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封翁富而好德,某岁除夕,出厅事莅家燕,二婢执烛前导,过中庭,翁仰见树杪①有人,即止不进,告二婢曰: 汝等留烛于亭,吾愿留此独酌,速移樽至。 既,翁屏退家人,仰树呼曰: 树上君子,此间已无外人,盍②下,且畅饮耶! 树上人闻之,战栗几坠。翁曰: 毋恐,老夫岂忍执人者。 其人乃下,叩首称死罪。翁视之,邻人也,相将入亭,先酌之三杯,曰: 汝所需若干? 邻人泣告曰: 小人有母,遇年荒,无以卒③岁④,素谂⑤翁家富有,故行此不肖事。今既不罪,尚敢他望耶? 言已,声酸嘶。翁曰: 不能周济邻居,以至为非,老夫之过⑥也。今酒肴⑦尚温,汝其饱飡⑧,当以三十金畀⑨汝。卒岁之余,小作贸易,可度日矣。勿再为此。他人不汝恕也,且陷老母于不义。一成为盗,没齿不能掩盖,其奈何! 食已,乃予银,并布裹食物,送之墙下,曰: 归遗尔母。汝仍出此,勿使我家人知之,余亦终勿告人也。
注释:
①树杪miǎo,树梢。②盍:h ,何不。③卒:同 猝 ,仓促④岁:度过岁月。⑤谂:shěn,知道。⑥过:过失⑦肴:同 肴 ,菜肴。⑧飡:同 餐 ,吃。⑨畀:b ,送给。
训练一: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 老夫岂忍执人者 ( )
(2) 不能周济邻居 ( )
(3) 他人不汝恕也( )
(4) 归遗尔母 ( )
18. 下面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老夫之过也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B. 无以卒岁 不然,籍以何至此
C. 汝其饱飡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D. 且陷老母于不义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19.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相将入亭,先酌之三杯。
(2) 一成为盗,没齿不能掩盖,其奈何!
20. 文末两句表明邻居是个怎样的人?(2分)
俟母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赴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出两点,意对即可)
21. 行善事者可以从封翁身上学习些什么?请列举三种。(3分)
阅读训练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4分)
(1)即止不进 ( ) (2)素谂翁家富有( )
(3)食已,乃予银( ) (4)归遗尔母(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其人乃下(其他) B.翁视之,邻人也(指代邻人)
C.当以三十金畀汝 D.食已,乃予银(就)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勿使我家人知之,余亦终勿告人也。
4.从文中看,某翁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参一:
17. (1) 抓,捉(2) 救助,帮助(3) 宽恕,原谅(4)送,赠送
18.C
19. (1) 带着他进入亭子,先让他喝了三杯。(相,将,酌的使动用法)
(2) 一旦成了强盗,直到老也不能掩盖臭名,那可怎么办!(一,没齿,奈何)
20. 俟母卒:孝顺;苦志虔修:志本高洁;偷是出于无奈,是因孝顺而自我牺牲。
千里赴丧:知恩图报;自言其事:襟怀坦荡,知耻后勇。 (说出两点,意对即可)
21. 自责缺乏关心;保护对方尊严;爱护对方名誉;指出行窃后果;指给谋生之道;赠送充足启动资金。
参二:
1.(1)停下 (2)平时,一向 (3)吃 (4)给(4分,每小题1分)
2.A (2分)
3.不要让我的家人知道这件事,我也始终不会告诉别人。(2分,意思符合即可)
4.宽容、善良(富有同情心)。(2分,答出1点即给2分,言之成理即可)
:
有个姓封的老人,家里有钱,品德高尚。有一年除夕,他在出屋门的时候看见自家的燕子惊恐的飞出来,就让两个仆人拿着蜡烛看看是怎么回事,出了中庭,他抬头看见树梢上有人,于是就止步不进,对两个婢女说:你们把蜡烛留在这,我一个人在这里喝酒,赶快把酒杯拿来!酒杯拿来后,他屏退家人,抬头对着树说: 树上的人,这里已经没有外人,为何不下来呢? 树上的人听了后,吓得直打哆嗦几乎都要掉下来了!老翁说: 别怕,我怎么是忍心去抓你的人呢。 那人才下来了,磕头称自己是死罪!老翁一看,原来是邻居,于是把他带进亭子,先替他倒了三杯酒,说: 你需要什么。 邻人流着泪说: 我家有个老母亲,现在遇到年荒,没有什么可以度日,向来知道你家富有,所以做这不孝的事情。现在你不怪罪我,我还有其他什么要求呢。 说完,声音哽咽!老翁说 不能周济邻居,以至于你做坏事,这是我的过错!现在酒菜还温着,你先吃饱,我再送你三十两银子,用来过日子的同时,也可以做小生意,这就可以过日子了!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了。别人不会像我这样宽恕,而且你这样也陷你母亲于不义。一旦成为小偷,到老也洗脱不了,何苦呢。 他吃完了,给了他三十两银子,并把食物打包让他带走,送到墙下,说: 回去给你母亲!你仍旧从这出去,不要让我的家人知道这件事,我也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其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