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怎么计算出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铜线匝数!比如220V变成12V怎么计算呢! 怎么选择硅钢片的大小呢!怎么计算使用直径为多大的铜线呢
给你个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型变压器的简易计算:
1,求每伏匝数 每伏匝数=55/铁心截面 例如,你的铁心截面=3.5*1.6=5.6平方厘米 故,每伏匝数=55/5.6=9.8匝
2,求线圈匝数 初级线圈 n1=220*9.8=2156匝,次级线圈 n2=8*9.8*1.05=82.32 可取为82匝 次级线圈匝数计算中的1.05是考虑有负荷时的压降 3,求导线直径 你未说明你要求输出多少伏的电流是多少安?这里我假定为8V.电流为2安。 变压器的输出容量=8╳2=16伏安 变压器的输入容量=变压器的输出容量/0.8=20伏安 初级线圈电流I1=20/220=0.09安,导线直径 d=0.8√I 初级线圈导线直径 d1=0.8√I1=0.8√0.09=0.24毫米 次级线圈导线直径 d2=0.8√I2=0.8√,2=1.13毫米,一般小型电源变压器的初级都是接在220伏上。那么: 1、圈数比:初级电压/次级电压*105%100,即220伏/次级电压*105%100; 2、初级圈圈数的确定:40至50除以铁芯截面积(经验公式),视铁芯质量的好坏而定,好铁芯可以取40,较差的铁芯可以取50;
3、铁芯截面积:S=1.2乘以根号下的功率/效率(效率:100VA以下的变压器的效率为60至95%); 4、铜线截面积:根据电流计算,一般取每平方毫米2.5A。电源变压器的初级电流为功率/220伏;次级电流为功率/次级电压。
公式及说明:变压器两组线圈圈数分别为N1和N2,N1为初级,N2为次级.在初级线圈上加一交流电压,在次级线圈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当N2>N1时,其感应电动势要比初级所加的电压还要高,这种变压器称为升压变压器,初级次级电压和线圈圈数间具有下列关系:
U1/U2=N1/N2 式中n称为电压比(圈数比).当n>1时,则N1 注意上面的式子只在理想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时成立 当有两个副线圈时P1=P2+P3,U1/N1=U2/N2=U3/N3,电流则须利用电功率的关系式去求,有多个时依此推类 已知铁芯面积是3.5*3.2cm,初级电压12V次级电压500V,求:一二次匝数和线径,电流。硅钢片为电力变压器的 知道铁心截面积,基本上这个变压器的其他参数,经过计算可以确定的。最后看你的铁心窗口是否放得下线圈。所以,我告诉你一个方法,最后你自己计算。如果你不放心,我可以帮你看一下结果。 1、知道铁心截面积,求每匝电压 et=B*S/450 其中et为每匝电压;B为磁密,如果你是普通变压器硅钢片,是干式变压器,可以取15-16.5千高斯(先用16计算)。S为面积=3.5*3.2(cm2),本来还要乘上叠片系数0.96。在这里先忽略不计。450是工作频率为50Hz的常数。et=16*3.5*3.2/450=0.398V/匝 2、求高低压匝数:初级N1=12/0.398=30匝 次级N2=500/0.398=1256匝。 3、你要先给出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多少?如为50W。那么输出电流为I2=50/500=0.1A 初级电流为I1=50/12=4.17A 4、你这种变压器的电流密度可以取2.5A/mm2左右。则得:初级线的截面积为4.17/2.5=1.67mm2 次级线的截面积为0.1/2.5=0.04mm2 5、查线规表(普通漆包线--圆截面)次级为0.23mm 初级为1.4mm 6、然后,你去排初级和次级线圈,看窗口面积够不够。如果不够,就要减少功率。有富裕,可以增加变压器的功率。 其他说明:1、至于温升计算,只要控制好磁密和电密,一般不会很高,估计在60-70度左右。 2、为了使变压器好用,可以增加次级匝数3-5%。或减少初级匝数1-2匝。 升压变压器的简易计算方法 制作一个由电源12伏升至800伏公率2000瓦的变压器。原副线圈直径分别用多大的?圈数是多少?一个铁心面积40平方的工频变压器铁芯做成2000瓦够吗???谢谢 根据功率与铁芯计算公式:S=1.2*根号P=1.2*根号2000≈54(C㎡),所选铁芯截面40C㎡过小,有可能容纳不下绕组。按铁芯截面54C㎡计算步骤:铁芯导磁率为10000高斯时,每伏匝数:N=45/S=45/54≈0.84(匝)、初级12V的匝数:12*0.84≈10(匝),次级800V时匝数(变压器铁损及铜损影响,须增加5%余量):800×0.84×1.05≈706(匝) 初、次级电流:I1=P/U=2000/12≈167(A)、I1=2000/800=2.5(A) 初、次级线径:D=1.13×根号I/δ (电流密度为每平方2.5~3A,取2.5A计算) D1=1.13×根号167/2.5≈9.2(MM)、 D2=1.13×根号2.5/2.5=1.13(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