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个方面,所以如何保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就需要保持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
所谓资产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所以,我们需要降低资产变现的成本和加快资产变现的速度,换句话说就是要提高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所以我觉得主要方法是建立分层次的准备资产制度。通过多层次来应对不可预知的风险,到达多层保险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建立各种的现金资产和短期有价证劵。其中现金资产我们可以通过库存现金,同业存款和在银行的存款来增加,应为它们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第一级准备。而短期有价证劵一般为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流动性较强的债券,比如超额准备金,短期证劵,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短期证劵和其他流动资产等。虽然与现金资产来比流动性不如前者强,但与其他资产相比还是具有变现速度快变现中损失较少,所以可以作为第一级准备的补充,作为第二级准备。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二级准备的规模种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一般来说小银行侧重从资产方面取得流动性,二级准备就多一些;而大银行有能力从负债方面取得流动性,所以二级准备少一些。这里我们要注意在二级准备的流动性工具中,国库券是最适宜的,因为风险非常的小,而商业票据由于风险较大,所以只有高级别的才可以成为第二级准备金。
以上是资产流动性的主要调节方式,下面我们来分析负债流动性的调节。
在负债流动性方面我认为主要是通过增加负债的形式从市场上借入资金来满足流动性的需要,包括向银行借款,拆入超额准备金,对国外分支机构负债,发行可转让大面额存单,发行商业票据和出售贷款等形式。但是这种负债流动性也存在这两大问题,也就是第一:资金的成本高,所以银行不可能大量的采用这种方法来来保证流动性,只有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增加借入款可以减少银行持有的一级二级准备的情况下才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必须使资产盈利的增加大于负债成本的增加,所以我们要有一个综合的考虑,既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也要使利润最大化。第二点就是银行的信誉,所以这也是刚才为什么提到小银行的负债流动性较少的原因,因为小银行的信誉比较低,不能做到比较大的负债。
由此可见银行保持流动性的关键还是在于资产的流动性上,特别是二级准备上,负债的流动性应当作为对其的补充来加以,不能因为一时的可以获得大量流动性资金而盲目的采取负债的方法,这样不利于银行的长期发展。
因此就要求银行保持一个合理的资产结构结构并根据但是的实际情况有控制的调整就够,当流动性不足时可以把持有的高级别期限长的证劵等出售一部分来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在流动过剩时增持一些国库券等的债券来减少资金的流动性,已达到一种平衡。。以上就是我对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看法,望老师指正。
初春
0807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