废”章,已操作的操作票应加盖“已执行”章。
(4) 一个操作任务填写的操作票超过一页时,在本页票的最后一栏内应写“下接××页”,填写完毕,经审核正确后,应在最后一项操作项目下面空格内加盖“以下空白”章。应将操作开始时问、操作结束时间填写在首页,发令人、值班长、操作人、监护人和“已执行”章盖在首页和最后一页。
(5) 操作票中人员的安全责任。填写人、审核人对操作票的正确性负责,操作人和监护人对操作票的正确性和操作的正确、完整性负责,值班负责人对操作的全过程负有检查、监督责任。
(6) 一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
1.倒闸操作的过程有哪些规范要求?
答:(1) 调度预发令时,接受操作任务并复诵无误;
(2) 监护人交待操作任务并说明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核查模拟图板,填写操作票;
(3) 监护人审票,发现错误应由操作人重新填写;
(4) 监护人与操作人相互考问和作操作预想;
(5) 调度正式发布操作命令,并复诵无误;
(6) 准备必要的操作工具、安全工具和钥匙;
(7) 按操作步骤逐项模拟预演,核对操作步骤的正确性;
(8) 监护人逐项唱票,操作人复诵,共同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
(9) 监护人认为无误后,发出允许操作的命令并进行倒闸操作;
(10) 对操作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11) 向调度汇报操作任务结束并做好记录,在操作票上盖“已执行”章。
190.操作中“三秒思考”应注意什么?
答:(1) 操作项目及顺序是否与被操作对象的编号、名称及运行方式对应;
(2) 根据被操作对象的设备特点考虑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3) 预想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191.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用填写操作票进行操作?
答:(1) 事故处理(所谓事故处理是指为了迅速处理事故,不使事故延伸扩大而进行的紧急处理和切除故障点以及将有关设备恢复运行的操作;在发生人身触电时,紧急断开有关设备电源的操作);
(2) 拉、合断路器的单一操作;
(3) 拉开全(厂)所仅有一组已合上的接地开关或拆除全(厂)所仅有的一组接地线;
(4) 投入或退出一套保护的一块连接片;
(5) 使用隔离开关拉、合一组避雷器;拉、合一组电压互感器(不包括取下、给上熔断器的操作);
(6) 拉、合一台消弧线圈(不包括调整分接头的操作);
(7) 选择直流接地故障或寻找线路接地故障的操作。
192.如何验电?验电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验电方法及注意事项有:
(1) 必须使用电压等级适合并经试验合格的验电器,在停电设备的两侧各相分别验电。验电前,应将验电器在带电设备上试验,确认验电器良好后才能使用。
(2) 在没有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验电器时,可以用绝缘杆代替,根据绝缘杆的金属部分在接近导线时产生的火花及放电声来判断有无电压。
(3) 验电时一定要戴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靴。
193.如何装设和拆除接地线?
答:(1) 装设和拆除接地线时,必须两人进行。当验明设备确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将三相短路。
(2) 装设和拆除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并戴绝缘手套。
(3) 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必须接触牢固。拆除接地线的顺序与装设接地线相反。
194.对装设接地线的位置有哪些要求?
答:对装设接地线的位置有如下要求:
(1) 在停电设备与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带电设备之间,或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停电设备上都要装设接地线。接地线与带电部分的距离应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防止因摆动发生带电部分与接地线放电的事故。
(2) 检修母线时,应根据母线的长短和有无感应电压的实际情况确定接地线数量。检修10m以下母线可只装设一组接地线;在门型架构的线路侧检修,如果工作地点与所装设接地线的距离小于10m,则虽然工作地点在接地线的外侧,也不再另外装设接地线。
(3) 若检修设备分为几个电气上下不相连接的部分(如分段母线以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分段),则各部分均应装设接地线;降压变电所全所停电检修,应在可能来电侧装设接地线,其余部位不必再装设。
(4) 所有电气设备均应有与接地网的连接点,且有接地标志,作为装设接地线之用。
195.回路中未装设断路器时。用隔离开关可进行哪些操作?
答:隔离开关可进行以下操作:
(1) 拉开或合上无故障的电压互感器或避雷器。
(2) 拉开或合上无故障的母线或直接连接在母线设备上的电容电流。
(3) 拉开或合上变压器的中性点隔离开关。不论中性点是否接有消弧线圈,只有在该系统没有接地故障时才可进行。
(4) 拉开或合上励磁电流不超过2A的无故障的空载变压器和电容电流不超过5A的无故障的空载线路。但当电压在20kV及以上时,应使用室外垂直分合式的三联隔离开关。
(5) 拉开或合上10kV及以下、电流在70A以下的环路均衡电流。
(6) 用室外三联隔离开关拉开或合上电压在10kV及以下、电流在15A以下的负荷。
(7) 与断路器并联的旁路隔离开关,当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时,可拉、合该断路器的旁路电流。但在操作前,须将该断路器的操作熔断器取下。
196.手动操作隔离开关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手动操作隔离开关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操作前必须检查断路器确实是在断开位置;
(2) 合闸操作时,不论用手动传动或用绝缘杆加力操作,都必须迅速果断,在合闸终了时不可用力过猛;
(3) 合闸后应检查隔离开关的触头是否完全合人,接触是否严密;
(4) 拉闸操作时,开始应慢而谨慎,当刀片刚离开固定触头时,应迅速果断,以便能迅速消弧;
(5) 拉开隔离开关后,应检查每一相确实是否已断开;
(6) 拉、合单相式隔离开关时,应先拉开中相,后拉开边相;合人操作时的顺序与拉开时的顺序相反;
(7) 隔离开关应按连锁(微机闭锁)程序操作,当连锁(微机闭锁)装置失灵时,应查明原因,不得自行解锁。
197.停用电压互感器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答:停用电压互感器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应首先考虑该电压互感器所带的保护及自动装置负荷,为防止误动可将有关保护及自动装置申请停用;
(2) 如果电压互感器装有自动切换装置或手动切换装置,其所带的保护及自动装置负荷可以不停用;
(3) 停用电压互感器,应将二次侧熔断器取下,防止反充电;
(4) 电压互感器退出运行前,应先将故障录波器的电压切换到运行母线的电压互感器上,防止故障录波器因失压而误动。
198.在操作中发生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时应怎么办?
答:(1) 在操作中发生错合时,甚至在合闸时发生电弧,也不准将隔离开关再拉开。因为带负荷拉隔离开关,将造成又一次的三相弧光短路。
(2) 如果错拉隔离开关,则不许再合上。
(3) 如果是单相式的隔离开关,操作一相后发现错拉,则不应继续操作其他两相。
199.断路器停电操作后应检查哪些项目?
答:断路器停电操作后应进行以下检查:
(1) 红灯应熄灭,绿灯应亮;
(2) 操动机构的分、合指示应在分闸位置;
(3) 电流表应指示为零。
200.断路器送电操作后应检查哪些项目?
