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题答题模板
按左红军老师的说法,凡涉及到程序简答题的,不管三七二十一都闷它四五条出来。这其中的道理是,一来显得精干简练,不至于长篇大论,占用过多的时间的同时也让改卷的人生厌;二来点面多了,看起来层次清楚,不容易漏分,当然,改错是例外。以下是对程序题的总结,针对4~5分的小问答题。
一、施组的审批流程
1)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
2)施工组织设计应由上一级(企业)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
3)项目部填写报批表,报批表上面应有项目经理、企业负责人的签字及盖章
4)承包人将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及业主审核批准,签发后执行
5)现场发生变更的,施工组织设计应重新编制;经修改或补充的施工组织设计应重新审批后实施
二、方案(专项方案、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批流程
1)专项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组织编制(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 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深基坑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专业工程实行分包的,其专项方案可由专业承包单位组织编制,结合题目)
2)超过一定规模的分项分部工程(深基坑、高大模板、地下暗挖,结合题目)还应进行专家论证
3)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结合题目)
4)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专项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调整专项方案
5)施工方案发生变更的,应重新审批。(专项方案经论证后需做重大修改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论证报告修改,并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如因设计、结构、外部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确需修改的,修改后的专项方案应当按“办法”第规定重新审核,并应当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结合题目)
三、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程序
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工程施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2)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3)结构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项目部的安全(技术)负责人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四、变更程序
1、发生不利地质条件(坟坑、地下障碍物等),承包人应上报监理工程师
2、由监理工程师上报建设单位,四方研究后,由设计单位下达变更通知单
3、监理工程师下达变更令
4、承包人接到变更设计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变更令后,按获批的技术方案组织施工。
五、价款变更流程
1)变更发生后的14d内,承包方提出变更价款报告,经工程师确认后调整合同价;
2)若变更发生后14d内,承包方不提出变更价款报告,则视为该变更不涉及价款变更;
3)工程师收到变更价款报告日起14d内应对其予以确认;
4)监理工程师若无正当理由不确认时,自收到报告时算起14d后该报告自动生效。
六、索赔程序
1)发生时间后28d内向监理工程师发索赔索赔意向通知书
2)发出意向通知书后28d内提交索赔工期、费用的补充材料
3)监理工程师收到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28d内答复或者要求进一步提供理由和证据
4)索赔时间持续进行,承包方应当阶段性的向监理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书,在索赔事件终了后28d内,补充资料和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七、动态控制原理成本控制中的应用(质量管理、进度控制雷同)
动态控制:又称过程控制原则,施工成本控制应随着工程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特别强调过程控制、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发现成本偏差,及时调整纠正,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
例1:2004年一级案例二
问:4.布置给测量人员的要求正确吗?请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说明理由。
1)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在成本控制中应以成本计划为准,在施工的全过程对影响项目成本的各个因素加强管理
2)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消耗和支出,及时掌握各项费用、实际发生的成本与计划成本间的差别
3)及时做出分析和反馈,纠正浪费和不合理支出,使施工项目在各级责任人工作范围内能自始至终(包括招投标时起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严格按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控制成本。
例2:2007年一级案例二
问:4.项目部应如何对施工成本进行动态控制?
1)施工成本控制是以成本计划为依据,对影响项目成本的各个因素进行全过程管理(1分)。
2)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细化分析,按施工成本的构成要素,实行盐盔管理(1分)。
3)成本管理既要有措施,更要有人员、责任落实(1分),
4)制定切实可行的降低成本措施、方法,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和解决(1分)
八、总分包工程验收流程
1)单位工程中的分包工程完工后,分包单位应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进行自检,并应按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
2)验收时,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
3)分包单位应将所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整理完整后,交总包单位,并应由总包单位统一归入工程竣工档案。
九、隐蔽工程验收流程
1)承包人应对隐蔽工程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在隐蔽工程验收前48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工程师;
2)监理工程师应按时参与验收;
3)承包人准备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工程师在验收记录签字后,承包人方可进行隐蔽和继续施工;
4)验收不合格,承包人在限定的时间内修改后重新验收。
例: 2008年二级案例三
背景:开槽埋管
事件三:基础2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为了抢时间,自检之后,马上进行回填土2施工。回填土2施工到一半时,监理工程师要求挖开重新检查基础2质量。
问:3.事件三中,监理工程师要施工单位挖开回填土进行基础检查的理由是什么?
答:3.事件三中,监理工程师要施工单位挖开回填土进行基础检查的理由:隐蔽工程隐蔽前,施工单位应通知监理单位检查验收,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同意或确认),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施工单位挖开回填土检查。
十 、总分包资料验收
1)总承包工程项目,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汇集,并整理所有有关施工资料;
2)分包单位应主动向总承包单位移交有关施工资料。
3)特别是需总承包项目部注册建造师执业签章的,必须履行总承包方责任严格按有关法规规定签字、盖章。
4)总包资料收集汇总向建设单位移交
十一、材料进场验收
1)施工单位应按相关规定(或合同约定)对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商品砼进行检验
2)进场首先核验产品3证(合格证、说明书、试验报告单)
3)对设计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4)涉及结构安全、使用功能、节能、环境保护等重要分部工程的,应进行抽样检测
5)材料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或不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十二、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项目经理应如何处理?
1)承包人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
2)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尽力减损;
3)事件结束后48小时内承包人向工程师通报受害情况及损失情况;
4)不可抗力事件持续发生,每隔7天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
5)不可抗力结束后14天内,承包人向工程师提交清理和修复费用的正式报告及有关资料
十三、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1)立即上报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应在1小时内上报给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2012年建筑考点)
2)立即启用事故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妥善保护现场和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4)“四不放过“,做好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