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之余,我再次拿出巴金先生的《爱情三部曲》细细品味。之所以如此喜欢这部名著,是因为想让书中的周如水时刻提醒我做人不能像他一样。周如水是一个典型的空想主义者,无数次理想化的计划都因为没有付诸行动而成为泡影。
空有万般“羡鱼”情,而无一丝“织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个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的艰辛;有的人想成为贝多芬般的“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野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想成为乔丹般的体育巨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鱼都会抓不到,更别提要实现远大理想。
猎人出山,不一定能打到兔子;但猎人不出山,就一定不能打到兔子,生存的规则本来就是如此简单。当机会来临时,能者一跃而起,从此一鸣惊人,蠢者优柔寡断,让那个守株待兔的传说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起初,终至一生碌碌无为。
“行动是成功的开始,等待是失败的源头”。我能行!与其回避,不如奋力一搏。回避并不能给我成功的机会,也不会令我快乐,而拼搏总会有机会,只要物有所值,就值得一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