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
1.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鸣(háo) 起(dié) 澎(bài) 义愤填(yīng)
B.徨(páng) 花(pǔ) 深(suì) 乎不同(jiǒng)
C.凹(dàng) 水(dián) 徘(huái) 烟雾缭(rào)
D.注(xiào) 堂(nóng) 强(jué) 移默化(qián)
2. 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肿胀 斑澜 当知无愧 人声鼎沸
B.屏嶂 踌躇 义愤填膺 妇儒皆知
C.轻捷 喧闹 锋芒毕露 迥乎不同
D.骊歌 污秽 一反即往 荒草凄凄
3. 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B.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D.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②④①③⑤
二、名著阅读
结合小说《骆驼祥子》,完成下列各题。
(1)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困女孩_______________,等等。
(2)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虎妞掏钱买车 ②虎妞假装怀孕 ③虎妞“下嫁”祥子 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③④②①
三、语言表达
根据你对巫山的了解,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我们美丽的家乡巫山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她的山雄奇秀丽、千姿百态,她的水________,她的人________,她的云神奇缥缈,万千状态。她笑迎八方来客,博采百家精粹,广汲四方灵气,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
四、综合性学习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班将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
环节一:开场白 环节二: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_______________ 环节四:小组辩论会
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写出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
(3)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
五、句子默写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3)________,弹琴复长啸。
(4)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
(5)________,寒光照铁衣。
(6)《木兰诗》中写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逢入京使》中颇带夸张意味,强调思家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陈康肃公善射( )
②康肃笑而遣之( )
③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唐宋家之一。
B.文章人物形象鲜明,陈尧咨自矜骄横,卖油翁谦虚沉着。
C.《卖油翁》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陈尧咨善射,是扬;后通过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轻蔑并用倒油的事实让陈尧咨恍然大悟,心悦诚服,是抑。
D.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详写陈尧咨的射技,略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剪裁精当,主题鲜明。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老山界
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我们偷了个空儿,跑到前面去。地势渐渐更加陡起来。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恰好在转弯地方发现路旁有一间房子,我们就进去歇一下。
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牌,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列说法哪一项符合文意( )
A.表明红军战士虽浑身紧张,但因后有敌人追兵,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忘记害怕,激动不已。
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胆怯、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境中仍爱开玩笑、说笑话、互相打趣的良好心态。
(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第二段两次提到“停下来”表现山路难走,也为下文写山势陡峭蓄势,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B.文章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式,极力刻画了雷公岩的陡峭。
C.文中描写红军吃饭用“抢了一碗就吃”,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此时非常的饥饿。
D.《老山界》一文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的文章层次。
(3)①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从“照着习惯”和“躲”,你读出了什么?)
②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如何理解“笨重”的意思?)
(4)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了哪些困难?这体现了红军的什么样的精神?结合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5)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奇在哪里?“奇观”一词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细水长流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⑨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选文有删改)
(1)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下列画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
②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
(4)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
八、作文
(1)题目:我不后悔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孩子,老师说你做得不错,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简单的一句话,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步走进了大学的殿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总有一些话使我们铭记,令我们受益终生。有些话语让我们感动,有些话语给我们启迪,有些话语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引。
请以“给力的一句话”为题作文。
要求:
(3)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不得抄袭、套作; (2)卷面工整,叙事清楚,结构合理; (3)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5)字数在600字以上。
参与试题解析
【校级联考】重庆市某校2021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A彭湃(pài)。C涎水(xián)。D校注(jiào),弄堂(lóng)。
2.
【答案】
C
【考点】
字形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即”为“既”,“澜”为“翅”;
B.“嶂”为“障”,“儒”为“孺”;
D.“知”为“之”,“凄”为“萋;
故选C.
3.
【答案】
D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解答】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D项的成语使用有误,“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故选D。
4.
