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指南(征求意见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0:21:31
文档

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指南(征求意见稿)

附件: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指南(征求意见稿)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级环保部门对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评价,包括环保部门对本单位的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自我评价、不同环保部门对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交叉评价、上级环保部门对下级环保部门的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监督评价。2.术语和定义2.1行政处罚案卷(以下简称案卷)指环保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档案管理的要求,将行政处罚实施过程中制作和收集的有关证据、文书等材料进行整理归档而形成的卷宗材料。责令改
推荐度:
导读附件: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指南(征求意见稿)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级环保部门对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评价,包括环保部门对本单位的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自我评价、不同环保部门对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交叉评价、上级环保部门对下级环保部门的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监督评价。2.术语和定义2.1行政处罚案卷(以下简称案卷)指环保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档案管理的要求,将行政处罚实施过程中制作和收集的有关证据、文书等材料进行整理归档而形成的卷宗材料。责令改
附件:

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指南

(征求意见稿)

1.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环保部门对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评价,包括环保部门对本单位的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自我评价、不同环保部门对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交叉评价、上级环保部门对下级环保部门的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监督评价。

2.术语和定义

2.1行政处罚案卷(以下简称案卷)

指环保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档案管理的要求,将行政处罚实施过程中制作和收集的有关证据、文书等材料进行整理归档而形成的卷宗材料。

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的案卷,适用本指南关于行政处罚案卷的规定。

2.2法定处罚主体

指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环保部门。

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环境监察机构在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适用本指南关于环保部门的规定。

2.3当事人

指违反环境保律、法规、规章被环保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单位和个人。

2.4环保部门负责人

指环保部门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管负责人。

经委托或者授权的环境监察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管负责人,视为“环保部门负责人”。

3.工作依据

3.1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3.2部门规章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8号)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4号)

3.3司法文件

《最高人民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8号)

《最高人民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21号)

4.评查内容

4.1主体合法

4.1.1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具备法定资格。

4.1.2实施行政处罚符合法定权限。

4.1.3案件承办人员具备行政执法资格。

4.1.4对当事人的认定正确。

4.2事实清楚

4.2.1对当事人行为的描述清楚。

4.2.2对当事人行为的定性准确。

4.2.3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

4.2.4当事人的行为依法应当或者可以给予行政处罚。

4.3证据充分

4.3.1卷内证据收集和认定符合法律规定。

4.3.2卷内证据具有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

4.3.3卷内证据充分,证据之间能相互印证,形成证据链。

4.3.4卷内证据能证明当事人行为、有关法律事件的事实、性质、情节、后果。

4.4适用法律正确

4.4.1认定违法事实和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据是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

4.4.2认定违法事实和实施行政处罚引用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及其条、款、项、目准确无误。

4.4.3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规定。

4.5程序合法

4.5.1按照立案、调查取证(或者调查取证、补充立案)、告知、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结案等基本步骤和流程实施。

4.5.2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并向当事人出示证件、表明身份、告知回避申请权。

4.5.3抽样取证、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查封扣押物品场所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

4.5.4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向当事人履行告知义务,并听取其陈述、申辩。

4.5.5符合听证条件的,告知当事人听证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依法举行听证。

4.5.6行政处罚决定经过环保部门负责人批准。

4.5.7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经过集体审议。

4.5.8法律文书依照法定程序和时限送达,并附有送达回证。

4.5.9依法应当移送司法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处理的案件,及时移送。

4.6文书规范

4.6.1文书各要素齐全。

4.6.2条理清楚,表述准确,结构严谨。

4.6.3字词规范,标点正确。

4.7执行到位

4.7.1当事人自行履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所载明的各项义务得到全面、足额的履行。

