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语文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复习试题(附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0:08:26
文档

语文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复习试题(附答案解析)

语文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复习试题(附答案解析)看拼音,写词语。xìnì     kāizáo     xīshuài     páihuái(   (   (   dǒupenɡ     zhòurán     kānɡkǎi     shùnjiān(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栈桥(jiàn)          狩猎(shòu)          毛骨悚然(sǒnɡ)B.抽噎(yē)             诅咒(zhǔ)        
推荐度:
导读语文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复习试题(附答案解析)看拼音,写词语。xìnì     kāizáo     xīshuài     páihuái(   (   (   dǒupenɡ     zhòurán     kānɡkǎi     shùnjiān(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栈桥(jiàn)          狩猎(shòu)          毛骨悚然(sǒnɡ)B.抽噎(yē)             诅咒(zhǔ)        
语文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复习试题(附答案解析)

看拼音,写词语。

xì nì     kāi záo     xī shuài     pái huái

(   (   (   

dǒu penɡ     zhòu rán     kānɡ kǎi     shùn jiān

(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栈桥(jiàn)          狩猎(shòu)          毛骨悚然(sǒnɡ)

B.抽噎(yē)             诅咒(zhǔ)            迥乎不同(jiǒnɡ)

C.不逊(xùn)            行辈(hánɡ)          千山万壑(hè)

D.凫水(fú)             涟漪(yī)             风雪载途(zǎi)

下面几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燃烧       染缸       司空见贯       随心所裕

B.幼稚       念叨       焉知非福       戛然而止

C.蟋蟀       脉骆       千捶万凿       万象更新

D.倾复       依偎       掩掩一息       含情脉脉

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哪一项?(       )

A.这橘子非常酸,咬一口,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

B.寒风刺骨,跟一把把锋利的剑似的扎得人生疼。

C.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D.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下列语句中分号使用的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哪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风。

B.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C.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谷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D.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风;狂奔怒吼的暴风,如刀似剪的凄风,邪气逼人的阴风和翻江搅海的龙卷风,提神送爽的秋风以及温柔脉脉、拂而不觉的微风。

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例句一样的是(     )

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B.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

C.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D.李静被评为本学年度市“三好学生”。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作品,是一篇感悟时光易逝的作品。

B.《跨越了百年的美丽》一文中,作者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C.《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篇浸透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精神的文章。文章按时间顺序叙述。

D.《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运用了四个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朔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 )

①其实,这个难题并不难解决,这就是尽可能地掌握一些读书的技巧。

②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快、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

③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

④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难题。

A.③②④① .②①③④ .②③④① .④②③①

按要求写句子。

(1)、节日期间,庐山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含鄱口人头攒动,仙人洞(,五老峰(。(在括号中填入与划线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2)、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饿”或“安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助描写“鸟儿”或“阳光”情景,写一两句话,表达你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积累。

(1)《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是_________,“三进大观园”说的是《红楼梦》中的________;“三山聚义打青州”是名著《___________》中的故事; 《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的含数字“三”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诗人孟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于谦不愿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抗争到底的决心。同时清朝诗人郑燮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王昌龄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一颗清白正直的心。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应用到生活中去。

(1)某小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走”与“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车刚开走    B.奔走相告 .说走了嘴

13、翻译下列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什么宋人没有再得到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低头族

材料1:当代“低头族”越来越多已然成为一个严重的现象。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躺在床上刷手机,走路刷手机,等公交刷手机,甚至上班开会也刷手机。微博、微信、抖音等APP无情地吞噬着我们。大众不断发声,呼吁“低头一族”回归正常生活,可收效甚微。

材料2:

材料3:网络流行语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16、下列不属于“低头族”的行为的一项是(  )

A.躺在床上刷手机 .走路刷手机

C.等公交刷手机 .用手机拍照

17、下列不属于做“低头族”带来的危害的一项是(  )

A.颈椎变形 .导致聋哑 .影响外貌 .影响视力

18、对材料3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玩手机容易引发意外事故。 .玩手机影响了人的健康。

C.玩手机影响了人与人的交往。 .玩手机影响了人的生死。

19、请你给“低头族”提两条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咬人草小记

在,有一次到山里访问哈萨克族牧人,很偶然地认识了一种奇怪的植物。如果不是友人介绍,我决不会注意它们的。那是在爬坡的路上,前面的人突然大声喊起来:

“小心!咬人草!”