【答案】
B
【考点】
句子排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语段对“全民阅读”进行了分析。①开启了话题,可作为第一句;③中的“但……”是对①的转折,并由此展开了分析过程,可作为第二句;④从语意和“或者”一词辨析为第三句;⑤是对上两句分析的总结,可作为第四句;②“因此”一词体现了对语段的总结,可作为末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①③④⑤②。故选B。
二、名著阅读
【答案】
(1)小福子
D
【考点】
课内名著阅读
名著人物形象
《骆驼祥子》
情节内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骆驼祥子》中塑造了以祥子为主的各色人物,其中与祥子命运关系密切或者说对祥子人生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主要包括: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等。其中“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困女孩”指的是“小福子”。
(2)《骆驼祥子》中虎妞是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也是主人公祥子的妻子,她使用各种心机促使自己和祥子成婚,首先假装自己怀孕,逼迫祥子和自己结婚。刘四爷知道后,不同意两人的婚事,但是虎妞执意要嫁给祥子,于是刘四爷与虎妞决裂,虎妞搬出了车厂,和祥子结了婚。婚后虎妞一直掌管家里的钱财,为了控制祥子才给他买车。由此可知顺序应是②④③①。
故选D。
三、语言表达
【答案】
她的水碧波浩渺,波光粼粼,她的人性情直爽,美丽大方
【考点】
散文阅读
名篇名句默写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要结合上文的“一江碧水”,再联系你对巫山江水的了解、对巫山百姓的精神风貌的认识填空。遣词造句是要仿照“她的山雄
奇秀丽、千姿百态”“她的云神奇缥缈,万千状态”的句式结构,也就是分别为两个四字短语,一定要分别恰到好处地概括出巫山
水的特点和巫山人的特点。
四、综合性学习
【答案】
(1)示例:讲手机的故事;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班主任或主持人总结。
(2)示例: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使之成为学习的助手。
(3)示例:小明,上课玩手机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而且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上课期间,我们应该放下手机认真听讲才对,你说是吗?
【考点】
活动规划
见解阐述
委婉劝告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针对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手抄报等。结合本题中给出的两个环节活动来看,要通过所填的活动有所收获,最后进行一次小组间的辩论会。活动环节时间不能太长,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使用手机的利与弊。据此可设计为讲用手机的故事、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等简短的活动,最后一个环节一般为总结环节,可设计为班主任或主持人总结。
(2)班会活动的意义可从活动的主题得到答案。由班会主题“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可以看出,此次班会的目的在于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使之成为学习的助手,助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据此进行作答即可。
(3)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劝说小明;其次针对情况,小明在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由于是同学关系,所以在劝说时要注意说话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平缓,要以理服人,切忌态度粗暴简单。
五、句子默写
【答案】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杨花榆荚无才思
(3)独坐幽篁里
(4)散入春风满洛城
(5)朔气传金柝
(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7)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
、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
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荚”“篁”“柝”“戎”等字词的书写。
六、文言文阅读
【答案】
(1)①擅长,②打发,③放下
(2)①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②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D
【考点】
卖油翁(欧阳修)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文言文)
文言翻译
课内文言文阅读
文言实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句意为:陈康肃擅长射箭。善:擅长。
②句意为:陈康肃笑着打发了他。遣:打发。
③句意为:有一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着。释:放下。
(2)①忿然:气愤的样子。安:怎么。
②熟: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3)D项,“详写陈尧咨的射技,略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有误,详写的是卖油翁酌油的过程,略写的是陈尧咨的射技。
七、现代文阅读
【答案】
C
C
(3)①从“照着习惯”和“躲”,可以看出军阀对老百姓的欺压。瑶民家男主人不知道经过的队伍是红军,以为是以前那样的,所以躲起来。
②“笨重”一词,表明翻越老山界的红军不是轻装行军,队伍里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装备等,由此更突出了红军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精神。
(4)红军克服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一、老山界的高和险,比如上山的路程有三十里,而且很陡,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宽;二是红军不是轻装行军,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等随行,同时补给比较困难,战土们吃不饱饭,休息条件也很恶劣,比如作者就是夜里在山上露宿的;三是后有追兵,需要一边阻击敌人,一边急行军。红军战胜这些困难,体现了坚强的意志、英勇的精神、乐观的态度等。
