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K47+440~K47+700)
中交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邢衡高速公路邢台段LM-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七月
邢衡高速公路邢台段
承 包 人 申 报 表
承包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合同号:LM-3
监理单位:潍坊市华潍公路工程监理处 编 号 : 监表67
致监理工程师 张海龙 :
我部已完成路面底基层试验段的施工工作,现上报路面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请予以审批。
附件:施工照片
| 承包人: 日期: |
| 驻地(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字: 日期: |
|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字: 日期: |
| 附注:本申报表适用于承包人无固定表格但必须以书面报告形式申报监理工程师的各类事项。 |
一、试验段概况 1
二、人员及机械组合情况 1
2.1人员组合 1
2.2机械组合 1
三、原材检测及试验配合比情况 2
3.1原材料检测 2
3.2试验配合比 2
四、施工过程概述 3
4.1施工放样和支立侧模 3
4.2混合料运输 4
4.3混合料摊铺 4
4.4碾压 4
4.5养生 5
4.6接缝处理 5
五、松铺系数确定 5
六、存在的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 7
6.1存在的问题 7
6.2(拟)采取的措施 7
七、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8
7.1安全保证措施 8
7.2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8
八、技术总结 9
8.1底基层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 9
8.2 虚铺系数 9
8.3碾压及运输机械组合 9
8.4施工控制要点 9
一、试验段概况
本次试验段选择K47+440~K47+700下行线,长度260m,结构层底面宽度14.17m,顶面宽度14.46m,实际摊铺时,结构层顶面与底面宽度一致,采用14.32m,摊铺面积3697.7m2,实际摊铺用料1571t,摊铺时间2013年7月1日11:00~17:50。
二、人员及机械组合情况
2.1人员组合
通过试验段施工,我项目部确定出合理的施工人员组成情况,见表2.1-1人员组合情况一览表。
表2.1-1 人员组成情况一览表
| 姓名 | 职务 | 数量(人) | 备注 |
| 郭仕正 | 项目负责人 | 1 | |
| 张德志 | 项目总工 | 1 | |
| 许鑫 | 生产副经理 | 1 | |
| 袁小平 | 机械副经理 | 1 | |
| 田宝林 | 工程 | 1 | |
| 田红玲 | 试验室主任 | 1 | |
| 张涛 | 安保 | 1 | |
| 杨小明 | 质检 | 1 | |
| 李盈博 | 现场工程师 | 1 | |
| 张维民 | 测量队长 | 1 | |
| 李开鹏 | 测量员 | 1 | |
| 王智慧 | 试验员 | 1 | |
| 历洪涛 | 质检员 | 1 | |
| 摊铺机司机 | 2 | ||
| 压路机司机 | 3 | ||
| 装载机司机 | 1 | ||
| 普工 | 15 |
通过试验段施工,我项目部确定出合理的机械组成情况,见表2.2-1机械组合情况一览表。
表2.2-1 机械组成情况一览表
| 名称 | 型号 | 数量(台、辆) | 机械状态 |
| 水稳拌合机 | WB700 | 1 | 良好 |
| 摊铺机 | 徐工RP952 | 2 | 良好 |
| 压路机 | 22t | 1 | 良好 |
| 压路机 | 25t | 2 | 良好 |
| 胶轮压路机 | XP260 | 1 | 良好 |
| 洒水车 | 2 | 良好 | |
| 混合料运输车 | 15 | 良好 | |
| 装载机 | 厦工951 | 4 | 良好 |
3.1原材料检测
底基层采用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原材料为水泥和碎石,试验前已完成原材料标准试验,检测情况见表3.1-1。
表3.1-1 原材料检测结果
| 材料名称 | 水泥 | 碎石 |
| 材料品种及规格 | P.S.A32.5 | 0~31.5mm |
| 材料产地 | 奎山冀东水泥有限公司 | 邢台郝达森烨商贸有限公司石料厂 |
| 试验结果 | 初凝时间:275min 终凝时间:376min | 颗粒组成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
