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3)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3:48:05
文档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3)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二章胶囊剂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空心胶囊中,容积最小的是A.1号B.2号C.3号D.4号E.5号2.空心胶囊在37℃时,溶解的时间不应超过A.20minB.30minC.40minD.50minE.60min3.胶囊壳的主要原料是A.西黄芪胶B.琼脂C.着色剂D.明胶E.羧甲基纤维素钠4.硬胶囊壳中不含A.增塑剂B.着色剂C.遮光剂D.崩解剂E.防腐剂5.制备不透光的空心胶囊,需入入A.白及胶B.着色剂C.甘油D.琼脂E.二氧化钛6.在制备胶囊壳的明胶液中加入甘油
推荐度:
导读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二章胶囊剂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空心胶囊中,容积最小的是A.1号B.2号C.3号D.4号E.5号2.空心胶囊在37℃时,溶解的时间不应超过A.20minB.30minC.40minD.50minE.60min3.胶囊壳的主要原料是A.西黄芪胶B.琼脂C.着色剂D.明胶E.羧甲基纤维素钠4.硬胶囊壳中不含A.增塑剂B.着色剂C.遮光剂D.崩解剂E.防腐剂5.制备不透光的空心胶囊,需入入A.白及胶B.着色剂C.甘油D.琼脂E.二氧化钛6.在制备胶囊壳的明胶液中加入甘油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胶囊剂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空心胶囊中,容积最小的是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E.5号

2.空心胶囊在37℃时,溶解的时间不应超过

A.20min    B.30min    C.40min    D.50min    E.60min

3.胶囊壳的主要原料是

A.西黄芪胶    B.琼脂    C.着色剂    D.明胶

E.羧甲基纤维素钠

4.硬胶囊壳中不含

A.增塑剂    B.着色剂    C.遮光剂    D.崩解剂    E.防腐剂

5.制备不透光的空心胶囊,需入入

A.白及胶    B.着色剂    C.甘油    D.琼脂    E.二氧化钛

6.在制备胶囊壳的明胶液中加入甘油的目的是

A.增加可塑性    B.遮光    C.消除泡沫

D.增加空心胶囊的光泽    E.防腐

7.除另有规定外,硬胶囊剂的内容物含水量不得过

A.10.0%    B.9.0%    C.8.0%    D.7.0%    E.6.0%

8.下列有关胶囊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搞药物的稳定性

B.能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

C.可彻底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D.胶囊壳可防止容易风化的药物不被风化

E.与丸剂、片剂比,在胃内释药速度快

9.对硬胶囊中药物处理不当的是

A.挥发性成分包合后充填

B.流动性差的粉末可制成颗粒后充填

C.量大的药材粉碎成细粉后充填

D.毒剧药应稀释后充填

E.将药物制成微丸后充填

10.含油量高的药物适宜制成的剂型是

A.胶囊剂    B.溶液剂    C.片剂    D.滴丸剂    E.散剂

11.使用较多的空心胶囊是

A.0~3号胶囊    B.1~3号胶囊    C.1~4号胶囊

D.0~4号胶囊    E.0~5号胶囊

12.制备肠溶胶囊剂时,多用包衣法在空心胶囊外涂一层肠溶材料

A.CMC    B.GAP    C.PVA    D.CAP    E.PEG

13.软胶囊囊材中明胶、甘油和水的重量比应为

A.1:0.3:1    B.1:0.4:1    C.1:0.6:1    D.1:0.5:1

E.1:(0.4~0.6):1

14.下列适宜制成软胶囊的是

A.药物的水溶液    B.药物的稀乙醇溶液    C.鱼肝油

D.O/W型乳剂    E.芒硝

15.下列有关胶囊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备时需要加入黏合剂

B.生物利用度高于片剂

C.药物的水溶液和稀乙醇溶液均能溶解胶囊壁

D.容易风化的药物可使胶囊壁变脆

E.易溶性且有刺激性的药物,在胃中溶解后可因局部浓度过高而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

16.肠溶胶囊崩解时限检查方法是

A.在磷酸盐缓冲液中1小时内全部崩解

B.除另有规定外,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小时,每粒的囊壳均不有裂缝或崩解现象,然后在人工肠液中进行检查,1小时内应全部崩解

C.按软胶囊剂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

D.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分别置吊篮的玻璃管中,加挡板,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

