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学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3:50:38
文档

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学习

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三)第1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四节记忆第一单元记忆及记忆过程(1)记忆的定义。记忆是对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像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记忆可以把自己的一生的经历都联系起来。所以说,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根源,是人心理发展的奠基石。(2)记忆的种类。可以分为五种:1,形象记忆,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
推荐度:
导读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三)第1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四节记忆第一单元记忆及记忆过程(1)记忆的定义。记忆是对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像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记忆可以把自己的一生的经历都联系起来。所以说,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根源,是人心理发展的奠基石。(2)记忆的种类。可以分为五种:1,形象记忆,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
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三)

第1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第四节 记忆

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

(1)记忆的定义。记忆是对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像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记忆可以把自己的一生的经历都联系起来。所以说,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根源,是人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2)记忆的种类。可以分为五种:1,形象记忆,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2情景记忆,即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3,情绪记忆,即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4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即对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有知识的记忆;5,动作记忆,即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按照是否意识到,可以把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是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的经验对当前活动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是个体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3)记忆的过程。念书、听讲、经历某件事情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识记不仅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而且能把识记过的内容存储在大脑中,识记的边数越多,知识和经验在大脑里的保存越牢固。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识记、保持、回忆三个过程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记忆都不可能实现。

第二单元 遗忘及遗忘规律

遗忘是记忆的反面,记住就是没有遗忘,遗忘了就是没有记住。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和遗忘进行试验和研究的创始人。他的研究成果对此后记忆的研究,甚至对整个心理学的实验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验发现:最初阶段的遗忘的速度最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一两天以后保存量的变化就不大了。可以画成保持曲线。

第三单元 遗忘的原因及系列位置效应

一般认为,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造成,或因干扰造成。

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实验证明,给被试者一个系列的材料,如给被试者读一遍15个互相没有联系且难度一样的单词,让被试者听完以后自由的来回忆,不论顺序,不限时间,想起那个单词说哪个。结果系列开头和结尾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更好记忆,这就是系列位置效应。社会心理学中讲到人际知觉的时候提到的,影响人际知觉的一个因素——第一印象,就是首因效应发生的作用的结果。

第5节 思维、言语和想象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定义。人们把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经验加以比较,由表及里、去粗取精,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这个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应形式,它的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2)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思维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信息进行复杂的讲过的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是思维操作的基本形式。

    1,分析和综合;2,抽象与概括;

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

(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的形态,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例如,儿童在累积木的时候,她是边操作边思考的,操作的动作是思维的支撑。

2,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例如,作家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任务形象,画家创作了一副图画,要在头脑李先构思出这个人物或这幅画的画面,这种构思的过程是以人和物的形象为素材的,所以叫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是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又叫次的思维或者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这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里的根本区别。

(2)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按照探索答案的方向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思维,又叫求同思维。例如,利用公式解题,按照说明书把购买的电子产品的各种性能调试出来都属于。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

两种思维方式相辅相成,密切联系,有的时候用这个思维,有的时候用那个。

(3)在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单元 概念形成及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概念的形成。

1,内涵和外延。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事特征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识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2,概念形成。概念的形成或叫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概念有不同的层次,他们所包括的知识有深有浅。个体掌握概念的层次反映了她的思维发展水平。

(2)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

1,问题解决的定义。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的作用;原型启发的作用;定势的作用。

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

(一)语言与言语。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对象。

(二)言语活动的形式。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又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内部言语不是用来进行交际,而是为了支持思维活动的、不出声的言语。特点如下:发生器官的活动的隐蔽性,言语的减缩性,速度快。

(三)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第五单元 表象和想象

(一)表象和想象的定义。也就是在记忆分类里讲的形象记忆。所以表象就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的过程。不过,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是可以被操作的,就像一个物体可以在手里被摆弄一样。表象的形象可以在头脑中放大、缩小、翻转,表象的这种特性叫可操作性。正是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可以成为想象的素材。作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很多人,对这些印象进行分析、归类。

(二)想象的种类。想象按照是否有意识、有目的,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比如,一个人正在教室里听讲,当老师讲到山川河流的时候,她就想起自己打算旅游的事。有意想象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幻想。

文档

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学习

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三)第1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四节记忆第一单元记忆及记忆过程(1)记忆的定义。记忆是对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像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记忆可以把自己的一生的经历都联系起来。所以说,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根源,是人心理发展的奠基石。(2)记忆的种类。可以分为五种:1,形象记忆,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