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6年中国建筑业发展态势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3:58:26
文档

2006年中国建筑业发展态势分析

2006年中国建筑业发展态势分析建设部综合财务司中国建筑业协会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建设部《2006年1-12月建筑业特级、一级企业快速调查统计快报》、《2007统计摘要》以及《商务部合作司统计公告》等有关资料,对2006年我国建筑业发展态势作分析如下:一、建筑业发展基本情况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
推荐度:
导读2006年中国建筑业发展态势分析建设部综合财务司中国建筑业协会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建设部《2006年1-12月建筑业特级、一级企业快速调查统计快报》、《2007统计摘要》以及《商务部合作司统计公告》等有关资料,对2006年我国建筑业发展态势作分析如下:一、建筑业发展基本情况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
2006年中国建筑业发展态势分析

建设部综合财务司 中国建筑业协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建设部《2006年1-12月建筑业特级、一级企业快速调查统计快报》、《2007统计摘要》以及《商务部合作司统计公告》等有关资料,对2006年我国建筑业发展态势作分析如下:

  

一、建筑业发展基本情况

  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城镇投资93472亿元,增长24.5%;农村投资16397亿元,增长21.3%。大量投资通过建筑业的转化,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提高了人民居住水平和生活水平,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2006年,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一)建筑业总产值平稳增长。2006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0975亿元,比上年增加23亿元,增长18.6%;完成竣工产值26051亿元,比上年增加2185亿元,增长9.2%;建筑业增加值81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二)建筑业实现利润、税金总额同步增长。2006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上缴税金1404亿元,增长21.0%。

(三)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继续增长。2006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130015元/人,比上年增长10.8%。

图1-1 建筑业总产值、竣工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建筑业利润、税金等增长图示(亿元)

  

二、2006年建筑业发展的特点

(一)建筑业的主要指标继续增长

  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放缓。2002至2006年,建筑业总产值逐年增加,各项指标呈良好发展势头,但发展速度趋缓。建筑业总产值年度增长率分别为20.6%、24.6%、25.7%、19.1%、18.6%,年均增长21.7%。2004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最快(25.7%),2005年和2006年出现回落(图2-1)。

图2-1 2002-2006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图示 (亿元、%)

  建筑业增加值稳步增长。2002至2006年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分别为16.7%、-0.9%、20.6%、22.9%、18.6%,年均增长12.6%,基本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图2-2)。

图2-2 2002-2006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图示 (亿元、%)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继续增长。2002至2006年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分别为13.2%、13.8%、24.5%、8.7%、10.8%,年均增长14.2%, 但2005年以来增

长速度趋缓(图2-3)。

图2-3 2002-2006年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图示(元、%)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实现利润187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2.1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3%;钢材4.7亿吨,增长25.3%;水泥12.4亿吨,增长15.5%;汽车产量728万辆,比上年增长27.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7%。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6%,高于工业平均增长水平2个百分点。建筑业利润增长18.1%,低于工业平均增长率(31%)近13个百分点(图2-4)。

图2-4 2006年各行业增加值增长率比较图 (%)

  (二)各地方建筑业都有较快发展,但地区发展不平衡

  各地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呈东中西部梯级分布(图2-5)。2006年浙江省的建筑业总产值为5590.93亿元,而自治区的建筑业总产值只有53.92亿元,相差10倍多(图2-6)。

图2-5 建筑业总产值的地区分布

图2-6:2006年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示意(万元)

  建筑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是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增长速度为27.5%;其次是中部地区(按国家统计局地理位置分组分类三:包括山西、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区),平均增长速度为21.3%;西部地区(分类同上)平均增长速度为19.2%。

  全国增长最快的省份是吉林省,为41.1%,是山西省增长速度(9%)的4倍多。河南省为40.3%,居全国第二。沿海地区建筑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福建省,为32.5%,但福建省也是沿海地区建筑业总产值最低的省份(图2-7)。

  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基本体现了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扶持和西部大开发,也体现出中部地区正在崛起。