答:断路器送电操作后应进行以下检查:
(1) 绿灯应熄灭,红灯应亮;
(2) 操动机构的分、合指示器应在合闸位置;
(3) 电流表应有指示;
(4) 电磁式操动机构的断路器合闸后,直流电流表的指示应返回;
(5) 给母线充电后,母线电压表的指示应正确;
(6) 合上变压器电源侧断路器后,变压器的音响应正常;
(7) 重合闸氖光灯应亮。
201.断路器远方合闸时应注意什么?
答:断路器电动合闸时,当操作把手拧至预合位置,绿灯应闪光。将操作把手继续拧至合闸终点位置时,应同时监视电流表,待红灯亮后再松开,把手自动复归到合后位置。
202.如何用试拉断路器的方法寻找接地线路?
答:拉、合断路器操作时,应同时监视相电压表,根据表计指示的变化判断该条线路是否接地。拉、合闸之间不应超过 lmin。用跳闸按钮试拉装有重合闸的线路时,应先检查重合闸运行正常,操作按钮的时间不应过长,断路器跳闸后应马上抬起,防止因时间过长重合闸不能动作。若断路器跳闸后重合闸未动作时,应立即手动合闸送电。
如用试停电的方法没有找出接地线路,应检查所内设备或将母线分段后寻找。
203.在只有刀闸和熔断器的低压回路停、送电时,应遵守哪些原则?
答:在只有刀闸和熔断器的低压回路,停电时应先拉开刀闸,后取下熔断器;送电时与此相反。
204.新设备的充电为什么要由远离电源一侧的断路器进行?
答:新设备的充电由远离电源一侧的断路器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充电时,系统的阻抗值较大,短路电流较小,设备的损坏程度较轻;另外,万一被充电的设备有故障,而断路器拒动时,可由上一级断路器延时切除故障,防止事故扩大。
205.倒闸操作过程中,发生疑问时如何处理?
答:在操作过程中,无论监护人或操作人对操作发生疑问或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必须立即向值班负责人或值班调度员报告,待将疑问或异常查清消除后,根据情况按下列办法进行:
(1) 如果疑问或异常并非操作票上或操作中的问题,也不影响系统或其他工作的安全,经值班负责人许可后,可以继续操作;
(2) 如果操作票上没有差错,但可能发生其他不安全的问题时,应根据值班负责人或值班调度员的命令执行;
(3) 如果操作票本身有错误,原票停止执行,应按现场实际情况重新填写操作票,经审核、模拟等程序后进行操作;
(4) 如果因操作不当或错误而发生异常时,应等候值班负责人或值班调度员的命令。
206.为什么不能用隔离开关拉、合负荷回路?
答:因为隔离开关没有灭弧装置,不具备拉、合较大电流的能力,拉、合负荷电流时产生的强烈电弧可能会造成相间短路,引起重大事故。
207.高压断路器在操作及使用中应注意什么?
答:高压断路器在操作及使用中,应注意:
(1) 远方操作的断路器,不允许带电手动合闸,以免合入故障回路,使断路器损坏或爆炸;
(2) 拧动控制开关,不得用力过猛或操作过快,以免操作失灵;
(3) 断路器合闸送电或跳闸后试送时,其他人员应尽量远离现场,避免因带故障合闸造成断路器损坏,发生意外;
(4) 拒绝跳闸的断路器,不得投入运行或处于备用;
(5) 断路器分、合闸后,应立即检查有关信号和测量仪表,同时应到现场检查其实际分、合位置。
208.为什么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应先拉断路器,再拉负荷侧隔离开关,最后拉母线侧隔离开关?
答:这样规定的目的是,即使发生意外情况或断路器实际上未断开,造成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所引起的故障点始终保持在断路器的负荷侧,这样可由断路器保护动作切除故障,把事故影响缩小在最小范围。反之,故障点如出现在母线侧隔离开关,将导致整条母线全部停电。另外,负荷侧隔离开关损坏后的检修,比母线侧隔离开关损坏后的检修影响要小。
209.单相隔离开关和跌落式熔断器的操作顺序?
答:单相隔离开关和跌落式熔断器的操作顺序:
(1) 水平排列时。停电拉闸应先拉中相,后拉两边相;送电合闸操作顺序与此相反。
(2) 垂直排列时。停电拉闸应从上到下依次拉开各相;送电合闸操作顺序与此相反。
210.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怎样处理?
答:(1) 当误合上断路器时,应立即将其断开,并检查其断路器和充电设备有无异常,然后立即向调度报告。
(2) 当误断开断路器时,应立即向调度汇报,然后根据调度命令进行操作。
(3) 当带负荷误拉隔离开关时,如在开始阶段发现错误,应立即向相反方向操作,将隔离开关重新合上。如隔离开关已拉开,不得重新合上。这时如电弧未熄灭,应迅速断开该回路断路器。
(4) 当带负荷误合隔离开关时,在任何情况下(不论是合上一相、两相或三相),均不得将隔离开关重新拉开,以免再次错误操作使事故扩大。只有在断开该回路的断路器后,方能拉开。
211.无人值班变电站是如何实现操作的?
答: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操作可以概括为“调度遥控+就地操作”的方式。
“调度遥控”负责变压器电压分接头的改变,电压、功率等数据的监测和记录,以及事故处理,正常的停送电操作等。以上这些工作主要是通过“四遥”装置实现的。
当变电所需要停电检修时,巡检人员到变电所现场进行就地操作,实施安全措施和办理开工手续。
若遇有变电事故调度处理困难时,巡检人员也要到变电所按要求进行处理。
212.综合自动化站断路器操作时,若遥控失灵,应如何处置?
答:断路器操作时若遥控失灵,根据现场运行规程规定允许进行近控操作。在进行近控操作时,必须进行三相同步操作,不得进行分相操作。
213.500kV隔离开关不能进行哪些操作?
答:500kV隔离开关不能进行以下操作:
(1) 不准用隔离开关向500kV母线充电;
(2) 严禁用隔离开关拉、合运行中的500kV高压并联电抗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3) 严禁用隔离开关拉、合空载变压器和空载线路。
214.就地操作断路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基本要求是:
(1) 操作要迅速、果断;
(2) 就地操作断路器的方式适用于断路器无运行负荷时,如有条件应该做好防止断路器出现故障而威胁人身安全的有关措施;
(3) 禁止手动慢分、慢合的就地操作。
215.哪些设备需要安装连锁装置?
答:(1) 禁止带负荷操作的隔离开关;
(2) 禁止人员靠近的带电设备;
(3) 防止未拆除临时接地线就接通的电气设备;
(4) 带电设备与接地隔离开关连锁;
(5) 按照顺序进行的倒闸操作。
216.防止误操作的连锁有哪几种?
答:常用的连锁装置有:
(1) 直接机械式连锁。即油断路器与隔离开关实行直接的机械连锁。
(2) 电气连锁。当未按程序操作时,电气连锁使误操作成为不可能,或发出信号。
(3) 其他形式的连锁。如挂锁将隔离开关锁住,将其锁在指定的位置上,挂锁钥匙只有在断路器断开电路之后才能取出。
217.操作隔离开关时为什么必须戴绝缘手套?
