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连是世界名著《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王政复辟时期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于连出生平民阶层,但他不满于现状,也不满于自己所在的阶级。于是他刻苦研习各种知识,各种语言。终于被看中,被聘为家庭教师。他是有野心的,有自尊的。他身上体现出的来自平民阶层的纯朴和高傲,还有作为年轻人的生机和活力,正是这样错综复杂的双重性格: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雄心与野心、虚伪与正直才导致了他以后命运的多舛。面对自己的良知,他不能抛弃野心;面对两位女性的热情,他不能揭下面具;面对真诚,他不能以诚相待。于连是波旁王朝时期反对封建权贵的勇士,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代表,拿破仑时代的悲剧英雄。他崇尚拿破仑,也梦想像拿破仑那样拥有辉煌的人生,然后名垂千古。于是,他不断奋斗。他有理想,识时务,有意志,有骨气,为了理想生活的实现而奋斗不息。但是,作为小资产阶级分子的于连,性格复杂,既有仇恨和反抗上层社会的一面,又有投靠的一面。他的矛盾性格决定了他对生活一切的不满和满足都取决于自身的利益。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小资产阶级分子的反抗性、妥协性。他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无权和受压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他的异样性格是他不断走运的主要动力,但同时也被利用成为失败的直接原因。
他一生的遭遇,他的希望、追求、奋斗、失败,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的命运。他既有反抗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他的反抗性产生于社会对他的压制,基于个人向上爬的野心。他所以追念大时代,是因为那时像他这样有才干的青年有数不清的机会可以在公共事务的广大场合大显身手,可是在扼杀一切生机的王政复辟时代,他只能扮演“一个叛逆平民的悲惨角色”,成了“一个跟整个社会作战的不幸的人”。他蔑视贵族阶级“合法的权威”,憎恶教会的虚伪卑鄙,鄙夷资产阶级的“污秽财产”。他对社会进行了绝望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法国人民对复辟社会的情绪。
总之,从他奋斗的一生来看,“悲剧英雄”的称号或许更适合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