4.7.2申请人民强制执行的,按照有关程序、时限等要求将强制执行申请书递交有管辖权的人民。

4.7.3收缴罚款、没收财物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或者监制的罚没票据。

4.8归档规范

4.8.1一案一卷。

4.8.2卷内目录及备考填写规范。

4.8.3卷内材料排列有序,装订整齐。

5.评查程序

5.1制定评查工作计划。

5.2书面通知评查的有关事项,告知评查的步骤、范围、形式、时限、标准、案件类型、调阅案卷数量、评查项目、工作要求等。

5.3抽取一定数量的案卷。

5.4评查人员对照评分标准评查案卷,计算得分,填写案卷评查单。

5.5复核人员对案卷初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复核,在案卷评查单上注明复核意见。

5.6听取被评查环保部门对案卷评查结果的意见。

5.7进行复核和修正,确认案卷成绩。

5.8通报评查结果。

6.评查办法

6.1案卷评查分为实体评查和卷面评查两部分。实质评查主要针对行政处罚是否合法、能否成立,卷面评查主要针对卷内证据的调取和文书的制作是否规范。

6.2案卷计分采用百分制,分为实体分(满分为50分)和卷面分(满分为50分)两部分。案卷总分=实体分+卷面分。

6.3实体分设两档分值,其中实体内容全部符合规定的,计50分;实体内容任何一项不符合规定的,计0分。评分标准详见附二。

6.4卷面评分按照证据和文书的种类对基本要素逐项进行。卷面分=50*各评查项目得分之和/评查项目标准分之和。评分标准详见附三。

6.5案卷评查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案卷总分在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

附一:

案卷评查单样式

被评查单位总分
案卷名称实体分
案卷编号卷面分
存在问题及建议

                       评查人员签名、日期

复核意见

                       复核人员签名、日期

被评查单位意见

                       被评查单位代表签名、日期

备注评分标准及实体分、卷面分详细得分情况附后

附二:

实体评查评分标准

序号评查

项目

评  分  细  则在符合处打√实体分备注
1实体内容1、本标准用于评查案卷实体内容。

2、符合以下任何一项的,实体分计0分。任何一项都不符合的,实体分计50分。

2主体资格1、以非法定处罚主体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2、以环保部门内设机构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3、以非法定授权机构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4、超越授权范围实施行政处罚。

5、行使应当由其他行政机关行使的职权。

6、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没有加盖环保部门印章或者印章模糊不清、无法辨认。

7、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加盖非法定处罚主体印章。

8、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承办行政处罚案件。

9、当事人身份认定错误。

10、当事人不是环境违法行为人。

11、当事人是不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分公司、分支或者内设机构。

12、当事人模糊不清、无法辨认。

13、同一案件不同文书中的当事人名称不一致,且无合法理由。

14、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当事人与实际履行处罚的主体名称不一致,且无合法理由。

2事实证据15、主要证据不足,不能证明当事人有违法事实。

16、违法事实不清。

17、对违法行为的事实认定错误。

18、同一案件不同材料的事实描述相互矛盾,且无相关说明。

19、认定的事实与适用法条的描述不同,且无有权机关正式解释。

20、对超过2年法定追溯期限的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21、询问笔录中没有被询问人的签名或者盖章,且无现场录像或者录音,导致唯一或者主要证据失效,无法认定违法事实。

22、卷内证据不符合法定形式,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导致唯一或者主要证据失效,无法认定违法事实。

23、证据取得的方式、手段、途径不符合法定要求,导致唯一或者主要证据失效,无法认定违法事实。

3适用法律24、无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依据。

25、仅有规章(不含)以下规范性文件为依据。

26、以未生效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为依据。

27、以已失效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为依据。

28、以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中已失效的条款为依据。

29、认定违法事实或者作出行政处罚没有引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依据。

30、认定违法事实或者作出行政处罚引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名称错误、不规范、不完整。

31、认定违法事实或者作出行政处罚引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条、款、项、目错误。

32、认定违法事实或者作出行政处罚引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没有准确到条、款、项、目,并可能引起歧义。

