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外部引火源作用于可燃物的某个局部范围,使该局部受到强烈加热而开始燃烧的现象,称为()。
引燃
着火
自燃
轰燃
正确答案:引燃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8页,题干所述为引燃(又称点燃)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引燃”。
2.当空气中含氧量低于()时,人的呼吸会停止,约5min就会死亡。
5%
6%
7%
8%
正确答案:6%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60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6%”。
3.可燃气体或蒸气预先同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现象,称为()。
扩散燃烧
逸散燃烧
预混燃烧
混合燃烧
正确答案:预混燃烧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57页,题干所述为预混燃烧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预混燃烧”。
4.下列物质也可作为燃烧反应的助燃物的是()。
氯
氮
氢
氦
正确答案:氯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6页,“某些物质也可作为燃烧反应的助燃物,如氯、氟、氯酸钾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氯”。
5.可燃的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称为()。
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范围
爆炸下限
爆炸上限
正确答案:爆炸极限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48页,题干所述为爆炸极限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爆炸极限”。
6.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气并有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
引燃
着火
自燃
阴燃
正确答案:阴燃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52页,题干所述为阴燃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阴燃”。
7.纸张的燃烧属于()。
阴燃
蒸发燃烧
表面燃烧
分解燃烧
正确答案:分解燃烧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52页,“木材、纸张、棉、麻、毛、丝以及合成高分子的热固性塑料、合成橡胶等物质的燃烧就属于分解燃烧。”结合题意,本题应选“分解燃烧”。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在对生产及储存物品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时,以闪点作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对易燃可燃液体进行相应分类,其中,乙类液体是指()的液体。
闪点<28℃
28℃≤闪点<60℃
闪点≥60℃
闪点≥45℃
正确答案:28℃≤闪点<60℃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54页,“将液体生产及储存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三个类别,甲类液体(闪点<28℃)、乙类液体(28℃≤闪点<60℃)、丙类液体(闪点≥60℃)。”结合题意,本题应选“28℃≤闪点<60℃”。
9.能引起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
最小引火源
最小点火能量
爆炸极限
爆炸下限
正确答案:最小点火能量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8页,题干所述为最小点火能量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最小点火能量”。
10.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物质在外部引火源作用下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
燃点
自燃点
着火
引燃
正确答案:燃点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9页,题干所述为燃点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燃点”。
11.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
燃点
自燃点
闪点
爆炸极限
正确答案:自燃点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40页,题干所述为自燃点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自燃点”。
12.装在容器内的液体或气体,由于物理变化引起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因超压或应力变化使容器发生爆炸,且在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的现象,称为()。
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
核爆炸
容器爆炸
正确答案:物理爆炸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42页,题干所述为物理爆炸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物理爆炸”。
13.可燃性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后,遇明火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
着火
自燃
闪燃
阴燃
正确答案:闪燃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53页,题干所述为闪燃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闪燃”。
14.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性液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用下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
着火
燃点
闪燃
闪点
正确答案:闪点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53页,题干所述为闪点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闪点”。
15.()是指在相对封闭的竖向空间内,由于气流对流而使烟气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现象。
烟囱效应
顶棚射流
火风压
烟气层沉降
正确答案:烟囱效应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页,题干所述为烟囱效应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烟囱效应”。
16.空气中含有大约()的氧。
15%
18%
21%
29%
正确答案:21%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6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21%”。
17.无论何种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即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才能引起燃烧反应。
能量
强度
浓度
温度
正确答案:能量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8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能量”。
18.通常,根据()的高低,可以衡量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程度。
燃点
自燃点
闪点
爆炸极限
正确答案:燃点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9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燃点”。
19.在周围介质中瞬间形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通常伴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的现象,称为()。
引燃
着火
自燃
爆炸
正确答案:爆炸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42页,题干所述为爆炸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爆炸”。
20.物质以气体、蒸气状态发生的爆炸,称为()。
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
核爆炸
气体爆炸
正确答案:气体爆炸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44页,题干所述为气体爆炸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气体爆炸”。
21.()是评定可燃气体、液体蒸气或粉尘等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指标。
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范围
爆炸下限
爆炸上限
正确答案:爆炸极限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48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爆炸极限”。
22.可燃固体受热后升华或熔化后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
阴燃
蒸发燃烧
表面燃烧
分解燃烧