咬人草?草会咬人?我有点不相信。这是生在路边的一种普普通通的草本植物,叶色暗绿。有点像深秋经霜后的菊,没有什么可怕的地方。

“可别轻视它,碰它一下,就像被毒蜂蜇了一样,手上要肿痛好几天呢!”友人正儿八经地关照我,绝无开玩笑的意思。

这愈发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俯下身子,绕着一丛咬人草仔细看了半天,除了发现叶瓣上有些细小的透明的刺之外,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我掏出随身带的旅行剪刀,用摊开的笔记本接着,小心翼翼地剪下两片叶瓣。我要把它们带回去,让上海的朋友也能见识一下这种奇怪的草。

“算了吧,它会咬你的。”友人笑着劝我。

“不怕。”我很自信地回答。

咬人草夹进了我的笔记本,我却安然无恙。这叶瓣似乎有些桀骜不驯,硬硬的,不肯平伏,那些尖尖的小刺竟戳穿了两页纸。但不管怎样,它们是我的俘虏了,这种小草会咬人,如同河豚的有毒,如同海胆的有刺,如同贝类的有壳,只是它在同其他生物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一种自卫本领。它足以使觅食的野马和羚羊们望而却步,然而,在人类面前,这些低级的生物的小小把戏又算得了什么呢?

几天之后,我几乎淡忘了这小草。一次,我翻开笔记本准备记一些什么时,还没有来得及写一个字,只觉得手指上猛地一阵剧痛,就像被尖利的牙齿狠狠咬了一口。我一下子把笔记本摔得老远,那咬人草的干叶从本子里掉出来,落在我的脚边——依然是硬硬的,一副倔强的模样,仿佛一对暗绿色的眼睛,冷冷地嘲笑着我……

啊!咬人草,它终于咬了我!

咬是被咬了,我却并没有记恨,相反,倒生出一种敬佩的心情来——这任人践踏的、可怜的小草,性格的刚强不屈竟至于此!它似乎要提醒我一些什么……

我没有再把草叶夹进笔记本,而是任它们在沙土中躺着。因为我确信,假如带着它们,我一定还会被咬的,我不可能老是警觉地惦记着它们,防着它们,也不可能改变它们的性格。与其强迫它们耿耿于怀地跟着我,不如让它们在自己的泥土中找到归宿。

然而,关于这咬人草的故事,我是很难忘记了。

20、咬人草从外表看“普普通通”,骨子里却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文中的两个成语概括)。

20、“依然是硬硬的,一副倔强的模样,仿佛一对暗绿色的眼睛,冷冷地嘲笑着我……”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咬人草,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22、“如同河豚的有毒,如同海胆的有刺,如同贝类的有壳”,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咬人草咬人的目的是回到泥土中,作者被咬后向它屈服。

B.咬人草叶落归根,生长在泥土中,不能离开它。

C.咬人草成为干叶都未忘记自卫、反抗,作者对它既爱护又赞美。

D.作者憎恨它,把它抛回泥土中让它消失。

24、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借写咬人草来歌颂一种刚强不屈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咬人草_______的思想感情,这是运用了_______的写法。

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1)题目:分别时,我想说声______

提示与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中叙述的对象可以是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可以是辛勤培育了自己六年的老师;文中叙述的内容可以是自己获得了真诚帮助后的谢意,也可以是因为某件事的愧疚……内容真实,表达流畅,450字左右。

(2)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好习惯会帮助你走向成功,而不良的习惯会影响你健康成长。请你围绕“习惯”这个话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50字左右的习作。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     细腻     开凿     蟋蟀     徘徊     斗篷     骤然     慷慨     瞬间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腻”“蟀”“篷”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C

解析: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栈桥(zhàn)     

B.诅咒(zǔ)     

D.风雪载途(zài)

3.B

解析:B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A.司空见贯——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随心所裕——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C.脉骆——脉络;千捶万凿 ——千锤万凿:千锤百炼的意思,通过了很多的磨练。

D.倾复 ——倾覆;掩掩一息——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也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湮没或毁灭。

4.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辨析。A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夸张;B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把“寒风”比作“锋利的剑”;C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夸张;D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夸张。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5.C