33、超出法定处罚种类范围。

34、超出法定幅度范围且无法定减轻处罚情节。

35、违反规范自由裁量权的标准。

4履行程序36、处罚决定日期早于调查取证日期。

37、处罚决定日期早于审查批准日期。

38、处罚决定日期早于事前告知日期。

39、履行法定程序无相应记载。

40、履行法定程序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

41、只有一名执法人员调查取证。

42、没有调查取证人员告知当事人回避申请权情况的记载。

43、作出处罚决定前,没有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

44、没有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权利。

45、符合法定听证条件的,没有告知当事人听证申请权。

46、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没有听证程序履行情况的记载。

47、依法应当送达的法律文书,无送达情况的记载。

  

附三:

卷面评查评分标准

序号评查

项目

评  分  细  则标准分得分备注
1卷面

内容

1、本标准用于评查案件卷面内容。

2、可根据案件类型确定评查项目。

3、卷面分=50*各评查项目得分之和/各评查项目标准分之和。

4、卷面中关于以下各条的内容完整、规范、正确的,得相应分值。不完整、不规范或者不正确的,不得相应分值。

2立案审批表1、无立案审批表的,本项得0分。

得分项:

2、环保部门名称、文书名称。(1分)

3、立案号(1分)

4、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2分)

5、对涉嫌违法行为的简要描述。(2分)

6、承办人的立案建议及签名、日期。(2分)

7、环保部门负责人的审批意见及签名、日期。(2分)

加分项:

8、有案件来源信息。(1分)

9、立案审查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1分)

10分

调查询问笔录得分项:

1、环保部门名称、文书名称。(1分)  

2、询问的起止时间、地点。(1分)  

3、询问人、记录人基本信息。(2分)  

4、被询问人的基本信息。(2分)

5、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的记录和当事人的确认记录。(2分)

6、告知当事人申请回避权利和配合调查义务的记录。(2分)

7、询问内容。(4分)  

8、被询问人对笔录的审阅确认意见和逐页签名、日期。被询问人拒不审阅确认或者拒不签名的,有记录人的注明。(2分)    

9、询问人、记录人的逐页签名、日期。(2分)  

10、修改处有签名或者压指印。(1分)  

11、无空行,空白处注明“以下空白”或者划有斜线。(1分)

加分项:

12、其他参加人的逐页签名、日期。(2分)

13、当事人公章。(2分)

20分

4现场检查(勘察)笔录得分项:

1、环保部门名称、文书名称。(1分)  

2、现场检查(勘察)的起止时间、地点。(1分)

3、检查(勘察)人、记录人基本信息。(2分)

4、现场负责人在场的,有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的记录和现场负责人的确认记录。(2分) 

5、现场负责人在场的,有告知现场检查人申请回避权利和配合调查义务的记录。(2分)

6、现场情况,包括有关的设施物品名称、数据、位置、状态等。(6分)

7、现场负责人拒不签字的,有执法人员的注明。(2分)  

检查(勘察)人、记录人的逐页签名、日期。(2分)  

8、修改处有检查(勘察)人的签名或者压指印。(1分)

9、无空行,空白处注明“以下空白”或者划有斜线。(1分)  

加分项:

10、现场示意图。(2分)

11、现场负责人的审阅确认意见、逐页签名、日期。(2分)

12、其他参加人的逐页签名、日期。(2分) 

13、被检查(勘察)人公章。(2分)

20分

5收集的证据得分项:

1、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如企业、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居民身份证复印件(5分)、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5分)。

加分项:

2、在书证的复制件、影印件、抄录件或者节录本上注明“原件存××处,经核对与原件无误”。(2分)

3、书证注明调取时间、提供人。(2分)

4、书证由提供人、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2分)

5、照片、录像注明证明对象。(2分)

6、照片、录像拍摄时间、地点、拍摄人。(2分) 

7、照片、录像经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2分)

8、照片、录像经见证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2分)

10分

6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1、不符合“证据有可能灭失”或“证据以后难以取得”情形之一的,本项得0分。

得分项:

2、环保部门名称、文书名称、发文字号。(1分)  

