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公司概况:宝钢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Baosteel),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宝钢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总部位于上海。从1978年12月23日在上海长江口破土动工到今天,宝钢建厂已经36年。自2003年至2011年,宝钢连续八年进入世界500强。公司专注于钢铁业,2005 年新增贸易、航运、煤化工、信息服务等业务。2013年国内经济增速下滑,钢铁下游用钢行业需求增幅回落,钢材市场供需矛盾突出,钢铁产能过剩,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在国家治理大气污染背景下,钢铁企业环保任务抬高生产成本。总体看,钢铁行业高产量、高成本、低价格、低效益的运行态势没有改变。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钢铁市场形势,公司经营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宝钢已制定相应措施努力减少和控制风险。同时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广泛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同行业企业:首钢股份简介
中国首钢集团(简称首钢集团)始建于1919年。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2012年进入世界财富500强。2013 年面对内外交困严峻形势,公司对以冷轧公司为生产经营主体的钢铁主流程,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调结构、降成本为重点,强化精细化管理,压缩各项费用,大力降低成本,经营效果得到明显改善。2013年,公司生产钢材213.03万吨,同比降低4.%;实现营业收入92.50亿元,同比降低8.44%;利润总额-33921万元,同比增长36.59%。
三、营运能力的衡量及其分析
营运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所表现的效率研究实际上是狭义的营运能力的分析。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是指营运资产的效率和效益。营运资产的效率通常指营运资产的周转速度,而营运资产效率是指营运资产的利用效果,通过其投入和产出相比较来体现。其实质是对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对资金进行有效的利用,以尽可能短的周转时间,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创造尽可能多的营业收入。
为了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资产利用效益,分析企业资产利用潜力, 资产的运用效率评价的财务比率是资产周转率。主要从总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五个周转率进行营运能力分析。通过宝钢2011—2013年年度报表资料以及首钢2013年度报表资料,结合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各项资产周转率指标
如表:
1、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周转次数。其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
2013年宝钢的总资产周转率
= 1688379683.22÷【(220875843238.26 +226668339828.21)÷2】=0.85(次)
2013年宝钢的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85=424.69(天)
2012年宝钢的总资产周转率
= 191135536828.10÷【(231099745829.88 +214357301000.24)÷2】=0.86(次)
2012年宝钢的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86=361.74(天)
2011年宝钢的总资产周转率
=222504684693.73÷【(216065103749.73+231099745829.88)÷2】=0.995(次)
2011年宝钢的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995=361.81(天)
2013年首钢的总资产周转率
= 9250190792.61 ÷【(161183382.12 +15771468287.63)÷2】=0.58(次)
2013年首钢的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58=620.55(天)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宝钢总资产周转率整体处于下降趋势,2013年比2012年仅下降0.01;但与同行业首钢相比,总资产周转率高于0.27,而总资产周转天数却缩短了195.86天。说明该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有所下降,效率差,将会影响盈利能力,但与同行业相比,企业整体资金周转是可控的。在今后,宝钢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多余、闲置资产及时进行处理,以提高总资产的周转率。
2、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占用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周转次数。其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固定资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余额)÷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
2013年宝钢的固定资产周转率
=1688379683.22÷【(79451375744.49 +86218213718.97)÷2】=2.29 (次)
2013年宝钢的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29 =157.21 (天)
2012年宝钢的固定资产周转率
=191135536828.10÷【(115371361577.46 +79440015016.44)÷2】=1.96 (次)
2012年宝钢的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1.96 =183.46(天)
2011年宝钢的固定资产周转率
=222504684693.73÷【(117737019179. +115371361577.46)÷2】=1.91 (次)
2011年宝钢的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1.91 =188.53 (天)
2013年首钢的固定资产周转率=9250190792.61÷【(86956568.52 +5178688130.95)÷2】=1.34(次)
2013年首钢的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1.34=269.03(天)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越充分,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合理,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有效。从以上计算数据看出,宝钢与2011、2012年比较,2013年固定资产周转率能力上升,且效率逐步在提高,其周转数仍高于同行业宝钢111.82天。说明该企业的固定资产得到充分利用,提供的生产经营成果比较多,企业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3、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是流动性较强、风险较小的资产,企业资产好坏与其密切相关。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与综合利用效率的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金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其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
2013年宝钢的流动资产周转率
