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一般规定
第1条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第2条掌握浓缩旋流器组的基本理论,选煤工艺流程,本作业的工艺作用。
第3条熟悉煤炭产品结构、产品指标及浓缩旋流器组处理好产品的指标要求,能根据煤质、产品指标进行操作,并能分析指标不好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第4条掌握旋流器的构造、结构特点、主要参数及其对指标的影响。
第5条熟悉浓缩旋流器组的感应系统、阀门位置及其调节方法,了解有关仪表(压力、流量表)的工作原理、结构、适用条件、维护保养的方法及安全用电气知识。
第6条严格执行《选煤厂安全规程》、岗位责任制、交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第7条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二、工作前的准备
第 按《选煤厂机电设备检查通则》要求对设备进行一般性检查,并进一步检查:
1、入料管线接头、阀门不漏水,阀门应灵活、好用,无堵塞现象。
2、浓缩旋流器组各部位,特别是入料口、排料口的磨损不能超过要求,无堵塞。
3、浓缩旋流器组的可调部件完整、灵活。
4、系统内各仪表(如压力表、流量表、料位表等)应灵敏可靠,停车时指示应在相应的位置。
第9条了解入料的煤种、煤质不应有异常情况。
三 、正常操作
第10条 接到开车信号,确认正常,待下道工序正常运行后,即可通知煤浆泵送料。
第11条 浓缩旋流器组给料后,观察仪表显示的流量、入料压力以及排料口排料的形状和浓度,了解其工作效果。
第12条 浓缩旋流器组的操作因素有入料压力、入料浓度、入料量、中心管高度和底流排放方式。一般数据如下:
1、入料压力通常取0.05~0.3Mpa。提高入料压力,可使流量增加,改善分级效果,提高底流浓度,但底流口磨损大,动力消耗增加。
2、入料浓度对分级效率和底流浓度有很大影响。分级粒度愈细,入料浓度应愈低,低浓度能获得较好的分级效果。分级时给料浓度一般控制在250g/l以下。
3、中心管高度是一个重要的操作因素,用于精选时,提高中心管高度可降低溢流产品灰分,反之则使底流灰分增加。中心管位置不合适将使旋流器工作紊乱。
4、底流排放方式对分级效果影响很大,以使底流连续呈伞状旋转为好;底流呈柱状甚至间断排放,表明旋流器中部的空气柱被破坏,从而使溢流跑粗,分级效率降低。
5、处理微细原料时,应采用较高给料压力或多台小直径旋流器并联工作。
第13条 根据浓缩旋流器的用途,检查底流、溢流的浓度、粒度组成和灰分,以判断旋流器的工作效果。
第14条 在正常情况下,旋流器的入料阀门应全开,入料压力可通过调整入料管上阀门进行控制。
第15条 发现旋流器底流中含有过多粗颗粒时,应及时与上道工序联系,减轻旋流器不必要的负荷。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
第16条 必须定期检查浓缩旋流器组的磨损情况,发现超限应立即更换。
第17条 发现设备上的仪器和仪表不准,应及时维护或更换。
第1 浓缩旋流器的排料口有时被杂物堵塞而断流,应及时将杂物排除,以保证正常工作。
五、停车操作
第19条 检查清理旋流器入料口、排料口的杂物。
第20条 检查通道、阀门有无漏水、堵塞、开启不灵的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21条 定期检查入料口、排料口、中心管及内衬的磨损情况。
第22条 按规定填写岗位记录,做好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