正确答案:蒸发燃烧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52页,题干所述为蒸发燃烧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蒸发燃烧”。
23.木炭的燃烧属于()。
阴燃
蒸发燃烧
表面燃烧
分解燃烧
正确答案:表面燃烧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53页,“木炭、焦炭、铁、铜等物质燃烧就属于典型的表面燃烧。”结合题意,本题应选“表面燃烧”。
24.()往往是可燃性液体发生着火的先兆。
着火
自燃
闪燃
阴燃
正确答案:闪燃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53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闪燃”。
25.凡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
可燃物
助燃物
引火源
自由基
正确答案:助燃物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6页,题干所述为助燃物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应选“助燃物”。
26.硫黄燃烧的火焰是()色。
黄
蓝
红
橙
正确答案:蓝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66页,“大部分物质燃烧时火焰是橙红色的,但有些物质燃烧时火焰具有特殊的颜色,如硫黄燃烧的火焰是蓝色的,磷和钠燃烧的火焰是黄色的。”结合题意,本题应选“蓝”。
27.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人们通常把道德分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大领域。
社会公约
员工守则
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
正确答案:家庭美德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教材第6页,“社会公约、员工守则、个人品德”均可排除,结合题意,本题应选“家庭美德”,其他3项均可排除。
28.()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规范。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爱岗敬业
正确答案:诚实守信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8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诚实守信”。
29.()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爱岗敬业
正确答案:爱岗敬业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8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爱岗敬业”。
30.消防设施操作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有:()。
值守消防控制室
操作、维修保养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
检测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
制定疏散预案
防火巡查
正确答案:值守消防控制室、操作、维修保养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检测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5页,结合题意,“制定疏散预案、防火巡查”2项可排除,其他项均正确。
31.我国实行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设置()职业资格。
准入类
参考类
企业评价类
水平评价类
专家评审类
正确答案:准入类、水平评价类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5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准入类、水平评价类”,其他3项可排除。
3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32.消防设施监控操作职业方向分别为: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5页,“消防设施监控操作职业方向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33.“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是我国每名从业人员都应奉行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8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34.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定义为:从事建(构)筑物消防设施运行、操作和维修等工作的人员。()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5页,“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定义为:从事建(构)筑物消防设施运行、操作和维修、保养、检测等工作的人员。”题干缺少了“保养、检测”的职业功能。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35.消防行业职业道德是评价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行为好坏的标准,能够促进本人尽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树立良好的行业信誉。()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0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36.消防行业职业道德有利于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1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37.()是消防设施操作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素质。
以人为本
临危不乱
生命至上
严守规程
正确答案:临危不乱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5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临危不乱”。
38.()是指以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精神,在本岗位上尽职尽责,时刻做好为消防事业献出生命的准备。
以人为本
忠于职守
生命至上
严守规程
正确答案:忠于职守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3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忠于职守”。
39.()是指为了追求完美,坚持工匠精神,在工作中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钻研业务
精益求精
忠于职守
严守规程
正确答案:精益求精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4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精益求精”。
40.()是消防设施操作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客观基础和基本需要。
钻研业务
精益求精
忠于职守
严守规程
正确答案:钻研业务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4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钻研业务”。
41.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守则的内容是:()。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忠于职守,严守规程
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临危不乱,科学处置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正确答案: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忠于职守,严守规程、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临危不乱,科学处置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2页,“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守则的内容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忠于职守,严守规程;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临危不乱,科学处置”,结合题意,“爱岗敬业,诚实守信”1项可排除,其他项正确。
42.科学处置的要求有()。
增强工作的预见性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完善的应急预案
精湛的业务能力
科学应对突发事件
正确答案: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科学应对突发事件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6页,“完善的应急预案”和“精湛的业务能力”属于“临危不乱”的要求,故此2项可排除。结合题意,本题应选“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科学应对突发事件”。
43.生命至上的要求有()。
生产第一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救人第一
救财产第一
正确答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救人第一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3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救人第一”,其他2项可排除。