图2-7 建筑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的地区分布

  建筑业发达地区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市场层次和区域特点更为明显。2006年,建筑业总产值在5000亿元以上的省份有浙江(5590.93亿元)和江苏(5154.48亿元),两省建筑业总产值之和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40975.46亿元)的26.2%,即全国1/4以上的建筑业总产值是由这两个建筑业强省完成的。此外,近一半(49.6%)的建筑业总产值是由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四省和北京、上海两市完成的(见图2-8)。这说明建筑业的地区集中度是比较高的。

图2-8 建筑业总产值完成情况地区分布图

  发达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普遍高于欠发达地区。天津、上海、北京三个直辖市位居前列,平均劳动生产率为203247元/人。天津市最高,达到2414元/人,高出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130015元/人)85.9%;上海市1979

19元/人,高出52.2%。劳动生产率最低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为48868元/人,低于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的62.4%。劳动生产率最高地区约是最低地区的五倍(图2-9)。

  图2-9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示意图(元/人)

  (三)建筑业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增幅下降,特级、一级国有建筑业企业利润增长较快

  建筑业企业数量和结构调整的初见成效,建筑业企业数量开始下降(图2-10)。2006年建筑业企业数量已连续两年出现下降。2004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达到59018个,增长21.2%;2005年降为58750个,下降0.5%;2006年,再降为56717个,比2005年下降3.5%。

  图2-10 2002-2006年建筑业企业数量增速图(个、%)

近年来,建筑业从业人数的增速呈波浪状,分别是:2002年增长6.4%,2003年增长7.5%,2004年增长3.6%,2005年增长8.0%。2006年建筑业从业人数比2005年增长幅度下降,从业人员2836.9万人,比2005年增长5.1%。(图2-11)。

图2-11 2002-2006年建筑业从业人数增速图(万人、%)

  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按所有制类型划分,以股份制企业为主。据统计,在全国5627个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中,有3946个有限责任公司,占全部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的70%(图2-12)。国有建筑业企业1283个,占全部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的22.8%。

      图2-12 2006年按所有制类型划分的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数量比例图

  特级、一级国有建筑业企业利润增长较快。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特级、一级国有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94.02亿元,比上年增长47.8%,高于等级以上全部资质企业平均增长速度(18.7%)29.1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图2-13)。特级、一级私营企业的建筑业总产值增长96.7%,企业总收入增长128.1%,但利润总额增长仅为10.1%。特级、一级外商建筑业企业是2006年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中收入及利润均出现负增长的唯一所有制类型企业(图2-14)。

图2-13 2006年按所有制类型划分的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利润增长(%)

图2-14 2006年按所有制类型划分的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收入增长(%)

  (四)对外承包工程增长迅速,企业仍然是实现"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主力军

  据商务部合作司公布的数据,200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00亿美元,同比增长37.9%;新签合同额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23%。 截至2006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1658亿美元,签订合同额2519亿美元。

在ENR公布的2006年国际承包商225强中有46家中国公司榜上有名(其中新上榜的企业有9家),占据五分之一席位。中国

企业入围的总数比上年减少3家。46家中国公司的海外营业额达到了100.67亿美元,比上年的83.33亿美元增加了20%,占225强国际市场营业额的5%。在225强的前100强中,中国公司有12家。

  从市场分布情况看,亚洲、非洲等传统市场仍然是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主战场,其营业额之和占我国企业海外市场营业总额的70%左右。承包业务涵盖房屋建筑、石油化工、交通运输、水利电力、资源开发、电子通讯等诸多行业,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由多行业组成、多元化结构并得到了国际认可的经营队伍,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在200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前50名的企业中,中字头的企业有29家,占58%;营业额为110亿美元,占前50家企业营业总额的52.5%,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的1/3以上,仍然是实现"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主力军。其中,中建总公司的海外营业额以20.76亿美元的绝对优势遥遥领先,比上年增长35%,但在ENR公布的2006年国际承包商225强中排名下降了3位,列第20位;紧随其后的是由中国路桥和中国港湾重组成立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该公司在海外的业绩是8.39亿美元。在中国公司海外前十强中,位次变化比较明显的是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的海外业绩从上年的6.79亿美元减少到4.77亿美元,在ENR公布的2006年国际承包商225强中位次从上年的第48位降到第67位。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的海外业绩则从上年的0.48亿美元增加到3.96亿美元,位次从上年的167位升至第73位,是前十强中国公司中上涨幅度最大的公司。

