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的创新与策略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0:12:07
文档

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的创新与策略

第11卷第2期2020年01月Vol.11No.2January2020249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的创新与策略奚欣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南京210000)摘 要:随着互联网、移动智能技术、可视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媒体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在新闻信息的呈现方面占据明显的优势,并对传统媒体形式造成了影响与冲击。文化新闻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的发展也获得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本文从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呈现出的新特点出发,思
推荐度:
导读第11卷第2期2020年01月Vol.11No.2January2020249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的创新与策略奚欣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南京210000)摘 要:随着互联网、移动智能技术、可视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媒体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在新闻信息的呈现方面占据明显的优势,并对传统媒体形式造成了影响与冲击。文化新闻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的发展也获得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本文从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呈现出的新特点出发,思
第11卷第2期 2020年01月

Vol.11 No.2

January 2020

249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的创新与策略

奚欣晨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南京210000)

摘 要:随着互联网、移动智能技术、可视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媒体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在新闻信息的呈现方面占据明显的优势,并对传统媒体形式造成了影响与冲击。文化新闻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的发展也获得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本文从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呈现出的新特点出发,思考与探究如何实现文化新闻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新闻;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249-02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传播环境不断改变,互联网打破了文化新闻传播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界限,而短视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发展更是使新闻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也更具冲击力,因此,文化新闻编辑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技术,将文化艺术作品推向大众,面向更加广阔的受众群体。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文化新闻使得我们在信息与知识的获取方面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因此,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形式,推动文化新闻从传统形式向现代形式转变,成为了新闻人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发展的特点

文化新闻是指专门以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新闻价值并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的有关情况的报道体裁。文化新闻是推动文化传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文化新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技术的创新发展更是为文化新闻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新媒体是对有别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各种媒体形式的统称。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在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定位技术的支持下,在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不断普及的背景下,民众获取文化新闻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文化新闻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

第一,文化新闻数量不断增加,但新闻质量有待提升。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就能够获得成千上万的关于文化新闻的词条,且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但是这些新闻内容的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一些自媒体中的文化新闻内容,质量更是令人担忧,这种高产低质的文化新闻内容,在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支持下,必然会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有了新媒体传播形式的支持,文化新闻编辑就能够在更加自由、开放的环境中表达意见,并且能够与受众互动交流。网络环境的不断改善加快了新闻传播,有效降低了新闻传播成本。受众可以自由地表达意见与观点。新闻评论的议题和范围随着受众对社会热点问题与现象的兴趣与注意力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第三,文化新闻的表现形式更加直观,与传统的文化新闻单一的表现方式不同,视频、图片、Flash动画、文字等不同形式在新闻中加以整合,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传播文化内容,提高了文化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1]

三、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的创新与策略

(一)注重新闻策划,提高新闻质量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新闻传播环境下,要想提升文化新闻的影响力,就应该从质量上把好关,强调高质量文化新闻的产出,才能够在新闻媒体中获得立足之地。而要形成高质量的文化新闻,则需要新闻人具备良好的策划能力。新闻策划在新闻传播中占据重要位置,文化新闻承担着文化传播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责任,因此,加强新闻策划也是提升新闻传播力、为民众提供优质文化产品的必然选择。在策划中,新闻工作者应善于整合多元化的选题、观点,全面了解民众的文化需求,全面落实文化新闻内容的选取、文化主题的建构、文化新闻风格的设计等,使文化新闻在信息拥挤的新媒体环境中彰显别具一格的魅力,体现文化新闻的品质。

(二)挖掘文化背景,丰富新闻内容

文化新闻内容的侧重点是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而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形成的差异化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为文化新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于此,新闻工作者应加强对地方文化的挖掘,设计差异化报道策略,凸显文化新闻的特色。例如国家数字文化网根据中国文化报的信息,于2020年1月20日报道了临县道情戏新编历史剧《大河古镇》的表演情况,新闻以山西晋商家族和一个商贸古镇的传奇故事为切入点,介绍了历史剧的内容,直观地展现了人物形象、表演特点、音乐表现、唱词唱腔、舞美设计等,并给出了相应的点评,赞美了山西晋商文化的独特风韵。这样的文化新闻能够通过新媒体环境增加民众对地域文化的理解,进而彰显文化的独特内涵。[2]

(三)结合数据分析,掌握受众需求

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大数据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文化新闻在大数据的应用与分析中获得了新的传播思路。目前在文化新闻方面,大数据的应用尚未形成系统,数据信息的来源与质量存在不足,但是大数据平台在社交性、互动性和智能性等方面形成的优势,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新闻工作者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掌握受众信息,例如结合文化新闻发展需求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统计网页中登录、浏览的用户,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文化新闻的需求,呈现受众对新闻的需求程度。网络信息数据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更加准确地掌握社会热点,并在文化新闻中加以体现,从而确保新闻内容的与时俱进,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

