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来源:《经济视野》2015年第14期
【摘要】财务报表既是对已完成财务活动的总结和评价'又是对企业发展趋势的财务预测,目前,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混乱,不能根据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运用价值形式提高经济效益,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以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或经济类型如何,都要以高水平专业化强的财务管理机制为支撑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l心的比较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财务报表 经营
企业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财务数据为基本要素。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能够使企业及时掌握和了解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财务报表作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可以概括出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后果。企业管理活动是企业通过实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措施和手段。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更加有序、高效进行的一系列过程。企业管理的结果和价值目标都会反映到财务报表上来,虽然不会直接体现为报表中的具体财务数据。但是它蕴藏在这些财务数据的背后。因此。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和管理可以从公开的财务数据中提取蕴藏的内部管理信息。透视企业的管理理念,对其管理质量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规模较小,在技术构成以及资本构成上较低,财务制度并不健全,同时受到外部宏观经济影响以及传统等方面的影响。致使中小企业在财务报表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在其自身发展中出现了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因此。在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管理过程中,确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准确真实编制财务报表是目前实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一、报表与经营分离,分析与管理脱节
财务报表既是对已完成财务活动的总结和评价,又是对企业发展趋势的财务预测,目前。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混乱。不能根据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运用价值形式提高经济效益。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临时坐班,编制的财务报表被用做应付税务机关纳税需要。不遵循权责发生制会计规则帐务处理。报表数据随意更改。另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形成内部会计控制的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局面,外部相关监管部门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财务报表监督不力。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形同虚设,财务报表数据缺乏真实性,财务分析无法反映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
1、财务管理职能弱化,财务报表数据失真
企业财务通则明确要求企业必须确定内部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控制财务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应当按照制定的财务战略。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费用。规范收益分配及重组清算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信息管理。财务部门应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中心,财务数据是企业规划发展的重要依据。但中小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只是把财务管理作为记帐和报送报表的简单统计操作。经营收入和成本费用支出何时入帐由经营者决定,报表数据根据经营者需要随意调整,更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由毫无专业知识的亲属担任财务管理者或办理人,帐务处理及会计科目使用漏洞百出,财务管理无从谈起,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毫无意义。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财务管理的及时性、规范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基本要求得不到满足。
2、外部监管乏力,制约机制流于形式
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营者尤其重要,及时准确为报表使用者作出决策提供有效依据。正确评价企业的过去,全面了解企业现状,并有效地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财务管理水平、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决定着财务帐务处理质量及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外部监督管理的薄弱。内部管理机制的缺失,直接导致财务管理的混乱、经营管理目标的缺失。对中小企业财务监管几乎仅局限于审计和税务部门,但由于企业数量巨大,这两个监管部门专职检查管理人员规模无法实现监管全覆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编制并报送财务报表。主营业务收入和与之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经营者自主决定何时列支入帐。最常见的就是发生银行贷款时编制盈利财务报表。并按需要调整流动资金、流动负债、固定资产及未分配利润等可以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项目数据,以获取银行贷款支持。在需要纳税向税务局报送的财务报表。尽量减少收入项目,增加成本支出。人为控制利润额度。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经营状况不会真实。
3、财务管理意识淡薄,报表分析游离经营之外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经营者只有通过建立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以真实准确的财务指标数据为经营决策的基础。促进自身目的实现。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经营运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把经营管理重点放在客户营销公关上,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唯客户至上的营销理念好比早期国外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虽然能看到眼前、暂时的效益。但却会丧失更多的获利途径和机会。放弃了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所能看到的企业发展出现的问题、继续扩大和寻求企业现有的行业和竞争优势,将财务管理和报表分析与企业经营隔离开。
二、完善监控制约机制,发挥财务管理职能
企业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以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或经济类型如何。都要以高水平专业化强的财务管理机制为支撑。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比较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环节地位和作用是一种客观要求。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监控制约体系。确保财务管理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从组织财务活动到处理财务关系,都要遵守财务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让所有财务活动处于科学有效地监督管理之下。
1、建立法制控制,维护财务管理地位
企业管理者之所以轻视财务管理的作用,就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确定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没有足够的法律效力约束。尽量的减少税款缴纳,人为干扰财务活动,缺少财务制约机制。国家正在研究筹备的税改费制度对改变目前偷、逃税现象将起很大控制作用,企业会降低对各类税款支出的关注程度。在此基础上。还应严格遵守《会计法》。要求企业在组织机构制度设置上必须设立内部稽核制度、内部审计牵制制度,依法促进企业确立财务管理核心地位的形成。在财务活动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确保财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财务分析可以全面公正的反映企业管理现状。
2、职能部门创新监管手段,保证财务报表合法性
职能部门高效有力的监督管理是财务管理依法操作、财务报表真实的重要保障,解决财务监管乏力、管理人员少的途径有很多,笔者认为可将企业财务报表系统在与税务局联网的同时,可与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实现联接,用正常的流动性指标、利润率指标及偿债能力指标等数据联机控制。当指标低于标准值时发出警戒报告,如果企业对此漠视,依然按企业管理者的需要做财务帐务处理。导致报表数据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现状,指标值偏离度过大。由系统自动对企业实施停止系统纳税或冻结报表功能控制,强制企业修改错误。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监管手段。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适时推出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才能保证财务活动的正常开展。
3、财务与经营密切结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有效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者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可靠保障,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根本要求。而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向报表使用者传递财务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在现代市场竞争中。财务报表分析已介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将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使财务帐务记载和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现实,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素质,增强财务管理意识,真正建立起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