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材”出新意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0:12:44
文档

“材”出新意

“材”出新意执教者:华瑞平教学目标1、明确文章中心与材料的关系。2、初步学习如何根据中心选择较有新意材料,或者从较新的角度选择材料。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合理选择材料,使文章能突出中心。2、明确文章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初步学会选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5分钟)据载,在宋代,宋徽宗赵佶喜爱绘画,于是就把考绘画列为科举制度的一部分。一次,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怎样表现这个主题呢?怎样把这个古寺“藏”得更好更妙呢?有的人在崇山峻岭间画上一座古庙,有的人在茂密丛林中伸出庙的一个
推荐度:
导读“材”出新意执教者:华瑞平教学目标1、明确文章中心与材料的关系。2、初步学习如何根据中心选择较有新意材料,或者从较新的角度选择材料。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合理选择材料,使文章能突出中心。2、明确文章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初步学会选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5分钟)据载,在宋代,宋徽宗赵佶喜爱绘画,于是就把考绘画列为科举制度的一部分。一次,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怎样表现这个主题呢?怎样把这个古寺“藏”得更好更妙呢?有的人在崇山峻岭间画上一座古庙,有的人在茂密丛林中伸出庙的一个
“材”出新意

执教者:华瑞平

教学目标

1、明确文章中心与材料的关系。

2、初步学习如何根据中心选择较有新意材料,或者从较新的角度选择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合理选择材料,使文章能突出中心。

2、明确文章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初步学会选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5分钟)

据载,在宋代,宋徽宗赵佶喜爱绘画,于是就把考绘画列为科举制度的一部分。一次,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怎样表现这个主题呢?怎样把这个古寺“藏”得更好更妙呢?有的人在崇山峻岭间画上一座古庙,有的人在茂密丛林中伸出庙的一个角,或露出一段残垣断壁,但主考大人都不甚满意。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原文:另有一位考生则独辟蹊径:画面上画有崇山、清泉,还有一个老和尚正一瓢一瓢地将泉水舀进桶里。

你觉得他的是如何凸显“深山藏古寺”的中心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画和尚而不画庙,但有和尚则必有庙,这就是这座古寺深深地“藏”起来了,真是别出心裁,因此令考官拍案称绝。这位考生巧妙地选择了另一个角度来表现这个题目,选材新颖,令人眼前一亮。

 由绘画推及到作文之中,在作文时围绕中心我们如何选择材料,才能让人有新颖之感呢?

就拿我们上次的作文《我送出的一份礼物》为例来谈一谈。

二、分析习作

  从题目来看,这份礼物是我送出的,关键就是这份送出的“礼物”了,以及接受这份礼物的对象了。从你们的习作看,60%的同学写的是送给自己朋友的生日礼物,礼物有买来的,比如说玩具、饰品、文具等,也有自己亲手制作的,有贺卡,纸花,一幅画等。有30%的同学写的是送给自己妈妈的生日或者母亲节的礼物,礼物同样有买来的也有自己制作的。大家想想90%的同学都写同样的题材的作文,怎么能写出新意呢?

1、选材要着眼于新,选材新而立意深。避免选材步人后尘,把别人写了又写的陈旧材料拿来写。

请大家将例文一与例文四比较,看看两篇作文在选材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师总结。

例文一选材较平常,属于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或者经历过的一般化的经历;例文四选材很有新意,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表现的主题就超出了亲情和友情的范围,关注的是社会的话题。

有同学肯定会说这么深刻的材料我想不到怎么办呢?

的确如此,就算有人经历过也不会有意识地将这样的经历用于自己的作文之中,那么我们就对我们身边熟悉的材料进行深加工,做到:

3、用新的眼光、从新的角度去看待生活的素材,挖掘出新的涵义。

请大家看例文三,讨论其选材的独特。

学生讨论交流,师总结。

送的对象都是妈妈,也是在生日的时候送出的,作者的独到之处表现在将平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加工,表现写出了非同寻常的曲折感。(本想送完美的100分,但却发生了小“插曲”,作者经过思想斗争终选择了不完美的99分,但却是诚实的99分作为妈妈的生日礼物,妈妈也更能感受到女儿的诚实和真诚)

4、选材不落俗套,所选材料是自己有独特感受的。

请同学们看例文二中所用素材,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呢?

学生思考并交流。师总结。

例文二的选材其实大家也不陌生,甚至是自己曾经历过的事件,那么它新在哪里呢?就新在作者送出的礼物是她自己独特的体验,为奶奶的生日准备一首钢琴曲本没有什么特别,但是作者却不会弹琴,但特意坚持努力学习了一个星期,正如作者所说“没有礼物能比一曲我通过自己努力而弹奏出的“生日快乐歌”更好了”,在成功送出礼物后,作者“感觉到了自己努力所获的回报”,认为“这是甜蜜的果实,是温暖的春风”,我们甚至看到了一个因为送礼物而获得成长的感悟的作者。

三、总结经验

从以上同学们的习作中我们可以总结哪些选材的经验呢?

1.选材要有新意,富有时代气息

2.用新眼光,新角度加工生活中素材

3.选材要有自己独特感悟

当然补充一点,选的前提是广泛积累生活的素材,厚积才能薄发。同时无论选择什么材料都应该以真实为基础,写出真实的情感,选取真实的材料,杜绝编造的和虚假的材料。

请记住“选材”的口诀:

选材熟悉最重要,材料真实才可靠;

典型事例有意义,新颖有趣为最好;

围绕题旨选材料,感情真挚得分高。

选用材料的标准: 

一.材料要以真实为基础 ,写自己熟悉的东西。 作文写的感情真挚动人,材料就要感人。作文的材料真实不是指材料的原始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比现实生活更加鲜明,更加强烈,更加集中。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适当的进行加工。我们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来深化人物和主题。

二.选材要典型有意义 。 指的是所选的材料是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因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当十、以个别反映一般,从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比如有位考生写《这事发生在我班》,选取了班上有个叫李玲的同学为灾区捐献300元。一人就捐出了占全班三分之二多,可谓突出、意义重大的事例。当然还可写平时吝啬的人捐出很多钱,这也是典型。学习上,平时不坑一声的人,突然在这堂课上发言了这也是典型……

三.选材要新颖而生动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有的时间,换个角度想问题,可以老材料出新意。比如:“让座”是老掉了牙的材料,有一考生把“让座”写成“谢座”,使材料新颖了。有一位中学生让座给一位带小孩的妇女,这位妇女教小孩“谢谢大哥哥”,借孩子之口表达感激之情,到站了,这位妇女让孩子再次说“谢谢大哥哥”,“大哥哥再见”,再一次借孩子之口表示谢意。作者从中感悟,做了一点“好事”,得到的回报是一谢再谢。

四.选“打动自己”的材料,如果所选材料“一提起来自己就很感动”,“亏他想得出来”的事件,是写出来一定能打动人,只有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他人,这样的材料行之以文,感情真挚,得分一定会高。凡是考场上的满分作文,首先得力于选材的成功。所以说,选好了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文档

“材”出新意

“材”出新意执教者:华瑞平教学目标1、明确文章中心与材料的关系。2、初步学习如何根据中心选择较有新意材料,或者从较新的角度选择材料。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合理选择材料,使文章能突出中心。2、明确文章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初步学会选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5分钟)据载,在宋代,宋徽宗赵佶喜爱绘画,于是就把考绘画列为科举制度的一部分。一次,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怎样表现这个主题呢?怎样把这个古寺“藏”得更好更妙呢?有的人在崇山峻岭间画上一座古庙,有的人在茂密丛林中伸出庙的一个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