44.生命至上是指在社会活动中把保障人的需求作为根本。从消防工作来说,坚持生命至上就是要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权、财产权等法定权利,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需求。()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2页,题干所述为“以人为本”的含义,而非“生命至上”。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45.科学处置是指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先于他人意识到危险的存在,知道解决的方法,心情不慌乱,能够从容应对。()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5页,题干所述的“临危不乱”的含义,而非“科学处置”。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46.科学处置是指以减少火灾危害为前提,科学合理地选择有针对性的火灾处置措施,妥善处理各种险情。()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6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47.每一名消防设施操作员都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观、发展观、人本观的高度,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始终坚守消防安全红线。()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3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48.消防设施操作员必须具备运用有关消防知识和技能,根据实践经验和客观环境做出正确职业判断的能力,掌握专业技术和科学处置的方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6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49.举办大型群众活动,承办人应当依法向()申请安全许可。
机关
消防救援机构
消防监督管理部门
地方
正确答案:机关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2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机关”,其他3项均可排除。
50.()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派出所
消防救援机构
正确答案:派出所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2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派出所”,其他3项均可排除。
51.消防是指()等的统称。
火灾预防
消防性质
消防任务
灭火救援
消防特点
正确答案:火灾预防、灭火救援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19页,“消防是指火灾预防和灭火救援等的统称”,结合题意,本题应选“火灾预防、灭火救援”。
52.我国消防工作的任务具体如下:()。
加强火灾应急演练
做好火灾预防工作
做好灭火及综合性救援工作
做好防消结合
大力开展消防培训
正确答案: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做好灭火及综合性救援工作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0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做好灭火及综合性救援工作”,其他3项可排除。
53.下列属于消防工作特点的是()。
社会性
行政性
经常性
艰巨性
技术性
正确答案:社会性、行政性、经常性、技术性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0页,“艰巨性”1项可排除,结合题意,本题应选“社会性、行政性、经常性、技术性”。
54.“做好火灾预防工作”的具体措施包括:()
制定消防发展规划
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单位日常消防管理
开展全民消防宣传教育
制定火灾应急处置预案
正确答案:制定消防发展规划、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单位日常消防管理、开展全民消防宣传教育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1页,结合题意,“制定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属于“做好灭火及综合性救援工作”的具体措施,故此项可排除,其他项均正确。
55.特殊建设工程未经消防设计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可以边施工边修改,直至审查合格。()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2页,“特殊建设工程未经消防设计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施工”,是“不得施工”,而不是“边施工边修改”。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56.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0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57.县级以上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实施。()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2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第2节 项目2 消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58.我国消防工作贯彻()方针。
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预防为主,以消为辅
以消为主,防消结合
正确答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4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其他3项均可排除。
59.我国消防工作实行(),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消防联动责任制
统一负责制
消防安全责任制
各级责任制
正确答案:消防安全责任制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5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消防安全责任制”,其他3项均可排除。
60.()对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指导、督促机关、团体、企业等单位履行消防工作职责。
消防救援机构
消防应急管理机构
消防监督机构
消防行政机构
正确答案:消防救援机构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7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消防救援机构”,其他3项均可排除。
61.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单位,实行()小时值班制度,每班不少于()人,并持证上岗。
12;2
24;1
12;1
24;2
正确答案:24;2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0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24;2”,其他3项均可排除。
62.下列不属于消防工作原则的是()。
统一领导
部门依法监管
单位全面负责
公民强制参与
正确答案:公民强制参与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5页,我国消防工作按照“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结合题意,本题应选“公民强制参与”,其他3项均可排除。
63.《消防法》规定,()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
地方
消防救援机构
消防应急机构
正确答案: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6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其他3项均可排除。
.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每周
每月
每季
每年
正确答案:每年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0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每年”,其他3项均可排除。
65.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消防设施管理员
消防设施操作员
消防设施监控员
消防设施维修员
正确答案:消防设施操作员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1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消防设施操作员”,其他3项均可排除。
66.“防消结合”,要求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和()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防火
冷却
窒息
灭火
隔离
正确答案:防火、灭火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5页,结合题意,本题应选“防火、灭火”,其他3项可排除。
67.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消防工作职责,包括:()。
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
全面负责本地区消防工作
建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
