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X
建设单位:XXXX
建设地点:XXXX
设计单位:XXXX
监理单位:XXXX
勘察单位: XXXX
施工单位:XXXX
监督机构:XXXX
基桩低应变检测、抽芯检测单位:XXXX
基桩超声波检测、静载试验单位:XXXX
本工程主体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为地下XXXX层,地上XXXX层,建筑面积XXXX㎡。
二、桩基础概况
本工程基础桩类型为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由XXXX负责桩基础施工。工程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设计桩径为1000~1500mm,设计要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4500KN-15000KN,桩端于微风化砂砾岩层。
三、施工过程简况
XXXX年XX月XX日,根据建设、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按设计图的意见,开始基础桩试桩,试了三根桩为工程桩XXXX桩、XXXX桩、XXXX桩,经试桩情况满足设计要求,随后施工单位马上进行施工。
四、基桩检测
受检测桩位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会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确定,并报质量监督机构。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桩质量检测采用低应变检测、抽芯检测、超声波检测、静载检测,三桩或三桩以下承台每承台不得少于1根,普查桩身结构完整性,判定桩身结构完整性质量等级。
| 单位工程名称 | 总桩 数 | 检测总根数 | 检测 方法 | 检测 数量 | 检测桩号 | 检测日期 | 检测结果 |
| 7#楼 | 120 | 123 | 低应变 | 84 | / | 所检测98根桩均未发现Ⅲ类及Ⅳ类桩。 | |
| 静载 | 3 | 461#、425#、421# | 461#、425#、421#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值为4500KN,满足设计要求。 | ||||
| 钻芯 | 6 | 473#、506#、663#、666#、422#、423# | 473#、663#、666#、422#、423#桩身完整性为Ⅱ类,506#桩身完整性为Ⅰ类;抗压强度代表值满足设计强度等级C35要求。 | ||||
| 超声波 | 30 | 419#、420#、434#、447#、449#、450#、451#、452#、454#、457#、459#、474#、478#、487#、492#、494#、495#、498#、508#、511#、514#、515#、518#、520#、700# | 420#、434#、447#、449#、450#、457#、487#、492#、494#、498#、508#、511#、514#、515#、700#桩身完整性为Ⅰ类,419#、451#、452#、454#、459#、474#、478#、495#、518#、520#桩身完整性为Ⅱ类。 | ||||
| 8#楼、9#楼 | 86 | 低应变 | 59 | / | 所检测59根桩均未发现Ⅲ类及Ⅳ类桩。 | ||
| 静载 | 3 | 571#、597#、681# | 681#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值为4500KN,满足设计要求;571#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值为8000KN,满足设计要求;597#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值为22000KN,满足设计要求。 | ||||
| 钻芯 | 5 | 541#、678#、599#、561#、542# | 541#、561#桩身完整性为Ⅱ类,678#、599#、542#桩身完整性为Ⅰ类;抗压强度代表值满足设计强度等级C35要求。 | ||||
| 超声波 | 22 | 530#、537#、538#、545#、565#、567#、568#、569#、579#、586#、587#、588#、5#、590#、593#、671#、676#、694#、706#、712#、713#、714# | 530#、537#、538#、565#、567#、579#、587#、590#、593#、671#、706#、712#、713#桩身完整性为Ⅰ类,545#、568#、569#、586#、588#、5#、676#、694#、714#桩身完整性为Ⅱ类。 | ||||
| 10#楼、12#楼 | 67 | 53 | 低应变 | 46 | / | 所检测46根桩均未发现Ⅲ类及Ⅳ类桩。 | |
| 静载 | 3 | 655#、704#、623# | 655#、704#、623#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值为4500KN,满足设计要求。 | ||||
| 钻芯 | 4 | 655#、704#、623#、619# | 655#、619#桩身完整性为Ⅱ类,704#、623#桩身完整性为Ⅰ类;抗压强度代表值满足设计强度等级C35要求。 | ||||
| 超声波 | 17 | 603#、605#、607#、610#、613#、616#、620#、621#、625#、638#、639#、1#、9#、682#、683#、685#、690# | 603#、607#、610#、616#、625#、638#、639#、9#、682#、683#、685#桩身完整性为Ⅰ类,605#、613#、620#、621#、1#、690#桩身完整性为Ⅱ类。 |
五、所用材料要求及材料管理:
1、钢筋主要有XXXX公司提供的(C20、C16);XXXX公司提供的(C28、C25、C 22、C 16、C 12);XXXX有限公司提供的(C32、C20);XXXX有限公司提供的(C 16、C 10)。
2、商品砼均由XXXX有限公司提供,工程桩砼强度为C35。
3、钢筋连接方式采用单双面搭接焊进行连接。
以上材料进场后会同建设方、监理方一起根据每批次批量,随机抽样、取样,按时送检到有资质工程检测中心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全部合格,均符合设计要求,并由检测中心出示了合格的检测报告。
4、主要原材料送检情况见下表
| 序号 | 材料名称 | 送检数量 | 报告份数 | 报告结果 | 备注 |
| 1 | 钢筋 | 4批次16组 | 7份 | 合格 | 见证取样 |
| 2 | 钢筋单双面搭接焊 | 4批次共21组 | 9份 | 合格 | 见证取样 |
| 序号 | 砼 设计 强度 | 构件 名称 | 留置 组数 | 送检 组数 | 养护形式 | 试验 结果 | 备注 |
