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共72题,共271分)
1. 把公共视为“凡是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的学者是()标准答案:D
A.威尔逊 B.伊斯顿 C.安德森 D.戴伊
2. 标志着公共学产生的著作是()标准答案:B
A.《重新审查公共的制定》 B.《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最近发展》
C.《分析》 D.《权利和社会:政治研究的框架》
3. 强调公共在本质上始终是统治阶级的的理论模型是()
A.政治系统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理性主义模型 D.精英模型 标准答案:D
4. 在美国,不属于公共的是()
A.司法决策 B.政党 C.国会立法 D.行政决策 标准答案:B
5. 下列不属于议程的构建模型的是()
A.外在创始模型 B.集团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 D.动员模型 标准答案:B
6. 议程通常可分为()
A.公众议程和议程
B.系统议程和公众议程
C.议程和国会议程
D.议程和非组织议程
标准答案:A
7. 控制的根本标准是()
A.目标
B.效益
C.质量
D.方案
标准答案:A
8. 西方国家所谓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A.利益团体
B.执政党
C.大众传媒
D.研究组织
标准答案:C
9. 从工具本身转向系统、网络、决策系统和执行过程的研究途径是()
A.工具主义
B.过程主义
C.权变主义
D.建构主义
标准答案:D
10. 周期理论最早由哪位学者提出()
A.普雷斯曼
B.伊斯顿
C.琼斯
D.拉斯威尔
标准答案:D
11. 评估的主体系统包括()
A.制定者
B.专业机构
C.执行者
D.专业人员
E.对象
标准答案:A,B,C,D,E
12. 公共目标按其服务的主体是普通大众还是少数人群体,可分为()
A.元目标
B.公益性目标
C.实质性目标
D.特殊性目标
E.象征性目标
标准答案:B,D
13. 执行的基本手段包括()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思想教育手段
E.强制手段
标准答案:A,B,C,D
14. 我国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程序包括()
A.决策方案的提出
B.法制部门的审查
C.领导会议讨论决定
D.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E.检察部门的监督
标准答案:B,C,D
15. 评估的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A.评估的不确定性
B.效果的不确定性
C.有关机构和人员的抵制
D.评估信息和评估经费缺乏
E.行动与环境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易确定
标准答案:A,B,C,D,E
16. 举例说明一项公共一般要经过那几个环节 (15分)
标准答案:(1)制定。及从认证问题到出台方案的一系列功能活动过程,包括认定问题、确认目标、建立议程、提出各种方案、比较和分析方案、决定、合法化。 (2)执行。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实施活动,即把观念形态的方案转化为现实形态的效果过程,包括解读、目标分解、宣传、试验、物质组织准备、正式实施。 (3)监控。为为达到的预期目标和效果,避免失误和执行走样而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的过程,包括监督、控制、调整、修正 (4)评估。即按照一定程序,根据一套标准,对效果做出判断,确定其最终的效果、效益及优劣,弄清去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5)终结。是公共的决策者通过对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者无效的的一种行为。
17. “公共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
B.安德森
C.戴伊
D.伊斯顿
标准答案:D
18. 根据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A.均衡
B.终结
C.持续
D.调整
标准答案:D
19.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研究者建立了许多执行模型,其中“小组意识模型”的建立者是()
A.史密斯
B.詹尼斯
C.雷恩
D.巴德克
标准答案:D
20. 提出有限理性论的学者是()
A.德洛尔
B.西蒙
C.拉斯韦尔
D.韦伯
标准答案:B
21. 以下四项,不属于合法性的是()
A.内容合法化
B.决策过程合法化
C.法律化
D.评估主体合法化
标准答案:D
2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社会问题是问题的一部分
B.社会问题转变为问题必须经过公众议程
C.公众议程对议程没有任何影响
D.社会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议程
标准答案:D
23. 将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A.公共制定
B.公共执行
C.公共评估
D.公共监控
标准答案:B
24. 公共研究组织的最主要作用是()
A.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B.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C.作为决策支持系统
D.执行公共
标准答案:C
25. 属于公共间接主体的是()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领袖人物
D.利益集团
标准答案:C
26. 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这是()。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制定
D.执行
标准答案:C
27. 我国公共主要包括()
A.中国党的
B.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
C.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
D.半官方的政治团体
E.地方性规章
标准答案:A,B,C,E
28. 影响公共执行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A.政治环境
B.自然灾害
C.经济环境
D.社会心理环境
E.生态环境
标准答案:A,B,C,D
29. 公共包含那几个过程()
A.制定
B.执行
C.监督
D.评估
E.评估
标准答案:A,B,C,D,E
30. 执行手段包括()
A.文化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经济手段
E.思想引导手段
标准答案:B,C,D,E
31. 下面哪一些属于目标确定的原则()
A.针对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规范性原则
E.具体性原则
标准答案:A,B,C,D,E
