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
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红”现象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响探析
——以西安“不倒翁小姐姐”为例
杨 莹1曹进希2
(1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127;2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摘 要: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现今的一个大环境,在当今环境下,城市形象的传播与塑造发生一定的变化。“网红”事件与现象对城市形象的传播,成为城市形象塑造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以西安“不倒翁小姐姐”的“走红”为例,探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网红”现象的出现对城市形象传播有何影响,争取为城市形象的塑造提供帮助。
关键词:媒介融合;“网红”现象;城市形象传播;影响;“不倒翁小姐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5-0229-02
一、引言
媒介融合成为现今媒介发展的一个大趋势,现今环境下,传播离不开融合,对融合和融媒体的探讨成为普遍现象。在此环境下,城市形象的传播与之前的形象塑造发生变化,形象易于传播,但也易于影响。“网红”是近几年媒介融合趋势下,伴随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象。“网红”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影响较大,近几年,“网红”现象频发。基于此,本文探讨“网红”现象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响。
通过梳理文献与查找资料,笔者发现,融媒体环境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与塑造,多数文章都是在研究城市形象传播的策略与措施。这类文章成为研究城市形象传播的大多数。在现今融媒体环境下,短视频的出现对城市形象的塑造有一定的关键作用,许多城市“网红”事件的起因都是从短视频上逐步发展的。在相关研究中,关于短视频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影响研究较多,研究集中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短视频媒介的传播性质对形象传播的塑造。而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城市形象的研究,多集中在策略研究方面,探究用何种策略进行形象塑造。相关研究扎实到位,不再赘述。
二、媒介融合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与“网红”现象概述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概述
城市形象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传播学学者凯文·林奇提出,他认为城市形象由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5个要素构成。[1]刘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可见,城市形象总体来说是一个主观印象,具有综合性。”[2]
传播学视域下的城市形象跨越了城市风光外貌的实体形象,是更倾向于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的虚拟形象,是在客观存在的本源基础上,通过媒介作用,对一个城市产生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城市内容进行重现。融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更加侧重人们对一个城市的主观认识与印象整饬的结果。通俗来说,就是当提到一个城市,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词语或者概念是什么。
(二)“网红”现象概述
对于“网红”本身的概念,学界业界尚无统一定论,因为其包含的内容和涉及的领域都是比较庞杂的。互联网时代的“网红”是媒介发展与注意力经济下的产物,所谓“网络红人”或者“网红”事件,也就是吸引人关注,引发讨论,并且促成一定行为的现象。本文把“网络红人”与“网红”事件统称为“网红”现象。[3]西安“不倒翁小姐姐”是近几个月出现的一个“网红”事件,小姐姐本人冯佳晨也成为了“网红”。她的微博账号@皮卡晨吖,关注人数达到475万。而她所表演的不倒翁,本身是2019年7月,大唐不夜城为了增加游客互动体验,设计的两款不倒翁的行为艺术。“不倒翁小姐姐”在2019年10月逐渐火起来,甚至引发一系列模仿热潮,而“不倒翁小姐姐”的视频网络播放量达到20亿次。冯佳晨本人也被誉为“文化传播的使者”,正如网友所说“一个人带火一座城”。
三、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红”现象对城市形象传播的正面影响
(一)提升知名度与美誉度
从相关数据就可以看到,“不倒翁小姐姐”的火爆,提升了西安的知名度。之前的摔碗酒在网络平台上火了一把,引来永兴坊百米长的队伍。其中,“不倒翁小姐姐”传播最为广泛的一个视频是游客与她握手的10秒慢视频,获得407.8亿次打开,收藏达到370多万点赞,评论超过87万,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据统计,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跃用户超过4亿,此平台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在2019抖音点赞最高的国内城市排行中,西安排名第8,获得19.6亿次点赞,而在2019抖音播放量最高的景点排行中,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排名第一。“不倒翁小姐姐”的表演就集中在大唐不夜城当中,其明显提升了该地区地方的关注度。
若对该现象有所关注,相关受众就会搜索相应的信息,自然就会联系到西安,所以借助短视频、微博、资讯对“不倒翁小姐姐”进行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西安的知名度。在相关的报道中,对“不倒翁小姐姐”的评价多趋向于正面评价,赞美其舞姿优美,一眼千年,感叹西安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色彩强烈。这种评价对西安城市形象起到提升作用,西安美誉度有
230
文化传播
所上升。
(二)深化城市形象传播
城市形象的提升是一个大范围的内容,人们经常谈论的城市形象莫过于要提升城市形象,也就是说将人们对该城市的印象朝好的方面发展。但在城市形象的提升过程中,有一个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模糊化。人们对该城市定位不清晰,不明确。在现今媒介发达,地域间隔小的情况下,每个城市都在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形象名片,如何在众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下城市形象传播的新挑战。