底基层试验段配合比试验委托第三方试验室进行试配,委托试验室名称: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试验检测室,见证单位为三驻办和邢衡总监办,碎石配比情况见表3.2-1。
表3.2-1 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碎石配比情况
| 碎石规格(mm) | 19-31.5 | 9.5-19 | 4.75-9.5 | 0-4.75 |
| 碎石比例用量(%) | 13 | 31 | 24 | 32 |
表3.2-2 不同水泥剂量配合比试验结果
| 结合料剂量(%) | 最大干 密度(g/cm3) | 最佳含水率(%) | 要求压实度(%) | 强度设计值(MPa) | 强度平均值(MPa) | 强度标准差(MPa) | 偏差系数(%) | Rd/(1-ZaCv) | 是否满足R≥Rd/(1-ZaCv) |
| 2.0 | 2.341 | 4.2 | ≥97 | ≥2.5 | 2.1 | 0.14 | 6.4 | 2.8 | 不满足 |
| 2.5 | 2.348 | 4.2 | ≥97 | ≥2.5 | 2.6 | 0.17 | 6.6 | 2.8 | 不满足 |
| 3.0 | 2.355 | 4.2 | ≥97 | ≥2.5 | 3.2 | 0.18 | 5.5 | 2.7 | 满足 |
| 3.5 | 2.362 | 4.3 | ≥97 | ≥2.5 | 3.8 | 0.18 | 4.7 | 2.7 | 满足 |
| 4.0 | 2.370 | 4.3 | ≥97 | ≥2.5 | 4.4 | 0.18 | 4.0 | 2.7 | 满足 |
试验段施工时采用水泥剂量为3.5%的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最佳含水率为4.3%,开始摊铺时,运至现场的混合料含水量偏低,不易碾压密实,随后提高混合料出场时含水量至5.3%,经试铺,能满足施工要求。
四、施工过程概述
4.1施工放样和支立侧模
测量时按中心桩号在底基层宽度外两侧30cm放出基准钢丝支撑杆,支撑杆位置与原路中线桩号一致,支撑杆固定牢固,技术员按路面底基层两侧的标高和纵坡采用水准仪测量,同时按对应桩号测量半幅中线位置处路床顶标高,用钢钉及自喷漆标记,根据底基层顶标高算出实际反推高度,施工时按数据架设导梁。
基准钢丝架设在调整好的支撑杆上,两端用紧线钳拉紧,第一次架设200m,第二次架设60m,每次架设时须在实际摊铺长度外侧3m处架设一辅助支撑杆,确保起步和完成时的标高准确性。
宽度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宽度量测,现场技术人员在摊铺前对高程和宽度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合格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支立侧模:在路面该结构层外侧5cm处支立钢模,钢模采用高度为16cm的槽钢,外侧采用钢钎和角钢进行固定。
4.2混合料运输
项目部准备15辆自卸车运输混合料,共运输46车次,计1571t。装料时,采取前端接料-后端接料-中部接料的接料顺序,接料高度(出料口与自卸车车厢顶之间的高度)约40cm,有效防止混合料离析。
自卸车从项目部拌合站(K51+500)出发至施工现场(K47+400)沿便道行走大概需要35min,且从项目部出发前混合料采用蓬布覆盖,防止混合料水分蒸发。运输过程中在便道与当地道路平交路口处设专人指挥车辆。
4.3混合料摊铺
摊铺机就位后,根据我公司以往路面施工经验采用松铺系数1.3,在摊铺机熨平板下中间及两侧分别垫厚度为18×1.3=23.4cm的方木,确保摊铺机起步时的摊铺厚度。
试验段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宽度为14.32m,采用两台摊铺机(型号RP952)半幅全断面同时进行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摊铺,摊铺机拼宽采用7.25m+6.75m组合,梯队式施工,第一台摊铺机利用传感器沿内侧基准钢丝和导梁行走,以控制摊铺厚度,第二台摊铺机利用传感器沿未碾压底基层顶面和外侧基准钢丝行走,以控制摊铺厚度,在施工过程中两台摊铺机前后间距控制在5~10m,确保左右摊铺能及时结合,且不影响各自施工。
混合料运至现场后,由专人指挥倒车卸料,卸料时自卸车挂空档,靠摊铺机的推力前进,摊铺机的行走速度约为1.5m/min。行走过程中设专人查看传感器和架设导梁,确保摊铺工作的连续性。
摊铺过程中洒水车每隔1小时洒水一次,湿润下承层。
4.4碾压
碾压时每40m左右作为一个碾压段,碾压时初压采用22t振动压路机前静后振(高频低幅)碾压1遍,其后复压采用25t压路机强振(低频高幅)往返碾压2遍,经检查压实度为94%,不符合设计要求,增加强振1遍,即强振3遍,检查压实度为98%,满足设计要求,随后用XP260胶轮压路机进行光面、收面处理。碾压组合及压实度检测情况见表3.4-1。