  地方建筑业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很快。据ENR公布的2006年国际承包商225强显示,9家新上榜的企业中5家为地方企业。

据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数据,2006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具有较强的地区集中度,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位居前五位,五省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为全国对外承包工程总营业额的66.8%(见图2-16)。特别是集中在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如深圳市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占广东省的96%,宁波市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占浙江省的48%等。

图2-15 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万美元)

2-16 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示意图

三、2006年影响建筑业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06年影响建筑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投资持续增长的拉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建筑业总产值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下,也出现了较大增长(图3-1)。

图3-1 2002-

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比较(亿元)

   2006年,房地产业投资为21446亿元,增长25.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93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全国住宅竣工面积9.39亿平方米,占全部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41亿平方米)的57.24%。住宅及房地产业对建筑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制造业投资增长迅速,是2006年全国投资额最大的一个行业,投资额达26399亿元,增长29%。由于该行业投资以设备为主,对建筑业的拉动作用不及房地产业明显,但因投资总额巨大,仍对建筑业发展有较大影响。2006年,交通运输、能源、水利和采矿业的投资额分别排在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位,总投资额为30957亿元,平均增幅为22.3%,也是建筑业的主要市场(图3-2)。

图3-2 2006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图示(%)

近五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7%,而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为12.6%,两者差距在逐年增大(图3-3)。这说明建筑业发展仍主要是靠投资持续增长的拉动。建筑业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节能降耗,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着大量工作要做。

图3-3 2002-2006年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图示(亿元)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国家统计局2006年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快报

  3.建设部2006年1-12月建筑业特级、一级企业快速调查统计快报

  4.2005年度全球225强最大国际承包商排名格局

  5.商务部合作司统计公告

  6.《中国统计年鉴》

  7.《2007-中国统计摘要》

说明:

  1. 2002-2005年数据源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数据主要源自《国家统计局2006年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快报》、《2007-中国统计摘要》和《2006年统计公报》。

  2.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省。

  3.国内生产总值、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附表1:

2006年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完成情况

地 区

自年初累计建筑业总产值

去年同期

(亿元)

比去年同期

增长(%)

比重(%)

自年初累计

去年同期

全国总计

40975.46

34552.10

18.6

100

100

北 京

2161.37

14.04

14.1

5.3

5.5

天 津

924.28

754.37

22.5

2.3

2.2

河 北

1439.35

1285.29

12.0

3.5

3.7

山 西

2.04

849.22

5.0

2.2

2.5

内 蒙 古

474.06

381.30

24.3

1.2

1.1

辽 宁

1767.99

1481.65

19.3

4.3

4.3

吉 林

685.02

485.58

41.1

1.7

1.4

黑 龙 江

699.33

572.90

22.1

1.7

1.7

上 海

2107.57

18.25

11.6

5.1

5.5

江 苏

5154.48

4368.95

18.0

12.6

12.6

浙 江

5590.93

4718.74

18.5

13.6

13.7

安 徽

1139.1

963.54

18

.2

2.8

2.8

福 建

1158.22

873.98

32.5

2.8

2.5

江 西

662.31

566.04

17.0

1.6

1.6

山 东

2788.

