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简答题
1、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基本特征?
2、食物中毒调查与处理的主要内容与步骤。
3、粮豆类食物主要可存在哪些卫生问题?
4、食品变质是由哪三大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列举常用的防止食物变质的食物保藏方法。
5.简述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6、列举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7、举例说明三级预防含义
8、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9、糖尿病的第一级预防措施
10、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11、如何预防近视?
12、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哪三个特征?分为哪几个等级?
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策略、预防性措施和控制措施。
14、使用相对数应注意哪些事项?
15、医学统计中常用的三个平均数是哪三个,分别适用什么统计资料?
16、刘某,男,43岁,矿山区农民。2005年4月26日,因轻度咳嗽、咯痰、胸闷来到乡卫生院就诊。接诊医师按普通呼吸道感染以予处理,4天后,刘某自感恢复。但不出一月,刘某又出现类似表现,并感轻度胸痛。如此反复已数月。
1)、如果从职业卫生角度考虑,您认为应重点询问病人的何种职业史?
2)、要确认该病,应补做哪项实验室检查?若该病确实与您事先考虑的相符,检查结果很可能出现哪些主要表现?
3)、对于此类疾病的病因预防,我国卫生工作者总结出了良好的工作经验,其内容如何?
17、饮用水有哪些基本卫生要求?
18、劳动条件包括哪几方面?职业性损害分为哪几类?
19、职业病有哪些基本特点?
20、环境有害物质的来源。
21、如何防治室内空气污染?
22、社会因素可分为哪几类?
23.初级卫生保健主要包括哪四方面的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选出1个最佳答案。
1.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大量重金属废水污染所致
B.大量有机物废水污染所致
C.大量磷氮废水污染所致
D.大量硫磷废水污染所致
2、在接种破伤风抗毒素的同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称为( )
A.自然被动免疫; B.人工自动免疫;
C.人工被动免疫 D.人工被动自动免疫
3.父亲为AB型血,母亲为B型血,子女中不会出现的血型是( )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4.计划免疫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建卡率、接种率 B.四苗覆盖率 C.冷链设备完好率
D.ABC均是
5.亚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 )
A. 美兰 B.高压氧 C. 阿托品 D.二巯基丁二酸钠
6、健康危险因素是指( )
A.有害于健康的因素;B.与疾病发生、发展及死亡有联系的因素;
C.能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 D.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
7.过高过低均可引起特异性疾病的是( )
A.镉 B.氟 C.汞 D.铅
8. 造成均数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
A 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9.属于食物中毒的是( )
A.某儿童吃虾过敏 B.爆饮爆食引起急性胃肠炎
C.吃“脏东西”感染蛔虫病 D.食未充分煮熟的四季豆引起腹痛腹泻
10.下列空气污染物中,( )最有可能是二次污染物。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三氧化硫。
11.造成1例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应定为( )级医疗事故
A.一 B.二 C.三 D.四
12.影响健康的因素中占比重最大是( )
A.行为和生活方式
B.环境因素
C.人体生物学因素
D.卫生保健服务
13.各年龄组的人数分布可选用( )描述
A.散点图 B. 构成比图 C.直条图 D.直方图
14.艾滋病、非典、禽流感分别属于( )类传染病
A.甲、乙、丙
B.甲、乙、乙
C.乙、乙、乙
D.乙、乙、丙
15.两样小本均数差别的t检验时,不要求( )
A.两组数据单位相同
B.两样本来自正态总体
C.两样本所属总体的方差相等
D.两组数据均数相近
16.在已发生传染病流行区对一定人群普遍实施相应的疫苗接种,该接种为( )
A 计划免疫 B 重点免疫 C 应急接种 D 强化免疫
17.( )是错误的灭鼠思想.
