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资本积累
B. 资本积聚
C. 资本原始积累
D. 资本集中
2. 价值是商品的( )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物质属性
D. 一般属性
3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 抽象劳动
B. 具体劳动
C. 脑力劳动
D. 体力劳动
4. 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5. 商品价值量的多少是由 ( )
A. 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B. 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6.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的数量(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增减不变
7.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
A. 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C. 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8. 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形式是( )
A. 简单价值形式
B. 扩大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9.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外在表现是( )
A.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 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 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10.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
A. 剩余价值规律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
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 价值规律
11.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
A. 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
B.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之间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D.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12.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是( )
A. 货币成为资本
B. 商品成为货币
C. 劳动力成为商品
D. 商品成为劳动力
12.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A.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B. 劳动力成为商品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13、资本家之所以要购买劳动力是因为( )
A.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很低
B. 劳动力商品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C.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D. 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14.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 资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
B.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C. 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 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15. 剩余价值( )
A. 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 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 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同产生
16.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
A. 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 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D. 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17.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 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18. 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
A. 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D.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19. 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是( )
A.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B.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 对别的企业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
D. 由先进的机器设备所创造
20.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 )
A. 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B. 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
C. 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
D. 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
21. 任何社会再生产的内容都是( )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 资本
B. 剩余价值
C. 货币
D. 劳动
23.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
A. 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 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 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D. 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24. 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 )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 固定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
C.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D.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25.资本的价值构成是 (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率
C. 购买原材料价值和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比例
D. 劳动者转移生产资料和新创造价值的比例
26.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单位资本中( )
A. 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
C. 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D.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
27.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 )
A. 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 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 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 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28. 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价值量出现了增殖的阶段是( )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销售阶段
D. 流通阶段
29. 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在产业资本循环的 ( )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销售阶段
D. 流通阶段
30. 在商品价值c+v+m 中( )
A. c、v、m 都是新创造的价值
B. c、v 是转移的旧价值,m 是新创造的价值
C. c、v、m 都是转移来的旧价值
D. c 是转移的旧价值,v、m 是新创造的价值
31. 在资本运动中直接创造剩余价值的资本是 ( )
A. 流动资本
B. 货币资本
C. 商品资本
D. 生产资本
32.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 )
A. 购买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购买过程的统一
C. 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
D.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33. 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
A.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B.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D. 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34. 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 )
A.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B. 提高平均利润率
C. 提高积累率
D. 提高剩余价值率
35. 资本周转速度与( )
A. 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B. 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C. 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D. 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36. 考查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 价值如何增殖问题
B. 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问题
C. 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37.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
A.Ⅰ(v+m)=Ⅱc
B.Ⅱ(v+m)=Ⅰc
C.Ⅰ(v+m)﹥Ⅱc
D.Ⅱ(v+m)﹥Ⅰc
38. 资本主义工资表现为( )
A.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B.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的生活费用
D. 部分劳动的报酬
39. 利润率的变动与 ( )
A. 剩余价值率同方向变化
B. 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同方向变化
C. 剩余价值率反方向变化
D.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反方向变化
40.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 )
A. 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结果
B. 同一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 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D. 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41. 商业利润的来源是 ( )
A. 来自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继续所创造的价值
B. 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 来自流通中发生的价值增殖
D. 来自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和卖的差额
4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 生产过剩的危机
B. 生产不足的危机C.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4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个“相对”的对象是( )
A. 劳动者的实际需要
B. 资本家发财的需要
C. 资本家生产的需要
D. 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4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
A. 无的自由竞争
B. 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C. 生产的相对过剩
D.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5.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 )
A. 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
B. 无产阶级贫困化
C. 失业现象的发生
D. 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实现
46、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是( )
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 资本循环周转的规律
D. 资本主义积累的规律
47.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48. 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
A.顾客用100元钱买了350斤苹果
B.顾客将100元钱存入银行
C.顾客口袋的钱可购买一台彩电
D.顾客买5米布2天后付卖主100元
49.某企业原每月预付资本总额为100万元,有机构成(c:v)为9:1。工人平均月工资为2000元。这个月引进了新的机器设备,预付资本总额不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19:1。试问该企业这个月需减少了就业人口()
A.10人
B.15 人
C.20 人
D.25人
50.某制鞋厂拥有平均生产条件,资本家雇佣工人50人,工作日为10小
时,每个工人1小时创造新价值5元,工人日工资为20元。资本家一天共获得的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分别为()
A.500元 50%
B.1000元 100%
C.1500元 150%
D.2000元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