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在系统开机以前应该检测以下机械性指标:
∙检查多介质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的工作状态
∙连通压力容器前对进水管进行清洗
∙化学加药管线和各阀门
∙化学加药是否很好地与原水混合
∙当化学加药泵停止时RO系统可以安全停机
∙原水进膜前所有余氯被去除
∙预处理和膜系统的仪表监测是否正常
∙校准仪表
∙安装产水压力保护如爆破膜
∙管路是否清洁,各压力保护阀是否正常
∙各个泵是否正常运转
∙检查产水侧、源水侧、浓水侧的各个阀门
∙开始运行时只进设计水量的50%以下比较安全。
二、开机顺序
∙操作开机程序前必须仔细冲洗预处理,不能让污染物进入反渗透膜。
∙确认所有阀门在正确位置。进水和浓水控制阀全部打开。
∙低压进水将管路和膜中的空气排干净,压力在30-60psi下冲30分钟,产品水和浓水排放。在这个工作中同时检查是否有泄露的地方。
∙系统冲洗干净后,关上进水压力阀门,但一定要打开浓水阀门。
∙缓慢开启进水阀门,不要让压力超过4.0kg/cm2(60psi),然后打开高压泵。
∙逐渐开大进水阀门提高压力和流量,慢慢关小浓小阀门提高回收率。
∙重复上一步操作,慢慢将回收率调节到设计值,并检查压力不要超过设计极限。
∙调节两个阀门后,计算系统回收率并且和系统设计回收率相比较。
∙检查化学加药如酸,阻垢剂,亚硫酸氢纳,测试PH值,电导,硬度,碱度来确认LSI朗格利尔指数。
∙开机1个小时后记录所有数据,查看产水电导值,并且分别检测每个压力容器的产水电导。
∙运行24到48小时后,记录所有数据,比如进水压力,各段压差,水温,流量,回收率和电导。
三、系统运行维护需连续记录运行数据
我们建议一定将所有系统运行参数记录完全。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判断系统的性能,而且对于故障诊断和性能担保都是必须的。
反渗透系统的性能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预处理单元,所以预处理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维护都也需记录下来。
1、预处理系统
∙开启原水泵,注意观察砂滤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的压力降以确定反洗周期。
∙检测进水中的余氯浓度
∙注意软化器的再生
∙注意微滤或保安过滤器的进出口压力,当压差增加到设计值时要清洗或更换滤芯
∙在预处理过滤流程的前后测定SDI和浊度
∙注意酸和其它化学品如混凝剂、阻垢剂的消耗,根据原水中钙和其它难溶盐的多少,可以调整加阻垢剂和加酸的比例。
2、反渗透运行的数据
∙每个运行班组必须连续记录运行数据
∙对产水,浓水,原水完整的水质分析,开机以后一周一次
∙原水产水和浓水的PH值,原水温度
∙浓水中的朗格利尔指数(浓水含盐量小于10,000ppm时)
∙浓水中的Stiff和Davis饱和指数(浓水含盐量大于10,000ppm时)
∙高压泵后的原水压力
∙进水各点、产水和浓水各段的压力值及压力降
∙产水量和浓水量,计算回收率不要超设计极限
∙进水、产水和浓水的电导或TDS值,进水含盐量和浓水含盐量计算出平均浓水含盐量,从而计算出平均脱盐率。
3、维修记录
∙记录日常维修工作
∙记录机械故障和维修更换以及反渗透状况和预处理中保安过滤芯的更换。
∙记录膜元件位置的变化并记录膜的编号
∙记录表计的校验
∙记录膜化学清洗的日期,清洗时间,清洗药剂的品牌,还有PH值,温度,流量,压力。
一、系统实施背景
因井下生产用水硬度高,杂质多,悬浮物多等特点,造成综采工作面支架液压系统污染,支架滤芯、阀等精密液压元件堵塞,锈蚀严重。液压系统材料消耗费用大,部件更换频繁,生产误时影响多,严重制约生产。
通过安设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提高综采工作面生产用水水质,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执行标准
1、2013版 《煤矿安全规程》
2、GB3836.1-201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
三、系统适用环境及条件