2509.10

11.1

6.8

7.3

河 南

1495.59

1066.15

40.3

3.6

3.1

湖 北

1702

1349.32

26.1

4.2

3.9

湖 南

1475.13

1219.35

21.0

3.6

3.5

广 东

2536.79

2199.59

15.3

6.2

6.4

广 西

514.11

425.21

20.9

1.3

1.2

海 南

.59

59.69

8.2

0.2

0.2

重 庆

885.18

783.57

13.0

2.2

2.3

四 川

1780.06

1469.00

21.2

4.3

4.3

贵 州

291.16

271.23

7.3

0.7

0.8

云 南

652.08

539.37

20.9

1.6

1.6

西 藏

53.92

40.61

32.8

0.1

0.1

陕 西

5.38

658.51

36.0

2.2

1.9

甘 肃

344.33

313.4

9.9

0.8

0.9

青 海

105.69

90.93

16.2

0.3

0.3

宁 夏

130.76

112.96

15.7

0.3

0.3

新 疆

404.01

359.25

12.5

1.0

1.0

摘自国家统计局《2006年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快报》

附表2:

2006年各地区建筑业企业个数、从业人数和劳动生产率

地区

企业个数(个)

从业人数

(万人)

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万人)

按建筑业

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元/人)

人均竣工产值(元/人)

人均施工

面积

(平方米/人)

全国总计

56717

2836.9

3151.6

130015

82660

126.8

北 京

2622

65.58

127.01

170179

93716

127.2

天 津

1012

27.22

38.25

2414

141566

111.7

河 北

1841

107.83

121.37

118588

65076

100.3

山 西

1255

47.96

59.19

150718

58075

72.1

内蒙古

8

29.66

97.01

48868

31539

36.2

辽 宁

3056

119.74

141.09

125306

74754

85.6

吉 林

769

39.99

51.96

131831

221

71.6

黑龙江

1650

48.21

63.33

110432

78030

76.5

上 海

2195

72.55

106.49

197919

130551

135.8

江 苏

5350

359.84

366.96

140465

105695

165.2

浙 江

4107

360.74

363.52

153801

106042

190.7

安 徽

1930

107.16

104.40

109108

65030

112.1

福 建

1721

74.29

75.75

1528

1007

181.0

江 西

1128

60.39

62.01

106800

73384

125.8

山 东

5254

261.77

285.98

97513

61081

101.4

河 南

2335

137.35

135.65

110254

67808

103.3

湖 北

2056

109.26

108.41

157001

82225

120.2

湖 南

1788

119.61

116.

126201

77836

132.5

广 东

4130

1.34

168.14

150876

112798

171.0

广 西

4

42.91

40.35

127412

82024

151.7

海 南

113

6.

7.22

503

51553

95.0

重 庆

2048

80.79

85.38

103672

63517

126.8

四 川

3379

174.46

178.57

99682

58862

120.8

贵 州

563

28.07

26.49

109925

51547

125.9

云 南

1617

59.

62.26

104739

62717

81.6

西 藏

153

3.59

4.26

126708

91160

43.0

陕 西

768

45.35

53.95

165951

90875

95.9

甘 肃

802

46.08

45.91

74997

467

66.6

青 海

353

9.27

9.32

113448

45244

38.8

宁 夏

471

7.93

14.94

87516

75860

84.3

新 疆

709

18.2

29.56

136673

75325

103.0

摘自国家统计局《2006年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快报》

附表3:

2002-2006年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比较表

年 份(年)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建筑业企业个数(个)

47820

48688

59018

58750

56717

建筑业从业人数(万人)

2245

2414

2500

2700

2837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18527

23084

277454

34552

40975

建筑业增加值(亿元)

7047

816

6

9572

10367

11653

利润总额(亿元)

370

519

621

907

1071

税金总额(亿元)

599

759

959

1160

1404

劳动生产率(元/人)

(按总产值计算)

76171

86666

107942

117317

130015

产值利润率(%)

1.9

2.3

2.2

2.4

2.6

产值利税率(%)

5.2

5.5

5.7

5.5

6.04

2002年至2005年数据摘自《统计年鉴》

2006年数据摘自《2007统计摘要》和《2006年统计公报》

附表4:

2006年按所有制类型划分的特、一级建筑业企业基本数据

企业个数(个)

实报

企业

个数(个)

企业上报率(%)

新签合同额

(万元)

建筑业总产值

(万元)

企业总收入

(万元)

利润总额

(万元)