E.同时符合A、B和C的要求

17.胶囊壳中加入二氧化钛的量是

A.0.5%~2%    B.1%~2%    C.1%~3%    D.2%~3%    E.3%~4%

18.下列不属于软胶囊的特点的是

A.可以充填液体药物

B.可以充填W/O型乳剂

C.可以充填固体粉末状药物

D.结合药物的性质选择增塑剂

E.干燥后明胶与增塑剂的比例不变

19.可用压制法或滴制法制备的是

A.毫微胶囊    B.微型胶囊    C.软胶囊    D.硬胶囊

E.肠溶胶囊

20.下列有关硬胶囊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用的型号为1~5号

B.可用明胶作用胶囊壳的囊材

C.可通过试装来确定囊壳装量

D.在囊壳中加入着色剂可便于识别

E.在囊壳中加入二氧化钛作增塑剂

【B型题】

[21~24]

A.粉碎成粉末充填    B.制成软胶囊    C.稀释后充填

D.制成肠溶胶囊    E.制成微丸后充填

21.油性药物宜

22.吸湿性小、流动性强的药物干浸膏填充胶囊时宜

23.刺激性强的药物填充胶囊时宜

24.流动性差的药粉或浸膏粉填充胶囊时宜

[25~27]

A.12%~15%    B.9%    C.10%    D.5%    E.0.5%

25.胶囊壳的水分含量为

26.硬胶囊内容物水分含量为

27.制备软胶囊的药物水分含量不应超过

[28~30]

A.硬胶囊    B.软胶囊    C.微型胶囊    D.肠溶胶囊

E.空心胶囊

28.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的药物宜制成

29.药物颗粒装于空心胶囊中所制成的制剂称为

30.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密封于软质囊材中所制成的制剂称为

[31~34]

A.着色剂    B.遮光剂    C.增塑剂    D.矫味剂

E.防腐剂

31.胶囊的囊材中加入甘油是作为

32.胶囊的囊材中加入苯甲酸是作为

33.胶囊的囊材中加入二氧化钛是作为

34.胶囊的囊材中加入食用色素是作为

[35~38]

A.0.20ml    B.0.27ml    C.0.37ml    D.0.48ml    E.0.67ml

35.0号空心胶囊的容积为

36.1号空心胶囊的容积为

37.2号空心胶囊的容积为

38.3号空心胶囊的容积为

【X型题】

39.对胶囊壳的质量要求包括

A.水分含量为10%以下

B.厚度与均匀度

C.重量差异限

D.弹性强,手捏胶囊口不易碎

E.在37℃的水中,30分钟内溶解

40.下列有关胶囊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靶向给药系统

B.油类或液态药物可以制成软胶囊

C.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D.比其他剂型的生物利用度高

E.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41.下列有关空心胶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空心胶囊时,空气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

B.水分含量应该控制在5%~10%

C.水分含量应该控制在12%~15%

D.要求在37℃的水中振摇30分钟全部溶散

E.要求在37℃的水中振摇15分钟全部溶散

42.根据囊材性质分类的胶囊有

A.微型胶囊    B.肠溶胶囊    C.滴丸剂    D.软胶囊剂

E.硬胶囊剂

43.下列用于制备胶囊剂的方法有

A.压制法    B.模制法    C.泛制法    D.滴制法

E.塑制法

44.易风化的对胶囊壳的损害是

A.溶化    B.变软    C.相互粘连    D.变色    E.变脆破裂

45.胶囊内药物的形式有

A.粉末    B.颗粒    C.液体    D.混悬液    E.微丸

46.下列属于胶囊剂特点的是

A.比丸剂、片剂崩解慢

B.外观光洁、便于服用

C.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制剂

D.可增加药稳定性

E.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47.下列可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是

A.橙皮酊    B.药物粉末    C.易风化的药物    D.甘草流浸膏

E.鱼肝油

48.下列与胶丸制法无关的是

A.化学反应法    B.压制法    C.固体分散法    D.热熔法    E.滴制法

49.可作为软胶囊内容物的是

A.颗粒    B.高浓度的乙醇液    C.粉末    D.W/O型乳剂    E.O/W乳剂

50.下列可填充于硬胶囊内的药物是

A.O/W型乳剂    B.油类药物    C.药物粉末    D.药物颗粒    E.流浸膏

51.影响滴制软胶囊质量的因素有

A.胶液组分的比例

B.胶液的胶冻力及黏度

C.药液、胶液及冷却剂的密度

D.胶液、药液及冷却剂的温度

E.软胶囊剂的干燥温度

52.下列属于胶囊剂质量检查项目的是

A.水分    B.崩解时限    C.脆碎度    D.装量差异限度

E.微生物限度

53.挥发油充填胶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先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然后与其他药粉混合均匀

