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工企业文化口号
篇一:军工质量文化宣传手册
总指出:
“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质量就是胜利’、‘质量就是生命’的思想。强化质量责任制,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增强质量保证能力,提高装备可靠性水平,完成各项任务。”
军工科研生产的特点和军工质量文化的精髓
严肃认真、周到细致、
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质量方针
军工产品质量第一
军工产品形成过程中,始终要把质量放在首位,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在质量与进度、质量与效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服从质量。
质量理念
质量是国防科技工业的生命;
质量是军工队伍素质的体现;
质量是装备研究成功的保证;
质量是战斗力;
对国家负责,为用户服务;
质量价值观
●国家利益至上,局部服从全局
在军工产品科研生产中,为确保质量,应遵守个人、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遵守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遵守分系统服从总体的原则。●以需求为准则,追求用户满意
质量始于用户需求,终于用户满意。以用户为关注焦点,才能研制生产出高质量且适用的产品,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
●质量体现价值,质量创造价值
军工产品质量体现了综合国力,体现了国防科技工业高科技、高可靠的工
业化水平,体现了武器装备的战斗力,同时,也实现了从事军工产品科研生产的全体员工报效祖国的人生价值。
质量道德观
●诚实守信求真务实
有法必依,有错必认;
追求真知,立足实干;
说到做到,不惨虚假;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质量行为准则
●照章办事,一次做对
照章办事是保证产品和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规章与标准源于实践,指导实践。遵章循法可以减少反复,保证一次把事情做对、做好。
●严慎细实,缺陷为零
“严、慎、细、实”是针对军工产品的特殊性形成的工作作风。以严格、审慎、细致、扎实的科研作风,确保各行为环节准确无误。实现每个零部件、每道工序的“零缺陷”,才能确保最终产品的“一次成功”。
●集中统一,大力协同
集中统一是针对武器装备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严密性而形成的运行方式。协同与配合是立足于全局,自觉服从整体,追求全系统高质量的保证。●预防为主,持续改进
预防为主是指产品研制生产应从源头抓起,从预研抓起,从隐患抓起,从基础抓起。加强早期投入,是军工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思想。经常审视自己的工作,及时发现不足和隐患是实施改进的前提。
●学习创新,追求卓越
学习创新是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努力成为学习与创新型组织和员工,才能与时俱进、提升自我、追求卓越,不断满足用户对产品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望。
质量行为规范
质量行为规范是质量理念、质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法规和制度
质量法规和制度是侧重于一个时期,为解决质量管理的共性问题,提出的导向、工作原则和要求。
●标准与规范
质量标准与规范是针对军工产品科研生产实践提出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包括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为标准和企业标准以及完整配套的规范。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针对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依据相关的规章和标准提出的工作要求,是军工产品研制生产和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改进的依据。
军工质量文化的物化体现
●体现国家意志
军工产品的质量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的重要保障,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军工事业的使命与责任。
●军工特色的质量名言
特殊的使命,民族的利益和建设强大国防的重任,使军工队伍在质量工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名言,如“一次成功”、“预防为主”、“零缺陷管理”、“问题归零”、“一次把事情做对”等,显像了军工队伍对质量的追求和行为目标。●军工特色的质量工作系统
特殊的产品,复杂而高风险的系统工程,使军工产品研制生产形成了齐抓共管、互为支撑的质量工作系统。
●高质量的军工产品的品牌效应
高质量的军工产品是国防科技工业的品牌形象,是军工产品科研生产单位的无形资产,是国家战略性产品高质量的象征。
●具有质量文化氛围的标志和工作环境
以特定的标志及各种载体,以有序、清洁、安全的工作环境显现具有浓厚特色的质量文化氛围。以直观的感受,强化质量行为准则,促进工作质量的不断改进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军工质量文化建设实施的主要措施
强化领导作用
深入广泛宣传
完善规章制度
树立先进典型
实施品牌战略
常用质量名词术语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依照有关法规,对申请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单位的资质和能力进行审查,并对审查合格者颁发许可证书。●研制项目管理
为实现研制项目总目标,在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和审批等方面对该项目所进行的管理。
●质量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管理management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注:在英语中,术语“management”有时指人,即具有领导和控制组织的职责和权限的一个人或一组人。当“management”以这样的意义使用时,均应附有某些修饰词以避免与上述“management”的定义所确定的概念相混淆。例如:不赞成使用“managementshall,”而应使用“topmanagementshall。”●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质量目标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全面质量管理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途径。其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的成功。
●可靠性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的概率度量亦称可靠度。
●维修性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维修性的概率度量亦称维修度。
●安全性
不导致人员伤亡、危害健康及环境、补给设备或财产造成破坏或损失的能力。
●保障性
系统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能满足平时、战备及战时使用要求的能力。
●质量问题归零
对在设计、生产、试验、服务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技术、管理上分析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并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以避免问题重复发生的活动。●技术归零
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从技术上按“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五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技术归零报告或技术文件的活动。
●管理归零
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从管理上按“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的五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管理归零报告和相关文件的活动。
●重大质量事故
重大质量事故是指军工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影响研制生产工
作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质量事故。
●人为责任质量问题
人为责任质量问题是指由于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