答:操作隔离开关戴绝缘手套,是考虑到万一发生误操作时,可能引起弧光接地短路而导致设备接地部分对地电位升高,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对于小接地电流系统当变电所接地网电阻大于允许值时也可能产生较高的跨步电压,因此操作时必须戴绝缘手套。
218.用隔离开关进行操作的范围是按什么原则考虑的?
答:当隔离开关拉、合电流时,所形成的电弧不致造成弧光短路。电弧伸展L的经验公式为
L=0.5UI+30(拉、合电流未超过100A) (3-1)
L=50UI+30(拉、合电流超过100A) (3-2)
式中 L——电弧伸展长度,cm;
U——隔离开关拉开后隔离开关电压有效值,kV;
I——拉、合隔离开关时通过隔离开关的电流有效值,A。
219.电网解环运行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1) 解环前检查解环点的有功、无功潮流,确定解环后是否会造成其他联络线过负荷;
(2) 确保解环后系统各部分电压在规定范围内;
(3) 各环节的潮流变化不超过继电保护、系统稳定和设备容量方面的限额;
(4) 检查继电保护装置是否需要进行定值调整,重合闸运行方式是否需改变。
220.怎样用同期鉴定重合闸将双电源线路两侧的电源并列?
答:如果本侧装设的是同期鉴定重合闸,而对侧装设的是无压检测重合闸,在并列操作时,对侧应先手动将断路器断开,本侧再将断路器合上,然后传动保护,使断路器跳闸后重合闸进入准备动作状态。再通知对侧将断路器合上。给线路充电,经同期鉴定合格后,重合闸自动起动,将本侧断路器合上,并列成功。
221.设备送电前应具备的条件?
答:设备送电前,运行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验收检查,同时督促有关工作负责人对设备的修、试、校工作做好完整的记录,并对设备运行下明确的结论,由运行值班人员(工作许可人)办理有关工作票的终结手续,拆除一切与检修有关的安全措施,恢复固定遮栏及常设标示牌,对设备各连接回路进行检查,使设备具备送电条件。
第二节 线路的倒闸操作
222.为什么新线路投运前要进行充电试验?
答:线路的充电主要是利用在线路空载情况下产生的较高的过电压,来检验新线路的绝缘水平。
223.线路停、送电的操作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答:线路停电的操作顺序应是:拉开断路器后,先拉开线路侧隔离开关,后拉开母线侧隔离开关。如果断路器尚未断开电源,发生了误拉隔离开关的情况,则按先拉线路侧隔离开关、后拉母线侧隔离开关的顺序,断路器可在保护装置的配合下,迅速切除故障,避免人为扩大事故。
线路送电的操作顺序应是:先合人母线侧隔离开关,后合入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合上断路器。
224.线路停电操作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线路停电时,应考虑本所是否为本线路的合适的解列点或解环点,并应考虑减少系统电压波动,必要时要调整电压、潮流。对馈电线路一般先拉开受电端断路器,再拉开送电端断路器。对500kV变电所的许多220kV出线可能为馈电线路,拉开这些线路时须先检查线路的负荷。
500kV、220kV线路停运后,系统可能有新稳定功率的要求,值班人员应加强监视。
双回线路供电的其中一条线路停电时,应检查两条线路的负荷情况,防止因一条线路已停运,拉开另一条线路断路器时,造成用户停电;或一条线路停电时,造成另一条线路过负荷。
225.双电源线路停、送电操作原则是什么?
答:双电源线路停、送电操作原则是:
(1) 用断路器进行电网并列时,需经同期鉴定,严防非同期并列。
(2) 操作线路侧接地开关,必须根据调度命令执行。且应在操作票上“合接地隔离开关”项前加“等待调度命令”项。
(3) 在合线路侧接地开关前,应取下线路电压互感器二次熔断器。
226.双电源线路停、送电操作顺序是如何规定的?
答:双电源线路停、送电操作顺序:
(1) 停电时,应先将线路两端的断路器断开,然后依次拉开线路侧隔离开关和母线侧隔离开关;送电操作顺序与此相反。
(2) 在操作隔离开关前,必须先检查断路器确在断开位置;在合断路器送电前,必须检查隔离开关位置。
227.联络线并列操作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系统联络线并列操作前,应经过定相检查,待并电压与系统电压的相序、相位应一致,频率相等,并应经同期鉴定方可并列。允许频差为0.5Hz,允许电压相对误差20%。
228.母联兼旁路断路器旁带线路时有何规定?
答:(1) 一般不允许用线路旁母隔离开关给旁母首先充电;
(2) 用旁路断路器给旁母充电,充电良好后拉开旁路断路器,取下被旁线路断路器的操作电源,用线路旁母隔离开关给旁母充电,最后用旁路断路器合闸。
229.如何投退500kV高压并联电抗器?
答:高压并联电抗器有直接接于线路和经断路器接于线路两种方式。如高压电抗器直接接于线路,投、停高压电抗器的操作必须在500kV线路冷备用或检修状态下,经验电器验明线路无电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操作。
230.新线路送电应注意哪些问题?全电压冲击合闸的目的是什么?
答:除应遵守倒闸操作的基本要求以外,还应注意:
(1) 电源线路或双回线,在并列或合环前应经过定相。
(2) 分别来自两母线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电压回路(经母线隔离开关辅助接点接入),应经定相检查。
(3) 配合专业人员,对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进行检查和试验,特别是当用工作电压、负荷电流检查保护特性(如检查零序电流保护方向)时,要防止二次电压回路短路及电流回路开路。
(4) 线路第一次送电应进行全电压冲击合闸,其目的是利用操作过电压来检验线路绝缘水平。空载线路操作过电压的大小与系统容量及参数、运行方式、断路器的开断性能、中性点接地方式及操作方式有关,全电压冲击合闸是新线路竣工投产的验收项目之一。一般冲击合闸3~5次后仍正常,线路即可投入运行。
231.为什么超高压线路送电,必须先投入并联电抗器后再合线路断路器?
答:超高压电网的特点是电压高、线路长,普遍使用导线。采用导线后,线路空载充电时,电容效应显著增加,充电功率很可观。充电电流为容性,该电流在线路导线上的压降造成电压升高,超过电源电压U1,在线路末端,有时电压高到不能允许的程度。在无限大容量的系统里,线路末端电压U2可以按下式计算U2=U1/cosλ(λ一导线的波长,以弧度表示),当电网频率.f=50Hz时,λ=0.06L,其中L为线路的长度(km)。线路末端电压升高的倍数U2/U1=1/cosλ。现将不同线长下的计算结果列于表3-l。220kV及以下线路,因距离短,U2/U1较小,330kV以上线路长,U2/U1较高,不容忽视。
表3-1 电容效应引起线路末端电压升高倍数
L(km) 100 200 300 400 600 1000 1500
λ 6 12 18 24 36 60 90
U2/U1 1.006 1.02 1.05 1.1 1.24 2.0 ∞
超高压线路上并联电抗器的参数选择得当,经过电抗器电流(感性)的补偿,可大大降低空载线路的充电功率,并使电容效应的作用得到控制,从而使工频电压的升高到许可程度,330kV线路对地电压不超过1.4倍;500kV线路对地电压不超过1.5倍。因此,超高压线路送电时应先合电抗器断路器,后合线路断路器。不带线路电抗器充电是危险的,也是不允许的。
232.操作隔离开关时拉不开怎么办?