B.先用处方中粉性较强的药粉吸收挥发油后充填

C.先将挥发油制成微囊后再充填

D.先用碳酸钙吸收挥发油后再充填

E.直接制备成软胶囊剂

54.下列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是

A.药物乙醇溶液    B.药物的水溶液    C.药物的油溶液

D.易风化的药物    E.刺激性强的药物

55.空心胶囊的常用附加剂有

A.遮光剂    B.增塑剂    C.增稠剂    D.防腐剂

E.稀释剂

二、名词解释

1.胶囊剂

2.硬胶囊剂

3.软胶囊剂

4.肠溶胶囊剂

5.增塑剂

6.遮光剂

三、填空题

1.制备硬胶囊主要是空心胶囊选择和药物填充。

2.最常用的胶囊材料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3.软胶囊的囊材弹性大小取决于明胶、甘油和水的比例,三者比例为1:(04~06):1较为适宜。

4.在包装前涂以液体石蜡,可有效防止胶丸的粘连。

5.空心胶囊的规格,目前有__8____种,其应用较多的是0~3号胶囊。

6.制备软胶囊剂用压制法和压制法。

7.肠溶胶囊的囊壳不溶于胃液,但可在肠液中崩解而释放药物。

8.在空心胶囊中加入甘油、羧甲纤维素钠的目的是增加囊壳的______和可塑性。

9.湿度和温度对胶囊剂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应贮藏于阴凉干燥处,但不宜过分干燥。

10.空心胶囊是以明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11.按囊材性质可将胶囊剂分为硬胶囊剂    软胶囊剂    肠溶胶囊剂。

12.填充硬胶囊的药物过于疏松时,可加适量乙醇或液体石蜡混合均匀后填充。

四、是非题

1.胶囊可掩盖药物的刺激性,所以对胃黏膜刺激性药物多制成胶囊胶。

2.胶囊剂中的药物在消化道内无崩解、溶散过程,故吸收速率在固体剂型中仅低于散剂,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3.通过改进制备工艺来改善胶囊剂内容物的吸湿性是不可能的。

4.软胶囊剂中的药物可是油类、油溶液或油的混悬液,固体、半固体药物不能制成软胶囊剂。

5.肠溶胶囊剂的胶囊壳是经过特殊方法处理或使用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在规定的时间不溶于胃液,可在肠液中溶解。

6.软胶囊剂的胶囊壳较软而具较强的弹性,由此得名。

7.明胶是制备胶囊壳的首选原料,由猪或牛等大型哺乳动物的皮、骨或肌腱经加工分离出胶原,水解而得到的一种蛋白质。

8.甲基纤维素、羟烷基淀粉、褐藻胶、海洋生物胶和淀粉等可作为胶囊壳辅料。

9.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是用来增加胶囊壳光洁度的。

10.为了提高光敏药物的稳定性,常用着色剂赋予胶囊壳遮光性能,并且可以增加美观,便于识别。

五、简答题

1.简述胶囊剂的优点。

2.胶囊剂通常分为哪几类?

3.简述空心胶囊的规格。

4.简述空心胶囊的质量要求。

5.简述压制法制备软胶囊的工艺流程。

6.简述胶囊剂的质量要求。

六、论述题

1.试述硬胶囊剂的制备步骤及所填充的中药材的处理方法。

2.试述硬胶囊剂填充药物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试述胶囊剂装量差异超限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选择题

    【A型题】

1.E    2.B    3.D    4.D    5.E    6.A    7.B    8.D    9.C    10.A    11.A    12.D    13.E    14.C    15.A    16.B    17.D    18.B    19.C    20.E

【B型题】

21.B    22.A    23.D    24.E    25.A    26.B    27.D    28.D    29.A    30.B    31.C    32.E    33.B    34.A    35.E    36.D    37.C    38.B

【X型题】

39.BDE    40.CE    41.ACE    42.BDE    43.AD    44.BC    45.ABCDE    46.BCDE    47.BE    48.ACD    49.AC    50.CD    51.ABCDE    52.ABCD    53.ABCDE    54.ABDE    55.ABCD

