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博历年考题(中国哲学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3:58:44
北大考博历年考题(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1999年(全)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仁内义外十翼以理杀人肇论重玄学二、简答题:(每题10分)1、邹衍的五德终始说。2、程颐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3、罗钦顺论“理一分殊”。三、论述题:(每题20分)1、试比较朱熹与王阳明的知行观。2、庄子对道与物、心与物、物与物关系的看法。四、给下面一段话1、加上标点;2、指明出处;3、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2000年(全)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礼记
导读中国哲学史1999年(全)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仁内义外十翼以理杀人肇论重玄学二、简答题:(每题10分)1、邹衍的五德终始说。2、程颐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3、罗钦顺论“理一分殊”。三、论述题:(每题20分)1、试比较朱熹与王阳明的知行观。2、庄子对道与物、心与物、物与物关系的看法。四、给下面一段话1、加上标点;2、指明出处;3、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2000年(全)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礼记
中国哲学史
1999年(全)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仁内义外 十翼 以理杀人 肇论 重玄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2、程颐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
3、罗钦顺论“理一分殊”。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试比较朱熹与王阳明的知行观。
2、庄子对道与物、心与物、物与物关系的看法。
四、给下面一段话1、加上标点;2、指明出处;3、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
2000年(全)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礼记》 谶纬 崇本举末 习与性成 体用一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
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3、戴震论理与欲的关系。
4、郭店楚墓竹简的发现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
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
2002年
一、名词解释:
小故与大故 “道立于两,成于三,变于五” “主一之谓敬” “通几” “理只是气之理”(不太肯定)
二、简答题:
1、白虎通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
三、论述题:
1、王弼的贵无。
2、王夫之与王阳明格物致知说的比较。
2003年(50分)
三、论述题:
1、后墨的逻辑理论。
2、魏晋的言意理论。
北大考博历年考题(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1999年(全)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仁内义外十翼以理杀人肇论重玄学二、简答题:(每题10分)1、邹衍的五德终始说。2、程颐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3、罗钦顺论“理一分殊”。三、论述题:(每题20分)1、试比较朱熹与王阳明的知行观。2、庄子对道与物、心与物、物与物关系的看法。四、给下面一段话1、加上标点;2、指明出处;3、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2000年(全)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