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P10-11
教学目标:1、明白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依照实际情形,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重点难点:能把握精确数和近似数的特点。
能依照实际情形,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数,你注意过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近似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
多媒体出示教材中阅兵活动的材料。
读一读,说一说,你能分别精确数和近似数吗?
通过比较,说一说近似数一样有什么特点?
体会一下,什么情形下使用精确数或近似数?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见到的一些近似数。
2,学习“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出示题目:世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但报道中称“近2万平方米”,那个地点的“2万”是如何得到的?
师:你明白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吗?
用“四舍五入”法能够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是什么含义?如何使用这种方法?
强调:取近似值到某一位时,只要看它后一位数字用四舍五入即可,前面的都不必看。
介绍“≈”的含义,约等于,接近但不等于。
出示题目: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2人,“约20万人”那个数是如何来的?假如精确到万位呢?假如那个数分别四舍五入到千位、百位、十位,近似数分别是多少?
试一试下题:某乡镇共有223473人。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223470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223500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223000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220210
三、巩固新知
1、 “练一练”的1、2题,学生完成,汇报如何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以及取近似数的方法。
2、 “练一练”的3、4题,小组交流,讨论“四舍五入”法如何应用。
3、 “练一练”的5题,课外完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你能从生活中找到5个精确数和5个近似数吗?
五、板书设计
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能够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
某乡镇共有223473人。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223470
那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同时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因此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能够分为人一辈子、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能够积存40多则材料。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四舍五入到百位:约223500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四舍五入到千位:约223000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四舍五入到万位:约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