二、名词解释

1.胶囊剂是指将药物装入空心硬胶囊或软胶囊中所制成的固剂。

2.硬胶囊剂是指固体药物装入硬胶囊壳中而制成的胶囊剂。

3.软胶囊剂是指将对胶囊壁无溶解作用的液态药物,密封在软质胶囊壳中而制成的胶囊剂。

4.肠溶胶囊剂是指胶囊壳不溶于胃液,在肠液中溶解后释放药物的胶囊剂。

5.增塑剂是指可改善明胶的易吸湿和易脱水的性能,增强其坚韧性和可塑性的物质。

6.遮光剂是指赋予胶囊壳遮光性能,用于提高光敏药物的稳定性。

三、填空题

1.空心胶囊    药物

2.天然高分子

3.明胶、甘油和水    1:(04~06):1

4.液体石蜡

5.8    0~3

6.压制法    滴制法

7.胃液    肠液

8.坚韧性

9.阴凉干燥处    过分干燥

10.明胶

11.硬胶囊剂    软胶囊剂    肠溶胶囊剂

12.乙醇  液体石蜡

四、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

1.①顺应性好,胶囊壳能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外形整洁、美观;②生物利用度高,与片剂、丸剂比,胶囊剂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③药物的稳定性强,胶囊壳的密封作用,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④生产工艺简单;⑤可制成肠溶、缓释、长效胶囊,以适应药物的不同释药特性;⑥能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

2.通常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和肠溶胶囊剂三类。

3.空心胶囊的规格由大到小分为:000、00、0、1、2、3、4、5共8种型号。

4.空胶囊的性状、鉴别、检查(松密度、脆碎度、崩解时限、亚硫酸盐、氯乙醇、干燥失重、重金属和黏度等均应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空心胶囊项下的规定。

5.软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胶液配制→制备胶片与药液→压制软胶囊→清洗→吹风干燥→筛选→包装

6.胶囊剂的质量要求为:①外观整洁,不得有黏结、变形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②硬胶囊剂的内容物含水量不得过9.0%;③硬胶囊和软胶囊内容物的装量均应符合规定;④硬胶囊、软胶囊的崩解时限均应符合规定;⑤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规定。

六、论述题

1.硬胶囊剂的制备步骤及所填充的中药材的处理方法

(1)制备硬胶囊分四步进行:空胶囊的制备→药物的处理→硬胶囊的填充→胶囊的封口。

(2)硬胶囊所填充的中药材的处理方法有为:①贵重、剂量小的药材粉碎成粉末;②剂量大的药材,可将易粉碎的粉碎成粉末,不易粉碎的提取浓缩成稠膏,再将二者混匀干燥,粉碎成粉末或制成颗粒;③将全部药材提取浓缩成稠膏,加吸收剂混匀、干燥粉碎成粉末;④提取有效成分,干燥、粉碎并混匀。

2.硬胶囊剂填充药物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①在配料时适当增加药粉数量,以补足填充过程中的部分药粉损失(毒、麻药不在此列);②填充毒、麻等小剂量药物时,先用适宜的稀释剂稀释后再行填充;③易吸湿或混合后易产生低共熔现象的药物,可视情况分别加入适量的稀释剂,混合后再行填充;④填充量小而质地疏松的药物时,可加适量乙醇或液体石蜡涨匀后再行填充;⑤中药浸膏粉应保持干燥,添加加适宜的辅料混匀后再行填充;⑥挥发油应先用吸收剂吸收后再填充,如为中药复方,可用方中粉性强的药物吸收挥发油。

3.胶囊剂装量差异超限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有:①胶囊壳不规格:通过改用合格的胶囊壳加以解决;②药物因素:药物颗粒的均匀性和流动性差直接影响着装量差异,可通过加入适宜的辅料或制颗粒等方法加以解决;③设备因素:结合药物的物理性质,选用适宜的填充机械,同时,要及时维修保养,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赵文术)

第十三章  丸剂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关于丸剂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适用于慢性病