解析:C

【解析】略

6.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与辨析。

例句中的引号内的内容是作者说的话。

A选项中的引号内的内容是皮埃尔说的话。

B选项的引号是引用神话故事的名字。

C选项的引号是表示在这个句子中,“自由”不是本意。

D选项的引号是表示特定的奖励称号。

7.C

解析:C

【详解】略

8.A

解析:A

【详解】此题考查排列句序,根据句子之间的联系进行排序即可。

第②句是一个问句,第④句说这是一个难题,其中的“这”指的是②句中的问题,故④紧跟②句后;第①句说了解决难题的答案,故①紧跟④后,因此这三句顺序为②④①;再看第③句,说的是“知识”和“生命”,而第②句提到了关于”生命”和“知识”的问题,故②紧跟③后,因此顺序是③②④①。

9.     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     教室里很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写。     空中的鸟儿轻快地掠过枝头,唱着婉转的曲子飞远了。     红红在“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详解】1.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去找,想想和所给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人头攒动: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

“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这几个词语都表示人很多,很拥挤,场面非常热闹。

(2)、本题考查了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句子在结构、内容、修辞等方面的特点,然后仿写。结合句中将“时间过的快”的程度进行了夸大,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仿写句子,也要运用夸张的手法。

如:我饿得能吞下一头大象了。

(3)、此题考查学生情景写话,解答时,我们要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心情。

如:枝头小鸟欢歌笑语,好似在开演唱会。

(4)、考查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时,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词序混乱。(5)重复啰唆。(6)前后矛盾。(7)不符事理。(8)归类不当。(9)指代不明。

本题中缺少主语“谁在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改为:小明在“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10.     刘备     刘姥姥     水浒传     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

“三进大观园”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三进大观园的当事人是刘姥姥。

《水浒传》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

《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的含数字“三”的故事有: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

(2)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

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清代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后两句话的意思是:你到达洛阳以后,那里的亲友如果问起你我的情况,你就这样告诉他们王昌龄的一颗心,仍然像一块纯洁清明的冰盛在玉壶中。作者托辛渐给洛阳友人,带去这样一句话,是有背景的。当时作者因不拘小节,遭到一般平庸人物的议论,几次受到贬谪。这里,显然是作者在对那些污蔑之词作出回击,也是对最了解自己的友人们做出的告慰。表现了不肯妥协的精神。

11.     献上一片爱心,托起一片希望;捐出一本图书,送去一片阳光;捐出一件衣物,送去一份温暖等。     看今朝锦绣江山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宣传标语的基本要求:达到宣传鼓动目的,标语口号用通俗的话语诠释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宣传标语的格式:句式整齐,修辞鲜明,灵活使用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解答时,要关联主题,拟写标语时涉及关于爱心捐款、捐物、捐书。

(2)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掌握。

对联特点:

(1)、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形式工整的前提。

(2)、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3)、语义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

(4)、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用平声。除此以外,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12.B

解析:12、B

13、     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兔子没再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14、得到兔子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

15、要想有收获,就应该自己去努力,去创造机会,而不是心存侥幸,傻傻地等待。

【分析】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12、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解释和分析,在本题中,“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是跑,所以意思相同的是“奔走相告”中的“走”也是跑的意思。

13、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要结合重点字词进行整句话的翻译即可。可结合译文进行分析。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得出,宋人没有再得到兔子是因为得到兔子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

15、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想有收获,就应该自己去努力,去创造机会,而不是心存侥幸,傻傻地等待。

13.D

解析:16、D

17、B

18、C

19、     不要过度依赖手机,规划好使用手机的时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要多跟朋友交流,多跟大自然接触,多参加户外运动。

【分析】

16、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理解与分析。阅读材料二可知:“低头族”最大的特点就是低着头刷手机,用“手机拍照”不属于低头族的行为。

17、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材料二可知“低头族”的危害有:影响视力、影响人身安全、导致颈椎变形、导致心理疾病、容易长双下巴、皮肤容易松弛。并不会导致耳聋。

18、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材料三可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出现在你面前想跟你交流的时候,你却只顾着自己玩手机,从而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19、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要给“低头族”提出合理的建议,就要从“低头族”的危害说起,它会影响自己的健康,还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么就要建议他们要少依赖手机,多与朋友交流,从中给出合理的建议即可。

14.C

解析:20、     桀骜不驯     刚强不屈

20、     拟人     歌颂了咬人草刚强不屈的性格

22、咬人草咬人不是有意害人,而是出于自卫,同其他生物一样是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一种自卫本领。

