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3:59:31
文档

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

收稿日期:2012-1-10作者简介:杨华雯(1987-),女,天津人,2010级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杨华雯(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摘要:上海社区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社会各类服务资源,在维护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权利、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未来发展方向: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二是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三是完善机关法律制度;四是加强民众参与度等。关键词:社区服务;社
推荐度:
导读收稿日期:2012-1-10作者简介:杨华雯(1987-),女,天津人,2010级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杨华雯(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摘要:上海社区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社会各类服务资源,在维护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权利、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未来发展方向: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二是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三是完善机关法律制度;四是加强民众参与度等。关键词:社区服务;社
收稿日期:2012-1-10

作者简介:杨华雯(1987-),女,天津人,2010级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

杨华雯

(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摘要:

上海社区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社会各类服务资源,在维护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权利、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未来发展方向: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二是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三是

完善机关法律制度;四是加强民众参与度等。

关键词:

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中心;上海;存在问题;未来走向中图分类号:C 91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2012

)05-0029-0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成分、生活方

式、就业形式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转为

“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给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社区服务的概念社区服务是指、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

“社区服务”

是民政部于1986年率先提出的,当时的社区服务主要局限于:基层开展救济、优抚以外的非盈利托老、康复等服务。经过二十多年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改革和职能的逐步转变,社区服务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的扩展。现在,普遍认同应该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对孤寡、残疾人、特困家庭和荣誉军人及军烈属等民政对象和对弱势群体的援助;二是满足各类居民不同层次生活需求的各种服务;三是全体社区居民的公共福利服务。国内对此概念的认识,对应了国际社会的社会服务(也称

社会福利服务,如妇女避难所、

少年服务中心、邻里辅导中心)、公共服务(依托社会公共设施、公共部门或公共资源的服务,像社会养老保险、国民健康服务)、具有社会导向的公民个人服务(或称社会化私人服务如送报、送奶、房屋水电维修)和私人服务等项内容。

最终民政部将“社区服务”定位为:“以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为依托,依靠社会力量兴办的实行自负盈亏管理的

社区型社会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网络。”

[1]

二、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在上海社区服务的发展历程中起到很大作用,不仅为上海社区服务工作发展方向探索了各种途径,还积累了不少经验与资源。

1.服务项目的积累

上海社区服务中心逐步形成了服务系列:(1)特殊群体服务,特殊群体主要是老人、残疾人、困难户等民政对象,服务设计这些群体的生活各方面需要,如为老人买米、换液化气,空巢老人的应急铃、紧急求援呼叫器,对残障人员的培训教育等等;(2)生活服务,主要针对社区居民日常

生活而开展的服务活动,很多时候称之为

“便民利民服务”,这方面服务性质比较复杂,也是争议最多的一块,主要包括维修、家政等等;(3)为体服务;(4)咨询服务;(5)就业服务;(6)中介服务;(7)医疗服务;(8)社区安定服务,包括治安巡逻、纠纷调解、问题青少年教育和两劳释放人员帮教等。

2.公共设施的建设

据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于2006年6月统计,全市社区服务中心自用设施面积占101394平方米,借用或者与其他组织公用面积为32365平方米,平均每个中心场地面

积为1087平方米,

最低6平方米,最高5500平方米,这些设施在社区服务受理、社区服务活动开展以及早期的社区事务受理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3.专业队伍的培养,

工作岗位的提供目前上海社区服务中心体系已经形成了1个市中心、

14个区中心和120个街道中心的工作体系,

每个社区服务中心除1个主任外还有1个社区信息专管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据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于2006年6月对19个区县统计,不包括市社区服务中心,目前上海社区服务工作员工共有2207人,在编人员715人,借编人员76人,聘用人员1416人,一些工作员工已经获得了专业社工的资格,有些正在积极参加这方面知识的培训[2]。

三、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主导过多,

社会参与度不够上海的社区服务缺乏理论上的指导,人民普遍地把社区服务理解为一种性的行为,认为这是为人民做好事,是一种收受性的、单向的行为,对社区服务的本质没有准确

地把握。如对于社区的基础设施,

包括道路的整修与维护、G u a n L i Y a n J i u ☆管理研究☆

29

★★★★

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都是统一规划、管理和维护,以及居民的各类生活服务,都是由统一管理。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于求助于居委会,居委会也是依托于的,没有自主权,要服从的统一管理,居民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提供的服务。在社区服务的开展过程中,往往就带有极强的行政色彩,只有在下达了文件之后,社区服务中心才开始采取行动,工作的积极性极差,它严重忽略了居民、非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参与性、自主性,一定程度上泯灭了居民需求的多样性,使居民过多地依赖于。