组织领导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
制定消防法律法规
正确答案: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全面负责本地区消防工作、建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组织领导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6页,依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消防工作职责的内容,结合题意,“制定消防法律法规”1项可排除,其他项均正确。
68.单位要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按照《消防法》和“国办87号文”的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履行以下消防安全职责:()。
正确答案: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经过消防培训、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组织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疏散演练、积极应用消防远程监控、电气火灾监测、物联网技术等技防、物防措施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0-31页,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有13个方面,结合题意,“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是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故此1项可排除,其他项均正确。
69.根据《消防法》的规定,公民在消防工作中的权力和义务包括:()。
任何人都有报告火警的义务
任何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严禁谎报火警
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正确答案:任何人都有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严禁谎报火警、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2页,结合题意,所有选项均正确。
70.我国消防工作按照()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统一领导
部门依法监管
单位全面负责
公民积极参与
社会依法履职
正确答案: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5页,“社会依法履职”1项可排除,结合题意,本题应选“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71.单位要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按照《消防法》和“国办87号文”的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以下消防安全职责:()。
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保证防火检查巡查、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火灾隐患整改、专职或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建设等消防工作所需资金的投入
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
正确答案: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保证防火检查巡查、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火灾隐患整改、专职或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建设等消防工作所需资金的投入、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0页,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有7个方面,结合题意,“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故此1项可排除,其他项均正确。
72.单位要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按照《消防法》和“国办87号文”的规定,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履行以下消防安全职责:()。
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例会,研究本单位消防工作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特有工种人员须经消防安全培训
建立消防安全评估制度
专职消防队或微型消防站应当根据本单位火灾危险特性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器材,储备足够的灭火救援药剂和物资
积极应用消防远程监控、电气火灾监测、物联网技术等技防、物防措施
正确答案: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例会,研究本单位消防工作、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特有工种人员须经消防安全培训、建立消防安全评估制度、专职消防队或微型消防站应当根据本单位火灾危险特性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器材,储备足够的灭火救援药剂和物资、积极应用消防远程监控、电气火灾监测、物联网技术等技防、物防措施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1页,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有19个方面。结合题意,所有选项均正确。
73.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2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74.“防”和“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消”是“防”的先决条件,“防”必须与“消”紧密结合。()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5页,“防”是“消”的先决条件,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75.《消防法》规定:消防救援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7页,“应急管理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而不是“消防救援部门”。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76.任何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2页,“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应为“成年人”,而不是“任何人”。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77.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在场人员疏散。()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2页,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而不仅是“组织”。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78.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2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79.地方各级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消防工作负领导责任。()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26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80.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各自管理。()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1页,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而不是“各自管理”。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81.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第32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82、(多选题)如何更换打印机纸?
A、将新卷纸前端剪出尖角形状,套在纸卷轴上,将纸卷轴用力压入打印机的导槽内
B、接通打印机电源,按"SEL"键,使SEL指示灯灭,然后再按"LF"键,使机头转动。这时将纸尖角端送入机头下面入纸口,直到机头正前方露出为止,再按一下"LF"键停止进纸
C、将打印机轻轻压入控制面板
D、测试打印机,打印机正常打印,更换完毕
答案:ABCD
解析:(1)关闭打印机电源、使打印机处于离线状态(2)轻掰打印机前面盖板上侧、取下打印机盖板(3)用手指向内夹住打印机两侧活动软板、将打印机轻轻的从控制器上取下来(4)从打印机上取下纸转轴(5)将新纸卷轴剪出尖角形、再轻轻装入打印机槽内(6)接通电源、然后按"LF"键使机头转动,将纸尖端送入机头入纸口、直到机头前方露出打印纸再关闭电源(7)将打印机压入控制器、测试是否可正常打印再装上盖板
83、(多选题)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什么类型的灭火器?
A、清水型
B、泡沫
C、ABC类干粉
D、二氧化碳
答案:ABC
解析:清水型、泡沫、ABC类干粉、卤代烷等灭火器。
84、(多选题)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什么类型的灭火器?