(5)“奇观”首先“奇”在火光与星光相接,以许多“之”字形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景象壮观、浪漫;其次,“奇观”准确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山路的陡峭,反映出红军丝毫没有被这样的艰险吓倒,换句话说,“奇观”不仅是指向眼前之景,更指向长征这一伟大业绩,指向具有英雄主义精神的红伍。“奇观”蕴含着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赞叹之情。
【考点】
老山界(陆定一)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理解记叙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红军战士夜晚翻山,山路崎岖陡峭,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战士们还能说笑,充分表明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故选C。
(2)C项,文中描写红军吃饭用“抢了一碗就吃”,主要是为了表现红军战士为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场景。
(3)①“躲”说明害怕路过的会抓走男人,给家庭带来损失或伤害,“照着习惯”说明以前曾经有过不止一次这样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以前军阀的带给百姓的是欺压和伤害,而男人这次不知情,以为和以前的一样。
②根据原文内容可知,红军行军时有很多伤病员,还有马匹和其他装备,这都是行军的负担,这种情况下,红军依然翻过了陡峭的大山,更能突出红军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
(4)根据“三十里高的瑶山”“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着战”可知,红军需要克服的是道路的艰险和环境的恶劣;根据“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可知,红军需要克服的是有伤病员需要照顾;根据“天色晚了,肚子饿了”“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可知,红军需要克服的是粮食等供给不足;根据“红军北上抗日”可知,红军需要克服的还有阻击后面的追兵。根据“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可知,这体现了红军的坚强的意志。
(5)结合语句可知“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是奇观的内容。“之”字形火把与天上的星星连接起来了,写出了山的陡峭、高峻,山路的曲折。红军战士没有被这陡峭的山路吓倒,可以看出他们不怕艰难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艰难的行军途中还有心情欣赏奇景,可见战士们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是在其他身上看不到的,“奇观”表现了作者对红军精神的赞叹。
【答案】
(1)老刘“命好”是指:①闺女乖巧孝顺,夫妻恩爱;②不跟人闹意见(人缘好)。
原因:①老刘包容,不争长短;②老刘性格豁达,不计得失。
(2)①内容上,交待矛盾冲突的起因(或故事发生的背景):天大旱,邻居又不在家。
②结构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浇地和母亲不理解父亲作铺垫。
(3)①“急”在这里有“生气”的意思,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不满,突出了母亲的视地如命。
②“急切”有“迫不及待”的意思,突出了母亲内心的兴奋及对父亲言行的认同。
(4)①父亲的内心像阳光一样明亮;
②父亲的言行像阳光一样温暖了周围的人;
③邻居的回馈、母亲的理解像阳光一样让父亲感到温暖、幸福;
④进一步升华了“水长流,情长在”的主题。
【考点】
分析作者写作意图
记叙文中间段的作用
理解记叙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散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通读全文,结合文章第②段中“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从来不跟人闹意见”“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可概括得出“命好”的表现。
分析原因,要通读全文,抓住关键句子回答。“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等内容写出父亲豁达,不计得失,“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等内容写出父亲的包容,不争长短,这都是父亲“命好”的原因。
(2)作答此类题目,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内容上来看,第④段中“这个夏天……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等内容,交待了父母浇三家地及父母发生矛盾的原因。从结构上来看,为下文中父亲与母亲产生矛盾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3)作答此类题目,应先答出词语的本义,再联系上下文分析其语境义。①“急”在这里有“生气”的意思,结合上文中“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可以看出“急”写出了母亲看到“我”轻视土地、庄稼时的着急、生气,“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突出表现了母亲的“视地如命”。②“急切”的本义是“迫不及待”,结合下文中“原来,前几天……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等内容,可以看出“急切”在这里指母亲想快点告诉“我”之前发生的事情,突出了母亲内心的兴奋及对父亲言行的认同。
(4)作答此题,应结合阳光的特点、父亲的性格及文章的主旨来回答。“阳光”既指现实中的太阳的光,也指父亲像阳光一样明亮的内心;父亲的不计个人得失的行为,温暖了周围的人;同样,文章最后母亲的理解和邻居的回馈像阳光一样也温暖了父亲,进一步升华了文章“水长流,情长在”的主旨思想。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八、作文
【答案】
(1)我不后悔
匆匆岁月,我每一次的付出,并不是都得到了回报,也不是每一次的正确的行为都得到认可。我的成长路上,那一件事使她永远的远离了我,但,我不后悔。
小学六年级,她,是我最好的闺蜜。我们分享,谈论任何事,像连体婴儿一样形影不离。可,那件事后,她再也没有理我。
期末考试的前一天,她神秘兮兮的把我叫到了厕所。
“你复习的好吧?”她一脸的紧张。
我茫然的点点头,说:“还行吧。”
“那就好。”,她长吁一口气,“你知道的啦,我数学很差。可我爸爸说,只要我数学过了95分,他就给我买我男神的抱枕和同款手表。我偷偷到老师那儿查过了,你明天就坐我前面,你给我抄一下,好吧?”