2.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上海社区服务中心的专业化程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从业者和参与者仍然以下岗失业职工、家庭妇女等占大多数,他们大都没有专业的知识结构,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普遍不高,在日常工作中只是靠文件的指示,随着第三产业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出现,非盈利的服务渐渐淡化,“中国城市居民职业声望量表”的统计显示,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声望列排序为第53位,仅略高于殡仪馆工人、保姆、建筑业民工等[3]。我国高校中本科以上设置相关专业的院校屈指可数,再加上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社区服务的比例也比较小,这种现状与居民对社区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严重制约着社区服务中心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制约着服务质量的提高。

3.资金来源比较困难,资源整合不力

目前社区服务支出还未纳入国家预算系统,也未归入民政和其他事业费中,再加上社区服务中心是非营利性组织,吸引外资就显得异常困难。目前,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支持,主要表现为资金直接划拨、无偿场地使用等;二是社会捐助,这是非经常性的资金来源;三是奖募捐基金,这是发展社会服务事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四是社区服务中心的自身积累,由于社区服务中心的非营利性,所以自身积累资金非常有限,由此可见,社区服务中心资金严重不足,从而影响其职能的发挥。社区内可供服务的资源分散。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社区内已经形成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服务资源,主要供社区内部使用。虽然随着管理的改革,社区一部分资源和职能已经归属社会,但是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决定这种归属是一种不完全的归属,因此出现两种状况:一方面是社区内各种设施、资源不能与其他社区共享;另一方面是社区内现有资源使用不饱和,出现闲置浪费现象。因此,加强社区资源整合也是当前社区服务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4]。

4.性质不明确,体系不健全

上海社区服务中心的性质到底是组织机构还是场地设施,现在还很不明确,在统计年鉴时往往把社区服务中心当做场地设施统计,但在布置具体工作时,又把社区服务中心当做组织机构,如果说社区服务中心是组织机构,但很多社区服务中心既不是事业单位也不是民非组织,甚至一些社区服务中心虽然是事业单位,但是工作人员编制都已被挪作他用。如果社区服务中心是场地设施的话,到目前为止,上海还没有正式的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现存的社区服务中心既没有对硬件设施建设标准,也没有场地设施功能建设要求,甚至在有组织形式的社区服务中心中,挂社区服务中心的牌子的少,有些选址在某些小区内,因此很多社区居民不知道社区服务中心存在。

四、上海社区服务中心未来发展方向

1.加强信息化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社区服务中心应建立起区、街道、社区三级信息化平台,建成信息网络系统,通过网络设备和热线电话,使社区服务中心掌控尽量多的信息和资源,为每个有困难的市民答疑解惑,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为市民提供应急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便民服务等[5]。

2.加强社区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素质

社区服务人员队伍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区服务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上海的社区服务中心经过长期的发展,从业人员队伍状况有了很大提高,但其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社区服务中心应将文化程度高、协调处理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强的人员配备到重要岗位,通过定员、定岗、定职能、建立奖惩考核制和末位淘汰制,使工作人员既有责任感,又有危机意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正规的岗前培训和定期的理论业务只是学习,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层次。

3.完善社区服务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工作监督机制

社区服务的法律制度体系直接关系到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对社区中的、市场主体、社区服务组织三者的地位、职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给予定位和调整,从而划清社区服务发展中行为和社区行为、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市场管理和行政管理及自治管理的界限,化解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促进社区服务发展的有序进行。同时,要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质量,应充分发挥、政协的监督作用。此外,新闻媒体也要发挥好监督作用,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推动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6]。

4.加强社会团体、社会志愿者的参与程度

上海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应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社区发展的经验,严格界定在社区服务中的介入程度,大力发挥非组织等社会团体在社区服务中心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组织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组织能募集社会闲散资金支持社区服务中心的发展。另外,应该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整合辖区内中学、高校资源和民政服务对象,逐步建立社区志愿者档案,健全社区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网络,同时还应加强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人来认识、参与志愿者服务,把志愿活动真正变为完全自觉的公民行为。

参考文献:

[1]薛雁翔.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D].大连理

工大学,2004.

[2]章勇.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功能探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选择取向社会结构变迁[J].

社会学研究,2000,(3).

[4]孙健,我国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

学报,2009,(2).

[5]沈昊.区级社区服务中心走向探讨[J].中国民政,2010,(5).

[6]吕思懿.浅谈我国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法制与

社会,2009,(4).

(责任编辑/杜玲)

30

文档

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

收稿日期:2012-1-10作者简介:杨华雯(1987-),女,天津人,2010级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杨华雯(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摘要:上海社区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社会各类服务资源,在维护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权利、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未来发展方向: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二是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三是完善机关法律制度;四是加强民众参与度等。关键词:社区服务;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