答:(1) 用绝缘棒操作或用手动操动机构操作隔离开关发生拉不开现象时,不应强行拉开,应注意检查绝缘子及机构的动作,防止绝缘子断裂;
(2) 用电动操动机构操作隔离开关拉不开应立即停止操作,检查电机及连杆位置;
(3) 用液压机构操作时出现拉不开现象,应检查液压泵是否有油或油是否凝结,如果油压降低不能操作,应断开油泵电源,改用手动操作;
(4) 若隔离开关本身传动机械故障而不能操作的,应向当值调度员申请倒负荷后停电处理。
233.断路器检修时,合闸熔断器、控制熔断器应在何时取下?为什么?
答:合闸熔断器应在断路器拉开后即取下(恢复时,合断路器前给上);控制熔断器应在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已拉开、接地隔离开关合上后取下(恢复时,拉开接地隔离开关前即给上控制熔断器)。
断路器拉开后立即取下合闸熔断器,主要是为了防止在隔离开关操作中,因断路器自动合上而造成带负荷拉隔离开关。
接地隔离开关合上后方取断路器控制熔断器,主要是为了保证在进行倒闸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生带负荷拉闸等误操作时,断路器能够跳闸。如果在拉开隔离开关之前取下控制熔断器,则会因故障时断路器不能跳闸而扩大事故。
断路器送电操作时,控制熔断器应在拆除安全措施之前给上。给上控制熔断器后,可以检查保护装置和控制回路是否完好,如果发现有缺陷,可在未拆除安全措施前,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在随后的操作中如发生带地刀合闸等误操作时,也能使断路器正常动作跳闸。
234.在220kV高压电网中的线路停、送电操作应注意什么?
答:在220kV高压电网中的线路停、送电操作应注意:
(1) 线路一端断开后,电压升高应在允许值内;
(2) 投切空载线路时不要使电压波动过大;
(3) 避免发电机带空载线路的自励磁现象的发生;
(4) 为防止被投线路带有短路故障而导致系统稳定被破坏的事故,在投入前要适当调整系统潮流,以增大系统抗干扰能力。
235.如何进行500kV线路的初充电?
答:线路初次带电一般采用全压冲击合闸试验来检查线路绝缘,而当线路上装有并联电抗器时,可采用零起升压试验。
以图3—1示线路Wl初充电的全压冲击合闸实验来说明线路初次带电的方法和步骤:
(1) 将双母线倒成单母线运行,东母停电作备用,母联断路器断开。
(2) 投入母联断路器充电过流保护,并将时位整定为0s。
(3) 投入线路W1保护,并将零序电流保护Ⅱ、Ⅲ段时位改为0s,方向元件短接。
(4) 合上母联断路器QF3,对西母线充电。
(5) 合上W1线路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合上线路断路器 QF2,对线路充电。检查线路充电正常时,充电电流应很小。运行3~5min,断开QF3,再次合上QF3,如此冲击3次,线路无故障,则说明线路绝缘正常。
(6) 线路冲击合闸试验后,投入运行前要核对相位,保证线路相位与系统一致。
236.3/2接线的线路停、送电如何操作?
答:3/2接线线路停电操作时,应先断开中间断路器,后断开母线侧断路器;拉隔离开关时,由负荷侧开始逐步拉向母线侧。送电顺序与停电时的相反。
第三节 母线的倒闸操作
237.母线操作有什么规定?
答:(1) 利用母联断路器给备用母线充电时,必须使用充电保护,严禁使用隔离开关对母线充电。
(2) 双母线运行倒母线时,应检查母联断路器及两侧隔离开关在合位,并取下母联断路器操作熔断器。
(3) 对于无电压互感器的母线,倒母线操作时应采取防止保护及二次回路失压的措施。
(4) 母线停电时,应先拉开出线断路器,再拉开电源断路器。送电时的顺序与此相反。
238.母线倒闸操作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母线倒闸操作的一般原则要求是:
(1) 倒母线必须先合上母联断路器,并取下控制熔断器,保证母线隔离开关在并、解时满足等电位操作的要求。
(2) 在母线隔离开关的拉、合过程中,如可能发生较大弧光时,应依次先合靠母联断路器最近的母线隔离开关,拉闸的顺序则与其相反。
(3) 倒母线的过程中,母线的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如不遭到破坏,一般均应投入运行。同时,应考虑母线差动保护非选择性开关的拉、合及低电压闭锁母线差动保护连接片的切换。
(4) 拉母联断路器前,母联断路器的电流表应指示为零。应检查母线隔离开关辅助触点、位置指示器切换正常。防止“漏”倒设备或从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反充电,引起事故。
(5) 母联断路器因故不能使用,必须用母线隔离开关拉、合空载母线时,应先将该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断开。
其他注意事项:
(1) 严禁将检修中的设备或未正式投运设备的母线隔离开关合上。
(2) 禁止用分段断路器(串有电抗器)代替母联断路器进行充电或倒母线。
(3) 当拉开工作母线隔离开关后,若发现合上的备用母线隔离开关接触不好发生放电,应立即将拉开的隔离开关再合上,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操作。
(4) 母线的电压互感器所带的保护,如不能提前切换到运行母线的电压互感器上供电,则事先应将这些保护停用,并断开跳闸连接片。
239.母线运行方式应如何考虑?母线元件应如何分配?
答:为了保证母线供电的可靠性,提高安全运行水平,凡是双母线接线基本上都采用母联断路器合上、两条母线同时运行的连接方式,母线元件分配应考虑以下几点:
(1) 电源线路、发电机、主变压器、电网联络线路等,接在每条母线上的数量要相当,负荷安排要合理。力求使正常通过母联断路器的交换功率基本平衡或比较小。
(2) 大电流接地系统的母线,电源变压器的接地点要分配合理。
(3) 双回线应各占一条母线,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4) 工作厂用变压器与备用厂用变压器,不要放在一条母线上,以免母线故障时失去厂用电源。
全厂、所不同电压等级的母线,分配方法要有一定的规律性,以便于运行人员掌握和记忆。
240.在倒母线操作时,合上母联断路器后,为什么还要取下控制熔断器?
