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记录 | 检查结果 | 检查人 员签字 | |
| 1 | 安全生产管理 | ||||
| 1.1 |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 配备占本企业从业人员总数1%以上,且至少2名以上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工总数30人以上应设安全管理机构, | |||
| 1.2 | * 安全生产责任制 | 明确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考核制度。 | |||
| 1.3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制订完善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切实得到贯彻落实;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改变,及时对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修订: 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与奖惩制度; ⑵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⑶安全生产监督保证制度; ⑷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⑸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⑹事故隐患整改制度; ⑺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⑻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⑼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安全评估制度; ⑾烟花爆竹产品,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流向登记制度; ⑿购买、入库验收、销售和保管制度; ⒀门卫、保卫管理制度; ⒁防护用品(具)管理制度; 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⒃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 ⒄上下班考勤与违章登记制度。 | |||
| 1.4 |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建立货物查验、拆箱、搬运、运输等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时间和频次,定期进行修订。 | |||
| 1.5 | * 从业人员培训及资格 | 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考核合格;仓库保管员、守护员应当接受烟花爆竹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其他从业人员须经本岗位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培训并考核合格;所有从业人员应挂牌上岗。 | |||
| 1.6 | 社会保险 | 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
| 1.7 | 危险源管理 | 应对重大危险源有效监控和管理。 | |||
| 1.8 | 应急救援预案 | 按AQ/T9002-2006制订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定期演练且每年演练不少于1次。 | |||
| 1.9 | 产品流向记录等资料档案 | 分类建立技术资料档案和产品流向记录: ⑴产品流向记录档案; ⑵库区平面布局图,库房设计图; ⑶安全评价报告; ⑷工伤事故档案; ⑸教育培训档案; ⑹隐患排查档案; ⑺“三同时”档案; ⑻职工奖惩档案; ⑼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档案。 | |||
| 1.10 | 安全生产费用和风险抵押金 | 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每年足额提取并按规定使用;按规定缴纳风险抵押金。 | |||
| 1.11 | 劳动用工和考勤 | 严禁雇佣童工、精神不健康及老弱、病残、孕妇等活动不便不宜从事烟花爆竹生产作业的人员;建立职工上下班考勤制度,并严格执行。 | |||
| 1.12 | 日常安全检查与管理 | 认真落实和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日常安全检查有具体计划,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检查有记录,发现问题有整改。 | |||
| 1.13 | 职工违章处罚记录 | 严格执行职工违章处罚等奖惩制度,详细记录职工违章和处罚情况。 | |||
| 1.14 | * 隐患整改 | 对事故隐患制定整改计划并及时整改;对重大隐患,必须采取应急防范措施,并停业整改,限期解决;重大隐患及整改情况及时汇总存档。 | |||
| 2 | 库房选址和布局 | ||||
| 2.1 | * 选址 | 选址符合城镇规划的要求。并避开居民点、学校、工业区、旅游区重点建筑物、铁路和公路运输线、高压输电线等。在仓库区的外部安全距离范围内,严禁设置建筑物。 | |||
| 2.2 | *布局 | 根据仓库储存的品种种类、危险程度进行分区规划总仓库区及行政区。 | |||
| 2.3 | 运输 道路 | 运输危险品的主干道中心线,与各类建筑物的距离、坡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库区主要道路路面应硬化。 | |||
| 2.4 | 库区 环境 | 库区保持环境整洁。 | |||
| 3 | 库区设施 | ||||
| 3.1 | * 围墙 | 库区应设置密砌围墙,其高度不应低于2m;围墙与危险性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5m。 | |||
| 3.2 | * 消防设施 | 设置消防设施,落实防火措施(如禁烟措施,森林防火带、沟,消防道路通畅);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有充足可靠水源(水量15L/s、延续时间2h)。 | |||
| 3.3 | * 防雷设施 | 危险性建筑物必须按GB50161-92第11章第6节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采取防雷措施,应良好接地,并有“防雷检测报告”,且结论为合格。 | |||
| 3.4 | 监控报警设施和值班电话 | 仓库区应设置有效的安全监控、报警设施,并确保有效、可靠、运行稳定,并设信号畅通的固定值班电话。 | |||
| 3.5 | 安全 标识 | 库区内醒目位置和围墙外部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或警示标语。 | |||
| 4 | 库房 | ||||
| 4.1 | 建筑物耐火等级 |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GB50016-2006中二级耐火等级的规定,当面积<20m2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GB50016-2006中三级耐火等级的规定。 | |||
| 4.2 | 结构选型 | 不应采用砖柱承重,不应采用空斗墙和毛石墙;砖墙厚度不应小于240mm,屋盖宜采用轻质易碎材料。 | |||
| 4.3 | 库房门和通风窗 | 门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当面积小于150m2,且长度小于18m时,可设1个。 门应采用向外开启的平开门,门宽不应小于1.2m,不得设置门槛,工房外门口不应设置台阶,应做成防滑坡道。贮存期较长的总仓库的门宜为双层,内门为通风门;通风窗应能开启,宜配置铁栅和金属网,有防小动物等措施;库房内的主通道宽度,不小于1.2m;最远工作点至外部出口距离不超过15m。 | |||
| 4.4 | 室内屋顶和墙(地)面 | 屋顶、地面要采取防潮、隔热措施;内墙面、顶棚面应平整;有易燃易爆粉尘或开箱的仓库应采用不发生火花、导静电地面,不开箱的仓库可采用一般地面。 | |||
| 4.5 | 防静电措施 | 应有防静电措施;防静电积聚接地装置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库房出入口处,应设置消除人体静电的装置,并经定期检测合格,其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0Ω。 | |||
| 4.6 | 防潮与隔热措施 | 地面未做防潮处理或无地板的成品库,地面要设置30cm高的垛架,铺以防潮材料;库房内应有测温、测湿计,每天进行检查登记,做好防潮、降温、通风处理。 | |||
| 4.7 | 防护屏障 | A级库房应设置防护屏障,防护屏障的形式,应根据总平面布置、运输方式、地形条件等因素确定;防护屏障的内坡脚与建筑物外墙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3m;土堤的顶宽不小于1m,底宽不小于高度的1.5倍,且应夯实;防护屏障要起到有效防护作用。 | |||
| 4.8 | * 安全距离 | 内部安全距离符合GB50161-92第4章第3节的要求。 | |||
| 4.9 | * 定员定量和库房用途 | 根据相邻建筑物的距离,按GB50161-92第4章第3节的规定核定药量;按照规定核定定员,进入A级库房的作业人员最多不得超过核定5人。进入C库房的作业人员最多不得超过核定8人。 | |||
| 4.10 | 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现场应牢固张贴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 |||
| 4.11 | 存放和堆垛 | 堆垛与库墙之间、堆垛与堆垛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间距作为通道和通风巷,主要通道宽度应不少于2m。产品堆垛高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 |||
| 4.12 | 照明和照明线路 | 照明应选用壁龛灯或装在室外的投光灯。线路布设符合防爆、防火安全要求。 | |||
| 5 | 运输和配送 | ||||
| 5.1 | 人员 | 有取得相应资格的驾驶员、押运员。 | |||
| 5.2 | 车辆 | 危险品的运输,应采用带有防火罩的汽车运输,要求汽车技术状况良好。不应采用三轮车,严禁用畜力车、翻斗车和各种挂斗车运输。 | |||
| 5.3 | 配送 | 积极开展配送服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