井下最大相对湿度95%, 平均相对湿度55%,局部有淋水;红柳林煤矿为低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
四、系统组成概况
1、系统组成:根据井下生产用水需求,并考虑一定富余量,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按照10m3/h进行配套。
该乳化液配比给水反渗透装置有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原水箱及沙过滤、反渗透主机及碳滤器、除盐水箱及加药装置,中间通过弹性软管相连,具体情况见下图:
其中:三个设备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根据工作面具体布置情况进行布置,图示中主视图左侧接进水管道,一般为经过清水过滤站过滤后的水,右侧为产水口接乳化液配比装置。针对井下左右综采工作面不同布置情况,设备可以进行前后整体旋转,以保证整体设备正面面向人行通道,方便日常操作维护。
2、系统工作原理:本系统分为预处理及反渗透两部分。预处理部分采用砂过滤、碳过滤两部分,为反渗透处理提供合格水质,保证反渗透装置能平稳、可靠运行。反渗透采用RO反渗透方式,去除水中各种无机盐、溶解性有机物、胶体。下图为工作原理图:
3、系统安装方案:
整套设备通过板车安装在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上,和乳化液泵站整体配套,连接件相关尺寸必须匹配,安装在设备列车,要求板车长度不得超过4000mm,宽1400mm,轨距为900mm。
五、系统主要设备清单
1、系统配置清单
| 序号 | 名 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1 | 乳化液配比给水反渗透装置 | TMROJ(I‐10) | 套 | 1 | |
| 1.1 | 原水箱及沙过滤 | 台 | 1 | ||
| 1.2 | 反渗透主机及碳滤器 | 台 | 1 | ||
| 1.3 | 除盐水箱及加药装置 | 台 | 1 | ||
| 1.4 |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PLC控制柜 | KXJ660 | 台 | 1 | |
| 2 | 安装连接件 | 套 | 1 | ||
| 3 | 平板车 | 与水处理设备尺寸匹配 | 台 | 5 | |
| 4 | 备品备件(10%) | 套 | 1 |
2、供货周期:要求自合同签订之日起20日历天内到货。
六、系统主要功能及参数要求
(一)主要功能
1、水处理系统要根据除盐水箱液位高低情况,进行自动制水和补水,水处理系统的进水和出水全部采用电磁阀控制,并开放通讯接口协议,由泵站厂家进行集控。水处理系统具有与乳化液自动配比自联动功能,可根据乳化液配比情况,自动进行产水与供水。
2、本水处理系统采用砂过滤器+碳过滤器+一级反渗透(RO)。
整个系统分为两部分:预处理和反渗透。整套乳化液配比给水反渗透装置容量按1×10t/h设计。原水经过预处理后,达到反渗透进水要求,使反渗透装置能平稳、可靠运行。设备包括砂过滤器、碳过滤器和加药装置等,加药装置采取自动配比加药方式。
反渗透(RO)技术是利用逆渗透原理,采用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反渗透膜,能去除水中各种无机盐、溶解性有机物、胶体。本系统设置一级反渗透装置,经预处理后的水经过一级反渗透装置贮存在除盐水箱,再由除盐水泵送至乳化液配比给水系统。
为了乳化液配比给水反渗透装置大量耗水,设置一个5m3的除盐水箱。乳化液配比给水反渗透装置启动时,由除盐水泵将除盐水送至乳化液系统。
在原水中加絮凝剂和杀菌剂,经砂过滤器和碳过滤器除去大部分悬浮物、微生物、有机物和胶体,为清水。在清水中加还原剂、阻垢剂,保护RO膜,防止膜结垢,经保安过滤器处理,使清水中综合污染指数SDI≤4mg/L。预处理过后的清水,经一级反渗透高压泵升压,进入一级反渗透膜组件。清水在一级反渗透膜组件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产水进入到除盐水箱,另一部分作为浓水排放。
反渗透在运行过程中定时(时间可以设定)或在停机时自动进行低压冲洗;反渗透膜组件需要进行定期化学清洗,来恢复各种污染引起的产水量下降、操作压力升高、脱盐率下降等症状。
3、碳过滤器:配置2台φ500mm的不锈钢的砂过滤器。当压差大于0.05Mpa时,要对砂过滤进行反洗,时间一般为三天一次,具体反洗周期视原水浊度而定,反洗方式为水反冲洗。