B.为重要的传统中药剂型

C.溶散、释放药物快

D.操作不当易影响溶散、崩解

E.成品难符合药品卫生标准

2.丸剂中疗效发挥最快的剂型是

A.水丸    B.蜜丸    C.糊丸    D.蜡丸    E.滴丸

3.下列关于水丸特点叙述不当的是

A.可掩盖不良气味

B.表面致密不易吸潮

C.药物的均匀性及溶散时间不易控制

D.成品质量容易控制

E.溶散、显效慢

4.下列不适宜作为水丸赋形剂的是

A.蒸馏水    B.黄酒    C.淀粉浆    D.米醋    E.药汁

5.下列水丸制备工艺流程正确的是

A.起模→泛制成型→盖面→干燥→选丸→包衣→打光→质检→包装

B.起模→泛制成型→干燥→盖面→选丸→包衣→打光→质检→包装

C.泛制成型→干燥→选丸→盖面→包衣→打光→质检→包装

D.起模→泛制成型→盖面→选丸→于燥→包衣→打光→质捡→包装

E.泛制成型→盖面→于燥→选丸→包衣→打光→质检→包装

6.制备防风通圣丸所用滑石粉的作用是

A.起模    B.成型    C.盖面    D.包衣    E.选丸

7.水丸起模的操作过程是

A.将药粉加人逐渐泛制成成品

B.加润湿剂逐渐泛制的过程

C.将药粉制成直径0.5~1mm大小丸粒的过程

D.使表面光洁的过程

E.将成型的药丸进行筛选,除去大小不规则的丸粒的过程

8.水丸盖面的目的是

A.使丸粒增大

B.使丸粒表面光洁、致密、色泽均匀

C.使丸粒崩解时限延长

D.使丸粒崩解时限缩短

E.使丸粒含菌量降低

9.下列关于蜜丸制备叙述错误的是

A.药材经炮制粉碎成细粉后制丸

B.药材经提取浓缩后制丸

C.根据药粉性质选择适当的炼蜜程度

D.根据药粉性质选择适当的合药蜜温

E.炼蜜与药粉的比例一般是1:1~1:1.5

10.下列指标,哪个是“中蜜”的炼制标准

A.蜜温105~115℃,含水量17%~20%,相对密度1.35

B.蜜温114~116℃,含水量18%,相对密度1.35

C.蜜温116~118℃,含水量14%~16%,相对密度1.37

D.蜜温119~122℃,含水量10%,相对密度1.40

E.蜜温126~128℃,含水量4%~6%,相对密度1.47

11.下列关于炼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炼蜜时有嫩蜜、中蜜、老蜜三种规格

B.中蜜炼蜜温度为116~118℃,并有“鱼眼泡”出现

C.老蜜的相对密度为1.40

D.嫩蜜的相对密度是1.37

E.炼蜜的目的是杀灭微生物,破坏酶,除杂质和增加粘性

12.制大蜜丸炼蜜时,老蜜含水量是

A.<10%    B.<12%    C.10%~12%    D.14%~16%

E.<15%

13.下列蜜丸的制备工艺流程正确的为

A.物料准备→制丸条→分粒及搓圆→整丸→质检→包装

B.物料准备→制丸块→搓丸→干燥→整丸→质检→包装

C.物料准备→制丸块→分粒→干燥→整丸→质检→包装

D.物料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干燥→整丸→质检→包

E.物料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包装

14.下列何物常作为手工制蜜丸的润滑剂

A.软肥皂与甘油的融合物

B.蜂蜡与芝麻油的融合物

C.药用乙醇

D.石蜡与芝麻油的融合物

E.蜂蜡与液体石蜡的融合物

15.塑制法制备水蜜丸,当药粉的粘性适中时,蜜与水的用量比例正确的是

A.蜜:水=1:1   B.蜜:水=1:2   C.蜜:水=1:3   D.蜜:水=1:4

E.蜜:水=1:5

16.下列关于浓缩丸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浓缩丸又称药膏丸

B.体积和服用剂量减小

C.与水丸比卫生学检查更难达标

D.可以水、蜂蜜、蜜水为赋形剂制丸

E.吸潮性较强,包装时必须注意密封防潮

17.现行药典中规定,大蜜丸、小蜜丸含水量不得超过

A.8.0%    B.9.0%    C.10.0%    D.12.0%    E.15.0%

18.在下列制剂中疗效发挥最快的剂型是

A.水丸    B.蜜丸    C.滴丸    D.浓缩丸    E.糊丸

19.在下列制剂中疗效发挥最慢的剂型是

A.水丸    B.蜜丸    C.滴丸    D.浓缩丸    E.糊丸

20.制备蜡丸时用的辅料为

A.蜂蜡    B.石蜡    C.液体石蜡    D.川白蜡    E.地蜡

21.下列丸剂中不能用泛制法制备的是