32. 集合我国实际论述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15分)
标准答案:1、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是通过实证能够加以认识的情况,这是社会问题存在的必要前提。 2、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主义,及人们明显感觉到客观条件已经危及他们所珍视的社会价值观,是对他们所信奉的社会规范的一种背离; 3、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 4、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 5、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具有一个发展过程 6、社会问题往往是系统的问题
33. 伍德罗·威尔逊提出了公共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标准答案:错误
34. 任何社会问题都必须经过公众议程进入议程。 标准答案:错误
35. 绝大数变动都要遵循渐进调整的路线。 标准答案:正确
36. 根据所要分配的利益类型,公共可分为实质性和程序性。 标准答案:错误
37. 在规划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决策者和决策分析人员。 标准答案:正确
38. 一项公共可以无限期的执行下去。 标准答案:错误
39. 公共的核心取向是功能取向。 标准答案:正确
40. 终结是一项旧的终点,也是一项新的起点。 标准答案:正确
41. 简述公共的本质 (6分)
标准答案:从本质上讲公共是社会公共权威或者公共机关对公共价值和利益进行权威性调整、划分和分配。凡是旨在引导社会发展、规范社会行为、分配公共价值和利益、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法律、规章、方案、准则、指令和决定都属于公共。(1)制定执行公共是为了价值和利益分配;(2)价值和利益的分配设计全社会,且这种分配室友权威机构或者公共机构进行的,分配的影响力具有权威性;(3)资源、价值和利益都可以视为利益,公共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4)公共主要包含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三大要素;(5)从公共角度出发,二者具有相同的本质要求即公平、合理、有效的协调、划分和分配资源、价值和利益,保护正当利益,一直不当或非法利益。(6)公共的利益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包含利益选择—利益综合—利益分配与落实的全过程。
42. 简述执行的原则 (6分)
标准答案:(1)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2)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 (3)利用个指标股执行手段,根据不同的需要合理选择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思想教育手段。 (4)重视成本—收益分析。新建或废止时要考虑到该项的成本与收益。
43. 简述公共目标确定中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的联系与区别 (6分)
标准答案:(事实前提与事实前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价值前提是从“需不需要”和“值不值得做出决策”的角度提出问题,侧重于决策主体的要求;事实前提则是从“能不能”和“可不可以”的角度提出问题,侧重于客观实际条件。因此,常有具备了价值前提却缺少事实前提或与之相反的情况出现,使决策活动难以进行。 (2)认识形式的表现不同。事实前提的判断依赖于明显的客观标准,所以往往容易达成共识;价值前提的判断则更多的依赖于人们的价值体系,所以经常引起冲突和矛盾。 (3)影响决策的作用不同。价值前提对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决策目标的确定上;事实前提对决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行动方案的选择上。
44. 为何要进行评估 (6分)
标准答案:(1)检验效果的基本途径。 (2)决定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 (3)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工作 (4)有利于促进的科学化进程 (5)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45. 什么是狭义的公共的系统分析,主要包含哪一些方面 (20分)
标准答案:答题要点:规划过程是一个狭义的分析过程,他需要决策者与分析人员的密切配合,他是在既定原则指导下寻求方案优化的一系列分析和抉择活动。主要过程包括: (1)目标制定。 (2)方案设计 (3)方案的前评估
46. 公共:公共: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47. 利益集团:是由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它代表成员利益,履行利益表达功能。
48. 客体: 是指公共的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既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的目标群体。
49. 问题:问题:一部分社会问题能够得到的真正重视,进入议程时这一部分的社会问题就转化为问题。
50. 受到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或者。 标准答案:1. 对象; 2. 目标群体;
51. 由美国德兰公司命名并首先使用,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使专家们在互补知晓、彼此隔离的情况下交换意见,这些意见经过技术处理后会得到预测的结果。这种评估的方法称为。
标准答案:1. 德尔菲法;
52. 由于第一印象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他对人们在今后对事物的判断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效应。
标准答案:1. 首因;
53. 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一些相关信息,对未来走向做出基本的判断。
标准答案:1. 评估;
54. 一般是指有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他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向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55. 试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公共的本质 (6分)