23、C

24、     敬佩、喜爱     借物喻人

【分析】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选用文中的两个成语概括。阅读文章可知,从“这叶瓣似乎有些桀骜不驯,硬硬的,不肯平伏,那些尖尖的小刺竟戳穿了两页纸。”及“这任人践踏的、可怜的小草,性格的刚强不屈竟至于此!”两句子中可知可用“些桀骜不驯、刚强不屈”来概括咬人草。

20、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从“冷冷地嘲笑着我”可知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在这里更好地体现了咬人草刚强不屈的性格。

2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从“这种小草会咬人,如同河豚的有毒,如同海胆的有刺,如同贝类的有壳,只是它在同其他生物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一种自卫本领。”可知答案。

2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根据上文中提到的咬人草在笔记本中放了那么久依旧刚强不屈,作者对它生出一种敬佩的心情,所要C选项理解正确。

24、本题考查思想感情。短文记叙了在,有一次我到山里访问哈萨克牧人,很偶然地认识了一种奇怪的植物-咬人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咬人草成了“我的俘虏”。后来由于我的疏忽,而被咬人草“咬”到了。揭示了咬人草刚强不屈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咬人草坚强性格的敬佩、喜爱之情。

本文借咬人草刚强不屈的性格来比喻人的刚强不屈,表达了作者这具有刚强不屈的性格的人的喜爱之情。所以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15.范文:

习惯

说到勤俭节约,人人都能说,也都能做到。但是,谁真正做到了勤俭节约?没有多少人!

说到这个话题,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那是一个晚上,我正在饭店吃饭,一位阿姨带着一个小女孩走了进来。

解析:范文:

习惯

说到勤俭节约,人人都能说,也都能做到。但是,谁真正做到了勤俭节约?没有多少人!

说到这个话题,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那是一个晚上,我正在饭店吃饭,一位阿姨带着一个小女孩走了进来。小女孩先去了洗手间,阿姨则在那里点菜,她一下子点了四个菜。小女孩洗完手回来,菜也上来了,那女孩一看满桌子的肉菜,笑嘻嘻的脸上立即挂上了霜,她大吼道:“怎么满桌子的肉啊!我不想变成大肥猪。”阿姨看见自己的心肝宝贝那么生气,只好又叫来了服务员,把菜单递给了女孩。那女孩又点了四大盘菜。女孩这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大约吃了个半饱,女孩又不愿意了:“妈妈,妈妈……”她叫着,撒着娇恳求地望着妈妈“我可以再点几个菜吗?”阿姨拗不过女孩,心软了,只好又叫来了服务员,把菜单递给她。女孩又点了两个菜。菜上来了,女孩动了几筷子就不吃了。阿姨也吃饱了,他们付了钱,扬长而去。

服务员来收拾饭桌时,看见饭桌上的菜大部分就动了几筷子,还剩下好多。服务员很无奈,可这些菜都被客人吃过了,他们自己不打包拿走,别人也不能吃,只好扔进了垃圾箱。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以看出,这对母女一点也不懂得这首诗的道理。

我曾经看过一条关于勤俭节约的公益广告,上面说:“据估计,全世界的人一天的剩饭,可以满足两亿人一顿饭的需要。”可见浪费是多么的可耻,节约是多么的宝贵。那么就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比如,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洗手的水可以涮拖把、浇花;用完的纸张可以在背面打草稿……

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其实不难,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时时刻刻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少年!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两题中任选一题来作文。

习作(1)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分别时,我想说声     ”为题写一篇作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比如“分别时,我想说声谢谢”,然后扣住题目来写,想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养育我们的父母,传授我们知识的老师,关心我们的朋友,还是帮助我们的陌生人?选择你最想感谢的去写。写作时,要注意抓住“谢谢”进行构思:你谢谢谁,为什么谢谢他(她), 注意选择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表达你的感谢之情。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开篇点题,点明中心。

中间:用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指导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做到详略得当。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突出主题。

习作(2)为自命题的话题作文,要求以“习惯”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看到“习惯”二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写选择写作内容。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这一主题。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开篇点题,点出主题。

中间:结合实际,通过典型整合来表现,合理安排材料,做到详略得当。

结尾:突出主题,点明中心。

文档

语文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复习试题(附答案解析)

语文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复习试题(附答案解析)看拼音,写词语。xìnì     kāizáo     xīshuài     páihuái(   (   (   dǒupenɡ     zhòurán     kānɡkǎi     shùnjiān(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栈桥(jiàn)          狩猎(shòu)          毛骨悚然(sǒnɡ)B.抽噎(yē)             诅咒(zhǔ)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