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1为了在桥梁架设过程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标准,保证桥梁架设质量,特编制本作业办法。
2本作业办法适用于中南通道铁路《晋中南桥2103-I》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安装《通桥(2006)8057》双曲面铸钢支座施工。
二、编制依据:
1根据太中银铁路《通桥(2005)220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和《通桥(2006)8057》双曲面铸钢支座设计资料。
2根据铁道部现行桥梁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及验收标准。
三、技术标准
我部桥梁架设任务分单线、双线架设,桥梁支座采用通桥(2006)8057系列双曲面铸钢支座。现就该系列支座安装说明如下:
1、通桥(2006)8057系列双曲面铸钢支座的代号:
SQMZ—Ⅱ 3000 ZX 30—0.15(0.2、0.3)
表示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g为(0.2、0.3)
表示活动支座允许位移量值(mm)
表示纵向活动支座;HX—表示横向活
动支座;DX—表示多向活动支座;CD—表示固定支座 表示设计竖向承载力(KN)
表示支座适用范围
表示双曲面铸钢支座
本例表示: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15g或0.15g<a≤0.2g或0.2g<a≤0.3g地区双线简支T 梁用竖向承载力为3000KN,位移量为±30mm双曲面纵向活动支座。
2、通桥(2006)8057系列双曲面铸钢支座的技术性能:
⑴支座竖向承载力分7级:1200、1500、1700、2000、2300、2600和3000kn。
⑵本系列支座,顺桥向设计转角为0.02rad,横桥向设计转角为0.01rad。
⑶支座可承受的水平力:
通桥(2006)8057—Ⅰ:活动方向可承受的水平力为竖向承载力的5% ;固定方向可承受的水平力为竖向承载力的15%(a≤0.2g)和20%(0.2g<a≤0.3g)。
通桥(2006)8057—Ⅱ:活动方向可承受的水平力为竖向承载力的5% ;固定方向可承受的水平力为竖向承载力的20%(a≤0.2g)和30%(0.2g<a≤0.3g)。
⑷支座的设计位移:
多向活动(DX)支座和纵向活动(ZX)支座顺桥向设计位移为±30mm;
多向活动(DX)支座和横向活动(HX)支座横桥向设计位移为±10mm。
⑸支座设计摩擦系数:
活动支座在有硅脂润滑条件下的设计摩擦系数取值:常温μ≤0.03;低温μ≤0.05。
⑹支座适用温度范围:-50℃~60℃。
⑺本系列支座可以用于坡道上。当用于坡道上时,为减小坡道影响,预制简支梁桥支座顶板相应设置不同的坡道:当桥上纵坡0‰≤i≤4‰时,支座顶板不设坡度;当桥上纵坡4‰≤i≤12‰时,支座顶板设8‰坡度;当桥上纵坡12‰≤i≤20‰时,支座顶板设16‰坡度。当线路坡度大于20‰时,可采取梁底预埋钢板预设坡度以满足要求。
⑻本系列支座采用加垫钢板的方式调高(可在上座板顶与梁底之间或下座板底与垫石之间加垫钢垫板,优先选择在上座板顶与梁底之间加垫钢垫板)。支座安装图中所列各支座最大调高量均为上、下最大可调高量之和(各占50﹪)。
四、通桥(2006)8057系列双曲面铸钢支座布置原则:
通桥(2006)8057-Ⅰ系列双曲面铸钢支座类型可分为固定支(GD)、纵向活动支座(ZX)两类,通桥(2006)8057-Ⅱ系列双曲面铸钢支座类型可分为固定支座(GD)、横向活动支座(HX)、纵向活动支座(ZX)、多向活动支座(DX)四类。本线支座的布置方式如下:
单线简支T梁支座布置:
固定支座 纵向活动支座
五、通桥(2006)8057系列双曲面铸钢支座安装工艺细则:
1、采用本支座时,支座垫石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垫石顶面四角高差不得大于2mm。为方便安装、调高和必要时更换支座,梁底与墩顶净高一般不宜小于50mm。
2、本系列支座采用预埋套筒和锚固螺栓的连接方式,在墩台顶面支承垫石部位须预留锚栓孔,锚栓孔预留尺寸:直径为套筒直径加60mm,深度为套筒长度加60mm,预埋锚栓孔中心及对角线位置偏差不超过10mm.
