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
1、可以接受2、金融3、本国货币 4、多元化 5、 6、25% 7、多
8、融通国际收支赤字 9、较高 10、分散 11、特别提款权12、国际收支顺差 13、125% 14、少 15、三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C 5、D 6、B7、B 8、A 9、C 10、A
三、多项选择
1、BCDE 2、BCDE 3、ACE 4、ABCE 5、ABC 6、AB 7、BDE 8、ABDE9、BC10、ACD
四、判断改错
1、 对。
2、 对。
3、 错,改“也”为“不”。
4、 对。
5、 错,改“所有国家”为“IMF会员国”。
6、 对。
7、 错,改“可以越多越好”为“也不能太多”。
8、 错,改“多一些”为“少一些”
9、 对。
10、对。
11、错,改“增加”为“减少”。
12、错,改“五个月”为“三个月”。
13、错,删除“特别提款权”。
14、对。
15、错,“广泛”为“严格”。
五、名词解释(略)
六、简答
1、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就区别来讲,国际清偿力的范围较广,它是一国的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之和;国际储备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就其联系而言,二者互为基础,国际清偿力强,国际储备的供应容易,国际储备的需求也可以相对较少;国际储备多,一国向外借款的能力强,国际清偿力也就强。
2、(1)国内利率水平状况;(2)对国际交易的程度;(3)积累储备在经济目标中的地位;(4)汇率状况;(5)新增储备来源状况;(6)国际储备变动趋势。
3、(1)构成: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2)作用:融通国际收支赤字;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汇率的稳定;充当对外借债的保证。
4、(1)黄金。主要是黄金的货币化。(2)外汇储备。两个渠道:国际收支顺差和银行外汇干预。(3)在IMF的储备头寸。(4)特别提款权。
七、论述
1、(1)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一国对国际储备的需要量与其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呈反向关系。(2)对外贸易状况。对外贸易依赖度高,对国际储备的需要量多,反之,需要量少;一国贸易条件越有利,需要的国际储备越少,反之,需要量越大。(3)借用国外资金的能力(正向关系)。(4)应付各种因素对国际收支冲击的需要。(5)经济调整的速度与强度。(6)对外汇、外贸的管制程度。(7)汇率制度和外汇。(8)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等等。
2、(1)进行国际储备的需求管理。核心是确定国际储备需求的最适度水平。为此,需要从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本国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筹措应急资金的能力、本国可能发生的对国际收支的各种冲击的规模和类型、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速度和本国的进出口规模等方面综合考虑加以确定。(2)进行国际储备的供应和总量管理。供应管理,主要是维持国际储备来源渠道的畅通;总量管理,关键是使国际储备的供应保持在最适度国际储备量的水平或区域上。(3)进行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为此,需要从储备货币种类安排、储备资产流动性结构选择等方面在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上进行权衡和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