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识记8个生字和写8个字。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使学生明白当友谊产生“裂缝”时,能互相容忍和谅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提问:小朋友,你们会折纸船和扎风筝吗?纸船和风筝让两只小动物成了好朋友。今天我们就学习《纸船和风筝》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师检查自读情况,纠正读音。
3、学生再读读课文,互相读读,互相纠正,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连贯。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出示生字词(生字带拼音)
乐坏了 扎风筝 抓住 草莓 幸福 吵架 受不了
(1)学生自己读以上的词语。
(2)指名读,齐读。
(3)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的第一、二幅插图,理解“乐坏了”“扎风筝”“抓住”“幸福”等词语的意思。
(4)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草莓”一词。
2、出示要求认记的生字
坏 扎 抓 莓 幸 福 吵 受
(1)谁能把这些字读准确的,站起来读。注意“扎”和“抓”的读音,“抓、吵、受”都是翘舌音,“幸”是后鼻音。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字记住,先在小组里说说。
(3)反馈学生的识记方法。
(4)学生用生字卡片自己认读。
3、巩固生字,做游戏:找卡片
小组合作:一个学生读生字,其余学生找出相应的生字卡片并跟着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坏、抓、扎”三个字
2、学生自己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找出关键笔画。
3、师范写,学生练习描红并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用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谈话引入:纸船和风筝为什么会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呢?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说说有哪些地方不懂。
2、再读、思考、讨论。
①“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互相致意、祝福)
小组讨论。
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体会“乐坏了”、“扎风筝”、“抓住”、“幸福”等词语的意思。
3、讨论:为什么“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找出有关的段落读一读。
4、松鼠和小熊吵了一架之后,心情怎么样?谁能读出它们难过的心情。
5、后来松鼠放了一只纸船:“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如果你是松鼠,你会主动放这只纸船吗?为什么?
看图理解松鼠和好后兴奋的心情。
6、朗读全文。
三、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幸”的书写,区别“幸、辛”的字形。
4、学生练习写字,师提示学生注意“祝、福”二字是“礻”不是“衤”。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练习“我会读”的词语。
山顶 山脚 小溪 风筝 纸船 松果 草莓 纸条
屋顶 门口 幸福 快乐 愿意 漂流 飘荡
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好、深情而富有童心童趣的画面,朗读时要带着对友谊的追求和向往之情,表现出松鼠和小熊相好时的惊喜、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
朗读开头部分,速度可稍慢,语气比较缓和,读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读到“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段时,速度可稍快,表现出松鼠的惊喜之情。读到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从这里开始情绪急转直下,要读出松鼠和小熊的伤心感、孤独感,速度稍慢,饱含深情。读到“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之后,音调较高,速度稍快,表现出松鼠和小熊对和好的渴望和再次和好后的兴奋。
1、师范读课文,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讨论: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告诉大家?
3、小组朗读课文。
4、朗读比赛。
每个小组确定一个代表(中等水平),组员听他朗读后,给他出出主意,帮他把课文读好。然后各组代表在全班朗读,比比谁读的最好。
三、总结全文
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四、实践活动
1、把这个故事读熟,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好朋友表达你的心意。
教学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