3、双曲面铸钢支座在工厂组装时应仔细调平,对上、下支座板,并预压50KN荷载后用支座连接板和连接螺栓将支座连接成整体。支座安装前,工地应检查支座连接状况是否正常,但不得松动连接螺栓。
4、安装工艺细则
⑴梁体吊装前,先将支座安装在预制T梁的底部,拧紧支座上锚栓和地脚锚栓,上支座板与梁底预埋钢板之间不得有空隙。
⑵凿毛支座就位部位的支承垫石表面,清除预埋锚栓空中的杂物,并用水将垫石表面浸湿。
⑶T梁落梁前,先在支承垫石顶面铺一层20~30 mm厚的C50干硬性无收缩砂浆,砂浆层顶面铺成中间略高于四周的形状。T梁落梁就位,待梁体两端就位落实后,用临时支架(或垫木)支挡梁体两侧,防止梁体侧倾,捣灌锚栓孔M50砂浆,M50砂浆配合比采用水泥:细骨料(中砂):水=1:2.56:0.31。
⑷双线T梁安装顺序
T梁安装时,应先吊装线路中心处两片梁,并在该两片T梁吊装就位后,及时焊接两片T梁之间的连接钢筋,随后从中心向外侧对称吊装各片T梁,在每片T梁吊装就位后,设置临时支架,并及时焊接相应的连接钢筋。
在T梁之间的横隔板混凝土浇注并达到强度后,应及时拆除各支座连接螺栓,安装支座围板,使各支座处于正常受力状态。
为方便运营调高时填塞钢垫板,安装前应采取在支座底板底油漆涂层等可靠措施,保证提升下支座板后支承垫石顶面平整,使调高垫板填塞顺利。
六、通桥(2006)8057系列双曲面铸钢支座调高和更换工艺细则
1、双曲面铸钢支座调高工艺细则
⑴在发生基础不均匀沉陷时,先经测量确定支座调高量,并制定调高时的顶梁千斤顶布置允许起顶量。
⑵本系列支座采取加垫钢板的方式调高(可在上座板顶与梁底之间或下座板底与垫石之间加垫钢垫板,优先选择上座板顶与梁底之间加垫钢垫板)。
⑶根据支座尺寸和所需调高量,加工调高用钢垫板。
⑷在需要调高的支座的墩台顶部设测力千斤顶,并连接油路。
⑸拧出支座上锚栓(在上座板顶与梁底之间调高垫板时)或支座下锚栓(在下座板底与垫石顶之间加调高垫板时)。
⑹顶梁至高出调高所需调高量1~3 mm,插入调高钢垫板(在支座下座板底与垫石顶之间加垫板时,需用支座连接钢板和连接螺栓提升下支座板),拧上支座锚螺栓,但不拧紧。
⑺油泵回油,使支座承压,拧紧支座锚螺栓,拆除千斤顶,调高完成。
⑻检查支座就位状态,对支座与钢垫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并油漆进行防护。
2、双曲面铸钢支座更换工艺细则
当需要更换支座时,按照上述方法将梁顶高后,拔出支座锚栓,先拆除上支座板,后拆除中间衬板和下支座板。拆除后,即可将新支座整体就位,拧紧上下支座螺栓即可。
七、通桥(2006)8057系列双曲面铸钢支座的养护维修
支座使用期间的检查、养护按照《SQMZ型双曲面铸钢支座暂行技术条件》执行。每次检查时,如有必要应对支座锚螺栓进行清洗、涂油或更换,并应注意对梁底螺栓和地脚螺栓套筒进行清洗、涂油,防止锈蚀后影响支座调高。
编制部门:工程部
起 草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二〇〇八年一月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