答:主要为了防止母联断路器在倒母线过程中误跳开。如果不将母联断路器控制熔断器取下,由于各种原因(误操作、保护动作或直流接地),使母联断路器断开后,两条母线的电压分别为U1、U2,此时合、拉母线隔离开关,实质上就是用母线隔离开关对两母线系统进行并列或解列。环路电压差△U=U1-U2,等于两条母线实际电压之差,可能达数百伏或数千伏(视当时系统潮流而定)。在母联断路器断开的情况下,母线隔离开关往往因合、拉环路电流较大,开断环路电压差AU较高,引起母线短路。因此,合母联断路器,取下母联断路器控制熔断器及检查母联断路器是否合好,这三条是实现倒母线等电位操作重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241.母线故障处理时,为什么母线侧隔离开关要“先拉后合”?
答:在处理母线故障时,如果按照常规方法操作,将两母线隔离开关同时合上,就可能将故障母线与非故障母线并列运行,而再次造成运行母线人为短路。因此,应先拉开故障母线上隔离开关,后合上运行母线上的隔离开关。
242.母线电压消失后。为什么要立刻拉开未跳闸的断路器?
答:这主要是从防止事故扩大,便于事故处理,有利于恢复送电三方面综合考虑的。具体地说,停电母线上的断路器应保持在断开位置。
(1) 可以避免变电所或用户值班人员,在处理停电事故或进行系统倒闸操作时,误向发电厂的故障母线反送电,使母线再次短路或发生非同期并列。
(2) 为母线恢复送电作准备,可以避免母线恢复带电后设备同时自启动,拖垮电源。另外,一路一路地试送电,比较容易判断哪条线路发生了越级跳闸。
(3) 可以迅速发现拒跳的断路器,为及时找到故障点提供重要线索。
243.在进行母线倒闸操作时是否应投入母差保护?
答:根据历年统计资料看,因误操作引起的母线短路事故的几率很高。华东电网在近11年问,220kV母线共发生故障42次,其中误操作占7次,为16.7%;东北电网在近20年间,220kV母线共发生故障33次,其中误操作占11次,为33.3%;其他电网母线误操作事故也很严重。可见,母线倒闸操作时误操作比较多,故投入母线差动保护,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性。投入母线差动保护倒母线,万一发生误操作,母线差动保护快速(在0.2s内)动作切除故障,可以避免事故的扩大,从而防止设备严重损坏、系统失去稳定或发生人身伤亡。因此,只要能够保证母线差动保护正确地按照设计的工作原理工作,在母线倒闸操作时母线差动保护还是投入好。
244.母线差动保护的非选择性开关在什么情况下合上?
答:合上母线差动保护非选择性开关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某些情况下该保护工作原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避免因母线差动保护拒动造成由电源(发电机、主变压器、系统联络线等)的后备保护(时间可长达7~8s)切断母线故障的后果。
现以固定连接的母差保护为例。固定连接的母线差动保护,要求母线元件必须严格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固定连接方式运行。母线故障时,母线差动保护的动作才有选择性。一旦破坏固定连接(主要指电源元件),母线故障时,母线差动保护动作将失去选择性(一条母线故障、两条母线全停),甚至产生拒动。固定连接的母线差动保护在破坏固定连接(主要指电源元件)时,必须合上非选择性开关。
相位比较式母线差动保护在下列情况下,应投入非选择性开关:
(1) 单母运行;
(2) 虽分段运行,但电源集中于一段母线上;
(3) 分段断路器在运行中出现拒跳时。
245.倒母线时,母线差动保护的非选择性开关怎样操作比较合理?
答: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双母线改为单母线运行前,先合母线差动保护的非选择性开关,后取母联断路器控制熔断器;单母线改为双母线运行后,先投入母联断路器控制直流熔断器,后拉母线差动保护的非选择性开关。这样操作,在任何情况下,不论哪条母线出现故障,均可保证母线差动保护动作切除故障。
246.母线倒闸操作时,母线侧隔离开关的操作方法有几种?
答:原则上说有两种操作方法:①合上一组备用的母线隔离开关之后,就立刻拉开相应一组运行的母线隔离开关;②把全部备用的母线隔离开关合好后,再拉开全部运行的母线隔离开关。绝大多数发电厂、变电所都采用第二种操作方法。第一种操作方法由于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安全上也不易保证,故一般不多采用。
247.倒母线拉母联断路器时应注意什么?
答:在倒母线结束前,拉母联断路器时应注意:
(1) 再检查待停电母线,确认所有运行间隔已全部倒至运行母线上,防止因“漏”倒引起停电事故。
(2) 拉母联断路器前,检查母联断路器电流表应指示为零;拉开母联断路器后,检查停电母线的电压表应指示为零。
(3) 当母联断路器的断口(均压)电容C与母线电压互感器TV的电感L,可能形成串联谐振时,要特别注意拉母联断路器的操作顺序:应先拉开电压互感器TV的隔离开关(切断L),再拉母联断路器(破坏构成L--C谐振的条件)。
248.母线电压互感器检修后或新投入,为什么只有经过“定相”才允许并列?
答:母线电压互感器检修后或新投入时,必须进行“定相”才允许进行母线并列。当合上母联断路器,两条运行母线并列时,如果母线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QSl及QS2均在合位,其辅助触点同时也将使其二次并列起来。如果不进行“定相”检查,万一相序、相位不一致,并列后将引起短路。
在110kV及以上电压系统中,除电压互感器的基本二次绕组需要定相外,辅助二次绕组(即开口三角绕组)也需要进行定相检查,以免3U0极性错误引起线路零序方向继电器拒动或误动。
249.母线保护为固定连接差动保护时,母线元件从一条母线倒至另一条母线,如何操作?
答:除按正常倒母线的步骤进行操作外,还应重点考虑母线差动保护在破坏固定连接后如何使用。有以下两种情况:
(1) 电源元件的倒换。电源元件在破坏固定连接后,将使母线差动保护失去选择性。因此,倒换前应合上母线差动保护非选择开关,倒完后也不拉开。
(2) 负荷元件的倒换。这些设备在母线故障时不送短路电流,破坏固定连接后对母线差动保护的选择性无影响。因此,倒换前合上母线差动保护非选择性开关,倒完后再拉开。
250.采用相位比较原理差动保护时,母线元件从一条母线倒至另一条母线,应如何操作?
答:母线上的任何元件不管放到哪条母线,均不会破坏母线差动保护的选择性。因此,倒换前合上母线差动保护的非选择性开关,倒完后再拉开,同时将该元件的母线差动保护跳闸连接片及重合闸放电连接片切到所对应的母线位置上。
251.双母线分母线运行时,母线元件从一条母线倒至另一条母线,如何操作?
答:断开母联断路器,双母线分母线运行时,两条母线电压不相等,严禁用正常倒母线的方法使两母线并列或解列(即合、拉系统的环路),以免引起母线短路。母线元件从一条母线倒至另一条母线运行的操作方法是:
(1) 拉开待倒母线的间隔断路器;
(2) 拉开该间隔运行的母线隔离开关;
(3) 合上该问隔备用的母线隔离开关;
(4) 合上该间隔的断路器恢复该间隔送电。
252.变电所母线停电,一般根据什么判断母线是否发生故障?应注意什么?