西安在以往的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还是具有较为清晰的定位,并且也符合人们对西安的预期和认知。古城与文化是可以代表西安城市形象特点的词语,围绕此特征,进行城市形象的传播,就会有明确的认知。西安“不倒翁小姐姐”的表演,是基于唐朝艺术,以发扬传统文化为主,结合现今人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展开的。这个定位契合西安本身大的城市形象传播方向,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西安这座文化城市的认知。(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网红”现象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的产物,当一个事件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之前的摔碗酒就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一天所摔掉的碗与之前相比,产生了巨大的增长,更别提所售出的酒。“不倒翁小姐姐”的“走红”,更是为大唐不夜城带来了客观的收益。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多,不夜城地区的消费也会被随之带动,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安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经济收益可见,文化收益确是无形的。“不倒翁小姐姐”“走红”之后引来了一系列的模仿热潮。借助“不倒翁小姐姐”的“走红”趋势,可以进行一定的文化表演和文化传播,上陕西省春晚,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被央视多次点名,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效应,将文化与城市形象本身进行融合进行传播,从而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城市印象。
四、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红”现象对城市形象传播的负面影响
(一)持久性不强
“网红”现象的出现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与塑造确实有所提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网红”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媒介融合,但“网红”现象很大程度上只有短暂的吸引力,不能得到长时间的持续关注。西安地区出现“网红”现象已经不足为奇,之前的摔碗酒,之后的毛笔酥,以及大唐不夜城的石头哥等,都是曾经的“网红”,其曾经的关注度与“不倒翁小姐姐”相比都是不相上下。可是热度过后,也就边成平常的现象,对城市的形象传播与发展的持续性贡献并不大。这似乎成为“网红”的一个必经之路,总是要经历被关注,被遗忘的过程。虽然说在被关注的过程中,城市借助此事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和发展,但是如何能够增强持续性,将时间跨度再次拉长,成为城市形象传播与塑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稳定性难以保证
“网红”现象基于关注从而提升热度,城市形象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传播与塑造。从“不倒翁小姐姐”的“走红”来看,评价多趋于正面和积极,这对城市形象就会有所帮助。但是对于“网红”现象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网红”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会走向正面评价,事件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许多不可控因素。虽然这个事情本身的发展方向是好的,但是不能保证发展方向一直是积极的。因此,对“网红”事件的出现与引导,还是要从全面的角度看待,尽可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难以形成集群效应
城市形象的传播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具有长时间性和持久性。从历史角度来看,城市形象是一个城期沉淀所形成的主观认识,一旦形成固有的城市形象认知,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城市形象的传播与改善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结合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从较缓的过程中进行。对于“网红”现象来说,注意力的关注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并且一个“网红”事件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只和该事件相关的内容。比如“不倒翁小姐姐”,所联系的就是大唐文化,或者大唐不夜城。如何形成一个有立体性和全面性的文化现象,对于“网红”事件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点状的“网红”事件如何演化成面状的城市形象传播,是今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五、结语
媒体融合的大环境是现下媒介的一个显著趋势,任何的传播内容基本上都是基于媒介融合进行的。对于城市形象的传播与塑造,不仅仅需要思考相应的研
究策略,对于媒介融合下的适应性也需要进行研究。[4]
“网红”现象的出现,对城市形象的传播来说有一定的助力作用。但不能仅仅限于此,“网红”现象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在促成有利影响的同时,还需要看到不利的影响。城市形象说到底还是一个主观印象,一个“网红”事件的影响是有限的,提升城市自身的建设才是硬道理。好的基础设施、经济能力以及良好的生存环境都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借助“网红”事件,城市形象的提升还需要继续加强。参考文献:
[1] 丁莉.媒介融合背景下郑州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研究
[J].新闻爱好者,2018(09):71-74.[2] 户松芳,张文刚.全媒体时代历史文化型城市形象的建
构与传播[J].新闻知识,2012(12):36-37+73.[3] 敖鹏.网红为什么这样红?——基于网红现象的解读
和思考[J].当代传播,2016(04):40-44.[4] 吕璟.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格局与策略[J].
中国名城,2015(08):58-60+65.作者简介:杨莹(1995—),女,阿克苏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曹进希(1995—),男,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