●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对质量的认识和态度。它是人类意识总体中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于质量这外客观事物所作出的反映。强化质量意识,就是要增强人们对质量的反映程度。具体地说,就是增强人们关心质量、注重质量和改善质量的自觉性、危机感和紧迫感。
●设计评审
为确定设计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工艺评审
对工艺设计所做的正式、全面和系统的审查,并把审查的结果形成文件。其目的主要是评价工艺设计满足设计要求的能力及其合理性与经济性、可生产性与可检验性,找出问题,提出建议。
●产品质量评审
在产品检验合格之后交付试验之前,对研制产品的质量及其质量保证工作所作的正式、全面与系统的审查,并把审查的结果形成文件,其目的主要是评价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要求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注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注3: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
注4: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过程process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注1: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
注2: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
注3: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批次管理
按照批次投料、加工、转工、检验和试验、装配、贮存、包装和交付并做出相应标识的一系列活动。
●顾客财产
顾客财产是指其资产归属顾客但在组织控制下的财产,或提供给组织使用的财产。
顾客财产应包括:1)组织控制下的顾客财产。如:来料加工的原材料,提供的用于组装的零部件等;2)供组织在产品实现过程中使用的顾客财产。如:工具、设备、图样资料、计算机软件等。
●程序procedure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篇二:国有军工企业文化落地应注重“五个结合”
国有军工企业文化落地应注重“五
个结合”
较之其它类型的企业,国有军工企业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如行业特征、地域特征、历史特征。这些特征形成国有军工企业丰富的资源、政治和文化优势,将这些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管理要素,促使企业文化落地生根,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要达到此目的,应做好“五个结合”。
一、“形”与“神”结合
企业文化落地依赖于内容,离不开形(仪)式。优秀的企业文化并非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国有军工企业一般具有较长的历史,并由于创业初期特定的时代背景、地域环境及所承担的特殊任务要求,大多拥有一定的、具有鲜明企业个性特征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积淀多因融入了员工情感、为员工认同、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等原因而得到较好的传承。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应注意对企业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梳理,并根据不同时代、企业发展不同阶段要求,及时完善、丰富其内涵或变更其内容。应着眼于建设自己的“本质文化”,同时也根据需要兼容并蓄,吸收、借鉴先进的“体外文化”。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内容才可能具备员工持续认同的基础,才能真正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传播顺序可按企业高管层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党支部委员、党小组成员、分工会委员、班组长、团支部/青年委员等不同层面,分阶段、有计划地立体交叉、整体推进,培养一支传播企业文化的骨干队伍,使其发挥辐射效应,提高企业文化传播的效率和效果。传播方式应为员工喜闻乐见,要不断进行载体和形式创新。比如对理念进行释义、组织员工撰写解读文章;编写典型的案例集、企业小故事、企业群英谱等;把抽象的理念与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事例结合起来;举办专题培训、员工座谈会、企业文化骨干研讨会等及举行升旗仪式、表彰仪式等活动,传播企业文化,寓理于趣、寓教于情。
二、行为“刚性约束”与“柔性约束”结合
企业文化落地来源于员工认同价值观后的行为自律,更离不开制度约束下的行为“他律”。前者是正向引导,违背会引起内心不安,是柔性约束;后者是底线,触及即受到惩诫,是刚性约束。必须坚持双管齐下。
相对于制度来说,道德的力量更有利于促进人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作用
篇三:浅议军工企业精神
龙源期刊网.cn
浅议军工企业精神
作者:杨向卫仵桂荣
来源:《科技与企业》20XX年第24期
【摘要】新形势下,军工企业应该继承军工传统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强军、以人为本、无私奉献、自主创新、质量第一和大力协同”的时代精神,不断培育与提升军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军工企业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军工企业;军工精神;中国精神;时代使命
军工企业是由国家设立的,承担军事装备的研制、生产和经营的法人组织。军工企业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体化和实践化,是军工企业全体成员对企业生存与发展意义的根本看法和评价,是军工企业产生持久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军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1931年10月,中国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军工企业——红军兵工厂在江西兴国县官田村建立。从那时起,军工企业广大干部员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百折不挠,使我事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简单仿制到自主研发,建立了强大而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研制和生产了大量新型武器装备,增强了,促进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军工人创造了以“老兵工”精神、“三线”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生动地体现和践行了“中国精神”。
战争年代,面对日寇的侵略、顽固势力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根据地广大干部职工,在党的关怀和指导下,以抗日救国、民族为使命,一切为了战争、一切服从战争,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盖厂房,自造机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土洋结合,建立了一个个修理和制造各种武器的兵工厂。这些兵工厂克服各种困难,为“质量好、产量高、成本低”而奋斗,不但生产了大量的满足战争需要的军需民用产品,而且培养一大批技术人才,为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为了响应党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伟大号召,400多万的党员、技术工人、科研人员、生产骨干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区,积极参加国防工业建设。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大力协同的精神,一切为了国家利益、一切服从国家需要,演绎了一曲“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精神壮歌。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花样翻新,国际政治、军事斗争更加复杂,我国的、祖国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面临严峻挑战。在国内,市场经济基本确立,军工改革如火如荼,我工企业面临军民融合、上市融资、管理创新、股权激励、民营资本投资、利益主体多元化等新问题、新现象。所有这些都给军工企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大力弘扬新时期的军工企业精神,不断培育与提升军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军工企业的时代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