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全球金融风暴下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现状及其应对之策_以浙江省温州地区为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3:53:02
文档

全球金融风暴下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现状及其应对之策_以浙江省温州地区为例

全球金融风暴下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现状及其应对之策———以浙江省温州地区为例轩传树(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200020)内容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应对?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浙江省温州地区民营企业的解读,来回应当前这些现实问题。关键词:金融危机民营企业温州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71(2009)06-0040-003收稿日期:2009-05-20
推荐度:
导读全球金融风暴下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现状及其应对之策———以浙江省温州地区为例轩传树(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200020)内容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应对?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浙江省温州地区民营企业的解读,来回应当前这些现实问题。关键词:金融危机民营企业温州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71(2009)06-0040-003收稿日期:2009-05-20
 全球金融风暴下中小民营企业

生存现状及其应对之策

———以浙江省温州地区为例

轩传树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200020)

  内容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应对?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浙江省温州地区民营企业的解读,来回应当前这些现实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 民营企业 温州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171(2009)06-0040-003

收稿日期:2009-05-20

一、中小民营企业的基本生存现状

  温州素有“中国民营经济之都”、“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之称。经过30余年的发展,温州地区已经拥有14万余家民营企业,其中企业集团180多家,民营企业的数量、工业产值、上缴税收、外贸出口和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的99.5%、95.5%、80%、90%和93%。它们大多是土生土长的中小企业,是“草根企业”,所有的厂房设备都是个人财产,所以企业家的产权意识特别强,危机来临,企业亏了老板一般也不会逃,换言之,这样的企业一般比其他沿海地区主要依靠外资的企业更具抵御风险的坚定性和原动力。30年来,温州人集聚了大量财富,6000亿的民间流动资本,不仅说明该地区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且民间资本比较活跃,在中小企业面对困难的时候,可以比其他地区的中小企业更为容易得到补充资金。30年来,温州地区不仅形成了集聚经营、虚拟经营,以及经营多元发展的灵活运营机制,而且拥有一支比较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因此从主观态度上已经养成很好的抗危机能力。所以,就总体而言,相比全国其他地区,温州形势并不是最为严峻。

但是,长期以来,温州地区的民营经济也有自己的困境和苦衷。首先是产品市场的低端化。尽管温州地区的民企经过30余年的发展,其规模和档次已经得到不断提升,但是在进入一些高端尤其是垄断行业方面还是有很多,所以温州地区的民企大都从事一些低端产品的生产,在

市场竞争上主要以“三低”(即低成本、低价格和低附加值)取胜,而且职工的文化程度较低。其

次是服务不到位。这不仅表现在自身权威性不足,制度不规范;而且还表现在地方为保安定,“亲民过了头”,企业不仅承担了诸多社会责任,还要直接化解社会矛盾。再次是当地资源有限,发展受到诸多要素制约。这主要表现在土地供给紧张,水、电、卫生等公共设施跟不上,再加上外来人口远远超过本地人口,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很难吸引并留住人才。温州地区—

04—全球金融风暴下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现状及其应对之策

很多企业之所以难以做大作强,就是因为它们一旦有了一定规模,就会离开温州到外地发展。因此,软、硬环境不到位,全靠企业家顽强精神是难以为继的。当地人已经有这样的担心:当代温州人当老板,外地人为当地人打工;但是,下一代就可能出现当地人为外地人打工的现象。

二、金融危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影响

  一般而言,产品具有核心技术、外贸依存度不高、而且规模以上的企业,才具有比较强的抵御世界经济危机的能力,而温州地区的民营企业多以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出口加工型企业为主。因此,这些中小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的困境,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激荡下就可能更为凸显。据各种不同口径的统计数据显示,迄今温州地区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的企业占当地企业总数已达

9.4%~20%不等。

具体而言,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外贸订单直线下降。与同期相比平均减少30%,有的行业(比如太阳镜行业外贸订单下降70%)可能更为严峻。二是外企客户违约、毁约、逃债、赖账等现象日益增多。这些违约和拖欠货款的,不仅有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商人,也有欧美等发达地区的企业,违约现象已经占到温州对外贸易的10%~15%,拖欠货款数以亿计,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断裂和产品积压。三是国际贸易争端、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危机来临,外国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希望借此减少危机对本国的影响,甚至转嫁危机,于是反倾销、反补贴等争端更为频繁,其中一部分就是针对温州出口企业的(比如2008年9月俄罗斯“灰色清关”案,就使温州400余家企业受损70多亿元人民币)。当下,从保市场份额的角度看,多争取订单有利于扩大和占有市场,但是从保企业效益的角度看,现在接订单存在很大风险,到底是保市场还是保效益使得温州的中小民企处于一个两难境地。因此,即使是在当前外贸订单直线下降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仍然犹豫不定,订单不敢接或不愿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部分外贸企业开始考虑或已经转向国内市场。

