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名称
果蔬花卉生产专业
二、专业设置的原则
(1)专业的设置、调整,原则上遵循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依据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旅游市场建设情况和四川是个旅游大省的,人才需求的情况,积极稳妥地设置、调整专业,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以满足我省果蔬花卉生产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设置突出科学性、发展性原则,满足学生、专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结合四川省人才需求,以市场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依据,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专业设置遵照教育部及旅业制定的相关专业设置标准,业务规范的基础上,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并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完善该专业在本校已具有的硬软件条件。
三、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可行性
果蔬产业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必需产业,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前景广阔。据统计,全国蔬菜总产量09年已达到6.41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9.6%;1980年,我国人均蔬菜占有量为62.5公斤,目前人均蔬菜占有量427公斤,增长了6.8倍。上世纪90年代,蔬菜产业年均增长14.5%,而粮食增长不足7%,蔬菜产业增幅在加快,需求量越来越大。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更快,1980年全国设施蔬菜不足10万亩,到2007年达到5050万亩,增长504倍。从资料上看,尽管人均占有蔬菜量达到427公斤,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蔬菜需求量还会有较大幅度提高。果蔬作为生活必需品,刚性需求越来越大。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的调整,国民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温饱型转入营养健康型。对蔬菜的需求尤其是品质的需求越来越强,居民对安全、营养、保健蔬菜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北方,冬季土豆、白菜为主的蔬菜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冬春淡季不淡,由过去的有什么吃什么,变为吃什么有什么。从国际市场前景分析,世界蔬菜消费量大约年均增长5%以上,按此增长幅度计算,年均增加蔬菜4000万吨以上,到2015年总消费量达到12.8亿吨。而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原因,发达国家蔬菜生产不断萎缩,这为我国蔬菜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国内情况看,8月18日,总理召开了一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蔬菜产业发展,要求、各地保住市民的“菜篮子”,这为我们发展设施果蔬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种植花卉的优势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优势、花文化优势等几个方面。“十五”期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万公顷,比“九五”期末的15万公顷增长326.7%。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中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对生活环境的改善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花卉,国内外的各大盛会,也无疑给中国花卉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花卉业将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以上形式看,要发展我国的果蔬花卉生产,就需示大量的懂相应知识的初中级人才,参与果蔬花卉的生产与管理。这些人的培养,无疑落在了中等职业学校的肩,从而也保证了开设该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我县地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780米,最高海拔2349米、最低海拔277米,总体地貌“七山一水两分田”。耕地面积85.9万亩,其中田50.74万亩,旱地35.16万亩。这样的县情,山多,地多,再加上我校周边有一个大型的农场(现在主要生产花卉),五个果场(主要生产柑桔、桃李、梨、葡萄、西瓜等),三个菌生产场(主要生产平菇、香菇、金针菇、姬菇等),这为我校开办此专业提供了足够的见习和实习场地。为此,通过多方调研论证,我校拟开办果蔬花卉生产专业。
四、设备设施和师资
我校开办果蔬花卉生产专业,具有较强的硬件设施,有多媒体实训室3个,果树花卉实训基地25亩,在我镇的东阳村果场、下八乡果场、昆池农场、天台桃园、南坝菌业有限公司、宣汉黄金槽果蔬园区等实训实习基地10个,并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农科院为科研协作友好单位。我校果蔬花卉生产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12名,全部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8名,中级教师15名。其中有6名教师从事果蔬花卉生产专业课教学20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行业经历,和较高的文化修养专业能力,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
五、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中专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构建以园艺生产、果蔬栽培加工为核心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从事技术性操作性较强的农产品栽培花卉、品种试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与植物营养成分分析的高级应用性职业技术人才;获得相关栽培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技术人才。
本专业构建以园艺生产、食用菌栽培加工为核心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够用为度”的原则,本专业学生应具备:中专相当的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栽培料处理的知识;果蔬花卉栽培技术知识;农业现代化及环境保护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计算机及一定的外语水平。学生应具备:能够开展种植工作的能力;常见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的能力;栽培土壤或培养基营养成分分析的能力;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能力;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
六、毕业生能力组成
1.具备扎实的数学、语文、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园艺场(园)的规划设计、园艺作物栽培、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草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等方面技能;
4.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与园艺植物生产相关的有关方针、和法规;
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获得果树或绿化中级工专业技能证书。
七、就业方向
从事果树、经济林、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花卉载培与养护、品种选育及果蔬贮藏加工技术、园艺生物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