表3.4-1 碾压组合及压实度检测情况
| 碾压组合 | 压实度(%) |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备注 |
| 22t前静后振(高频低幅)1遍 25t强振(低频高幅)1遍 | 未检测 | ||
| 22t前静后振(高频低幅)1遍 25t强振(低频高幅)2遍 | 94.4 | 否 | |
| 22t前静后振(高频低幅)1遍 25t强振(低频高幅)3遍 | 97.4 | 是 | |
| 22t前静后振(高频低幅)1遍 25t强振(低频高幅)3遍 | 97.8 | 是 | |
| 22t前静后振(高频低幅)1遍 25t强振(低频高幅)3遍 | 98.1 | 是 |
初压:22t压路机前静后振(高频低幅)1遍;
复压:25t压路机强振(低频高幅)3遍;
终压:XP260胶轮压路机1遍。
4.5养生
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测合格后,覆盖透水土工布进行养生,采用三联土工布搭接覆盖,每联土工布宽度5m,可满足覆盖宽度要求,土工布覆盖后立即洒水,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严禁其他车辆在其上行驶。
4.6接缝处理
试验段施工完毕后,在已经碾压完成的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末端,沿水稳碎石末端挖一条横贯铺筑层全宽的约30cm的槽,直挖到下承层顶面。此槽应与路的中心线垂直,靠水稳碎石的一面应需成垂直面,并放两根与压实厚度等厚、长为半幅全宽的方木紧贴其垂直面,用原挖出的混合料回填槽内其余部分。
下次施工时,去除方木及外侧混合料,回填新拌混合料并整平,接缝处的水泥稳定碎石较已完成断面高出约5cm,在碾压过程中,要将接缝修整平顺。
五、松铺系数确定
试验前根据经验采用松铺系数为1.3,试铺过程中由测量队对摊铺前路床顶标高、摊铺后混合料顶标高、碾压后混合料顶标高进行测量,测量过程用50m钢尺控制,确保三次测量时三点在同一断面,底基层松铺系数计算见表5-1。
表5-1 底基层试验段松铺系数计算表
| 桩号 | 路床顶 标高(m) | 碾压前 标高(m) | 碾压后 标高(m) | 碾压前 厚度(m) | 碾压后 厚度(m) | 松铺 系数 | |
| K47+690 | 1m | 33.486 | 33.712 | 33.663 | 0.226 | 0.177 | 1.277 |
| 7m | 33.366 | 33.588 | 33.546 | 0.222 | 0.180 | 1.233 | |
| 14.25m | 33.221 | 33.441 | 33.391 | 0.220 | 0.170 | 1.294 | |
| K47+680 | 1m | 33.448 | 33.671 | 33.622 | 0.223 | 0.174 | 1.282 |
| 7m | 33.317 | 33.550 | 33.491 | 0.233 | 0.174 | 1.339 | |
| 14.25m | 33.175 | 33.410 | 33.355 | 0.235 | 0.180 | 1.305 | |
| K47+660 | 1m | 33.368 | 33.601 | 33.548 | 0.233 | 0.180 | 1.294 |
| 7m | 33.263 | 33.476 | 33.436 | 0.213 | 0.173 | 1.231 | |
| 14.25m | 33.135 | 33.355 | 33.306 | 0.220 | 0.171 | 1.286 | |
| K47+0 | 1m | 33.348 | 33.568 | 33.518 | 0.220 | 0.170 | 1.294 |
| 7m | 33.201 | 33.445 | 33.377 | 0.244 | 0.176 | 1.386 | |
| 14.25m | |||||||
| K47+620 | 1m | 33.297 | 33.524 | 33.477 | 0.227 | 0.180 | 1.261 |
| 7m | 33.180 | 33.421 | 33.372 | 0.241 | 0.192 | 1.255 | |
| 14.25m | 33.066 | 33.290 | 33.236 | 0.224 | 0.170 | 1.318 | |
| K47+600 | 1m | 33.301 | 33.541 | 33.477 | 0.240 | 0.176 | 1.3 |
| 7m | 33.182 | 33.407 | 33.362 | 0.225 | 0.180 | 1.250 | |
| 14.25m | 33.061 | 33.283 | 33.231 | 0.222 | 0.170 | 1.306 | |
| K47+580 | 1m | 33.288 | 33.572 | 33.501 | 0.284 | 0.213 | 1.333 |
| 7m | 33.211 | 33.431 | 33.382 | 0.220 | 0.171 | 1.287 | |