答:当母线电压消失时,值班人员应根据仪表指示、信号、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来判断母线电压消失的原因。
(1) 因线路故障出现越级跳闸而引起母线电压消失时,应按断路器拒动和保护拒动而引起越级跳闸分别处理。
(2) 因母线设备短路或因母线至断路器问引线发生短路引起母线电压消失时,值班人员应将故障母线隔离,将线路尽快倒至备用母线或无故障母线上恢复供电。
(3) 若母线电压消失是因母线保护及二次回路故障引起,在检查设备无任何异常情况下,可用母联断路器向停电母线充电一次。
(4) 单电源变电所电源侧失电时,若检查本所断路器、继电保护及各电气设备均无异常,可不进行任何处理及操作,报告当值调度员后,等候来电。当变电所母线失压后,值班人员应密切注意直流电源的变化情况。
253.在进行大型母线操作时,对母线保护有何考虑?
答:在进行大型母线操作前,应考虑以下内容:
(1) 有母联断路器的双母线,应先将母联断路器保护投入,再依次合上母联隔离开关和断路器,母联断路器合上后,随即拉开母联断路器的操作电源,才能对其他出线进行母线隔离开关的倒闸操作。投入母联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当备用母线有故障时可以跳开;倒闸操作电源切断,使母联合死,是为了防止隔离开关拉开负荷电流甚至故障电流。
(2) 在操作过程中,对装有母线差动保护的要将保护投入非选择工作状态。在操作完毕时,应将母线差动保护按一次接线状态的变更作相应的调整。
254.向备用母线充电时应注意什么?
答:向备用母线充电时,应注意以下各项:
(1) 有母联断路器时应用母联断路器向备用母线充电。
(2) 母联断路器向备用母线充电前的保护处理原则:有充电保护者应投入,合闸后视规定继续投入或适时停用。若无充电保护时,可用其他保护代替,但若代用保护带有方向且方向相反时,可临时将其方向短接,必要时将时间调至最小,母联断路器合闸后适时恢复其原保护运行状态。
(3) 应投入联跳母联断路器的保护。
(4) 如母联断路器在检修或无母联(分段)断路器时,而备用母线确需充电,在确认备用母线完好(必要时应摇测绝缘)的情况下,也可用隔离开关充电。
255.哪些母线操作应防止因保护失压而误动作跳闸?
答:下列母线操作应防止因保护失压而误动作跳闸:
(1) 双母线运行方式改单母线运行方式时,应防止保护电压切换回路的隔离开关辅助接点切换不良失压,或通过电压互感器二次向停电母线的电压互感器和停电母线反充电,引起运行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熔断器熔断或小开关跳闸。为此,在母联断路器断开待停母线前,应先将待停母线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熔断器或小开关先行断开。
(2) 双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时,某一母线的电压互感器停电前,应在母联或分段断路器合闸运行的前提下,先将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并列后,方可断开(或取下)待停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开关(熔断器)。
256.空载母线送电或升压,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双母线系统,当发电机或主变压器利用母线电压互感器
定相,或故障母线在故障点隔离后进行试升压,都要用单独电源向空母线送电。此时,与正常通过母联断路器向母线送电有许多不同之处,值班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尽可能采用对空母线从零起升压。如母线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升压前电源的中性点应接地。
(2) 预防充电或升压的那条母线发生故障后,母线差动保护将正常运行母线上的设备跳开。要提前采取措施,如断开有关跳闸连接片;必要时应将母线差动保护停用。
(3) 采用电源给母线充电或升压时,要注意监视母线电压及频率的变化,保证在正常范围之内。
(4) 发电机直接给母线升压,若定子电压表指示为零,同时定子电流表两相或三相出现电流,说明母线有短路故障。此时,不必将电流升得很高,只要电流表可读数即可,升压过程中三相电流如不平衡,最大一相电流不得超过发电机额定电流的25%,升降电流操作时间,不应超过5min。
第四节 变压器的倒闸操作
257.变压器初充电的方法有几种?
答:变压器初充电的方法有两种:零起升压试验和全压冲击合闸试验。
258.新安装或大修后的变压器充电有什么规定?
答:新安装的变压器一般充电5次,大修后的变压器应充电3次,变压器充电后,须经24h的试运行,在此期间应严密监视,正常后方可带负荷运行。
259.为什么新安装或大修后的变压器在投入运行前要做冲击合闸试验?
答:切除电网中运行的空载变压器,会产生操作过电压。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操作过电压的幅值可达3~4倍的额定相电压;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操作过电压的幅值也可达3倍的额定相电压。同时,投入空载变压器时会产生励磁涌流,其值可达额定电流的6~8倍,并会产生很大的电动力。所以,做冲击合闸试验是检验变压器的绝缘能否承受操作过电压,考核变压器机械强度和检验继电保护能否正确动作的有效措施。
260.变压器冲击合闸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答:变压器冲击合闸时,应注意:
(1) 合闸前,应启动变压器的冷却器,以排除本体内气体;合闸时可停止冷却器,以检查变压器是否有异常音响。
(2) 电源侧三相开关不同期应小于lOms,变压器空载侧应装有避雷器保护,中性点应直接可靠接地,过流保护动作时限整定调整为零,气体继电器应投跳闸位置。
(3) 在5次冲击合闸中,第1次合闸后持续时问应大于 lOmin;每次冲击合闸的时间间隔应大于15min,变压器励磁涌流不应引起继电保护装置动作。
(4) 冲击合闸结束后,应将气体继电器投至信号位置。调整好过流保护定值,拆除临时接线,最后再次将所有放气塞打开进行排气。
(5) 对装有冷却器的变压器,要检测空载下的温升。不启动冷却装置空载运行12~24h,记录环境温度及变压器顶层油温,若温度超过75℃,则启动1~2台冷却器,直至油温稳定为止。
(6) 若条件具备时,试运行前,应以85%出厂试验电压值进行工频耐压试验。
261.变压器停、送电的操作原则是什么?
答:变压器停、送电的操作原则是:
(1) 单电源变压器停电时,应先断开负荷侧断路器,再断开电源侧断路器,最后拉开各侧隔离开关;送电顺序与此相反。
(2) 双电源或三电源变压器停电时,一般先断开低压侧断路器,再断开中压侧断路器,然后断开高压侧断路器,最后拉开各侧隔离开关;送电顺序与此相反。
500kV变压器一般在220kV侧停、送电,500kV侧合、解环。
262.进行变压器倒闸操作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变压器倒闸操作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1) 变压器并列运行必须满足并列条件。
(2) 变压器在充电状态下及停、送电操作时,必须合上中性点接地开关。
(3) 变压器送电时,先合电源侧断路器;停电时先断开负荷侧断路器。
(4) 两台并列运行,在倒换中性点接地开关时,应先合上未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再拉开另一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并考虑零序电流保护的切换。
(5) 新投入或大修后的变压器有可能改变相位,合环前都要进行相位校核。
263.为什么llOkV及以上变压器在停电及送电前必须将中性点接地?