A 坚持反复 B 避免长期使用某种药剂
C 因地制宜,标本兼治 D 速灭、快灭
18.流行病学研究内容有( )
A.人群健康、疾病现象 B. 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措施
C.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 D.以上均是
19.酸雨的PH值大小是( )
A.>=9.6 B. >=8.6 C.<=7.6 D. <=5.6
20.铅在人体内主要蓄积于( )
A.肌肉 B.骨格 C.肝、肾 D.脑、脊髓
21、自来水消毒时主要的有效消毒成份是( ) 。
A HClO B ClO- C HCl D H2SO3
22. ( )引起的食物中毒表现为黄绿水样便
A.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沙门菌 D.副溶血性弧菌
23.我国人们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 )食物
A.粮谷 B.蛋、奶类 C.蔬菜、水果 D.肉、鱼类
24.某地某月有人口10000人,冠心病人40人,其中10人为当月发病的,有2人死于冠心病,该地该月冠心病死亡率为( )
A.2/10000 B.2/40 C.2/10 D.2/30
25、生活饮用水水源取水点上游( )米和下游( )米水域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A.500、100 B.1000、100 C. 500、200 D. 1000、200
26.( )属于意外伤害
A.自杀、他杀 B.被谋杀、咂成重伤
C.溺水、自杀 D.ABC均是
27.常规传染病报告属于( )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一级预防 D.二级或三级预防
28.两个小样本数值变量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 ( )
A.用t 检验 B.用秩和检验 C.t 检验或秩和检验
D.资料符合t 检验还是秩和检验条件
29. 引起肿瘤的最主要因素为( )
A 环境因素 B 行为因素 C 心理因素 D 遗传因素
30.职业病诊断的前提资料是( )
A.病史 B.体格检查 C.职业史 D.生产环境调查结果
31. OR=6.63,表示暴露与疾病 。
A.有极高统计系
B.有高度的流行病系
C.有中度的流行病系
D.判断因果关系基本成立
32.健康促进的最重要措施是( )
A.健康教育 B.行为改变 C. 社会干预 D. 改变环境
33、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
A.同性性接触 B.异性性接触 C.拥抱或轻吻 D.静脉药瘾
34、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则( )
A 5%是强度指标 B 5%是构成比指标
C 5%是相对比指标 D 5%是绝对数
35.下列哪种气体可使血液运氧能力大大下降( )
A.联苯胺 B.CO C.苯蒸汽 D.氯气
36.钩虫引起的异嗜症患者如果补充以下哪种物质,症状可消失( )
A.铁剂 B.蛋白质 C.维生素C D.钙片
37.以下最容易被苯荓芘污染的食品是( )
A.腌肉 B.酱肉 C.罐头肉 D.熏烤肉品
38.劣质酒引起的酒精中毒主要毒物质是( )
A.乙醇 B.甲醇 C.甲酸 D.乙醛
39.对当事人的同一卫生违法行为,最多可给予的罚款次数是( )
A.1 B.2 C.3 D.5
40.手足口病病原是( )
A. 柯萨奇病毒 B. 多种肠道病毒 C. 多种肠道细菌
D. 多种肠道产毒细菌
41.一名某厂工人因未使用工厂发给的耳塞,而导致“轻度听力损伤”,对于这一职业病应承担责任的是( )
A.工人本人 B.工厂 C.主要是本人,其次是工厂
D.主要是工厂,其次是本人 E.以上均不是
42.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 )
A.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
B.生物性、放射性、化学性
C.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D.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致癌物
E.致癌物、致突变物、内分泌干扰物
43.当前我国造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有害物质
B.汽车废气 C.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D.燃料燃烧 E.地面扬尘
44.室内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 )
A.室外空气污染 B.生活炉灶
C.烹调油烟 D.家具和室内装饰装修
E.人体代谢废物
45.我国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空气中( )
A.碳氧化物过多 B.硫氧化物过多
C.氮氧化物过多 D.碳氢化物过多
E.氟化物过多
46.吸入性肺炎常由于吞吸( )化学物所致
A.气体性 B.气溶性 C.液体性 D.烟雾状 E.粉尘性
47.下列化学物中能直接与血红蛋白发生反应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是( )
A.亚钠 B.苯胺 C.一氧化碳 D.苯肼 E.丙烯醛
48.大剂量放射线可( )引起血管性紫癜
A.直接操损伤小动脉 B.引起血管神经水肿
C.通过机体免疫反应 D.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E.直接损伤小静脉
49.( )是诊断职业病的先决条件
A.病史 B.体格检查 C.职业史
D.生产环境监测结果 E.实验室检查结果
50.( )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
A.甲苯 B.丙磺舒 C.汞 D.三氯乙烯 E.铜
51.一般来讲,人体对环境有害物质所存在的剂量-效应(反应)关系是( )
A.S形曲线 B.U形曲线 C.上斜线型曲线
D.下斜线型曲线 E.水平线
52.刺激性气体中毒时可出现的“假愈期”,通常发生在( )后。
A.刺激前期 B.刺激期 C.潜伏期 D.恢复前期 E.恢复期
53.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
A.蛋白质的含量 B.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C.蛋白质的利用 D.氨基酸模式
E.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模式及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
54.谷类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A.蛋氨酸 B.亮氨酸 C.缬氨酸 D.丝氨酸 E.赖氨酸
55.奶类含量低的营养素是( )
A.钙 B.铁 C.蛋白质 D.脂肪 E.乳糖
56.引起食物中毒不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的病原是( )
A.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沙门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肉毒梭菌
57.不属于合理营养基本要求的是( )
A.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 B.贮存加工烹调方式合理
C.膳食制度合理 D.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E.以上都不是
58.不属于身体测量评价指标的是( )
A.标准体重 B.标准身高 C.体质指数 D.皮褶厚度 E.上臂肌围
59.某大学同宿舍的8名同学聚餐,吃了一种鱼后出现皮肤潮红、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血压下降,荨麻疹或哮喘症状,引起中毒最可能的病原是( )
A.河豚毒素 B.真菌毒素 C.组胺 D.有机磷农药 E.沙门菌
60.健康促进的核心是( )
A.教育 B.行为改变 C.增权 D.环境改变 E.社会干预
61.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
E.吸烟、饮酒、饮食、运动
F.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G.病从口入、不良嗜好、品德败坏、屡教不改