三、如何看待和化解危机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日益显现的情况下,如何看待危机带来的风险,国家、地方以及企业自身应采取怎样的应对之策呢?温州地区的民营企业家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期待的。

(一)对于企业来说,目前遇到的问题,不一定都与金融危机有直接关系

30年来,温州民企每年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来自自然的,也有来自经济、社会甚至政治方面的。对于部分企业的停工或倒闭,企业家们普遍认为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正常现象,完全不必大惊小怪。目前,企业遇到的困难,有的可以说是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的大爆发,比如,近两年,从紧的货币、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已经使一大批中小型企业难以适应,此次危机对它们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而且,一些企业关门停工,并不等于真正倒闭破产,这些土生土长的企业家决不会轻言放弃,他们大多蛰伏观望,伺机而动,一到市场好转就会重新开张。即使部分企业真正关门倒闭了,只要一个产业中控制产业链的主导企业基本不变,因金融危机而停工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就会转移到这些主导企业,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整个外贸基本面,反而有利于部分企业做大做强。更何况,全球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某些直接的有利因素,比如危机使国际原材料价大幅下降,从而使企业生产成本得以降低;金融危机使出口受到影响,但是对外投资却是个大好机会,有实力的企业可以考虑到国外收购和扩张,等等。

14—2009年 第6期 

(二)从国家层面看,需要出台一系列为民营企业松绑、解困

一是逐步开放垄断行业。长期以来,民营企业进不了垄断行业,在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即使有些行业民营企业进入了,也无法生存,所以在中小企业所能进入的行业就很容易出现恶性竞争、产能过剩。二是直接为中小企业减税。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税很高,在全球基本上处于第二高位,而执行的一些减税又多为间接减税,比如出口退税,在这方面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民营企业难以享受得到。现在到了为中小民营企业直接减税时候了。三是逐步实现金融对内开放。长期以来,民营企业融资手段有限,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更为困难,因为它们不仅不能上市(因为过不了上市的门槛),而且仅有的通过银行的合法渠道又存在融资额度受限、利息高、担保抵押等困难,因此经常转向民间融资。现在,一方面中小企业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而产生对资本的大量需求,需要资金来弥补资金链的断裂,或更新技术、拓展市场;另一方面,温州地区又积累了6000亿的民间流动资本,在全国各地到处炒作,寻找出路。因此,解决资金供需双方的矛盾,迫切需要推进国内金融改革,金融要在加快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快对内开放。决不能因为我国金融业受到的冲击相比欧美国家小主要是得益于没有在此次金融危机前对内开放,就改变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和进程。要知道,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因为金融活动缺少监管,而不是金融创新的问题,更不是金融开放的问题。四是维护海外企业的合法权益。长期以来,中国民企在海外发展基本上没有得到的支持,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国家很少出面。现在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形势恶化,民企在海外发展更加艰难,有时困难已不是经济上的,而是社会和当地国家的问题,这需要中国做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

(三)从地方层面看,主要应该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对传统产业不仅不能放任不管,而且还要大力推进使其健康发展,工作重点是整合而不是转型。集中于传统产业的中小民营企业,大多经营粗放、缺少专利技术和工艺,客观上需要转型提高集约程度和产品、产业层次。但是如果刻意转型非但不能成功,反而会人为造成企业关门倒闭,造成就业不足。所以眼下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将低、小、散的中小企业整合成大的企业群,在整合的基础上再进行产业提升,有条件的、有能力的才能转型。二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今天,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已经凸现起来,因此,要把有限资源集中起来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鼓励生产制造业与市场营销分离,大力推进营销网络工程建设,这是温州地区长期以来的优势(因为温州企业已经形成多层次营销体系),也是中国比较容易做到的产业链中收益比较高的一环。因此,应该对企业拓展对外营销大力扶持。三是要淘汰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落后产业。要推进产业集群建设,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化,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品牌创新,打造主导企业,把家庭小企业纳入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之中。当前,应该从经济、、法律上鼓励创新而不是创业,因为现在缺少的不是企业,而是大企业、有影响力并能发挥龙头作用的大企业;应该扶持、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而不是单单鼓励技术创新,因为巨大的研发费用为绝大多数企业所无力承担。

总之,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伴随外需的大幅减少,客观上为我们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提供了巨大的“倒逼机制”压力,也迫使企业转型升级。原本是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和投入才能实现的转型,现在市场环境本身已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能够利用这个机会择优扶强,“该扶的扶,该死的死”,从而整合一批、倒闭一批、做大一批。这也许是金融危机所孕育的另一面———一个发展的新机遇。□

24—全球金融风暴下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现状及其应对之策

文档

全球金融风暴下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现状及其应对之策_以浙江省温州地区为例

全球金融风暴下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现状及其应对之策———以浙江省温州地区为例轩传树(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200020)内容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应对?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浙江省温州地区民营企业的解读,来回应当前这些现实问题。关键词:金融危机民营企业温州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71(2009)06-0040-003收稿日期:2009-05-20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