标准答案:从本质上讲公共是社会公共权威或者公共机关对公共价值和利益进行权威性调整、划分和分配。凡是旨在引导社会发展、规范社会行为、分配公共价值和利益、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法律、规章、方案、准则、指令和决定都属于公共。(1)制定执行公共是为了价值和利益分配;(2)价值和利益的分配设计全社会,且这种分配室友权威机构或者公共机构进行的,分配的影响力具有权威性;(3)资源、价值和利益都可以视为利益,公共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4)公共主要包含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三大要素;(5)从公共角度出发,二者具有相同的本质要求即公平、合理、有效的协调、划分和分配资源、价值和利益,保护正当利益,一直不当或非法利益。(6)公共的利益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包含利益选择—利益综合—利益分配与落实的全过程。
56. 简述公共的特征 (6分)
标准答案:1、政治性;2、价值选择性;3、层次性;4、阶段性;5、功能多样性;6、合法性;7、权威性;8、普遍性;9、稳定性。
57. 公共主体有哪些分类 (6分)
标准答案:(1)官方决策者,指具有合法权威和公共权力去指定的人们,主要有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行机关; (2)非官方决策者,是指那些不拥有合法权力做出具有强制力决定的制定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思想库等。
58. 简述公共与环境的关系 (6分)
标准答案:公共是环境的产物,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环境决定和制约,起主导作用;则改善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 (1)公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产生的。 (2)公共必须适应环境,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 (3)化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的发展变化; (4)公共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对环境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59. 一个议程的建立需要哪一些条件 (6分)
标准答案:(1)公民个人作用;(2)利益集团的作用;(3)政治领袖的作用;(4)的作用;(5)大众传媒的作用;(6)问题自身的作用。
60. 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指硬顶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一般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名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61.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只是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者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他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
62. 执行::执行:是指方案被采纳以后,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63. 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范围这样一种议程。 标准答案:1. 议程;
. 印象形成过程中一种夸大化的感觉和看法,是一种极为盲目的心理倾向,一旦成绩成为光环被放大,不足也就隐退到光环背后视而不见;反之亦然,这是效应。 标准答案:1. 光环;
65. 是指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一按键为准则做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换过程。
标准答案:1. 从众效应:;
66. 评估者的主体构成是,包括决策者和执行者、专业学术团队和研究机构、目标群体等。
标准答案:1. 评估主体;
67. 一般是指有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他在保证制定者经评估后,发现一些已经过时、多余、失效,或引发了重大不良后果,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终止的行为,是公共阶段。
标准答案:1. ; 2. 终结;
68. 公共是指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二制定的行动或。 (4分)
标准答案:1. 方案; 2. 行动准则;
69. 一般是指有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他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向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标准答案:1. 公共权力;
70. 根据所要分配的利益,简述公共的类型 (6分)
标准答案:(1)物质性:是将有形资源和实质性的权力给予受益人,获奖真正的不利条件强加给那些受相反影响的人。 (2)象征性:象象征性对人们几乎没有真正的影响,并没有表面上似乎要交付的东西,也不分配有形的利益。
71. 公众议程与议程的区别与联系 (6分)
标准答案:公众议程个议程作为议程的两个阶段,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公众议程出现在议程之前,是由一些片段的、零散的、不系统的或者不完全成型的议论组成,目的是使公众诉求能够在议程中获取一席之地,公众议程所形成的强大推动力对议程的建立一般会具有决定性影响; (2)议程是由一些意义非常明确的项目组成的,具有制度化的操作程序、运行方法,主要目标是对与问题有关的客观事实做出主观认定。 (3)社会问题转化为问题先要经过公众议程,然后才能进入议程,但是不排除社会问题越过公共议程直接进入议程的可能性,这主要是因为决策者自身也会主动的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列入议程之中。
72. 合法性包含哪几个方面 (6分)
标准答案:(1)内容的合法化。即决策者选定的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 (2)决策过程的合法性,即合法的程序,没有程序作保障,公共的指定很有可能演变为随机行为,使个人或者少数人的意愿凌驾于组织目标之上 (3)合法的决策主体,决策主体的组建及其享有的权力是和法律规定的,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或者上级国家行政机关授予的。 (4)法律化。这是指国家机关有关机构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这些相应的法律效力和国家强制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