H.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卫生保健服务
E.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卫生保健服务设施与服务质量
62.家庭对家庭成员健康的影响,在于( )
A.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B.影响疾病的治疗和转归
C.健康信念相互影响
D.家庭成员的行为、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健康
E.以上均是
63.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于( )起实施。
A.19年5月1日 B.1999年5月1日
C.1995年9月1日 D.1997年10月1日
E.1992年10月1日
.以下不属于健康的公共的是( )
E.规定开车系安全带
F.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G.提高烟草的价格
H.禁止给青少年出售烟草
E.个人收入调节税
65.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 )
A.实行福利的事业
B.实行社会公益事业
C.许可的盈利性事业
D.实行一定福利的社会公益事业
E.通过购买形式为人民提供服务的事业
66.下面哪种属于医疗事故( )
A.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
B.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C.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D.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E.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67.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组织是( )
A.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 B.当地的
C.卫生监督执法部门
D.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所组织的专家鉴定组
E.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卫生局所组织的专家鉴定组
68.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
A.从总体中有意抽取的一部分
B.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选取有意义的部分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以上均不是
69.抽样误差使调查结果( )
A.大部分偏高 B.大部分偏低 C.统一偏高或偏低
D.存在误差且该误差无规律性
E.存在误差且该误差有一定的规律性
70.血清学资料最常用( )表示其平均水平
A.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全距 E.标准差
71.进行两样本均数差别的u 检验时,不要求( )
E.两样本含量要足够大
F.两样本必须来自正态总体
G.两样本所属总体的方差必须相等
H.两组数据均数相近
E.两组数据单位相同
72.在两个及两个以上总率进行对比时应先进行率的标准化,其目的是( )
A.控制处理因素的影响
B.平衡混杂因素构成不同的影响
C.反映患病人数的影响
D.消除治愈人数的影响
E.平衡处理因素的作用
73.某地男子冠心病死亡率为13952/13697600*1000%0=1.02%0,表明该地( )
A.每千名男子中平均死亡1.02人
B.每千名男子中平均有1.02人死于冠心病
C.每千名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可能性为1.02
D.每千名死亡人数中平均有1.02人死于冠心病
E.每千名心血管男子中平均有1.02人死于冠心病
74.经三地区黄曲霉毒素B1污染率比较,结论为拒绝H0,则可认为( )
A.各总体率彼此间均有差别 B.各总体率彼此间差别较大
C.各总体率间总来说有差别 D.任两总体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E.各总体率彼此间无差别
75.描述四地某病发病率高低可选用 ( )
A.散点图 B.统计地图 C.直条图 D.阶梯形图 E.构成比图
76.当对某种疾病或人群健康状态情况不明时,应该从哪类研究开始 ( )
A.队列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理论性研究
D.实验性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77.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 )
A.多级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单纯随机抽样
78.以下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除了( )
A.设立对照 B.属于观察性研究 C.可以估计疾病的患病率
D.观察方向由“果”至“因” E. 可以查资料中估计比值比
79.病例对照研究中估计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是( )
A. X 2 B. AR C. RR D.OR E. PAR
80.在一次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各5000人,暴露组40人发病,非暴露组20人发病,则相对危险度为( )
A.1.0 B.2.0 C.3.0 D.4.0 E.无法计算
81.临床试验中,某一药物的双盲试验是指( )
A.实验组服药,对照组服安慰剂
B.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如何分组
C.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谁是观察者
D.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谁服药物或安慰剂
E.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均不知道如何分组和谁服药物或安慰剂
82.某因素既与所研究疾病有联系,又与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有联系,由于该因素的存在所引起的偏倚称为( )
A.选择偏倚 B.混杂偏倚 C.信息偏倚 D.报告偏倚 E.测量偏倚
83.我国卫生发展在卫生事业重点选择上,要把( )
A.农村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B.城市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C.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D.中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E.西部和东北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84.农村发现甲类传染病疑似病例的报告时间为( )
A.6小时 B.3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85.某人被狂犬咬伤,医生对他进行如下处理:清洗伤口、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免疫血清。对该患者的免疫接种属于( )
A.人工自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被动、自动免疫 D.自然自动免疫 E.自然被动免疫
86.肿瘤第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 )
A.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B.基因治疗
C.提供高质量的卫生服务
D.防止近亲结婚
E. 肿瘤的姑息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