A.水丸    B.蜜丸    C.水蜜丸    D.浓缩丸    E.糊丸

22.下列不需要检查溶散时限或崩解时限的丸剂是

A.水丸    B.小蜜丸    C.大蜜丸    D.浓缩丸    E.糊丸

23.下列不需要进行水分检测的丸剂是

A.水丸    B.蜜丸    C.浓缩水蜜丸    D.糊丸    E.蜡丸

24.下列关于滴丸叙述错误的是

A.由滴制法制成的一种球状固剂

B.难溶性药物以微细晶体存在于基质中

C.基质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之分

D.生物利用度高但剂量不准确

E.量大的液体药物可形成固态乳剂存在于基质中

25.滴丸制备中固体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为

A.药物与基质形成络合物    B.形成固态凝胶    C.形成固态乳剂

D.形成固体溶液    E.形成微囊

26.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

A.药物的重量    B.液滴的大小    C.冷却剂的温度

D.液滴与冷凝液的密度差    E.液滴与冷却剂的亲和力

27.下列哪一项对滴丸圆整度无影响

A.滴丸单粒重量    B.滴管的长短    C.液滴与冷却液的密度差

D.液滴与冷却剂的亲和力    E.冷却方式

28.下列物质一般不作为滴丸冷凝液的是

A.液体石蜡    B.二甲基硅油    C.聚乙二醇    D.乙醇    E.水

29.以水溶性强的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冷却剂

A.水    B.乙醇    C.液体石蜡与乙醇的混合物

D.煤油与乙醇的混合物    E.甲基硅油

30.下列滴丸冷却剂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不与主药发生作用    B.对人体无害、不影响疗效

C.有适宜的粘度    D.脂溶性强    E.有适宜的相对密度

【B型题】

[31~34]

A.水    B.药汁    C.蜜水    D.醋    E.酒

31.粘性较强的药粉泛丸宜选用

32.粘性适中,无特殊要求的药粉泛丸宜用

33.入肝经消癖止痛的处方泛丸宜用

34.含有纤维性药材、新鲜药材的处方泛丸宜制成

[35~38]

A.泛制丸    B.塑制丸    C.滴制丸    D.浓缩丸

E.压制丸

35.药物细粉以适宜液体为粘合剂泛制成的小球形制剂

36.药物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人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成的制剂

37.药物细粉以适宜粘合剂混合制成的丸块,经制丸机制成的丸剂

38.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的浸膏,与适宜辅料或药物细粉,以水,蜂蜜或蜜水为赋形剂制成的丸剂

[39~42]

A.水丸    B.蜜丸    C.滴丸    D.糊丸    E.蜡丸

39.一般不含其他附加剂,实际含药量较高的剂型为

40.溶散迟缓,可延缓药效的剂型为

41.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剂型为

42.体内不溶散,仅缓缓释放药物的剂型为

[43~46]

A.嫩蜜,温蜜和药    B.中蜜,温蜜和药    C.中蜜,热蜜和药

D.老蜜,温蜜和药    E.老蜜,热蜜和药

43.处方中含较多粉性药材,粘性适中的药材,制蜜丸时宜用

44.处方中树脂类、胶类药材所占比例较大,制蜜丸时宜用

45.处方中矿物药、纤维性强的药物含量较大,制蜜丸时宜用

46.处方中药粉粘性适中,但含有芳香挥发性药物,制蜜丸时宜用

[47~50]

A.9.0%    B.10.0%    C.12.0%    D.15.0%    E.16.0%

47.现行药典中规定大蜜丸含水量不得超过

48.现行药典中规定浓缩蜜丸含水量不得超过

49.现行药典中规定,水丸含水量不得超过

50.现行药典规定浓缩水蜜丸含水量不得超过

[51~54] 

A.泛制法    B.塑制法    C.泛制法或塑制法    D.滴制法

E.用蜂蜡塑制法

51.制备滴丸可用

52.制备水丸可用

53.制备大蜜丸可用

54.制备糊丸可用

[55~58]

