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试题涉及范围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致,测试参赛选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结束后统一读卡阅卷。
选手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单项选择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张某,车祸全身多处骨折,需急送医院,搬运时宜用( )
A.挪动法 B.一人搬运法 C.二人搬运法 D.三人搬运法 E.四人搬运法
2. 在为病量输入库存血后易导致出血倾向的发病机制是 ( )
A.血中血小板破坏 B.血钙降低 C.酸性增高 D.钾离子浓度增高 E.15%氯化钾
3. 肌内注射可选择
C.髂前上棘内侧三横指处 D.大腿中段内侧 E.大腿中段外侧
4. 强酸、强碱中毒最适合用哪种物质作保护剂
A.茶叶水 B.阿托品 C.呋塞咪 D.依地酸二钠 E.蛋清
5. 当病人吸入氧气流量为5L/min 时其氧浓度是
A.29% B.33% C.37% D.41% E.45%
6. 在护理肝硬化严重腹水的病人时,其饮食应注意给予
A.无盐低钠饮食 B.低脂饮食 C.低蛋白饮食 D.高蛋白饮食 E.高热量饮食
7. 陈先生,73 岁,胃癌晚期,近日病情加重,常抱怨家属照顾欠周到,要求停止治疗。此病人心理反应属于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忧郁期 E.接受期
8. 肝硬化病人意识不清,不能选用肥皂水灌肠的原因是
C.肥皂水灌肠可使氨的产生和吸收增加 D.可以防止发生水肿 E.可以防止发生酸中毒
9. 为留置导尿病人进行膀胱反射功能锻炼的护理时应
A.温水冲洗外阴2 次/日 B.每周更换导尿管 C.间断夹闭引流管
10.胆管阻塞的病便颜色呈
A.黑色 B.黄褐色 C.陶土色 D.暗红色 E.鲜红色
11.陈先生,28 岁,去南方出差,当晚食用大排档小吃后出现高热,腹泻,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对其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严密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昆虫隔离 D.接触隔离 E.保护性隔离
12.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化脓时,禁忌用热,其原因是
A.易加重局部出血 B.易加重病人疼痛 C.易导致面部烫伤 D.易导致颅内感染 E.易掩盖病情
13.患者,女性,33岁,常常在晨起或晚间躺下时咳大量脓痰,伴少量鲜血,且痰液放置后分3层,可能是( )
A.慢性支气管炎 B.肺结核 C.肺癌 D.肺气肿 E.支气管扩张
答案:E
14.张先生,患消化道溃疡多年,今突然呕血约800ml,入院后立即给予输血,输入10ml 后病人主诉头痛、发热、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伴胸闷、气促。护士应首先考虑病人发生了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空气栓塞 E.急性肺水肿
15.患者,男性,12岁,因支气管哮喘发作入院,听诊可闻及( )
A. 两肺布满湿罗音 B.两肺布满哮鸣音 C.一侧布满哮鸣音 D.一侧布满湿罗音 E.两肺底布满干湿罗音
答案:B
16.患者,男性,30岁,被利器刺伤引起开放性气胸,为预防感染可使用( )
A.激素 B.维生素 C.抗生素 D.止痛药 E.止血药
答案:C
17.患者,男性,75岁,呼吸衰竭,因近日咳嗽、咳痰、气急明显,又出现神志不清、发绀、多汗,皮肤湿暖,动脉血气分析PH值7.31,氧分压50mmHg,二氧化碳分压60mmHg,护士应给予( )
A.高浓度高流量间歇给氧 B.低浓度低流量间歇给氧 C.高浓度高流量持续给氧 D.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 E.乙醇湿化给氧
答案:D
18.患者,男性,25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佳入院,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TL760U/L,总胆红素54mmol/L,考虑为“病毒性肝炎”,目前最主要的措施是( )
A.卧床休息 B.抗病毒治疗 C.保肝药物治疗 D.补充维生素 E.免疫治疗
答案:A
19.患儿,男,10岁,因发热40.2ºC入院,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针对该患儿的高热,护理措施是( )
A.严格钠盐摄入 B.早期足量给予脱水治疗 C.以药物降温为主,无效时给予物理降温 D.以物理降温为主,可用小量阿司匹林或肌注安乃近 E.密切观察低钾的表现
答案:D
20.患儿,女,5岁,因吃不洁食物后突起高热、抽搐、昏迷收入院,确诊为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其护理要点不包括( )
A.观察生命体征 B.做好抢救的准备 C.防止肛门和直肠脱垂 D.记录大便次数、性状 E.用药前做大便培养
答案:C
21.患者,女性,25岁,因尿路感染入院,拟做清洁中段尿培养,为提高尿细菌培养阳性率,以下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使用抗生素前留尿 B.停用抗生素5天后留尿 C.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小时 D.清洁外阴后留中段尿于无菌试管内 E.采集尿标本前多饮水
答案:E
22.患者,女性,18岁,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入院。护士为其进行饮食指导最恰当的食物组合是( )
