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卷 时间120分钟)
注意: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纸上,答题纸上的答案为有效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共20分)
1、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是( )
A、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战线、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实事求是、自主、群众路线 D、唯物主义、辩证法、实事求是
2、第一次明确把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述为理论的是( )
A、十二大政治报告 B、十三大政治报告 C、十四大政治报告 D、十五大政治报告
3、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 )
A、群众路线 B、实事求是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4、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5、在中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6、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7、从最终目标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是( )
A、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为(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阶级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9、中国改革的突破口首先是( )
A、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建立经济特区
C、城市所有制的调整 D、政治改革
10、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D、市场经济是国家干预的经济
11、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 )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是国家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
12、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 )
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集体经济 D、股份合作制经济
1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
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
A、在中国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A、培养“四有”公民 B、“二为”方向
C、“双百”方针 D、服务现代化建设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共同理想
C、马克思主义 D、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7、问题的实质是( )
A、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日关系问题
C、中美关系问题 D、与当年东德与西德关系实质相同
18、坚持自主的和平外交的首要任务是( )
A、实行真正的不结盟 B、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
C、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别人打自己牌 D、对国际问题应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1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 )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B、新的社会阶层
C、中国党和多民主党派 D、中国人民
20、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 )
A、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B、改革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C、建立和健全民主科学决策
D、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到五个是正确的,漏选、选错,该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之所以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因为( )
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 B、它们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
C、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 D、它们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
E、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致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
A、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B、加强与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C、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理论武器
E、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强大理论武器
3、中国党在中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 )
A、土地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根据地建设 E、党的建设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包括( )
A、国营经济 B、集体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5、实行改革开放是( )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 E、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是指( )
A、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最重要的变革力量
B、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
C、科学技术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D、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E、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7、在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66.8亿股份中,作为国有企业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拥有40亿股,法人股和公众股10亿股,外资股16.8亿股。这种股权意味着该股份制企业( )
A、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B、体现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
C、扩大了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D、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 E.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归根到底就是( )
A、发展和建设民族精神
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E、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9、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表明( )
A、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B、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C、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和平与平等的大家庭
D、人类已经战胜了战争,消灭了战争
E、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平等发展的机会
10、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
A、推进现代化建设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E、反对恐怖主义
三、辨析题( 先判断正误,然后简述其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性质。
2、“三个有利于”标准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必问姓“社”和姓“资”,只要为我所用即可。
3、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4、随着所有制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发展,必然要求指导思想多元化。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分别是什么?
4、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目前,全党范围内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结合书本和现实谈谈如何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
2、下面是有关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尤其在1991年以后的十年(1992—2001年)中,GDP总值翻了一番半(增长152%),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9.7%,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8%。2004年我国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元。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却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往往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分配比较均等,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据统计,2000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的综合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而且呈继续上升趋势,近几年的增速甚至超过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200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65,2005年逼近0.47。据中国人民大学和科学大学调查,中国内地基尼系数已高达0.53或0.54。我国的这种收入差距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反映: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据国家统计部门资料显示,198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例为2.17:1;2002年扩大到3.12:1。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种补贴和福利,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还要大得多。
二是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据2002年各省市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行榜显示,最落后的西部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121元,而最发达的东部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822元,是最落后省份的5倍多,最发达的上海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32258元,是最落后省份的10倍多。
三是阶层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据统计,2002年全国收入最高的1%人群组获得了全社会总收入的6.1%,比1995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最高的5%人群组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近20%,比1995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最高的10%人群组获得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32%,比1995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四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0年,行业最高与最低人均收入比为1.29:1,1995年达到2.23:1,1999年达到2.49:1,2002年为6.13:1
( 摘自宣传部理论局编《理论热点18题》学习出版社)
请根据材料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2)当前为了防止收入分配差别过分拉大,实现收入均等化和目标,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