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无智愚,莫不有趋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祸福之所由来。——《韩非子·解老》
——题记
曾记得《周礼》中有过这样一句话:“有六梦:一曰正梦,谓无所感动,平安而梦也。”这是“平安”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在《诗经·小雅》中“丧乱既平,既安且宁”一句,更加明确的指出“平安”的寓意是指心境平静安定。但是,在唐朝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中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于是“平安”一词第一次出现了:“没有事故,没有危险,平稳安全”的意思,并一直延伸到今天。
在世人眼中,平安就是一种幸福,所以人人都希望能够平安,在当今社会却处处存在着不平安,甚至在我们的身边就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校园件、同学斗殴事件、学生被无辜杀害、校园食品安全……桩桩件件屡禁不止,而校园安全问题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都是一件大事。理由显而易见,学校是孕育学子,培养人才的地方,而学子会成长为国之栋梁,会为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石。
近几年来,校园安全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祖国的娇嫩花朵在校园中受到摧残,更有甚者,失去了宝贵的性命。一个多月前,在厦门大学流传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厦大的教授“诱奸”多名女大学生,引得女大学生发表论文斥责教授。这一事件在一时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身为大学的教授,却做出了如此不符合社会道德的事情。学校的老师还信得过么?与此同时也有人在反省,作为女大学生,年龄已经不小了,但对于维护人身安全的观念如此薄弱怎么可以?在校女生成为弱势群体,这些温室里花朵丧失了对外的警惕性,这对我们的成长极大的不利。
再往前,河南小学20余名学死砍伤,轰动一时。据调查,陌生人几乎可以随意进出该学校,校门口进出根本不用登记,没人管理。学校唯一的保安也是由老师兼任的,这种对学生安全极度不负责任的学校,真真的让人感到一阵后怕。再联系上不久前发生的女学生群殴事件,“学校”一词似乎不再神圣。
充满书香,充满欢乐,充满童真的校园在顷刻间变成了望而生畏的地方,亲切有爱,团结互助,相互嬉闹的同学转眼间变成了谋害自己的凶手,在如此不稳定的社会因素下,我们迫切的呼吁同一个字眼——平安。
校园是一本有着美丽彩绘的童话书,每一张扉页上都住着可爱的精灵,每一个精灵都演绎着自己的故事,述说着自己的传奇。她们在知识汇聚的海洋里徜徉,在学问堆积的高山上攀爬,在梦想织造的天空翱翔。希望他们都拥有由平安造就的天堂。
张明明我有一个今年九岁的亲弟弟。长的特别秀气,白里透红的脸上,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真是可爱~他啊,真的是个爱哭鼻子的小淘气。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出去吃饭,他在玩手机,让妈妈喂他,表姐看见了,气愤地说:“他都这么大了,还需要喂吗?不要把他宠惯了!”弟弟一下嘟起了嘴,嚎啕大哭,用力的抱着妈妈,朝表姐委屈的看着,表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只好又跑去安慰他给他说好听的话,弟弟又笑起来了。还有一次,我督促他写作业,有一题是用“既。又”造句,他不会写,只希望我能告诉他答案,我就耐心的给他讲解,可是他好像都没听进去,惹得我烦躁了起来,严厉的批评了他,拉着他的耳朵叫他注意力集中,他又哭起来了,委屈的说:“姐姐你没给我个例子呀!”看他哭的这么伤心,我也心疼,只好说:“别哭了,其实我弟还是挺棒的,即会唱歌又会跳舞。”没想到,弟弟居然就写了我说的话,真是不知说他什么了。
对自己可爱弟弟的描写,写出了平日里面教自己弟弟写作业而闹的笑话,描写生动也很朴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