答:我国的1lO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运行中,为了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灵敏度配合的要求,有些变压器的中性点不接地运行。但因为断路器的非同期操作引起的过电压会危及这些变压器的绝缘,所以要求在切、合1lOkV及以上空载变压器时,应将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
2.切换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如何操作?
答:切换原则是保证电网不失去接地点,采用先合后拉的操作方法:
(1) 合上备用接地点的隔离开关;
(2) 拉开工作接地点的隔离开关;
(3) 将零序保护切换到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上去。
265.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是什么?
答: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有:
(1) 变压器的变比相同;
(2) 变压器的接线组别相同;
(3) 变压器的百分阻抗值相等;
(4) 两台变压器的容量比不超过3:1。
266.接线组别不同的变压器,需并列时应该怎么办?
答:现场中,如果出现接线组别不同的变压器时,只有通过变换接线,使待并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与运行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一致,方可并列。
267.大型变压器组送电前为什么要保持三相分接头一致?
答:大、中型变压器分接开关是按相设计的,故三相必须在同一分接位置运行。否则,送电后将因各相绕组匝数不相等,引起变比、阻抗不相等,造成系统电压、电流不平衡,使发电机负序电流增加,引起机组转子振动及发热。因此,变压器送电前,要求三相分接头位置必须保持一致。
268.强油循环冷却的变压器送电操作时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答:不启动冷却器,强油循环冷却的变压器不准投入运行。变压器送电时,即使是空载运行,也应按厂家规定启动一定数量的冷却器,保持油路循环,使变压器得到冷却。
269.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操作,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在进行有载分接开关的操作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 有载调压装置的分接变换操作,应按调度部门确定的电压曲线或调度命令,在电压允许偏差的范围内进行。220kV及以下电网电压的调整宜采用逆调压方式。
(2) 分接变换操作必须在一个分接变换完成后,方可进行第二次分接变换。操作时,应同时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
(3) 两台有载调压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允许在85%变压器额定负荷电流及以下的情况进行分接变换操作。不得在单台变压器上连续进行两个分接变换操作。
(4) 有载调压变压器和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并列运行时,两变压器的分接电压应尽量靠近。
(5) 分接开关一天内分接变换次数不得超过下列范围:35kV电压等级为30次;llOkV电压等级为20次;220kV电压等级为10次。
(6) 每次分接变换,应核对系统电压与分接额定电压问的差距,使其符合规程规定。
(7) 每次分接变换操作,均应按要求在有载分接开关操作记录簿上作好记录。
270.变压器新投入或大修后投入,操作送电前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除应遵守倒闸操作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摇测绝缘电阻。若变压器绝缘电阻下降到前次(新投入或大修后)测量结果的1/3~1/5,或吸收比R60/R15<1.3,应查明原因并加以消除。
(2) 对变压器外部进行检查。变压器顶盖朝储油柜方向应有1%~1.5%的坡度,气体继电器对顶盖应有2%~4%的坡度,气体继电器外壳上的箭头应指向储油柜;呼吸器、散热器以及储油柜与本体之间的截门,均应打开;套管、储油柜油位正常;分接开关位置符合有关规定,且三相一致;防爆门完整,压力释放阀不漏油;外壳接地良好;导体连接紧固。
(3) 对冷却系统进行检查及试验。两路通风电源定相正确,联动试验正常;启动风扇及潜油泵,检查电动机转动方向正确,无剧烈振动;油系统、水系统运行方式符合要求,截门在正确位置;导向水冷却的变压器,冷却绕组及铁芯的油量分配符合厂家规定;维持一定数量的潜油泵运行,使油路循环。在气体继电器、套管升高座等处放气,直到排尽为止;模拟工作冷却电源跳闸使备用电源投入,检查潜油泵电动机在自启动时,油流发生冲击,重瓦斯保护是否动作;变压器冷却系统断水、断电后,动作跳闸或停机的保护,整定值应正确,并在现场进行核对。
(4) 对有载调压装置进行传动。增、减分接头动作应灵活,切换可靠,无连续调整记录。有载装置的重瓦斯保护连接片应投跳闸位置。
(5) 继电保护接线应正确,定值无误,传动良好,连接片在规定位置。
(6) 对变压器进行全电压冲击合闸3~5次,若无异常即可投入运行。
271.为什么要尽量用断路器接通或切断变压器回路?用隔离开关接通或切断变压器有何规定?
答:变压器的空载电流较大,且为纯感性电流。大容量变压器空载电流为0.6%~4%额定电流,中、小容量变压器空载电流更大,可达到5%~1l%额定电流。用隔离开关切断变压器空载电流所产生的电弧,有时可能大大超过隔离开关的自然灭弧能力而拉不开,甚至引起弧光短路。因此,要尽量用断路器接通或切断变压器回路。
当变压器回路无断路器时,允许用隔离开关拉、合空载电流不超过2A的变压器。
272.变压器送电时,为什么要从电源侧充电,负荷侧并列?
答:因为变压器的保护和电流表均装在电源侧,故当变压器送电时,从电源侧充电,负荷侧并列。这样操作具有以下优点:
(1) 送电的变压器如有故障,对运行系统影响小。大容量变压器均装有差动保护,无论从哪一侧充电,变压器故障均在主保护范围之内。但为了取得后备保护,应按照电源侧充电、负荷侧并列的操作原则执行。
(2) 便于判断事故,处理事故。例如事故后恢复送电时,合变压器电源侧断路器,若保护跳闸,说明故障在变压器或变压器负荷侧。
(3) 可以避免运行变压器过负荷。变压器从电源侧充电,空载电流及所需无功功率由上一级电源供给;从负荷侧充电,空载电流及无功功率将由运行变压器供给。
(4) 利于运行监视,电流表都是装在电源侧的,先从电源侧充电,如有问题可以从表计上得到反映。
273.当由变压器向接有电压互感器的空载母线充电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或接消弧线圈,以防止中性点自发位移而产生谐振过电压。
274.变压器停、送电操作时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变压器停、送电操作时的一般要求是:
(1) 对于强油循环冷却的变压器,不投冷却器不准将变压器投入运行。变压器送电时,即使变压器处在空载状态,也应按厂家规定投入一定数量冷却器,保持变压器油的正常循环。
(2) 变压器停电时的要求。应将变压器的中性点及消弧线圈倒出;投入备用变压器后,应根据表计确证该变压器已带负荷,方可将运行变压器停电;变压器停电后重瓦斯保护动作可能引起其他运行设备跳闸时,应将连接片由跳闸改为信号;水冷变压器冬天停运后,应将冷却水放尽,防止冻坏设备。
(3) 变压器送电时的要求。送电前,应先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应按照电源侧充电,负荷侧并列的原则进行操作。发电厂工作厂用变压器投入运行后,备用厂用变压器即应解列。不允许两台厂用变压器长期并列运行,确保厂用系统短路电流在断路器允许范围之内。尽量避免用隔离开关拉、合并列运行的变压器高压系统的环路,以免拉不开时,发生短路。但允许使用带灭弧罩的刀开关拉、合并列变压器低压系统(380/220V)的环路电流。工作厂用变压器及备用厂用变压器的电源,不在一个同期系统时,严禁并列运行。
第五节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操作
275.正常情况下,线路投入保护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线路投入保护应包括:
(1) 投入保护跳闸出口回路;
(2) 投入启动断路器失灵回路;
(3) 投入启动断路器母差回路;
(4) 投入启动重合闸回路;
(5) 投入启动远切回路;
(6) 投入启动远方跳闸收发信回路。
276.停用线路自投切装置时为什么要先断开直流电源,后断开交流电源?