A.嫩蜜    B.中蜜    C.老蜜    D.蜂蜜    E.炼制蜜

55.在炼制过程中出现鱼眼泡可判断为

56.两指分开指间拉出长白丝可判断为

57.可用于富含纤维及质地疏松的药粉制丸

58.可杀死微生物,破坏酶

【X型题】

59.丸剂的特点是

A.溶散、释放药物缓慢

B.多用于治疗慢性疾病

C.多用于病后调和气血

D.为重要的传统中药剂型

E.品易达药品卫生标准

60.丸剂按制备方法可分为

A.泛制丸    B.塑制丸    C.蜜丸    D.糊丸    E.滴制丸

61.水丸的特点是

A.丸粒体积小便于吞服

B.易溶散显效快

C.生产设备简单,操作简单

D.分层泛制

E.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62.水丸常用的赋形剂有

A.水    B.药汁    C.糖浆    D.醋    E.酒

63.制备水丸时用酒的目的是

A.降低泛制操作时药物的粘性

B.良好的有机溶剂有助于一些成分溶出

C.引药上行增强活血散癖作用

D.制成的丸剂易于干燥

E.有助于成品的卫生达标

.制备水丸时常需制成药汁的药物有

A.含淀粉量多的药物    B.纤维性强的药物    C.树脂类药物

D.乳汁胆汁等    E.鲜药材

65.水丸起模应注意的是

A.起模用粉应选用粘性适宜的药粉

B.起模常用乙醇作为润湿剂

C.起模是将药粉制成0.5~1mm大小的丸粒

D.起模常用水作为润湿剂

E.起模用粉量应根据药粉的性质和丸粒的规格决定

66.水丸成型操作中应注意的是

A.加水量以丸粒表面润湿而不粘连为度

B.加粉量以能被润湿的丸粒完全吸附为宜

C.除在泛制过程中及时筛选外,在丸粒干燥后必需进一步选丸

D.处方中若含芳香挥发性或刺激性较大的药粉,最好泛于丸粒中层

E.含朱砂、硫黄等药物的丸剂不能用铜制锅泛丸

67.制备蜜丸时炼蜜的目的为

A.除去杂质    B.破坏酶类    C.杀死微生物

D.适当减少水分    E.增加粘合力

68.含下列成分的药物制蜜丸时,哪些需选择嫩蜜

A.富含纤维    B.富含淀粉    C.富含糖类    D.富含脂肪

E.富含粘液质

69.下列药物含量较多时,制蜜丸不应选择热蜜和药的是

A.淡竹叶    B.石决明    C.乳香    D.阿胶    E.冰片

70.下列关于蜜丸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材粉碎成细粉,应过六号筛

B.机制、手工制蜜丸常用润滑剂均为药用乙醇

C.蜜与药粉比例为1:1~1:1.5

D.夏季用蜜量多,冬季用蜜量少

E.蜜丸不经干燥即可包装

71.含毒剧药或刺激性药物宜制成

A.水丸    B.浓缩丸    C.糊丸    D.蜡丸    E.滴丸

72.制备蜜丸用蜂蜜的质量规定主要为

A.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

B.气芳香、味极甜

C.相对密度不得低于1.349(25℃)

D.含还原糖不得低于%

E.进行酸度的检查

73.下列丸剂中,可采用泛制法制备的是

A.水丸    B.水蜜丸    C.糊丸    D.蜡丸    E.微丸

74.除另有规定外,下列丸剂的含水量正确的是

A.水丸不得超过12.0%

B.水蜜丸不得超过12.0%

C.小蜜丸不得超过15.0%

D.浓缩水丸不得超过9.0%

E.蜡丸不得超过9.0%

75.滴丸的特点有

A.生物利用度高    B.剂量准确    C.自动化程度高

D.药物在基质中不易分散    E.生产周期短

76.滴丸制备过程中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有

A.液滴大小

B.液滴与冷却液的密度差异大小

C.液滴与冷却液之间的亲和力

D.是否采用梯度冷却

E.滴管口与液滴之间的距离

77.下列关于滴丸基质的陈述,正确的是

A.与主药不相混溶

B.与主药不发生化学反应

C.不影响主药的含量侧定

D.对人体无不良反应

E.熔化与凝固温度均较低

78.对滴丸冷却剂的要求有

A.熔点较低或加热60~100℃能熔化成液体

B.不溶解主药与基质

C.有适当的粘度

D.不与主药与基质反应

E.液滴相对密度差越大越好

79.脂溶性基质的滴丸选用的冷却剂为

A.液体石蜡    B.水    C.不同浓度乙醇

D.液体石蜡与煤油的混合物    E.植物油

80.常用的水丸盖面方法有

A.干粉盖面    B.粗粉盖面    C.淀粉盖面    D.清水盖面

E.清浆盖面

二、名词解释

1.水丸

2.蜜丸

3.滴丸

4.浓缩丸

5.微丸

6.糊丸

7.蜡丸

三、填空题

1.冠心苏合滴丸所采用的基质是聚乙二醇。

2.微丸是指直径小于______的各类丸剂。

3.丸剂的制备方法有泛制法、塑制法和滴制法。

4.妇科通经丸中含有巴豆,为防止中毒反应,故制成蜡丸。

5.滴丸基质分水溶性基质和非水溶性基质。水溶性基质应选择油类冷凝液。

四、是非题

1.制备水丸的关键操作是盖面加大成型,使丸粒表面光滑。

2.检丸器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丸粒的大小不同,使合格与畸形的丸粒分开。

3.重量3g的蜜丸比9g的蜜丸小,故前者称之为小蜜丸。

4.影响滴丸重量的主要因素是滴管口的半径。

5.耳用滴丸可起到长效的作用

6.制备蜡丸时主要是利用蜂蜡本身的粘性而制丸。

7.蜡丸是缓释制剂的一种。

五、简答题

1.如何根据处方中药材的性质选用不同的炼蜜?

