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 有限法偿 无限法偿 格雷欣法则 商业信用 消费信用 银行信用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汇票 本票 承兑 票据贴现 可转让大额存单 回购协议 场外市场 金融衍生工具 远期合约 期权合约 期货合约 性银行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表外业务 信用证 汇兑 货币需求 流动性陷阱 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 货币乘数 派生存款 基准利率
菲利普斯曲线 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传导机制
二、简答:
1.简要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2.简述信用的主要形式。
3.简要分析金融市场的功能
4.什么是货币市场?货币市场主要有哪些子市场?
5.简述古典利率理论的基本原理。
6.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7.简述利率决定的可贷资金理论。
8.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9.什么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主要有哪些?
10.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有哪些类型的金融机构?
11.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12.银行发挥“银行的银行”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3.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4.银行有哪些主要职能?
15.简述现金交易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16.简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现金余额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17.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论)
18.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凯恩斯学派对其理论的发展。
19.简述我国货币供给层次的具体内容。
20.简述存款派生公式并简要分析制约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因素。
21.货币最终目标一般是哪几个?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冲突。
22.可供选择的货币中介目标主要有哪些?其选择标准是什么?
23.何谓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并简述其优缺点。
三、论述
1.试论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2.试比较实际利率理论、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和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3.分析利率变动对投资和储蓄的理论影响效应,结合实际分析有哪些因素可能制约这些理论效应的发挥。
4.阐述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5.给出并分析货币乘数模型的基本含义,根据这个模型分析居民、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6.结合实际分析近十年来我国央行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
7.分别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可能成因。
8.分析通货膨胀的社会福利成本与治理措施。
9.分析2010-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10.运用货币传导机制理论分析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在货币传导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