自年初

累计

同比

增长

自年初

累计

同比

增长

自年初

累计

同比

增长

自年初

累计

同比

增长

合计

5627

3374

60.08

201813785

14.4

17643

21.7

178147915

17.6

4799955

18.7

国有

1283

787

61.73

60159837

13.6

49377639

20.7

51485906

18.1

940157

47.8

集体

144

96

66.67

3725659

-2.4

3416822

24

8356790

18.5

5316

16.5

私营

22

16

72.73

1078343

1298.6

159591

96.7

153167

128.1

7870

10.1

有限

责任

3946

2340

59.35

133914745

14.0

120530860

22.1

114702105

17.7

3051848

13.3

外商

投资

121

68

56.2

1474767

21.1

2018815

8.4

2199749

-2.9

120831

-2.9

港澳

台商

97

57

58.76

1369193

74.8

1309705

27.2

1171759

17.9

28125

27.4

其它

14

10

71.43

91243

42.7

80933

35.1

78440

51.3

5808

33.8

摘自建设部《2006年1-12月建筑业特、一级企业快速调查统计快报》

附表5:

200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前50名企业(万美元)

序 号

企业简称

完成营业额

1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283762

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67565

3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19246

4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97983

5

长城钻井公司

79871

6

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

66606

7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65859

8

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62743

9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61980

10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

59799

11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58002

12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54057

13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9955

14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37638

15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

37415

16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34012

17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

31808

18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

30202

19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备研究院

27544

20

哈尔滨电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6554

21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26537

22

中信国际合作公司

25102

23

中铁二十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23322

24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21240

25

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

20140

26

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8621

27

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

18539

28

中国农业发展总公司

18284

29

青岛建设集

团公司

17525

30

中地海外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15475

31

四川东方电力设备联合公司

15324

32

胜利石理局

15128

33

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15060

34

浙江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4211

35

西安西电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4118

36

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13768

37

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029

38

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12953

39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12917

40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

12310

41

中国大连国际合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069

42

中国河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12016

43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11703

44

中国机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11402

45

中国上海外经(集团)有限公司

11380

46

中国中原对外工程公司

11032

47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

10500

48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10158

49

日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0018

50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10000

摘自商务部合作司统计公告

附表6:

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万美元)

序号

省、市、区名称

完成营业额

1

上海市

429336

2

江苏省

376509

3

广东省

344170

 

其中:深圳市

331526

4

浙江省

197442

 

其中:宁波市

94381

5

山东省

150851

 

其中:青岛市

22719

6

河北省

81006

7

四川省

74197

8

河南省

71548

9

北京市

69227

10

天津市

50209

11

辽宁省

49429

 

其中:大连市

14401

12

陕西省

46209

13

云南省

43130

14

黑龙江省

42790

15

湖北省

36390

16

江西省

33809

17

安徽省

30626

18

山西省

27981

19

湖南省

26350

20

吉林省

12337

21

重庆市

12147

22

福建省

11397

23

贵州省

6593

24

甘肃省

5349

25

广西壮族自治区

4636

26

生产建设兵团

4492

27

内蒙古自治区

3314

28

维吾尔自治区

988

29

宁夏回族自治区

739

30

海南省

246

  摘自商务部合作司统计公告

附表7:

2006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表(亿元)

(按投资额排序)

行 业

投资额

比上年增长%

制造业

26399

29.4

房地产业

21446

25.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1140

25.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196

12.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453

22.2

采矿业

4168

28.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885

18.3

教育

2114

7.5

批发和零售业

1885

23.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786

14.4

农、林、牧、渔业

1102

30.7

建筑业

997

50.1

住宿和餐饮业

929

37.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50

23.9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693

17.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66

37.0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65

9.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82

34.5

金融业

118

11.7

总 计

93472

24.5

摘自《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

文档

2006年中国建筑业发展态势分析

2006年中国建筑业发展态势分析建设部综合财务司中国建筑业协会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建设部《2006年1-12月建筑业特级、一级企业快速调查统计快报》、《2007统计摘要》以及《商务部合作司统计公告》等有关资料,对2006年我国建筑业发展态势作分析如下:一、建筑业发展基本情况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