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土的承载比CBR试验作业指导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0:11:31
文档

土的承载比CBR试验作业指导书

土的承载比CBR试验作业指导书1.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2.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2.1本试验方法只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制件后,对各种土和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进行承载比试验。2.2试样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0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且含量不超过5%。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表中注明试验时的室内温湿度。4.试验准备:4.1试验仪器:1.圆孔筛:孔径40mm、20mm及5mm筛各1个。2.试筒:内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
推荐度:
导读土的承载比CBR试验作业指导书1.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2.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2.1本试验方法只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制件后,对各种土和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进行承载比试验。2.2试样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0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且含量不超过5%。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表中注明试验时的室内温湿度。4.试验准备:4.1试验仪器:1.圆孔筛:孔径40mm、20mm及5mm筛各1个。2.试筒:内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
土的承载比CBR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

2.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

2.1 本试验方法只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制件后,对各种土和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进行承载比试验。

2.2 试样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0mm 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 mm 且含量不超过5%。

3.试验环境: 进入试验室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表中注明试验时的室内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 试验仪器:

1.圆孔筛:孔径40 mm 、20 mm 及5 mm 筛各1 个。

2.试筒:内径152 mm 、高170 mm 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 mm ;筒内垫块,直径151 mm 、高50 mm ;夯击底板,同击实仪。试筒也可用(T 0131 -2007) 击实试验的大击实筒。

3.夯锤和导管:夯锤的底面直径50 m m ,总质量4.5kg 。夯锤在导管内的总行程为450 mm ,夯锤的形式和尺寸与重型击实试验法所用的相同。

4.贯入杆:端面直径50 mm 、长约100 mm 的金属柱。

5.路面材料强度仪或其他载荷装置:能量不小于50kN ,能调节贯入速度至每分钟贯入1 mm ,可采用测力计式。

6.百分表:3 个。

7.试件顶面上的多孔板(测试件吸水时的膨胀量)。

8.多孔底板(试件放上后浸泡水中)。

9.测膨胀量时支承百分表的架子,或采用压力传感器测试。

10.荷载板:直径150 mm ,中心孔眼直径52 mm ,每块质量1.25kg ,共4 块,并沿直径分为两个半圆块。

11.水槽:浸泡试件用,槽内水面应高出试件顶面25mm。

12.其他:台称,感量为试件用量的0.1 %;拌和盘;直尺;滤纸;脱模器等与击实试验相同。

4.2试样制备

4.2.1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可在50℃ 烘箱内烘干),用木碾捣碎,但应尽量注意不使土或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土团均应捣碎到通过5 mm 的筛孔。

4.2.2采取有代表性的试料50kg ,用40 mm 筛筛除大于40mm 的颗料,并记录超尺寸颗粒的百分数。将已过筛的试料按四分法取出约25kg 。再用四分法将取出的试料分成4 份,每份质量6kg ,供击实试验和制试件之用。

4.2.3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率。测定含水率用的试样数量可参照土的击实试验表T 0131-3采取。

5.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T0134—1993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

6.1 以单位压力(p) 为横坐标,贯入量(l) 为纵坐标,绘制p —l 关系曲线; 

6.2 一般采用贯入量为2.5mm 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压力之比作为材料的承载比(CBR),即:

CBR =   p   ×100                   

7000                              

式中:    CBR —承载比(%),计算至0.1;

p —单位压力(kPa) 。

6.3同时计算贯入量为5 mm 时的承载比:

CBR =   P   ×100               

10500

6.4如贯入量为5 mm 时的承载比大于2.5 mm 时的承载比,则试验应重做。如结果仍然如此,则采用5 mm 时的承载比。

6.5 试件的湿密度用下式计算:

ρ= m2 -m1                     

2177

式中:ρ—试件的湿密度(g/cm3),计算至0.01 ;

m2 —试筒和试件的合质量(g);

m1 —试筒的质量(g) ;

2177 —试筒的容积(cm3)。

6.6 试件的干密度用下式计算:

ρd=      ρ                

1+0.01w

式中:ρd —试件的干密度(g/cm3 ),计算至0.01;

w —试件的含水率。

6.7 泡水后试件的吸水量按下式计算:

wa =m3 -m2                

式中:wa —泡水后试件的吸水量(g) ;

m3 —泡水后试筒和试件的合质量(g) ;

m2 —试筒和试件的合质量(g)。

6.8 精度要求:

如根据3 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Cv 大于12 %,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余2 个结果的平均值。如Cv 小于12%,且3 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小于0.03g/cm3 ,则取3 个结果的平均值。如3 个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超过0.03g/cm3 ,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2 个结果的平均值。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内容:材料的颗粒组成;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材料的承载比;材料的膨胀量。

8.注意事项: 

8.1 一般要求制备3个试件,使击实后的干密度为最大干密度的95%~100%,每个试件分别按每层10、30、和60、次夯实,均分三层击实。

8.2 本试验采用风干试验,按四分法备料,先按击实试验求得试料的最佳含水率后,再按此最佳

含水率制备所需试件。

8.3 做CBR试验时,应模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处于最不利状态,在一般情况下,可按保水四昼夜作为设计状态,但是,在干燥地区,如能结合地区、地形、排水、路面排水构造和路面结构等因素,论证土基潮湿程度和土试件饱水四昼夜的含水率有明显差异时,则可适当改变试件饱水方法和饱水时间,使CBR试验更符合实际状况。

8.4 绘制单位压力(p)与贯入量(l)的关系曲线时,如发现曲线起始部分反弯,则应对曲线

进行修正,以O作为修正的原点。

8.5 精度要求系对三个平行试验结果规定的。

文档

土的承载比CBR试验作业指导书

土的承载比CBR试验作业指导书1.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2.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2.1本试验方法只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制件后,对各种土和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进行承载比试验。2.2试样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0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且含量不超过5%。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表中注明试验时的室内温湿度。4.试验准备:4.1试验仪器:1.圆孔筛:孔径40mm、20mm及5mm筛各1个。2.试筒:内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