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进一步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校园传染病的监测和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1.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认真做好学生晨检工作。师生员工进校园须戴口罩(应根据防控的最新规定调整戴口罩的要求),按照地面标识间隔1米排队,接受体温检测,红外测温仪或额温显示体温正常方可进校。
2.正副班主任在上课前对每位学生进行身体健康状况询问观察。发生传染病隔离的班级由卫生老师配合正副班主任加强晨检和课间巡查,必要时增加午检,预防传染病蔓延。新冠肺炎预防期间,每日12:30由班主任再次使用额温检测学生体温,若学生体温异常(>37.3℃)及时通知卫生老师。
3.晨检内容包括观察学生精神状态、面色、检查头面部、舌、手心、手背等皮肤有无皮疹。
4.晨检时如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或发现疑似传染病症状及时报告卫生教师,把学生送至隔离观察室等候,电话通知家长及时就医。学生待病痊愈后由医院出具痊愈证明并由卫生老师复检后才能返校复课。
5.传染病隔离班级如晨检时发现疑似传染病症状学生,先把学生送至隔离观察室等候,立即通知家长去医院就诊,卫生老师进行病例登记以及做好后续病因情况追踪。
6.晨检时未到校学生,班主任应联系家长,了解该生未到校原因,填写每日晨检表并签名,及时送至卫生室。
7.每位教师在岗时均需提高警惕,如发现学生有异常情况,要立即送往卫生室。
8.卫生室负责统计全校当天缺勤人数,注明缺勤原因,及时完成因病缺课网络直报工作。
9.传染病病情痊愈后,需持二级以上医院痊愈证明方可返校上课。
(1)学生晨检内容: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等健康问题。
(2)学生晨检方法:做到一看、二问、三记录、四跟踪、五报告。一看学生手、口是否有疱疹、皮肤是否有黄疸、是否有红眼等症状、精神状态是否萎靡不振;二问学生是否有呕吐、腹泻、咽喉疼痛等身体不适现象;三是对有身体不舒服,出现疱疹或发热等情况的学生做好详细的询问病情记录;四是对有病学生的病情通过电话或家访等形式进行询问追踪,了解病因并做好记录。五是及时填写“班级学生晨检记录表”于每天 9 点前向学校卫生保健教师或疫情报告人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