250

媒介经营管理

(四)依托网络环境,实现互动交流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影响了新闻内容,更形成了新的传播形式。基于此,文化新闻在创新发展中,不仅应结合客观事实为受众完成新闻传播,还需要注重受众的反馈及其对新闻的参与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新闻的关注度,提高新闻的点击率,扩大新闻的影响。例如目前媒体传播平台都设置了二维码,鼓励受众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新闻信息、参与互动活动;文化节目的主持人会不断提醒观众关注节目的官方网站,并通过评论实现与文化新闻内容的互动。这样的网络互动形式打破了文化新闻传播的单调性,加强了文化新闻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更好地满足了受众对文化新闻内容的需求。(五)实现媒体融合,推动文化传播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类型媒体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同时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下,移动数字终端在文化新闻中的应用,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载体。现代人通过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数字化载体获取新闻已经是司空见惯,而随时随地借助不同的方式获取新闻也成为了许多人的基本需求。在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发展推动了各个媒体之间的融合,并在新闻内容与新闻形式上实现了整合。因此,在制作文化新闻

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媒体融合的优势,在文字、图片

中加入一些音频和视频等素材,动态化展示文化新闻内容,还原新闻现场,并实现对受众的及时推送,吸引

受众关注,优化新闻传播效果。

[3]

四、结语

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发展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这一方面满足了受众群体对文化新闻传播形式创新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拉大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距离,对文化新闻的转型提出了要求。基于此,在文化新闻创新过程中,我们应依托优质的新闻传播内容,利用新媒体手段,实现新闻传播形式的过渡与转型。参考文献:

[1] 裴雨虹.浅谈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文化新闻报道[J].

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3):165+167.[2] 姚静.论AR 技术在文化新闻报道中的融合与应用方

向[J].出版广角,2019(21):73-75.[3] 田灿.《三联生活周刊》文化新闻的创新探析[J].采

写编,2019(04):66-68.作者简介:奚欣晨(1991—),女,江苏扬州人,本科,助理编辑,研究方向:中国文化。

(上接第224页)

(二)传播方式1.用户可自主选择内容。在参与式媒体传播领域中,受众的主体性得以确立,受众的选择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尊重。这与媒介的技术支持密不可分,电脑、手机等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介“一对多”的传播关系,实现媒介受众“一对一”的互动与交流。受众拥有绝对的自主选择权,传播以平等的视角与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影视文化完成了由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的转变,也体现出了影视文化由国家意识形态的附庸到文化艺术本体的回归。这种以单相输出、双向选择的特点,也为不同的社区划分创造了条件。受众在传播中的角色由被动输出转变为主动选择,这也更利于内容的精准传播与优质吸收。对传统文化有共鸣的受众会利用传播平台搜索与之相关的内容,而在双向交流互动和讨论的过程中,受众更易与其产生共鸣。2.传播覆盖面广。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2016年9月,抖音正式上线。2018年3月13日,极光大数据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下旬,抖音短视频的市场渗透率达到14.34%。这意味着市面上每100台活跃终端中,就有超过14台安装有抖音APP。而李子柒在2016年4月24日上传的短视频《樱桃酒》,上传美拍视频平台的第二天便被推上了主页。截至目前,美拍平台关于这条短视频的获赞高达4.6万,播放量高达186.5万次。除此之外,她的微博粉丝高达2233万,抖音粉丝高达3627.5万。而除了国内媒体的关注,李子柒在 ()及 的高人气更是为其作品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这种借由新兴媒体技术的内容发布方式,也为传统文化的优质输出创造了有效条件。

3. KOL(关键意见领袖)专业领跑。卡尔·霍夫兰在《传播与劝服》中提到,传播的最终效果并非以传播者主观意愿决定,传播者的风格特征、信息的内容

编排、信息的表达方式、传播媒介等,都能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就受众来说,可信的信息源及专业的传

播者,这是其选择信息的关键因素。[4]

KOL 在自媒体时代中,以普通人的身份将受众的信息平等化,再以其特色独一的专业性提高自身可信度,增强受众好感,使受众轻易接受。而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挖掘独具特色、受众认可度高的KOL,也是增强传统文化传播效果及提高受众接纳度的一大有效方法。五、结语新兴媒体技术下的二级传播模式中,越来越多的

内容产生,受众对传播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内容定位受众,受众选择内容”,“内容为王”始终是媒体传播不变的核心,优质的传播内容也是传播者变现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准确把握传播传统文化的尺标,筛选传播内容,更新传播形式依然是接下来需要面临的难题。而坚持在传播中传承,传承中传播,是参与式

媒体创作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变初心。参考文献:[1] 李立,高慧燃.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影视剧艺术创作[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7):51-55.[2] 陈建云.自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身份困惑与媒体规制[J].新闻爱好者,2014(07):31-34.[3] 王咏梅.浅谈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3):236+245.[4] 曹冉. KOL 助力传统文化传播——以李子柒视频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6):128-129+134.作者简介:冯席(1999—),女,四川巴中人,大专,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文档

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的创新与策略

第11卷第2期2020年01月Vol.11No.2January2020249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的创新与策略奚欣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南京210000)摘 要:随着互联网、移动智能技术、可视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媒体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在新闻信息的呈现方面占据明显的优势,并对传统媒体形式造成了影响与冲击。文化新闻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的发展也获得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本文从新媒体传播形式下文化新闻呈现出的新特点出发,思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