2.丸剂包衣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滴丸与微丸是目前丸剂新药开发中首选的剂型?

六、论述题

水丸及蜜丸的工艺流程及其操作关键。

一、选择题

【A型题】

1.C    2.E    3.D    4.C    5.A    6.D    7.C    8.B    9.B    10.C    11.D    12.A    13.D    14.B    15.C    16.C    17.E    18.C    19.E    20.A    21.B    22.C    23.E    24.D    25.D    26.A    27.B    28.C    29.E    30.D

【B型题】 

31.E    32.A    33.D    34.B    35.A    36.C    37.B    38.D    39.A    40.D    41.C    42.E    43.C    44.A    45.E    46.B    47.D    48.D    49.A    50.C    51.D    52.A    53.B    54.C    55.B    56.C    57.C    58.E

【X型题】

59.ABCD    60.ABE    61.ABDE    62.ABDE    63.ABCDE    .BCDE    65.ACDE    66.ABCDE    67.ABCDE    68.BCDE    69.CDE    70.AC    71.CD    72.ABCDE    73.CE    74.CBD    75.ABCD    76.ABCDE    77.BCDE    78.BCD    79.BC    80.ADE

二、名词解释

1.水丸(水泛丸)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根据制法用黄酒、醋、稀药汁等)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

2.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

3.滴丸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丸剂。

4.浓缩丸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的清膏或浸膏,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以水、蜂蜜或蜜水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

5.微丸系指直径小于2.5mm的各类丸剂。

6.糊丸系指药材细粉用米糊或面糊等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

7.蜡丸系指药材细粉用蜂蜡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

三、填空题

1.聚乙二醇

2.2.5mm

3.滴制法

4.蜡

5.油类

四、是非题

1.×    2.×    3.×    4.√    5.√    6.×    7.√

五、简答题

1.根据处方中药材的性质选用炼蜜的原则:

(1)处方中的药材粘性较强时,应选用嫩蜜,如含油脂、粘液质、胶质、糖、淀粉、动物组织较多的药材。

(2)处方中的药材粘性适中时,应选用中蜜。多数药材如此。

(3)处方中的药材粘性较差时,应选用老蜜,如含矿物质或纤维质较多的药材。

2.丸剂包衣的目的有:①增加药物的稳定性;②减少药物的刺激性;③控制丸剂的崩解度;④改变外观,便于识别。

3.微丸与滴丸是丸剂新药开发中首选剂型的原因是:微丸与滴丸,皆具有快速释放药物、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因此,是目前丸剂新药开发中首选的2种剂型。

六、论述题

水丸及蜜丸的工艺流程及其操作关键:

1.水丸

(1)工艺流程:原料的准备→起模→成型→盖面→于燥→选丸→质量检查→包装。

(2)操作关键:水丸用泛制法制备,模子的形状直接影响成品的圆整度,模子的粒度差异和数目亦影响成型过程中筛选的次数、丸粒规格及药物含量的均匀度。

2.蜜丸

(1)工艺流程:物料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搓圆→干燥→整丸→质检→包装。

(2)操作关键:蜜丸用塑制法制丸块,丸块软硬程度及粘稠度直接影响丸粒成型和丸粒贮存中是否变形。

(颜学伟)

文档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3)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二章胶囊剂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空心胶囊中,容积最小的是A.1号B.2号C.3号D.4号E.5号2.空心胶囊在37℃时,溶解的时间不应超过A.20minB.30minC.40minD.50minE.60min3.胶囊壳的主要原料是A.西黄芪胶B.琼脂C.着色剂D.明胶E.羧甲基纤维素钠4.硬胶囊壳中不含A.增塑剂B.着色剂C.遮光剂D.崩解剂E.防腐剂5.制备不透光的空心胶囊,需入入A.白及胶B.着色剂C.甘油D.琼脂E.二氧化钛6.在制备胶囊壳的明胶液中加入甘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