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年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好)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7 23:33:13
文档

2017年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好)

一年级(2)班数学教学计划(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维新二小章枝莲一、学情分析一年级(2)班现有学生66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的学习内容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少数孩子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
推荐度:
导读一年级(2)班数学教学计划(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维新二小章枝莲一、学情分析一年级(2)班现有学生66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的学习内容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少数孩子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
一年级(2)班数学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维新二小  章枝莲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2)班现有学生66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的学习内容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少数孩子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孩子们已经基本形成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安排分析:本册共安排7个单元。

    1.数与代数 

    安排五个单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三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 、六单元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这两个单元里还要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常见的量,一个单元,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本册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与原教材相比在内容编排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把原一年级上册教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放到本册作为第一单元,把原二年级上册教学的两位数的加、减笔算提到本册,把原一年级下册教学的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两个单元推到二年级上册。这次调整是在对实验区实验状况进行认真调查、广泛听取实验教师意见并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宜同步进行。两种算法的思路不同,加、减交叉安排不利于学生掌握加法思路和减法思路,在加法不熟练的情况下,也难以利用加减的互逆关系进行想加算减的思考。所以把原来一年级上册安排的20以内加减法的一个单元分为两个单元。又考虑到许多学前教学薄弱的地区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任务太重,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推迟教学。二是两位数的加减笔算与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有着密切的联系,口算时对算理产生的感悟可以顺利地迁移到笔算中去,所以把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编排在一个单元里,把进位和退位的有关口算和笔算编排在另一个单元里,这是一种合适的整合。三是虽然用口诀计算乘法比两位数的加减笔算容易,但一年级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确有困难,所以推迟教学。

    2.空间与图形

安排一个单元,即第二单元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遵照儿童观察物体由整体到部分,由粗略到细微的认知规律,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后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是恰当的。

    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期末复习。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分别是“我们认识的数”“小小商店”。主要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应用意识、合作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1)认识100以内数的含义、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内的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等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

(2)在探索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的重要性;通过相应的口算和笔算的练习,提高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

(3)在借助相关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在摆图形、围图形、折图形、画图形以及拼图形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认识计数单位,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含义、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内的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等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

    2.在探索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的重要性;通过相应的口算和笔算的练习,提高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

    3.在借助相关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在摆图形、围图形、折图形、画图形以及拼图形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法制教育渗透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68页、69页∕例题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1.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指出它们的特征和防伪标,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

    2.开展活动“小小商店”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 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第四条、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 为角、分。1 元等于 10 角,1 角等于 10 分。人民币依其面额支付。第六 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 通。教育学生知道要爱护人民币。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仔细专研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备课,备好切实可行的教案。

  5.课后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并作好记录,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订正,对掌握不好的学生个别指导,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结。

  6.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7.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8.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9.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教 学 内 容备 注课时数
12.20-2.241.安全第一课

2.十几减9

3.练习1

4.十几减8、7 

5.练习2

4课时

22.27-3.31.十几减6、5、4、3、2

2.练习3

3.复习1

4.复习2

5.单元检测

4课时

33.6-3.101.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2.练习4

3.单元检测

4.单元评讲

5.数数

4课时

43.13-3.171.数的读写与组成

2.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几十几减几十

3.练习5

4.数的顺序

5.比较数的大小

4课时

53.20-3.241.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2.练习6

3.复习

4.我们认识的数

5.单元检测

4课时

63.27-3.311.单元评讲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4.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4月4日清明放假

3课时

74.3-4.71.练习七

2.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3.求减数的实际问题

4.练习八1

5.练习八2

4课时

84.10-4.14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3.练习九

4.复习1

5.复习2

4课时

94.17-4.211.单元检测

2.期中模拟测试

3.单元讲评

4.期中复习 

5.期中复习

4课时

104.24-4.281.期中复习

2.期中测试

3.期中评讲

4.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4课时

115.1-5.51.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

2.练习十

3.小小商店

4.单元检测

5.评讲试卷

五一劳动节放假

3课时

125.8-5.12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练习十一1

3.练习十一2

4.练习十一3

5.评讲试卷

4课时

135.15-5.19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练习十一1

3.练习十一2

4.练习十一3

5.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4课时

145.22-5.261.练习十二1

2.练习十二2

3.练习十二3

4.练习十二4

5.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4课时

155.29-6.21.练习十三1

2.练习十三2

3.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6月9日10日端午节放假

4课时

166.5-6.9

1.练习十四

2.复习1

3.复习2

4.复习3

5.单元检测 

6.单元评讲

4课时

176.12-6.16

1.期末复习1

2.期末复习2

3.期末复习3

4.期末复习4

5.期末复习5

4课时

186.19-6.23

1.期末复习6

2.期末复习7

3.期末复习8

4.期末复习9

5.期末复习10

4课时

196.26-6.30

1.学年度工作总评

2.学年度会考

207.3-7.7

1.散学典礼,布置暑假工作

2.做好假期安全工作

文档

2017年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好)

一年级(2)班数学教学计划(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维新二小章枝莲一、学情分析一年级(2)班现有学生66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的学习内容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少数孩子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