3、当事人名称或姓名、地址。(1分)  

4、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和法定事由。(2分)

5、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的方式、期限和地点。(2分)  

6、环保部门印章、日期。(1分)  

7、附载有物品信息的证据清单。(2分)  

8、送达回证。(1分)

9、加分项:

当事方现场负责人的确认意见。(1分)

10、执法人员签名、执法证号、日期。(1分)  

10分

7查封(暂扣)决定书1、实施查封或者暂扣措施没有法律、行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明确规定的,本项得0分。

得分项:

2、环保部门名称、文书名称、发文字号。(1分)

3、当事人名称或姓名、地址。(1分)

4、实施查封(暂扣)的法律、行规、地方性法规依据和法定事由。(2分)

5、查封(暂扣)的场所(物品)名称、期限和存放地点。(2分)  

6、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期限。(1分)

7、环保部门印章、日期。(1分)

8、附载有物品信息的清单。(1分)

9、送达回证。(1分)

加分项:

10、当事方现场负责人的确认意见、签名、日期。(1分)

11、执法人员签名、执法证件号、日期。(1分)

10分

8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得分项:

1、环保部门名称、文书名称、发文字号。(2分)  

2、当事人名称或姓名、地址。(2分)

3、案件调查机构名称、调查时间。(2分)  

4、违法行为信息。(2分)  

5、证据信息。(2分)  

6、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名称和条款序号。(2分)

7、责令改正的具体内容和期限。(2分)

8、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期限。(2分)

9、环保部门印章、日期。(2分)  

10、送达回证。(2分)

加分项:

11、当事人身份信息,如营业执照号码、组织机构代码。

12、对违法行为改正情况进行监督的信息。(2分)

13、逾期不改正的法律后果。(2分)

14、社会公开。(2分)

20分

9行政处罚事先(听证)告知书得分项:

1、环保部门名称、文书名称、发文字号。(1分)  

2、当事人名称或姓名。(1分)  

3、违法行为信息。(1分)  

4、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名称和条款序号。(1分)

5、拟处罚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1分)  

6、拟作出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1分)  

7、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权利及联系方式。符合听证条件的,告知听证申请权和期限。(1分)  

8、联系人信息,如电话、地址、邮政编码。(1分)

9、环保部门印章、日期。(1分)

10、送达回证。(1分)

10分

10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1、当事人签收日期距听证会举行日期不足七个工作日的,本项得0分。

得分项:

2、环保部门名称、文书名称、发文字号。(1分)  

3、当事人名称或姓名。(1分)  

4、举行听证的案由、时间、地点、方式。(2分)

5、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的姓名、单位、职务等信息。(1分)  

6、当事利,如对听证主持人和听证员的回避申请权、延期申请权、委托代理权。(1分)  

7、参加听证的注意事项,如提前办理授权委托手续、 携带证据材料、通知证人出席作证。(1分)  

8、联系人信息,如电话、地址和邮政编码。(1分)

9、环保部门印章、日期。(1分)  

10、送达回证。(1分)

10分

11听证

笔录

得分项:

1、环保部门名称、文书名称。(1分)  

2、举行听证的起止时间、地点、方式。(1分)  

3、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的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1分) 

4、听证申请人名称或姓名、地址。(1分)  

5、案件调查人姓名、工作单位及执法证号、电话。有证人的,写明其姓名、工作单位(地址)、电话。(1分)

6、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和其他听证参加人依法享有的权利。(2分)  

7、听证纪律。(2分)  

8、案件调查人员陈述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处罚依据及处罚建议。(2分)  

9、当事人对案件涉及的事实、证据等进行陈述、申辩的内容。(2分)  

10、当事人的最后陈述意见。(2分)  

11、听证申请人及其委托代理人、案件调查人员、证人的审阅确认意见、逐页签名、日期。(2分)   

12、听证主持人、记录员的签名、日期。(1分)  

13、修改处有签名或者压指印。(1分)  

