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0:11:26
文档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计算机多媒体以其固有的优势和特色,在地理教学中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但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陷入了种种误区,我们必须服从于地理教学目标,有效发挥其独特功能,达到地理教学的最优化。关键词:多媒体;地理教学;应用;独特性;高效性;实用性因计算机多媒体固有的优势和特色,使其在地理教学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一、多媒
推荐度:
导读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计算机多媒体以其固有的优势和特色,在地理教学中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但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陷入了种种误区,我们必须服从于地理教学目标,有效发挥其独特功能,达到地理教学的最优化。关键词:多媒体;地理教学;应用;独特性;高效性;实用性因计算机多媒体固有的优势和特色,使其在地理教学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一、多媒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计算机多媒体以其固有的优势和特色, 在地理教学中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但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陷入了种种误区,我们必须服从于地理教学目标, 有效发挥其独特功能, 达到地理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 多媒体; 地理教学; 应用; 独特性; 高效性; 实用性

    因计算机多媒体固有的优势和特色, 使其在地理教学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一支粉笔写天下, 三尺讲台说春秋”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的功能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它的不足是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程度来选取自己学习的信息、选择学习的途径、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数量、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 则能克服以上缺点, 利用网络的大容量性、可储存性、可选择性、可控性、交互性、全面性和远程性, 学生能够适时地根据爱好与能力选择不同难度和不同科目的学习、训练内容, 教也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充分地利用资源丰富的信息网络组织和开展教学。此时, 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 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 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抽象概括等手段, 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获得知识。它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展示多元的地理信息, 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引发积极思考

    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地理教学中做到图文并茂, 化静为动, 化无声为有声, 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例如,《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分》一课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 许多学生难以及时掌握, 即使记住了, 也多半缺乏空间感, 死记硬背, 索然无味。而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关于中国行政区划的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 就会使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情趣盎然。其中, 可制作一个类似拼图的小游戏, 在课堂上让学生按不同的要求进行拼图训练, 并设立最快记录, 就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 而且比从讲授法中获得的知识深刻得多。又如: 在讲《欧洲西部》一课时, 可播放一段欧洲风光影视片导入新课, 那悦耳的音乐, 美丽的画面, 优美动听的

解说, 会使学生如临其境, 觉得既轻松又新颖, 既获得美感享受, 又很快把心思集中到课堂上来。就这样, 创设一种亲切的情境, 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 激发起求知欲,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三、促进学生较快形成空间意识, 建立地理概念, 突破难、重点, 提高学习效率

    地理学习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比较抽象, 看不见, 摸不着, 而以挂图和课本插图为主要教具的传统的地理教学, 由于无法展示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 学生便难于理解抽象的知识,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借助数字声像片来模拟其运动现象和过程, 化不可见为可见, 化抽象为形象, 知识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地球运动》中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世界各地昼夜长短变化”这一内容时,可制作一幅旋转片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把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太阳高度角的数值变化、两极的极昼和极夜现象等等本来很难讲的问题, 通过投影演示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耳闻目睹, 自己观察、动脑研究、发现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从而使重难点迎刃而解。又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 我们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片、黄河“地上河”形成过程的河道横剖面示意图和河床高出地面的“地上河”的清晰画面结合起来制成教学课件, 就能把黄河中游泥沙淤积、逐渐抬高河床、形成“地上河”的过程及原因, 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

面前, 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黄河“地上河”这一地理概念。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 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中, 读图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 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 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 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例如: 在介绍京杭运河时, 用重新着色、闪亮来突出京杭运河北起通县, 南至杭州, 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 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配以闪烁五大水系) 。这样就可以克服传统地图内容繁多, 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绍长江流域的主要支流时, 用闪烁来突出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和洞庭湖、鄱阳湖各自的位置。介绍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也可以闪烁出宜昌和湖口所在的位置。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

特征的概念。

再者, 因地理学科所涉知识宽泛的特点使其教学用图丰富多样, 有地形图、区域图、气候图、自然带图等等很多种, 且地理事物不断变化, 新的地理事物不断出现, 教学用图不断更新。而在传统的教学中, 一堂课不可能带很多教学挂图, 也没足够的时间随教学内容频繁更换; 另外, 挂图幅面一般较小, 后排学生很难看清, 常常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图中找到一项地理事物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其无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就不同了, 课前可先用相关的软件把所要用的地图输入计算机, 课上就可以通过大屏幕将其展示出来, 且可选择所需区域在屏幕上随意放大、缩小, 学生对照屏幕能很快地在自己的地图册上查找到所讲地理事物, 其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尽管在地理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如上所述诸多优势, 但不难发现在如何使用多媒体方面我们还存在诸多误区: 用屏幕显示代替黑板板书, 课堂教学满堂灌, 课堂容量过大, 课件质量不高, 交互性不够强, 过分依赖计算机, 忽略其他媒体的作用, 课件万能, 滥用课件,课堂教学平庸, 未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设备操作能力低或未作好克服技术障碍的心理准备, 反而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等等。

    面对这些误区与问题我们该如何做呢?

    1.正确处理好地理教学手段和目标的关系。

    任何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必须服从于地理课时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乃至服务于学生发展这一最高目标, 全力为教学目的服务。要在一定的地理教学目标、内容下, 在地理教学计划中对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选择, 使某种媒体对应于某一教学活动, 以充分发挥出它们的功能, 达到最大的效用; 而不必要用的地方, 则坚持不用, 以免喧宾夺主,流于形式。所以, 根据每堂课的目标需要来设计使用多媒体课件, 进行教学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的关键。

    2.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

    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以它的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 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但并不是所有的地理课都适合使用, 更不是所有地

理课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 而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 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虽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具备以上优点, 但数千年来的运用和改进, 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精华。实践证明, 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 才能相得益彰。在教学中切不可一味地追求“高科技”, 误认为没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课就不是一堂好课。应该看到, 不管什么课, 只要教学媒体运用恰当,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效果, 提高了学习效率, 就是一堂好课。

    总而言之, 在当今高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 我们的教学手段必须要跟上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 充分利用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先进理念、先进教学手段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文档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计算机多媒体以其固有的优势和特色,在地理教学中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但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陷入了种种误区,我们必须服从于地理教学目标,有效发挥其独特功能,达到地理教学的最优化。关键词:多媒体;地理教学;应用;独特性;高效性;实用性因计算机多媒体固有的优势和特色,使其在地理教学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一、多媒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