| 14.25m | 33.073 | 33.297 | 33.243 | 0.224 | 0.170 | 1.318 | |
| K47+560 | 1m | 33.348 | 33.597 | 33.536 | 0.249 | 0.188 | 1.324 |
| 7m | 33.263 | 33.484 | 33.433 | 0.221 | 0.170 | 1.300 | |
| 14.25m | 33.121 | 33.342 | 33.291 | 0.221 | 0.170 | 1.300 | |
| K47+540 | 1m | 33.447 | 33.667 | 33.616 | 0.220 | 0.169 | 1.302 |
| 7m | 33.335 | 33.546 | 33.506 | 0.211 | 0.171 | 1.234 | |
| 14.25m | 33.181 | 33.410 | 33.351 | 0.229 | 0.170 | 1.347 | |
| K47+520 | 1m | 33.528 | 33.747 | 33.697 | 0.219 | 0.169 | 1.296 |
| 7m | 33.392 | 33.2 | 33.572 | 0.250 | 0.180 | 1.3 | |
| 14.25m | 33.252 | 33.4 | 33.422 | 0.237 | 0.170 | 1.394 | |
| K47+500 | 1m | 33.651 | 33.8 | 33.821 | 0.213 | 0.170 | 1.253 |
| 7m | 33.520 | 33.751 | 33.690 | 0.231 | 0.170 | 1.359 | |
| 14.25m | 33.365 | 33.607 | 33.545 | 0.242 | 0.180 | 1.344 | |
| 平均松铺系数 | 1.305 | ||||||
六、存在的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
6.1存在的问题
(1) 前4车混合料运至现场后,目测含水量偏低,碾压时碾压效果不理想。
(2)自卸车上的蓬布覆盖不严,运至现场后掀开过早(某些车辆在等待卸料的过程中掀开),造成混合料在运输及等待卸料过程中水分蒸发较快,含水量损失严重。
(3) 养生覆盖不到位,局部未覆盖严密。
(4) 取水处距离施工现场运距较长,造成现场洒水不及时。
(5) 平交路口车辆指挥人员责任心不强,指挥混合料运输车辆不及时。
6.2(拟)采取的措施
(1) 提高混合料出场时的含水量至5.3%,使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量满足规范要求,碾压密实。大面积开工时,应根据运距及天气情况合理调整混合料的出场含水量,确保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量符合规范要求。
(2) 施工前对自卸车司机集中交底,自卸车的蓬布必须覆盖严密,在运输过程中发现松动应及时绑扎,而且直至开始卸料时方可掀开蓬布,严禁掀开过早。
(3) 土工布覆盖时三联须同时进行,边覆盖边洒水,尤其是在大风天气。
(4) 与当地村支部联系,就地使用当地水井,施工时就近取水,缩短取水距离;增加洒水车数量,使其能够满足现场施工需求。
(5) 施工前对车辆指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和岗前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增强其责任心,端正其工作态度,尤其是在运输车辆跨过S324省道时。
沿施工便道设置路标指示牌,引导施工车辆按正确方向行走,夜间施工时,车尾粘贴反光贴,平交路口设置锥形标。
七、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7.1安全保证措施
试验段选择K47+440~K47+700下行线,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时,必须要跨过S324省道,S324省道车流量大,尤其是长车、重车,与项目部混合料运输车辆垂直交叉通行,危险系数高;同时原路基施工便道与一些地方道路相交,平交口较多,是运输过程中的又一危险源。此次试验段施工混合料运输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项目部采取如下安全保证措施:
(1) 在施工便道与S324省道、地方道路的交叉口设置专门人员指挥运输车辆。
(2) 运输车辆要限速通行,不超车,不抢道,不占道。
(3) 运输过程中蓬布要固定牢固,不要脱落,以免影响其他车辆行车视线。
(4) 运输车辆到达施工现场时,由专人指挥倒车,防止其碰撞导梁。