A、泡沫
B、ABC类干粉
C、BC类干粉
D、二氧化碳
答案:ABCD
解析:泡沫、ABC类干粉、BC类干粉、卤代烷和二氧化碳等灭火器。
85、(多选题)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什么类型的灭火器?
A、ABC类干粉
B、BC类干粉
C、泡沫
D、二氧化碳
答案:ABD
解析:ABC类干粉、BC类干粉、卤代烷和二氧化碳等灭火器。
86、(多选题)扑救D类火灾应选用什么类型的灭火器?
A、泡沫
B、ABC类干粉
C、二氧化碳
D、金属专用灭火器
答案:D
解析:D类火灾是指活泼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扑救时应该选用D类专用灭火器。
87、(多选题)扑救带电设备(E类)火灾应选用什么类型的灭火器?
A、二氧化碳
B、BC类干粉
C、ABC类干粉
D、水基型喷雾灭火器
答案:ABCD
解析:二氧化碳、卤代烷、ABC类干粉、BC类干粉(初期)和水基型的喷雾灭火器等灭火器,但不得选用装有金属喇叭喷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88、(多选题)扑救F类火灾应选用什么类型的灭火器?
A、简易式水基型喷雾灭火器
B、ABC类干粉等灭火器
C、BC类干粉
D、二氧化碳
答案:AC
解析:F类火灾是指烹饪物或烹饪器具火灾,如植物油、食用油,扑救时应该选用泡沫、BC干粉、水喷雾等灭火器。
、(单选题)扑救可能同时发生A、B、C类火灾和带电设备火灾应选用什么类型的灭火器?
A、ABC类干粉
B、水基型灭火器
C、BC类干粉
D、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BC类干粉和卤代烷灭火器。
90、(多选题)怎样测试消防电梯的运行功能是否正常?
A、现场启动(按下迫降按钮):火灾确认后,按下消防电梯迫降按钮,迫使电梯下降至首层或转换层,轿厢门打开
B、联动启动:探测器联动火灾报警控制器启动
C、消防电梯从首层运行到顶层不应大于60秒
D、消防电梯从首层运行到顶层不应大于30秒
答案:ABC
解析:消防电梯紧急迫降的正确做法是:(1)触发首层或转换层(避难层)的迫降按钮、查看消防电梯是否回落到首层或转换层门是否打开(2)分别触发两个相关的探测器、查看电梯的动作情况及反馈信息(3)消防电梯从首层运行到顶层不应大于60秒
91、(多选题)怎样使用照度计测试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的亮度?
A、测试前,应关闭非测试光源的电源,打开测试光源的电源
B、测试前,应关闭测试光源的电源,打开非测试光源的电源
C、测试时,打开电源开关,打开光检测器盖子,并将光检测器水平放在测量位置
D、按下量程键,选择合适测量档位。照度计开始工作,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照度值
答案:ACD
解析:照度计的使用方法是:(1)关闭非测试光源的电源、打开测试光源的电源(2)打开照度计的电源开关、将光检测器盖子取下并水平放置测量位置(3)选择合适的测量档位、开始测量(4)当数据比较稳定时、按下锁定键(HOLD)读取数据并记录(5)重复测量三次、读取并记录取平均值作为判定结果(6)测量完成后、将光检测器盖子盖上并关闭电源(7)长时间不用、将电池取下。
92、(多选题)怎样使用照度计测试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的亮度?
A、显示屏上显示数据不断地变动,当显示数据比较稳定时,按下"HOLD"键,锁定数据
B、读取并记录读数器中显示的观测值
C、重复测量三次,连续读数三次并记录;取其平均值作为判定结果
D、测量工作完成后,将光检测器盖子盖上,按下电源开关键,切断电源;长时间不使用,应把电池取下
答案:ABCD
解析:照度计的使用方法是:(1)关闭非测试光源的电源、打开测试光源的电源(2)打开照度计的电源开关、将光检测器盖子取下并水平放置测量位置(3)选择合适的测量档位、开始测量(4)当数据比较稳定时、按下锁定键(HOLD)读取数据并记录(5)重复测量三次、读取并记录取平均值作为判定结果(6)测量完成后、将光检测器盖子盖上并关闭电源(7)长时间不用、将电池取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