A.鱼、咖啡 B.瘦肉、牛奶 C.羊肝、橙汁 D.鸡蛋、可乐 E.豆腐、绿茶
答案:C
23.患者,女性,20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结束丙酸睾丸酮注射治疗1个月余,护士每次在为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前首先检查( )
A.注射部位是否存在硬块 B.面部有无痤疮 C.有无毛发增多 D.有无皮肤粘膜出血 E.口唇、甲床的苍白程度
答案:A
24.患者,女性,30岁,因近1个月脾气暴躁、怕热、多汗、多食、失眠就诊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用甲硫咪唑治疗,护士应观察的不良反应是( )
A.红细胞减少 B.粒细胞减少 C.骨质疏松 D.声音嘶哑 E.甲状腺功能低下
答案:B
25.患者,女性,55岁,有糖尿病史16年,突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时患者呼吸的气味是( )
A.烂苹果味 B.芳香味 C.大蒜味 D.氨臭味 E.肝腥味
答案:A
26.患者,男性,40岁,大面积烧伤8小时,已静脉输液3000ml,判断其血容量是否补足的简便、可靠的指标是( )
A.脉搏 B.呼吸 C.血压 D.尿量 E.中心静脉压
答案:D
27.患者,男性,30岁,由于车祸撞伤腹部,患者诉腹痛难忍,伴恶心、呕吐,X线腹透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诊断为胃肠道外伤性穿孔。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是( )
A.禁食、输液 B.给予吗啡镇痛 C.胃肠减压 D.尽快术前准备 E.应用大剂量抗生素
答案:B
28.患者,女性,32岁,小腿骨折行石膏绷带包扎后出现足部轻度肿胀,脚趾疼痛,皮温略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注意保暖 B.给予止痛药 C抬高患肢 D.做下肢被动运动 E.适当松解石膏绷带
答案:E
29.患者,男性,15岁,在打篮球时不慎肘关节脱位,入院后给予复位和夹板固定。在固定期间进行的功能锻炼时不正确的是( )
A.做伸掌、握拳运动 B.做腕关节活动 C.观察患肢血液循环 D.锻炼肘关节的屈伸、前臂旋转活动 E.观察手指的感觉
答案:D
30.患者,女性,45岁,因左侧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早期活动患肢 B.抬高患侧上肢 C.患侧胸壁加压包扎 D.不在患侧上肢测血压 E.保持引流管通畅
答案:A
31.患者女,30岁,慢性肾小肾炎,为减轻肾小球的高灌注、高压、高滤过状态,其饮食应选择( )
A.普通蛋白饮食即可 B.低蛋白低磷低钠饮食 C.高蛋白饮食
D.高蛋白低钠饮食 E.高蛋白低磷饮食
答案:B
32.患者男,36 岁。急救入院后患者呼吸由浅慢逐渐加深加快,又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慢,暂停30 秒后再度出现上述状态的呼吸。该患者的呼吸是( )
A.间断呼吸 B.潮式呼吸 C.毕奥呼吸 D.鼾声呼吸 E.呼吸困难
答案:B
33.患者女,53岁。因哮喘急性发作,急诊护士在入院初步护理中,不妥的是( )
A.护士自我介绍,消除陌生感 B.立即给患者氧气吸入 C.安慰患者,减轻焦虑
D.详细介绍环境及规章制度 E.通知医生,给予诊治
答案:D
34.患者女,27岁。急性阑尾炎术后,医嘱予静脉输液800ml,病区护士为其计划4小时滴完(点滴系数为15),则该护士为其调节的输液速约为( )
A.13滴/分 B.33滴/分 C.50滴/分 D.70滴/分 E.85滴/分
答案:C
35.患者男,45岁。初步诊断为“糖尿病”,需做尿糖定量检查,为保持尿液化学成分不变,尿标本中需加入( )
A.浓盐酸 B.甲苯 C.甲醛 D.草酸 E.乙醇
答案:B
36.患者女,60岁,宫颈癌末期,常常自语“这不公平,为什么是我?!”出现这种心理反应,提示患者处于( )
A.接受期 B.否认期 C.愤怒期 D.协议期 E.忧郁期
答案:C
37.患者,男,68岁,因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诊断为膀胱癌入院。诊断膀胱癌最可靠的方法是( )
A.B超 B.双合诊 C.血尿和膀胱刺激征 D.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E.膀胱镜和活组织检查
答案:E
38.患者男,68岁。患脑血管意外,昏迷已半年,长期鼻饲。在护理操作中,下列措施不妥的是( )
A.每日做口腔护理2~3次 B.每次鼻饲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C.注入流质或药物前要检查胃管是否在胃中 D.所有灌注物品应每日消毒1次 E.胃管应每日更换,晚上拔出,次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
答案:E
39.患儿男,6岁。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3个月,患者因并发贫血、皮肤瘀点和瘀斑入院,现患者高热不退,且时有抽搐。下列降温措施中合适物理降温措施是( )
A.肛塞退热栓 B.酒精擦浴 C.喝冰橙汁 D.头部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E.洗凉水澡
答案:D
40.患者女,50岁。因急性支气管炎遵医嘱用青霉素治疗,用药9日,出现发热、关节肿
痛、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应考虑为( )
A.消化系统过敏反应 B.皮肤过敏反应 C.血清病型反应
D.合并流行性感冒 E.注射部位感染致全身反应
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