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把握小数乘整数的一样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运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把握小数乘整数的一样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懂得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咨询题
(一)课件出现,查找信息
1.课件出现“放风筝”的情境以及各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2.课件出现“买风筝”的情境(例1的主题图),画面上醒目地显示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
3.设咨询: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咨询题,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来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钞票”的咨询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教师板书或PPT课件出现:3.5×3=)
2.追咨询:那个算式和我们往常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3.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尝试,感悟算理
(一)感知算理
1.算一算:3.5×3,能够如何样运算?
给足时刻,让每一位学生按照自己的知识和体会运算出买3个蝴蝶风筝所需的钞票数。教师巡视,注意发觉学生中的不同运算思路。
2.讲一讲:你是如何样运算的?
学生的运算思路可能有:用加法进行运算;改写为复名数进行运算;化“元”为“角”进行运算等。
(二)重点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
1.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多种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评判和充分确信。
2.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化“元”为“角”的运算方法。
(1)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
(2)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运算35角×3,最后将结果105角转化成10.5元。
(3)教师边小结边适时板书(或PPT课件动态出现)如下竖式运算过程:
(4)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钞票”的咨询题时,想到了各种不同的运算方法。我们发觉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能够转化成以“角”(或“分”)作单位的整数乘整数来进行运算。
【设计意图】依靠现实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体会,用自己懂得的方法自主解决咨询题。在充分确信学生的其他合理方法之后,着重分析和评判化“元”为“角”的算法,引导学生总结、概括这种算法的摸索过程,体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整数还能够转化成整数乘整数进行运算,初步感悟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巩固化“元”为“角”的运算方法
1.第2页“做一做”第1题。
(1)学生完成,教师指名演板。
(2)重点评判“把4.6元看作46角”进行运算的方法。
2.第2页“做一做”第2题。
(1)学生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解决咨询题的思路和方法(要紧关注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一:先算出具体的钞票数6.4元×7=44.8元,再与40元进行比较,做出判定。
方法二:直截了当通过估算解决,一个燕子风筝的价格是6.4元,超过了6元,买7个就超过了42元,因此40元不够。
(3)拓展:50元够吗?
三、运用转化,探究算法
(一)动态出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1.出示算式0.72×5=?,提咨询:“0.72不是钞票数,如何样运算?”
2.让学生摸索,再引导学生提出:“能不能转化成整数来运算?”
3.学生尝试列竖式运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运算方法。)
4.小组交流运算方法。
5.学生全班集体交流转化过程和运算方法,教师适时板演(或PP课件演示)乘法竖式运算过程,关心学生懂得算理算法。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懂得三点:如何样把因数0.72转化成整数?乘得的积应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懂得算理。)
由于因数0.72化成整数72必须“×100”,因此要使积不变,积360应“÷100”。
(二)将乘得的积化成最简小数
请学生观看乘得的积“3.60”,提咨询:3.60是最简小数吗?(不是!)提醒学生,乘得的积如果不是最简小数,能够按照小数的差不多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三)小结小数乘整数的一样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3.5×3、0.72×5的运算过程。
2.提咨询:“想一想,在运算小数乘整数时,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最后又做什么?”
3.引导学生在懂得的基础上归纳小数乘整数的一样方法:
(1)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2)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3)再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若积的末尾有“0”,末尾的“0”能够去掉。)
四、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一)专项练习
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对比。(第3页“做一做”第1题)
(1)引导学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学生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不同: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整数乘整数中两个因数差不多上整数;小数乘整数的积中,若小数末尾有0,那个0能够去掉,但整数乘整数的积末尾的0不能去掉。
2.确定积的小数点。(第3页“做一做”第2题)
(1)学生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你是如何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的?积末尾的0是如何样处理的?
(二)运算练习(第3页“做一做”第3题)
1.学生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运算情形。
2.组织学生交流,着重交流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两道小数乘法运算题(2.3×12和3.13×53)是如何样运算的。
(三)趣味练习(聪慧岛)
1.小狗登城堡。
2.小金鱼戏水。
3.小蜜蜂采蜜。
(四)应用练习
1.练习一第3题。
(1)引导学生正确用合适的方法估量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如:用步测的方法估量,明白自己的步长约为0.6 m,从自己家到学校约走多少步,用步长0.6 m乘走的步数,就得到自己家到学校的大致路程。
(2)通过运算自己每天、每周上学要走的路程,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加深对一千米有多长的具体的感受。
2.练习一第4题。
(1)第4题是按照第一列的积,写出其他各列的积。
(2)本题利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在按从左到右的顺序逐列写出积的过程中,自觉地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并打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体会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课堂总结,深化新知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你是如何学会的?
六、课外作业
1.练习一第1、5题。
2.练习一第2题,是联系学生的要紧学习资源——课本进行的运算活动,应让学生先自己去了解五门学科课本的单价,然后再运算、填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