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初一·读写强化版)》2010年第14期
【技法讲解】
古人讲究写文章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就是说文章开头要写得像凤凰的头那样,小巧玲珑,短小精美。也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文章开头的重要性。的确,开头是文章给读者的第一印象,要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那么,怎样写好记叙文的开头呢?你不妨试试以下几招:
开门见山法。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开篇即见人见事,不多加修饰,给人以简练、明快之感。
议论、抒情点题法。即以议论、抒情的笔调引出全文,让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一开头便汩汩流淌出来,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这类开头多运用于回忆类和讴歌类的文章。
设置悬念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卖关子,“欲说还休”。具体方法是在文章开头就巧妙地埋下伏笔,提出问题。这种开头不仅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谜底,一睹为快,同时还能增加文章的曲折感,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
引用法。在文章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歌词或俗语、谚语等开路,然后再以所引用的内容为中心组织材料,展开记叙。这种开头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能提高文章的品位,同时,还能借助他人富有文采的语言来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突现文章的主旨。不过,引用时一定要准确无误,切勿张冠李戴。
描写法。即一提笔就从形象生动的场面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入手行文,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
倒叙法。即将事情的结局先摆到文章前面,然后再回过头来叙写事件的发生、发展,吸引读者去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对比映衬、烘云托月法。即在文章开头通过对比或铺陈,使要表现的内容在其他事物的烘托下显得更加突出,醒目,从而给读者留下十分鲜明、深刻的印象。
【牛刀小试】
开门见山法:
例一:太阳、月亮、星星原本同居一室,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幸福生活。——《太阳 月亮 星星》
例二:临近春节了,妈妈和往年一样,决定带我和弟弟去看望年迈的奶奶。——《想听奶奶说声“好”》
例文一一开头就交代“太阳、月亮、星星原本同居一室”,简单的一句话就让人明白了作者是把茫茫宇宙的科学知识用童话的方式来解释。例文二用短小的一句话就交代了时间、人物、事件。这两篇例文都用的是开篇不多加修饰,给人以简练、明快之感的“开门见山法”。
议论、抒情点题法:
例一:爱是什么?是让被爱的人吃山珍海味?穿名牌服装?还是让被爱的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都不是。爱的真谛是让被爱之人的心灵健康成长。——《成长掠影》
例二:我想集合所有的星星和萤火虫,照亮那渐渐隐去的乡间小路,去寻找心中那云回雾绕的童年;我想坐在一片洁白如绢的云彩上,乘着缕缕清风,飘向那令我日思夜想的童年;我想用我总也做不厌的梦精心织一张网,打捞起童年的可爱可笑、纯真无邪、绚丽多姿……——《一片蔚蓝晴空》
例文一中,作者采用设问句式、以议论的笔调道明了成长过程中自己对爱的理解。例文二中,作者采用排比句式、以抒情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对童年的眷恋。这两个开头都为全文的展开定下了感情基调。
设置悬念法:
例一:用我妈的话来说,我和我爸上辈子肯定是一对冤家。——《倔父犟女》
例二:我们家只有我一个宝贝,为了锻炼我,我和父亲进行了一场较量。——《父子较量》
以上两文的开头都用简单的一句话卖关子,例文一的开头让人产生要快速找到这对父女何以上辈子是一对冤家的答案的欲望;例文二的开头让人迫切地想知道这对父子是怎么较量的,较量的结果是老子输给了儿子还是儿子输给了老子。
引用法:
例一:“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我是天地间一粒渺小的尘土,因为有你们对我的爱,让我虽然微小,但却活得精彩。——《感恩的心》
例二:“真棒!”这是妈妈的评价,“真糟!”这是爸爸的否定。就是这四个铿锵有力的字眼伴我走过了无数个春秋。——《完整的教育》
例文一引用歌词开头,例文二引用爸妈对“我”的不同评价开头,都既简洁明白,又引出了后文要具体记叙的人和事。
描写法:
例一:夜睡得沉沉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透过宿舍的窗户,大片的月光让我想起了那个花开的世界……——《花开的世界》
例二:同学的课桌旁围了一大群看客,水泄不通的。我有些好奇,便不由自主地挤进了人堆之中,踮脚一看,竟是杀得起兴的一盘象棋残局。——《一个人下的象棋》
例文一开头描写静谧的夜景,例文二开头描写热闹的场面,都是一开篇就把读者带到特定的氛围中,让读者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去感受正在发生的事。
倒叙法:
例:这是一棵特别的树,树上有很深的刀痕,还有三个字——“想长大”。——《树上的记号》
此例文一开头就交代树上的记号是“想长大”三个字的刀痕。这种先把结果摆出来,再从头写起的方法,既避免了平铺直叙的乏味,又给人以脉络清晰之感。
对比映衬、烘云托月法:
例:窗外阳光明媚,几只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叫着,等鸟妈妈给它们衔回美味的虫子吃。屋内,偌大的一栋房子里就我孤身一人,我不知中午吃啥,也不知正闹离婚的爸妈是否已领到了那一纸离婚证书。——《好想有个家》
例文开头通过写树上欢快的鸟儿来反衬爸妈闹离婚给“我”带来的烦恼和孤独,使“我”想有个幸福的家的渴望在鸟儿欢快生活的烘托下显得更加突出,从而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误区警示】
1.起笔就拐弯抹角兜圈子,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
2.文章一开头就口无遮拦地把话说白了,让读者读了开头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
3.追求花样反而弄巧成拙,表达思想感情不明白,不清楚,不真实。
4.照抄原材料,篇幅过了一半,却还未入题。
【延伸训练】
1.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一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
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可尝试着用引用法、倒叙法、对比映衬法、烘云托月法开头。
2.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可尝试着用开门见山法、设置悬念法、议论、抒情点题法、描写法这几种不同的方法各写一个“凤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