7.2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涵盖项目中工、料、机、法、环五大因素的各个方面,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终,分布于项目施工管理中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环节。文明施工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日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致胜的重要因素。我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措施,做到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1) 施工时,统一着装,统一穿反光背心,佩戴胸牌,统一安全帽颜色,统一机械标示牌。
(2) 施工段落分区,分清扫区、摊铺区、碾压区、养生区,各区域统一标识。
(3) 施工现场作业区道路平整且设置限速路标,在施工沿线的施工车辆集中出入口处设置醒目标识牌。
(4) 施工现场周围为耕地,矿泉水瓶及饭盒统一放置回收至项目垃圾池,避免造成污染。
(5) 底基层摊铺后,局部离析区域需要及时处理,处理完成后筛余的粗骨料需集中堆放,不得随处丢弃。
(6) 在大风天气,蓬布要覆盖严密,牢固可靠,避免混合料污染沿线耕地。
(7) 施工完成后,施工现场残留物材及时清理归位,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八、技术总结
8.1底基层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
经试验,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用量采用3.5%,碎石配比见表8.1-1,其最佳含水量为4.3%。
表8.1-1 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碎石配比情况
| 碎石规格(mm) | 19-31.5 | 9.5-19 | 4.75-9.5 | 0-4.75 |
| 碎石比例用量(%) | 13 | 31 | 24 | 32 |
8.2 虚铺系数
根据此次试验段施工,得出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松铺系数为1.305,后续施工中以此数据作为指导数据。
8.3碾压及运输机械组合
根据试验段摊铺后碾压时机械组合情况及碾压后压实度检测情况,采用如下机械组合进行碾压,用于指导后续施工。
表8.3-1 机械碾压组合
| 碾压节点 | 碾压情况 | 机械型号 | 碾压速度(km/h) |
| 初压 | 前静后振(高频低幅)1遍 | 22t | 1.5~1.7 |
| 复压 | 强振(低频高幅)3遍 | 25t | 2.0~2.5 |
| 终压 | 胶轮1遍 | XP260 |
根据运距及便道路况确定混合料运输车辆数量,并且施工前及时维护保养,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机械故障。
8.4施工控制要点
1.根据运距及天气情况适当调整混合料出场时含水量,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覆盖严密,并保证拌合时计量准确,拌合均匀。
2.装料时,为防止混合料的离析,采取前端接料-后端接料-中部接料的接料顺序,同时确保接料高度(出料口与自卸车车厢顶之间的高度)不大于50cm。
3.自卸车到达现场时,设专人指挥倒车,蓬布直到开始卸料时方可掀开,严禁过早掀开蓬布。
4.摊铺前对路床顶面进行清扫,并洒水使其表面湿润。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查看传感器和架设导梁,测量人员负责量测该速度(约1.5m/min)时的松铺系数,并做好记录。
5.摊铺后将派专门施工人员对局部离析区域进行处理,特别是摊铺机两侧较容易产生粗集料离析带的部位。并派专人量测混合料的摊铺厚度,以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结构层侧模采用高度为16cm的槽钢,外侧采用角钢和钢钎固定牢固,方便压路机碾压模板附近结构层。
7.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立即开始养生,养生采用三联土工布搭接覆盖,覆盖时三联同时前进,及时洒水,尤其是在大风天气。底基层养生7天后,方可铺筑基层。养生期内,应始终保持底基层表面湿润,除洒水车外,应其他车辆在其上行驶。
8.摊铺完毕后,在已经碾压完成的底基层末端,沿底基层末端挖一条横贯铺筑层全宽的约30cm的槽,直挖到下承层顶面。此槽应与路的中心线垂直,靠底基层的一面应需成垂直面,并放两根与压实厚度等厚、长为全宽的方木紧贴其垂直面,用原挖出的混合料回填槽内其余部分。
图1 施工现场标识牌
图2 支立侧模
图3 测量基准钢丝标高
图4 架设导梁
图5 摊铺机就位
图6 洒水湿润下承层
图7 摊铺
图8 碾压
图9 养生土工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