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年级数学:归一、归总应用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0:21:52
文档

三年级数学:归一、归总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归一、归总应用题教科书第107~108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教学难点1、线段图的画法2、检验方法教具准备投影片或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1、学习例3(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
推荐度:
导读三年级数学:归一、归总应用题教科书第107~108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教学难点1、线段图的画法2、检验方法教具准备投影片或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1、学习例3(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
三年级数学: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科书第107~108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1、线段图的画法

2、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学习例3

(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书架多少钱。)

(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3个书架,标出一共75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钱。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个书架多少钱?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再求5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

(4)练习: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让学生解答,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学习例4

(1)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小组先讨论研究,再试着把它完成。

(3)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4)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分析题目,并解答完成。

3、比较例3和例4,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小结:遇到应用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图片(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让学生解答。

2、老师用IC卡给家里打电话,时间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钱。想一想,如果打电话时间用了6分,又会用去多少钱呢?(学生思考)

老师的IC卡里现在只有3元5角钱了,我必须在几分内把话讲完呢?

板书设计:

两步应用题

(1)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2)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753=25(元)753=25(元)

5个书架多少钱?200元能买几个书架?

255=125(元)20xx5=8(个)

答:买5个要用不着125元。答:200元可以买8个书架。

归总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2页的例5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归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够正确地解答这种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学习例5(为了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计算,将例题进行了改编)。

(1)教师说:小华读一本书,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学生各抒已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告诉他们:知道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3)小组展开讨论,并列式试做。(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

(4)小组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点拨,小组间相互质疑问难。

(5)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情况,边小结边进行必要的板书: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729=8(天)

(6)让学生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2、改编例题,引出题目:(如果小华8天读完,他每天读几页?)

(1)学生思考,并试着列式解答出来。

(2)请一名学生汇报。通过学生之间的质疑问难,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小结:要求每天读几页?首先知道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遇到问题,一定要分析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3、比较例题和改编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相同点:都是先求这本书的总页数。不同点:例题是求几天读完,改编后的问题是求每天读几页。4、教科书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例5,让学生完成。

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让学生认真读题,完成,并找出两个小题的异同点。

2、教师:小林从家往学校走,每分走100米,需要用8分走到学校。如果每分走80米,你知道需要用几分走到吗?

让学生说一说想法,然后列式解答。

3、做练习二十五的第3、4题。

让学生列式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通过师生交流,突出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文档

三年级数学:归一、归总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归一、归总应用题教科书第107~108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教学难点1、线段图的画法2、检验方法教具准备投影片或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1、学习例3(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