| 1 | C35 | 混凝土灌注桩 | 724 | 724 | 标养 | 692#、676#、675#、714#、713#、712#、617#桩试压块强度代表值低于C35,其余合格. | 对692#、676#、675#、714#、713#、712#、617#桩进行抽芯检测,芯样抗压强度代表值均合格,芯样报告编号:XXXX。 |
| 序号 | 分项工程名称 | 份数 | 记录单位 | 复核单位 | 复核结果 |
| 1 |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81份 | 真实\\ 符合现场实际 | ||
| 2 | 混凝土灌注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81份 | 真实\\ 符合现场实际 | ||
| 3 |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记录 | 88份 | 真实\\ 符合现场实际 | ||
| 4
| 灌注桩钢筋笼安装隐蔽验收记录 | 79份 | 真实\\ 符合现场实际 | ||
5 | 灌注桩隐蔽验收记录 | 724份 | 真实\\ 符合现场实际 | ||
| 6 | 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 | 724份 | 真实\\ 符合现场实际 | ||
| 7 | 护壁泥浆质量检查记录 | 112份 | 真实\\ 符合现场实际 | ||
| 8 | 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记录 | 148份 | 真实\\ 符合现场实际 | ||
| 9 | 土方开挖后桩基础复核及桩质量检查表 | 49份 | 真实\\ 符合现场实际 |
七、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
在桩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施工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及在施工过程中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我司及项目部在工期较紧张情况下,加强管理和加大监控力度,按国家有关安全质量规范、标准和有关技术措施施工。具体措施如下:
1.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解决设计上存在的各类问题。
2.及时编制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并交由有关单位审核。强调对工人的三级教育及安全技术操作有关措施,落实好生产安全责任制。为本工程购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团体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
3.按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主轴线和标高进行放线,自检复核后与甲方、监理代表办理基线复核验证记录。
4.对周围道路、管线等进行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公司工程部,会同有关部门处理解决。
5.场地平整、临时用电等设施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备置好,按公司文明施工的要求做好现场周边的排水系统。
6.计算工程量,确定灌注桩材料的进场计划,编制工程进度计划。
7.组织有出厂合格证的材料进场,经材料报验后,且符合要求才使用。
8.灌注桩劳动力按计划组织进场。
9.以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做好方案及技术交底工作。
10.在施工现场,我施工单位安排专业施工员积极跟机旁站,都严格按照桩基础有关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和验收。
11.注重灌注桩定位复测工作,核对好轴线与桩中的关系。
八、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
1.开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结合现场环境、地质水文资料、设计要求等,对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安全、计划安排,以及综合治理等的施工交底。
2.组织班前安全活动,做好记录。
3.设专职施工员、质安员巡场负责灌注桩作业的质量、安全检查、记录和监督工作,及时纠正错误和违规行为。
4.设立安全记录,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按规定在有需要的位置设立安全标志,并在现场悬挂安全标志平面图。
5.现场用电由持上岗证的专职电工操作和管理。
6.对工人进行安全救援知识的教育,场内配备常用的药品,配备安 全带、安全绳等以防意外抢救时用。
7.建立以项目经理领导的现场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领导小组,制定应急事故救援预案,明确救援领导小组职责,确保突发事故发生,能及时有效组织抢救伤者。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保证了施工安全,基桩施工中未出现大小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
九、文明施工
严格按照文明施工的措施和制度执行,包括场地容貌、封闭管理、材料堆放、生活设施及环境、防火、住宿、饮食、卫生、保健急救、综合管理等。
出车前清洗车辆,交通疏导,每天清扫门口等。
十、工程质量自我评定
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以上各项措施都得到上级部门及有关单位的协助支持,尤其是建设、质监、设计、监理单位对我项目部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使本子分部工程得到顺利完成,质量安全都达到良好的效果,我司会继续秉承“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好后续的施工工作,抓好质量、安全工作。
我司对本工程桩基础工程进行了认真自检,质量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相关质量技术保证资料齐全,我司对本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为 合格 。
XXXX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