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推出的是生物学科的解读和备考攻略,绝对实用,每个明年高考的河南学子都不容错过!
变化一一些表述有了调整
在新出炉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里,河南商报考学君发现,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例如,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对于这一变化,郑州四中生物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郑州市教研室生物学科中心组成员焦兆霆首先提出,对于生物科目来说,考试大纲本身包含的内容都比较宽泛,它给的是一个范围、一个指向,不是给出具体的知识点或者考点,考生们大可不必因为大纲有了表述方面的小变化而慌张,而是要跟随老师的脚步,沉下心去备考各个知识点。
其次,焦兆霆认为,这两句表述的指向是一样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修改后的表述,指向更侧重于目前阶段的一些突出成就和热点问题,更关注目前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一些成就。比如,像青蒿素这一个热点问题,是当前科学的一个重大发现,也是与生活中的一些疾病(疟疾等)密切相关的科学成就,按照大纲上修改后的表述,指导我们应该更关注青蒿素等这样的热点问题。
总体而言,指向性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这会使试卷上的命题素材发生些变化,命题素材可能更加关注生物学科一些新的科学成果和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这一点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变化二选修1中内容有所变动
在考试大纲中,选修1的内容有了较大变动:删去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增加了“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的内容。
对一定于选修1中的变化,焦兆霆认为对重点学习选修1的同学有不小的影响,至少一些考点发生了变化。
关于考点方面的变化,焦兆霆首先指出,修改后的大纲修订内容,删除了“植物组织培养”这一章,又增加了新内容“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也就是说学生在学选修1的时候,“植物组织培养”这一章的“负担”就没有了,但是“微生物”的知识方面,试题涉及的宽度和深度稍微会有所加大。所以,对“微生物”这个专题,学生在备考中,重视程度和习题难度都应该再加大一些。
变化三选修3有个细微变化
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对于“(含PCR)”这一个修改,焦兆霆感到一点小费解,因为“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在原来的版本上,本身就有PCR的知识,学生们也在学习。同时,选修1和选修3的课本上都有PCR的知识,而且,选修1在这方面的知识上,比选修3挖掘得还要深一些。
不过,现在大纲既然在选修3中将PCR单独指出来,则说明,在以后的生物考试中,选修3方面,有可能会考到PCR的知识。
“其实,我们在以前的备考过程中,也是以考试有可能考到PCR的态度去复习的,所以,我们的学生在以前的备考知识点中就已经包含PCR了,所以,这一变化对于我们目前的复习,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焦兆霆说。
攻略这一招保你生物少失分
其实,总体而言,大纲在生物学科的变化不大,考生不必过于紧张,正常地根据老师的步伐进行复习就行。
然而,近两年生物在出题风格上有了不小变化,需要提醒明年高考的考生注意。
根据近两年的命题情况,尤其是2016年的命题情况来分析,焦兆霆指出,生物试题很新颖,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题型也有变动,比如,简单题中出现了分值权重较大的题目。
对于分值权重较大的题目,就不是考生简单地填一个词或者一个数字就可能得满分的,通常需要考生组织一段语言来答题,还要包含两到三个知识点。
这对于我们平时备考的提醒是什么呢?就是在平时,考生除了在一些生物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进行复习,还要多做那些对生物学原理和知识进行考察,又需要考生用语言去描述的练习题,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对一些生物学结论、现象、原理进行准确且规范地语言描述,要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此外,焦兆霆研究生物学科的高考规律已经很多年了,有很多答题经验。他从近两年出题方向以及评卷方法得出的信息,是告诉考生,答题时要有分数意识。
这也就是说,见到分值权重较大的题目,要把分数进行分割,根据关键词寻找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对应1~2分,那么,4分的题目,则需要答出两到三个知识点。
“这样的答题方法,是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大分值题目的丢小分现象。”焦兆霆说。
另外,他还举了个身边的例子:今年,四中理综最高分292分(满分300分),这是一个往年焦兆霆都不敢想的分数,在他看来,理综在生物试题很新颖的前提下,还能考那么高的分数,可以说跟这位学生在备考中建立起来的“分数意识”有很大关系,在考试中将大分值进行分割答题,避免了考试丢失一些不该丢失的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