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完整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诗词赏析复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2:19:37
文档

(完整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诗词赏析复习题

七年级诗词赏析复习题【2016·广西桂林卷】(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5题。(6分)登幽州台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4、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15、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答案】“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2
推荐度:
导读七年级诗词赏析复习题【2016·广西桂林卷】(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5题。(6分)登幽州台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4、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15、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答案】“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2
七年级诗词赏析复习题

【2016·广西桂林卷】(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5题。(6分)

登幽州台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4、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15、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2016·四川省巴中卷】(二)古诗词赏析(4分)

14.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①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围绕“       ”字来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     的气势。(2分)

(2)诗歌的最后两句被誉为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015·辽宁省朝阳卷】8.对《望岳》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用设问的方式写出远望中的泰山郁郁葱葱,绵延连亘,掩映齐鲁大地。恢宏壮阔,极富气势。

B.颔联中的“割”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泰山像一把巨斧,把阴阳和昏晓劈开,泰山险峻、雄伟的高大形象给人深深的震撼。

C.颈联中的“曾云”“归鸟”是诗人细望所得,心胸激荡,云层重叠;凝目细视,归鸟入林,给人心胸开阔之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晚年杜甫的内心感受,他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心生惆怅之情                        8.D

【2015·辽宁省沈阳卷】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全诗紧扣诗题“望岳”,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意境开阔。

  B.首联以设问提起,表达了作者看见泰山时的惊喜和仰慕之情。

  C.颈联写了望山的人和归林的鸟.表现了作者归隐山林的志趣。

  D.尾联由望岳而生登岳之志,表现了诗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决心。    5.C 

【2015·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卷】

(二)古诗赏析(3分)11.(1)全诗是围绕着“   ”字来写的。(1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2分)

答:              

11.(1)望(或:看、观、岳、山)(1分)(2)示例:①表明了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也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决心。 ②表明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决心。(2分。意对即可。)

【2015·湖北省鄂州卷】(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9.本诗前 三联运用设问、对偶和等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 的气势。(2分)

答:      

10.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3分)

答:      

(一)9.比喻、夸张、拟人(任答一种即可)  高大雄伟(意近即可)(每空1分,共2分。)

10.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意近即可,3分。)

【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卷】(二)古诗鉴赏(4分)16.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诗歌围绕诗题中哪个字着笔,着重写了什么内容?(2分)

答:            

(2)说说你对尾联的理解。(2分)

答:            

(二)古诗鉴赏(4分)16.(1)答:诗歌围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1分)着重写了望泰山的所见所感。(1分)

(2)答:可围绕尾联的作用或含义答题,也可以从赏析语言的角度答题,言之有理即可。

【2015·河北卷】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6. (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 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7. B

【2015·湖南省常德卷】(一)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7-18题。(5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浮云”在这里指       。(1分)

18.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4分)

答:          

17.(1分)困难、挫折(消极的事物)

18.(4分)前两句写出了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1分)为后两句作了铺垫(蓄势)。(1分)是前两句的升华(很自然地表达了本诗的主旨)。(1分)

【2016·江苏省淮安卷】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6分)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6.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3分)

答:                                           

5.这是一首纪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表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

6.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2016·湖北省十堰卷】(二)阅读《游山西村》,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23.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4.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答:              

答案:(1)D.(2) 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2015·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玉林卷】阅读《游山西村》,完成第4题。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淳朴的农民朋友邀请诗人到家里作客,他对诗人说,请别嫌弃农家的酒有些浑浊,今年农作物丰收了,家里有丰足的鸡和猪款待您。

B.在前住农家的路上,诗人越过一重重山,蹚过一道道水,正疑惑无路可行之时,忽见柳林浓绿,花丛艳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一路走来,诗人感悟到了生活的道理: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只要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寻找到出路,到达目的地。[来源:学*科*网Z*X*X*K]

C.春社祭日已临近,村民们穿着布衣,带着素帽,你吹着箫,我击着鼓,一起快乐地庆祝丰收——村子里仍然保存着古朴浓厚的乡俗民风。

D.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不但流连忘返,还与村民相约;虽然自己年老体弱,即使拄着拐杖,即使是在月夜,以后也可能随时再来登门拜访。       4.B 

【2015·贵州省安顺卷】(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0-12题。(7分)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1分)

11.这首诗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3分)

答:                         

1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一)10、龚自珍  (有错不给分)(1分)

11、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环境描写烘托“离愁”(或将离愁寄托于景)。(意思对即可)(3分)12、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充满了奉献精神。(表达主题思想2分)

【2015·河南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共4分)《己亥杂诗》

 20.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2分)

答:            

21.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

答:            

20. 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符合诗意即可。2分)

21. 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意思对即可。2分) 

【2015·四川省南充卷】12.诗词鉴赏。(5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3分)

     答: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答:                      

12. (1) 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 通顺写出大意 2 分。有文采 1 分)(2) 宁静、淡泊、怡然自得。 (2 分) ( 意近即可)

【2015·四川省资阳卷】(四)(4分)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4.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1分)

                                                                                 

25.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3分)

                                                                           

(四)(4分)24.(1分)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意对即可)25.(3分)①“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2分,意对即可)②“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1分,意对即可)

(1)发挥你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2分)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            

12.古诗鉴赏(4分)(1)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围绕“时节,时节、雨夜、池塘、蛙鸣”展开合理想像组织语言即可)。(2分)(2)寂寞(2分)

文档

(完整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诗词赏析复习题

七年级诗词赏析复习题【2016·广西桂林卷】(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5题。(6分)登幽州台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4、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15、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答案】“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