4、反渗透装置:在此系统中采用美国陶氏公司生产的膜件作为反渗透膜的供应商。通过陶氏公司提供的反渗透膜计算软件ROSA6.1可以选择出最合理的系统配置。
反渗透系统中,采用不低于陶氏BW30-400产品,此膜件专用于苦咸水的纯水处理工艺,单支膜脱盐率在99.5%以上,膜的表面积为400平方英尺,单只膜的产水量达40m3/天以上。
此膜件均是通过增加膜面积合组件效率来提高产水量,因此保证了膜污染的低速率,长久的提高水量,延长了使用寿命。膜件高产水量的优点能使新设计的系统的运行压力更低,可增强系统运行的经济性。膜面积的增加可使膜件数量的减少,降低了初次投资的成本。
采用陶氏膜组成的单级反渗透系统的回收率不得低于75%。
5、水箱及水泵:
本系统设置5m3原水箱一台、5m3除盐水箱一台,水箱材质不锈钢内外防腐,水箱设侧人孔、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排污管,配有液位控制接口。本系统设有原水泵1台(CDLF8-5KSWSC),高压泵1台(CDLF8-18KSWSC),除盐水泵1台(CDLF4-7KSWSC)。水泵接口采用卡箍连接。
(二)参数要求
1、反渗透装置参数:
型号:TMROJ(I-10)
处理能力:10m3/h
进水压力:≤0.3MPa
工作温度:5℃-38℃
2、必须适用于红柳林现有井下生产进水水质,由供货方现场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进行合理设计药剂配比。
3、经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必须满足以下指标:
| 序 号 | 项 目 | 单 位 | 指 标 |
| 1 | 色度 | 度 | ≤ 5.0 |
| 2 | 浑浊度 | 度 | ≤ 1.0 |
| 3 | 臭和味 | — | 无异味、异臭 |
| 4 | 肉眼可见物 | — | 不得检出 |
| 5 | PH值 | — | 6.0 ~ 8.0 |
| 6 | 总溶解固体(25℃±1℃) | mg/L | ≤ 25.0 |
| 7 | 高锰酸钾消耗量 O2 | mg/L | ≤ 1.0 |
| 8 | 氯化物 Cl- | mg/L | ≤ 6.0 |
| 9 | 原水导电率 | us/cm | ≤200 |
| 10 | 总硬度 | mg/L | ≤200 |
| 11 | 微生物含量 | 含量较低 |
七、设计联络
1、供货方应承担整套设备的设计、制造与调试的所有责任,保证系统设备正常安装使用。
2、为了确保设计配套的准确性,供需双方应召开技术联络会,会议相关费用由供货方承担。会议地点及时间在合同协商阶段决定。双方将签署会议备忘录,并作为设计依据,与合同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3、供货方负责与相关配套设备供应商的技术联络工作,确保水处理系统正常投入使用,并满足乳化液泵站运行需要,相应费用由供应商承担。各设备配合要求及尺寸,通过设计联络会互相确认。
八、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要求
1、设备必须符合各自的产品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说明书及试验检测报告。
2、在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的质保期内,供货方必须免费维修和更换、恢复系统性能,系统质保期为井下安装起1年。
3、供货方负责系统设备的提供,指导安装和调试,并负责操作维护技能培训。
4、在保质期内,当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时,在接到使用方电话通知后,供货方必须在24小时内到现场处理故障(所发生的费用由供货方承担),并定期进行售后巡回服务指导。
5、供货方应免费提供其费用不少于投标总价10%的配件,并根据经验提供“质保期内的备品备件明细表”,同时还必须保证设备在使用期内长期提供配件供应。
九、产品证件及技术资料要求
1、提供随机生产许可证、防爆合格证、煤安证、产品合格证、说明书、以及完整的出厂试验检测资料。
2、提供系统设备安装图及原理图。
3、提供设备使用说明书等相关技术文件纸质资料6套,电子版资料1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