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前述脉冲布⽔器的计算源于论⽂《虹吸式脉冲布⽔器的设计与应⽤》,在计算过程中确实
也遇到⼀些参数取值问题,⽐如某某参数建议取值是怎么来的,总想找到数据的出处,可惜未
果。⽆意翻《给⽔排⽔设计⼿册城镇给⽔》(第三版)时,竟然发现原来脉冲布⽔器在脉冲澄
清池这⼀篇章中有详细介绍,起初污⽔处理上⽤的话是不是参照给⽔处理上呢。因此,这⾥再
详细介绍⼀下给⽔上的计算⽅法及步骤。
按⼿册建议:脉冲周期⼀般为30-40s,其充⽔与放⽔时间⽐例为3:1-4:1。假定条件如上:
50m3/h进⽔量(Q),脉冲周期为4min(T总),充⽔3min(t1),放⽔1min(t2),以此为例
进⾏计算。
1)脉冲时总出⽔流量Q脉:
2)布⽔管直径d:⼿册建议布⽔管流速v1为2-2.5m/s,这⾥取值2.5m/s,则d为:
3)钟罩直径D:钟罩与布⽔管之间环形过⽔⾯平均流速v2⼀般采⽤1m/s,则D为:
4)钟罩顶距离布⽔管管顶距离H4:⼿册中关于安全系数K值建议为1.2-1.5,则H4为:
5)布⽔管顶端过流断⾯流速v3为:
6)罐体直径D罐:⼀般罐体内⽔位差Δh介于0.5-0.8m,取值1m,则D罐为:
7)罐体内最⾼⽔位距离下⽅⽔解池池内⽔⾯⾼度H为:下式中,C为⽔位修正系数,⼀般取
值1.1-1.2,此处取值1.2;h1为⽔在下⽅⽔解酸化池内上升时的⽔头损失,⼀般取值0.3m;h2为
⽔解池下⽅孔⼝出流时的⽔头损失,⼀般3m/s流速时取值0.5m;h3为脉冲布⽔器的⽔头损失,
由布⽔管内⽔损h1,布⽔管上⽅断⾯⽔损h2,钟罩与布⽔管之间⽔损h3三部分组成,α为进⽔
峰值流量与平均流量的⽐值,⼀般取值1.25;布⽔管阻⼒系数ξ1、ξ2、ξ3分别为布⽔管、布⽔
管上⽅、布⽔管与钟罩之间的⽔流局部阻⼒系数,λ为沿程阻⼒系数,L为布⽔管总长,这⾥取
值2.1m。
8)钟罩⾼度H7:
9)钟罩顶距低⽔位⾼度H7’为:
10)钟罩顶⾼出⾼⽔位⾼度H9为:
11)布⽔管⾼度H8:
12)罐体⾼度H12:取超⾼H10为0.4m,罐体底部距离下⽅⽔解池⽔⾯⾼度1.0m,则H12
为:上⼀节没有具体计算各种⽔头损失,也即没有计算所需的罐体内最⾼⽔位与⽔解池⽔位之间的差值。⽽⼿册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头损失的计算过程,在和上⼀节基本参数保持⼀致的情况下,如:流量50m3/h,脉冲周期4min,罐体直径1.8m,布⽔管直径0.15m,钟罩直径0.3m,罐底距⽔解池⽔⾯⾼差1m,算下来罐体⾼度需要2.4m。显然,如果选⽤实际1.8m罐体⾼度的产品,肯定是不能满⾜上述参数要求的。
⼀般来说,罐体底部都是直接坐落在⽔解池上的,它和下⽅⽔⾯的⾼差也就0.6m附近,如果按0.6m考虑,布⽔管管径放⼤⾄0.2m,其它不变,那么算下来,罐体⾼度1.6m,⼤概和⼚家选型参数(罐体总⾼1.8m)⼀致,所以说这个布⽔管管径很是重要,选型时⼀定要注意,它能⼤幅度降低所需的⽔位差。关于孔⼝⽔损,按3m/s考虑,v2/2g数值⼤概也在0.5m左右,暂且可按该数据考虑。
总的来说,还是罐体内部⽔位与下⽅⽔解池⽔位⾼差来提供能量,这些能量⽤于克服⾼流速下的⽔头损失。脉冲器内的⽔头损失占总⽔损⽐例最⼤,⽽脉冲器⽔头损失的三组成部分中,布⽔管内的损失占⽐最⼤。为了降低总⽔损,尽可能降低布⽔管内的⽔头损失,如可以适当增⼤布⽔管管径。综上分析可以得知:脉冲的流速⼤,布⽔管内⽔损⼤,孔⼝⽔损也⼤,所以相对于点对点布⽔器⽽⾔,脉冲布⽔器与⽔解池之间的⽔位⾼差⼤,可能会影响到上游构筑物的⾼度,当然了,也可以通过改变某些参数来降低⽔位差。
参考⽂献:
1. 崔⽟川等. 给⽔⼚处理设施设计计算.
2. 上海市政⼯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给⽔排⽔设计⼿册-城镇给⽔(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