我不知道该点头还是摇头,沉默着。她继续说:“你不说话就代表默认咯。这样,我已经想好办法了,你明天考试的时候,你听见我咳嗽,你就赶快把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答案写在纸上,然后你再咳嗽,我就假装找你借修正带,你就顺便把纸条给我,就这样,好吗?我求求你了,你可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很想拒绝,但,他可是我最好的朋友。
离数学考试结束只有15分钟了。我听见她在我后面咳嗽了一声,我刚想把答案写在纸上。可我的耳畔回响起来昨天老师对我们说的话:“记住我的话,一定要诚信考试,就算你们抄出了好成绩,那也是假的,最后害的还是你们自己。”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个小人,一个白衣小人,一个黑衣小人。穿黑衣的小人说:“她可是你最好的闺蜜,你一定要把答案给她,你不能丢失这份友情啊。”穿白衣的说:“不行不行,你忘记了老师说过的诚信考试吗,你表面上帮了他,其实是害了她啊。”最终,我选择了沉默。任凭她在后面怎么咳嗽,怎么拍打我的背,我都像没听见或没感觉似的,低着头。
考试结束了,她像个仇人似的看着我。我刚想开口解释,她却瞪了我一眼,远远的跑开了。
我从来都没有后悔我做的那个决定,以前不会,现在也不会。我坚信,他一定会明白我的心。我一定是她真正大写的朋友。
青春岁月,我,从没后悔。
(2)给力的一句话
“加油!加油!”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蕴含着怎样无穷的力量?我到现在才体会得到。
演讲比赛前,我忐忑不安,心里反复地背诵着演讲的内容。看着前面的选手都表现得很出色,声形并茂,有声有色,我的心情更加紧张了。额头渗出了汗珠,演讲稿也是记起了上句,却忘记了下句,眼看就要该我上场了,该怎么办?该怎么办?我不知所错。“加油!加油!”忽然后背被谁拍了一下,我回过头,原来是老师。她的眼神中透着信任,微笑着对我说出:“加油!加油!”看着老师信任的目,光我的内心平静了许多,我长吁一口气,鼓励自己勇敢。
该我上场了,我走上讲台,耳畔回响着老师的一声:“加油!加油 !”我似乎拥有了一种无穷的力量,于是我忘却了紧张,尽情地演讲。比赛过后,我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内心兴奋不已。
“加油”给我以勇气,让我可以战胜一切,这便是“加油”的力量。
初三生活是紧张的,繁重的作业压得人快喘不过气了。每天我都在灯下写作业,复习功课。看着别人家的灯一个个都熄灭了,一股倦意涌上心头,揉着酸痛的手,“ 哈欠”一个个接踵而至,我甩下笔,委屈地看着作业本。忽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是妈妈将一杯热茶放在我的面前,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 加油!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我倦意全消。我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鼓励和期望,我顿时拥有了一种无穷的力量,拿起笔,继续写了起来……
“加油”给我以安慰和信心,让我勇敢地走下去,不灰心,不放弃,这便是“加油”的力量。
简单的一声“加油”却给人以这麽多的力量,让人可以战胜一切,勇往直前。话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所给予人们的力量。当自己有困难时,听到别人简单的鼓励,是一种力量。所以,也请你在他人有困难时给他人以启示和安慰,同样可以带给他人力量。
加油的力量让我拥有了信心和勇气,它伴我走过人生的旅途,鼓励我不断为人生抒写辉煌!
【考点】
半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
全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该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难度不大。这个作文题目范围广,只要仔细观察生活,从自己平常的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东西,都能很好地表达。“后悔”指对自己行为举动的一种心态,时间上多指向过去,对已做过的事不后悔;也可以指现在,做好眼前事不后悔。在选择主题时,要选择积极向上的事情,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另外,文章需要弘扬真善美的道德价值观。在立意上要深刻,如:“不后悔的选择”“不后悔的青春”“不后悔的路”等。
(2)这是一篇命题加材料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段,语段的主要内容是“语言是触动心灵的力量”,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立意。从材料可以看出,本篇作文的方向可以是感动的话,启迪的话,指引的话。题目里面有两个关键词语:“给力”和“一句话”。“给力”指的是能够给心灵带来震撼,“一句话”就是某人说过的一句话的意思。写作文时,可围绕这两个词语来写。我们可以写关于自己的事,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只要围绕一句话的力量来写,哪种思路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