14、无空行,空白处注明“以下空白”或者划有斜线。(1分)

20分

12行政处罚决定书得分项:

1、环保部门名称、文书名称、发文字号。(2分)

2、当事人名称或姓名、地址。(1分)

3、调查机构名称、调查时间。(1分)  

4、违法行为信息。(2分)

5、证据信息等。(2分)

6、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名称和条款序号。(1分)

7、行政处罚的依据条款。(2分)  

8、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2分)  

9、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期限信息。(1分)  

10、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期限。(2分)

11、不履行处罚决定的法律后果。(1分)  

12、环保部门印章、日期。(2分)  

13、送达回证。(1分)

加分项:

14、陈述申辩、听证过程。当事人放弃陈述、申辩的,予以说明。(2分)

15、当事人意见、理由及证据。(2分)

16、环保部门采纳当事人意见的情况及理由。(2分) 

17、从重、从轻、减轻或其他有裁量幅度的,说明法定理由和依据。(2分)

18、自立案之日起的3个月内作出处罚决定。听证、公告、监测、鉴定、送达等时间不计入期限。(2分)

19、社会公开。(2分)

20分

13督促履行催告书得分项:

1、环保部门名称、文书名称、发文字号。(1分)

2、当事人名称或姓名、地址。(1分)

3、原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的名称、文号、确定的义务。(1分)

4、原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的送达情况。(1分)

5、履行义务的期限。(1分)

6、履行义务的方式。涉及金钱给付的,有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1分)

7、陈述权、申辩权。(1分)

8、联系人信息,如电话、地址和邮政编码。(1分)

9、环保部门印章、日期。(1分)  

10、送达回证。(1分)

10分

14强制执行申请书得分项:

1、环保部门名称、文书名称、发文字号。(1分)  

2、人民名称。(1分)

3、申请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的环保部门)基本信息。(1分)  

4、被申请人(处罚案件当事人)基本信息。(1分)  

5、文书已经生效的信息,如文书名称、发文字号、送达日期。(1分)  

6、当事人不履行文书载明法定义务的情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情况。(1分)

7、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1分)  

8、申请强制执行的请求内容。(1分)  

9、附有材料清单,如申请执行的处罚文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材料、催告情况、标的情况。(1分)  

10、环保部门负责人签名、环保部门印章、日期。(1分)

10分

15结案审批表得分项:

1、环保部门名称、文书名称。(1分)  

2、立案基本信息,如立案日期、立案号、案由。(1分)  

3、当事人基本信息。(1分)  

4、案件调查处理基本信息,如处理过程、处罚文书名称及文号、处理结果。(1分)  

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基本信息。(1分)  

6、案件执行的基本信息。(1分)  

7、承办人建议结案的理由、签名、日期。(1分)  

8、承办机构负责人意见、签名、日期。(1分)  

9、环保部门负责人意见、签名、日期。(1分)

10、附执行情况。如罚没收据、处置、销毁凭证和监销记录;后督察记录;申请人民强制执行有相关文书及记载。(1分)

10分

16案卷1、一案一卷。(1分)

2、一案一号。(1分)

3、统一规范的卷皮。(1分)

4、卷内目录填写规范。(1分)

5、卷内材料排列有序。(1分)

6、卷内材料有页号。(1分)

7、装订整齐无金属物。(1分)

8、纸张无破损、大小规格统一。(1分)

9、卷内文字使用钢笔、签字笔或毛笔。(1分)

10、案卷美观、整洁。(1分)

10分

文档

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指南(征求意见稿)

附件: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指南(征求意见稿)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级环保部门对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评价,包括环保部门对本单位的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自我评价、不同环保部门对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交叉评价、上级环保部门对下级环保部门的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监督评价。2.术语和定义2.1行政处罚案卷(以下简称案卷)指环保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档案管理的要求,将行政处罚实施过程中制作和收集的有关证据、文书等材料进行整理归档而形成的卷宗材料。责令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