= 1688379683.22÷【(69741133808.75 +780598746.13)÷2】=2.567(次)
2013年宝钢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2.567=140.25 (天)
2012年宝钢的流动资产周转率
= 191135536828.10÷【(79234256979.75 +69380803448.59)÷2】=2.572(次)
2012年宝钢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2.572=139.96 (天)
2011年宝钢的流动资产周转率
= 222504684693.73÷【(688383852.73 +79234256979.75 )÷2】=3.00(次)
2011年宝钢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3.00=120 (天)
2013年首钢的流动资产周转率
= 9250190792.61÷【(2956711030.70 +6190941209.38)÷2】=2.02(次)
2013年首钢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2.02=178.00 (天)
从以上计算数据看出,宝钢2013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与2012年基本持平,与2011年仅下降0.03,其周转率和周转天数仍高于同行业首钢,说明该企业在这个时期内利用流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比较稳定,但可能存在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4、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它表示从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应收账款周转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收回得越快,应收账款的流动性越强,同时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2013年宝钢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1688379683.22÷【(8551131045.38 +11274903876.09)÷2】 =19.14 (次) 2013年宝钢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19.14 =18.81 (天)
2012年宝钢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191135536828.10÷【(69833119.47+8542193127.62)÷2】 =24.62 (次) 2012年宝钢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24.62 =14.62 (天)
2011年宝钢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222504684693.73 ÷【(67252000.41 +69833119.47)÷2】 =32.45 (次) 2011年宝钢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32.45 =11.09(天)
2013年首钢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9250190792.61÷【(115305850. +148032335.83)÷2】 =70.25 (次)
2013年首钢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70.25 =5.12 (天)
从以上计算的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处于下降趋势,与同行业相比差距较大,仅是首钢的四分之一。说明宝钢的营运资金过多地滞留在应收账款上,占用销售收入太高,管理效率下降,增加了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风险,同时影响企业资金周转,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弱,资金的机会成本变大。宝钢应该及时调整信用,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工作。同时要合理计提应收账款的折旧,以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
5、存货周转率
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存货占比重较大,变现能力最弱,风险最大,通常其价值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反映存货水平的指标是存货周转率。它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回收等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因计价基础不同,又分为基础型和收入型存货周转率。仅以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如下: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余额+期末存货余额)÷2
收入基础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
2013年宝钢的收入基础存货周转率
=1688379683.22÷【(288724236.21 +31086740188.46 )÷2】=6.33(次)
2013年宝钢的收入基础存货周转天数
=360÷收入基础存货周转率=360÷6.33=56.90 (天)
2012年宝钢的收入基础存货周转率
=191135536828.10÷【(373713386.91+28790882932.79 )÷2】=5.78(次)
2012年宝钢的收入基础存货周转天数
=360÷收入基础存货周转率=360÷5.78=62.32 (天)
2011年宝钢的收入基础存货周转率
=222504684693.73 ÷【(38027321873.88 +373713386.91 )÷2】=5.90(次)
2011年宝钢的收入基础存货周转天数
=360÷收入基础存货周转率=360÷5.90=61.01 (天)
2013年首钢的收入基础存货周转率
=9250190792.61÷【(1213667333.84 +1031596638.15)÷2】=8.24(次)
2013年首钢的收入基础存货周转天数
=360÷收入基础存货周转率=360÷8.24=43.69 (天)
从以上计算的数据可以看出,看该企业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比往年有明显提升,仍低于同行业首钢的水平;其周转数与同行业首钢相差13.21天。说明宝钢股份的存货周转水平在不断加强。宝钢股份虽然在逐年不断改善,但与同行业企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仍有管理和提升的空间。
小结:
综合上述分析,总体来说,宝钢股份公司的资产运用状况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因为该公司的资产周转率有逐年上升之势,包括存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等大多数资产周转率指标。但距离同行业企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仍有管理和提升的空间。其中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幅太小,与同行业平均值相比,差距较大,仅是首钢的四分之一。说明应收帐款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资金的机会成本变大。宝钢应加强资产管理,优化资产结构。如及时进行处理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多余、闲置资产,以提高总资产的周转率;及时调整信用,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工作,合理计提应收账款的折旧,以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同时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从不同环节、角度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的减少经营占用资金,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