答:线路自投切装置通常是用接在交流回路中的电压继电器的无压触点启动的,如果在未断开直流电源之前就将交流电源断开,会造成自投切装置的误动作,所以在停用线路自投切装置时必须先断开直流电源,然后断开交流电源。
277.断路器失灵保护连接片如何投退?
答:(1) 在开关断开后,立即将保护启动断路器的失灵保护连接片退出;
(2) 在开关送电前,投入保护启动断路器的失灵保护连接片;
(3) 其他特殊方式,按调度命令执行。
278.在什么情况下将断路器的重合闸退出运行?
答:(1) 断路器的遮断容量小于母线短路容量时,重合闸退出运行;
(2) 断路器故障跳闸次数超过规定,或虽未超过规定,但断路器出现严重漏油、冒烟等,经调度同意后应将重合闸退出运行;
(3) 线路带电作业,当值班调度员命令将重合闸退出运行;
(4) 重合闸装置失灵,经调度同意后应将重合闸退出运行。
279.投入母差保护的正确操作顺序是什么?
答:(1) 检查母差交流继电器屏模拟图指示是否符合现场实际运行方式;
(2) 投入母差保护直流熔断器及信号电源开关;
(3) 用万用表测量跳闸连接片间无电压后,投入各电压功能连接片、母联及各出线连接片。
280.退出母差保护的操作顺序是什么?
答:首先断开母差所有跳闸连接片及各电压功能连接片,再断开母差保护直流熔断器和信号电源开关。
281.出现哪些情况时需立即停用母差保护?
答:(1) 差动电流回路不平衡电流大于30mA;
(2) 出现电流回路断线信号;
(3) 母差保护出现其他异常。
282.在旁带操作中,如何进行220kV微机保护收发信机的旁切操作?
答:在进行旁带操作时,线路保护如有高频保护旁切功能,在合上旁路断路器之前,根据调度命令退出被旁带线路的断路器及对侧断路器的高频保护,合上旁路断路器,将收发信机切换至旁路位置,检查高频通道正常。拉开被旁线路断路器后,投入旁路断路器及对侧断路器的高频保护。
283.L-90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如何投退?
答:(1) 整套保护的退出需将跳闸出口连接片、闭锁重合闸连接片、各相跳闸启动开关失灵连接片、过压保护出口连接片退出。但是装置的远跳功能只有在L一90失电后或其他经微波远跳的连接片退出后才能退出。
(2) 部分保护退出时,根据调度命令断开相应的保护连接片。
284.500kV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的中性点零序过流保护的投退有何规定?
答:若主变压器500kV侧断路器带主变压器运行时,应退出中性点零序过电流保护。
220kV侧断路器带主变压器运行时(500kV侧断路器停用),应投人中性点零序过电流保护。
285.如何进行220kV LFP一923C失灵及辅助保护的投退?
答:投入LFP一923C失灵及辅助保护时:
(1) 检查盘后直流快速开关和交流电压快速开关在合位;
(2) 检查装置电源开关在ON位置,电源指示DC灯亮;
(3) 定值允许开关在运行位置,定值拨轮开关在所需位置,液晶屏幕显示运行信息;
(4) 按运行要求投入各保护及重合闸连接片,检查收发信机在本线位置,重合闸方式选择开关在所需位置。当开关已合闸,且重合闸在投人位置,检查液晶屏幕显示CD为1,且CD灯亮。
退出整套装置只需将各相跳闸出口和失灵启动总投入连接片断开即可。
286.投入高频保护时,应进行哪些检查?
答:高频保护投入前,应交换收发信机的两侧高频信号和检查载波机有无载波告警信号,确认通道正常后方可投入。
287.母线差动保护为什么要闭锁线路重合闸?
答:母线保护跳闸的同时闭锁线路重合闸的原因是:
(1) 防止母线再次遭受短路电流的破坏和冲击;
(2) 防止发生非同期并列;
(3) 防止事故扩大。
288.现代大型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在什么情况下由跳闸改为信号?
答:现代大型变压器的特点是:电压高,容量大,并具有先进的冷却方式和有载调压手段。这些特点给瓦斯保护的运行、操作及管理带来一些新的要求。为了防止误动作,重瓦斯保护在下列情况下应由跳闸改为信号:
(1) 变压器停电或处于备用,其重瓦斯动作后,可能使运行中的设备跳闸时;
(2) 变压器运行中加油,滤油或换硅胶时,潜油泵或冷却器放油检修后投入时;
(3) 需要打开呼吸系统的放气门或放油塞子,或清理吸湿器时;
(4) 有载调压开关油路上有工作时;
(5) 气体继电器或其连接的电缆有缺陷时;
(6) 保护回路有人工作时。
2.投退900系列微机保护重合闸的注意事项?
答:投退900系列微机保护重合闸时,应注意:
(1) 投退重合闸连接片及改变重合闸方式选择开关,必须根据调度命令执行;
(2) 本装置只能投人其中一套重合闸连接片,在任何情况下,两套重合闸方式选择开关位置必须一致:
(3) 当线路的重合闸退出运行时,将“合闸出口”连接片断开,且必须将重合闸方式选择开关置于“停用”位置。
290.LBD—MTR故障录波装置失去交流电源之后恢复运行的操作顺序?
答:在装置失去交流电源之后恢复运行的操作顺序为:先关掉前置机电源,再投人交流电源,开后台主机电源,在Windows正常运行之后,打开录波软件。等待软件运行正常后,再打开前置机电源,这样操作可防止出现“死机”现象。
291.新设备初充电时保护应如何配合?
答:(1) 初充电的保护配合原则。被充电设备上级保护Ⅱ、Ⅲ段作为本级主保护,保护范围应无死区。变压器初充电时,母联断路器的充电保护整定要考虑变压器任何地方故障时,保护能瞬时动作跳闸。
(2) 零起升压试验时,因升压系统自成一个系统,被试设备开关失灵保护不得接跳其他运行设备;全压冲击合闸试验时,失灵保护要投入。
(3)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母差保护连接片切换以及非选择性开关的分、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